黑豹--大型貓科動物的黑化個體

2020-12-04 吾悅圖文

黑豹是豹的黑色型變種。其分布於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等地,屬熱帶溼潤森林動物。黑豹耳短,尾長70~95cm,體重50~55kg。

黑豹,其實就是廣義上被統稱為「豹」的大型貓科動物的黑化個體——而不是亞種,更不是單獨的物種。據估計,全世界目前大約有50萬隻豹子,種類大約為22種,其中一些已瀕臨滅絕,因此能見到豹的機會不多,黑豹更是難得一見。

黑色變異個體與正常的豹形態無異。豹頭比虎小、耳短、尾長約70~95釐米,體重約等於成年人。豹子在中國,人們習慣把它叫作「金錢豹」,而非洲的一般叫作「花豹」。美洲豹稍大而較粗壯,大者體重超過100公斤,花紋比豹大,呈大圓形,中有小點斑;尾較短,僅分布於美洲。

黑豹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既會遊泳,又會爬樹。性情機敏,嗅覺聽覺視覺都很好,智力超常,隱蔽性強,長長的尾巴在奔跑時可以幫助豹保持平衡。

豹性情孤僻,平時單獨活動。白天在樹上或巖洞中潛伏,黃昏時開始出來遊竄,直到黎明時方休息。在食物比較豐富的地方,活動的範圍較固定。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往往作數十公裡的移動。豹在平時沒有固定的巢穴、休息時常常爬到較高的樹上,選擇在叉枝、橫枝幹上爬臥。有時也在草叢中或懸崖石洞中睡覺。

豹子變黑有可能是患了一種叫作「黑變病」的疾病。就像一些貓科動物患白化病導致通體呈白色一樣,「黑變病」可以導致豹子通體呈黑色。

白化病對身體是有很大的損害的,這種損害不僅僅會造成動物失去偽裝色,更重要的是白化病還對其他身體器官都引起病變,這樣的基因突變,對動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在自然界中很快就會被淘汰。相對於白化,黑化對動物來說的影響就更小一些。黑豹生活的區域多數在叢林或草原,黑色相對於白色來說,並不特別扎眼,對捕食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大多數黑豹可以順利地在野外捕食生活。

黑化動物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區,黑化的皮毛更有利於保持體溫,有些生活在陰暗叢林中的黑豹也更有利於隱蔽(相對而言生活在草原上的就倒黴了一些)。這種有利的基因突變,更不容易被自然淘汰了。

一隻名叫「馬伊卡爾」黑豹活了25年,它也是世界上人類已知的壽命最長的貓科動物。一般來說,野生貓科動物的壽命最長為15年,人工飼養的貓科動物最多也只能活20年。

相關焦點

  • 黑豹並不是生物學上的獨立物種,而是多種黑化大型貓科動物的統稱
    貓科動物魅力非凡,是當今世界極受歡迎的幾類動物之一。特別是大型貓科動物,身體健壯行動敏捷,力量與速度並存,還擁有銳利的目光、鋒利的爪牙,又威武又霸氣,偶爾還會賣萌,無論在各地動物園還是在紀錄片等電視節目中都是擁有無數粉絲的大咖。
  • 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黑色更適合偽裝,為何黑化個體卻極少?
    ,按理說黑色才是最佳的保護色,非常適合在夜晚偽裝,也更容易接近獵物,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數貓科動物,外表都比較華麗,即便是有黑化個體,可數量卻很稀少呢?貓科動物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不怎麼會冒險去捕捉那些對於自己來說危險性較大的動物,比如獅子不餓的時候不會招惹大象、長頸鹿一類大型的食草動物,老虎也不會打成年公棕熊的主意等。同時貓科動物也能夠根據獵物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捕食手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洲豹,被認為是豹屬裡面的全能手。
  • 黑豹是指什麼貓科動物?豹子的9個亞種裡哪些亞種出現過黑豹?
    黑豹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因基因突變導致黑色素產生過量,個體的皮毛顏色呈現出黑色的一些貓科動物。這種現象也叫「黑化」,與「白化」(黑色素產生不足)相對應。常有人為黑豹屬於哪一種動物而爭論不休,其實,對黑豹的劃分可分為廣義、一般意義、狹義三種情況。
  • 黑豹是指什麼貓科動物?豹子的9個亞種裡,哪些亞種出現過黑豹?
    在這個世界上,名字叫「黑豹」的事物太多了,有植物,有汽車,有武器,有樂隊……但是,真正的黑豹卻是指動物。一、黑豹是指哪種動物?黑豹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因基因突變導致黑色素產生過量,個體的皮毛顏色呈現出黑色的一些貓科動物。
  • 3種黑化貓科動物:黑化金貓最驚豔,黑豹最威風,黑化藪貓像精靈
    3種黑化貓科動物:黑化金貓最驚豔,黑豹最威風,黑化藪貓像精靈貓科動物中有不少發生白色變異(也叫白化)的物種,如我們最為熟悉的白虎、白獅,還有少見的白色藪貓,但發生黑色變異(也叫黑化)的貓科動物除了黑豹外,並不多見。
  • 《動物管理局》周探長為何要假裝黑豹?黑豹在自然界真的存在嗎?
    動管局的黑豹探長Kevin周,他是一隻來自驢屯的驢子,真名叫周黑丫。他從小就志願當一名動物管理局最優秀的探員,維護世界的愛與和平。長大後他來到動管局報名,卻因為檔案上的綱目被誤填為黑豹精而備受大家推崇。
  • 地球上11種罕見的變異貓科動物,你最喜歡哪一隻?
    地球上11種罕見的變異貓科動物,你最喜歡哪一隻?貓科動物家族成員眾多,它們的體型或大或小,花紋各種各樣,性格和習性也各有不同。有些貓科動物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例如家裡的家貓和動物園的獅子、老虎。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貓科動物,它們是某些貓科動物發生基因變異產生的,毛色和一般的貓科動物差異很大。本文收集了11種罕見的變異貓科動物,你見過幾種呢?你最喜歡哪一隻?
  • 罕見的黑色動物:8種非常稀有,且外表黑化的動物
    從狐狸到黑豹,再到其他你想不到的動物,這一次,我們就要帶來,罕見的黑色動物:8種非常稀有,且外表黑化的動物。011、黑豹「黑豹」可以說是所有黑化動物中最著名的一個了,但「黑豹」這個名字在技術上就是一個誤用。
  • 這個特徵多數貓科動物也有
    黑化個體與正常個體在夜間的視覺表現2019年在《PLOS ONE》雜誌上有一篇報導講述了黑化的貓科動物或許有利於它們在夜間捕獵,但同樣會阻礙個體之間的交流,甚至帶來進化困境。馬來西亞密林裡的花豹黑色變異個體非常多,甚至達到了11%的概率,而再來看看非洲稀樹草原上面,黑豹卻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動物,甚至幾十年來人們才發現幾例,為何會產生這種差異,這與它們所處的環境有關。
  • 貓科動物在樹上:老虎最霸氣,黑豹最呆萌,獅子最尷尬
    貓科動物大部分都能爬樹,它們在樹上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的呆萌,有的可愛,有的霸氣。一起來看看下面這8隻貓科動物上樹的樣子吧!2.老虎很多人認為森林之王老虎是不會上樹的,其實,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都會上樹,只不過它們體重太大,上樹不方便而已。自然界中曾有不少老虎為了捕捉獵物追到樹上的例子。圖中這隻動物園中的老虎為了不讓別人把它當病貓,一下子爬了四五米高。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和老虎,一直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同樣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野生動物中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大型犬科動物的數量卻很少。兩個物種間如此大的體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 大型貓科動物有哪些?現存7種大型貓科動物體重概況
    按照目前公認的分類標準,大型貓科動物只有7種——虎、獅、美洲豹、豹、美洲獅、獵豹、雪豹。其中5種為豹亞科,2種為貓亞科。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將貓科動物修訂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80亞種。
  • 看起無比魔幻的黑化動物 真正的黑豹比電影裡的還帥
    「黑化症」動物與白化症相反,它們身上的顏色會比正常情況黑很多。
  • 通常很難見到的8種外表出現黑化的動物
    在諸多動物中,我們可以找到全白色,也能找到全黑色的動物。但還有一種情況下,一些動物原本並不是完全黑色的,但是因為特殊的原因,讓我們看到了它們的黑色版本。從狐狸到黑豹,再到其他你想不到的動物,這一次,我們就要帶來,罕見的黑色動物:8種非常稀有,且外表黑化的動物。011、黑豹
  • 為什麼獅子這種貓科動物,成年之後身上的斑點會消失?
    人們常說老虎身上有斑紋,而獅子身上比較「光滑」,沒有什麼斑點或者斑紋,類似的貓科動物還有美洲獅、細腰貓等。其實這句話也並不是那麼準確,無論是獅子還是美洲獅,當它們還是小獅子的時候,身上其實也長滿了斑點,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身上的斑點逐漸淡化消失了。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但在自然界,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結局就完全相反。 除了寵物貓,我們熟悉的老虎、獅子和獵豹都屬於貓科動物,而狗、狼等動物屬於犬科動物(其實鬣狗並不屬於犬科)。 從體型上來看,野生情況下的貓科動物顯然比犬科更大些。
  • 就個體而言,老虎無疑是進化最為完美的貓科動物
    先說獅子,作為貓科唯一的群居動物,獅子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貓科大多謹慎,隱藏在暗處,伺機捕殺獵物,它們如同刺客,神秘莫測、身手了得。     雌獅與其他貓科差別不大,而雄獅長相更顯雄壯威武,卻少了些貓科機敏靈活的特點。
  • 墨西哥動物愛好者與黑豹大膽玩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6日報導,近日,一段記錄了一隻黑豹與人互相玩耍的視頻在網絡上流行開來。愛德華多•塞裡奧(Eduardo Serio)當時正靠著動物保護區的圍欄聊天休息,忽然一隻黑豹從他背後靜悄悄地靠近。
  • 犬科動物裡面,哪些亞種有實力與大型貓科動物相比?
    導讀:犬科動物裡面,哪些亞種有實力與大型貓科動物相比?在大自然裡面,我們普遍認為貓科動物才是王者,比如公認的草原之王、森林之王,都是屬於貓科動物,而犬科動物裡面,比較知名的就屬北美灰狼,算是實力比較強悍的一種。
  • 紙箱對貓咪有魔力,貓科動物對紙箱是什麼態度?黑豹就是二哈附體
    紙箱對貓咪有魔力,貓科動物對紙箱是什麼態度?黑豹就是二哈附體 2020-11-25 11:29 來源:萌寵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