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邂逅問題的修行。不論是走荊棘的小路,還是寬闊的草原,問題就像腳下的路,一直走才會延伸。而命運,就藏匿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裡。
老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
體會世界頂級思維,學會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一、吉德林法則
「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查爾斯·吉德林說如果你把它們寫清楚,你就解決了一半。」這是令人眩暈的規則。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叫「一行一萬美元」。一天,福特請斯坦門茨修理一臺電動機。由於電機損壞,整車生產線停產,公司派來的很多工程師都束手無策。斯坦門茨看著馬達,上下摸索了很長時間。然後我在一個位置畫了一條線,說:「少了一個線圈。」更換線圈後,電機恢復了正常工作。經理很高興地問他需要多少維修費,斯坦門茨回答說:「一萬美元。」。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每月的工資是5美元。看到經理的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他轉過身來,寫下一張帳單:1美元劃一條線;9999美元知道在哪裡劃一條線。後來,福特總統不僅同意支付這筆費用,還高薪聘請了斯坦尼茨。
事實上,每個工程師都知道電動機需要20個線圈,但只有斯坦門茨知道少了一個線圈。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很容易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可以。但為什麼那個風光無限的人不是你。
愛因斯坦給出了答案:「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只是一種數學或實驗技能,所以發現一個問題更有意義。」我們常常太忙,一刻鐘都無法思考。真正有權勢的人不是第一個行動起來的人,而是最快發現問題的人。教育工作者餘世雄說:「只有積極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二、墨菲定律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整天都在努力工作,但領導沒看到。我剛刷了兩分鐘朋友圈,領導看到了。當你提前到達時,會議突然取消;當你準時到達時,你得等很長時間。這是墨菲定律。
如果有可能出問題,不管事情有多小,都會發生的。有一次,空軍上尉墨菲跟他的「倒黴」同事開玩笑說:「如果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好,那他就有問題了。」。
墨菲定律是20世紀西方三大發現之一。通過這條定律,我們被告知:沒關係,我們寧願多考慮一步;如果發生什麼事,我們可以做好準備。
一位學者應邀作演講。當他收到信時,他發現身後有一輛車。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們擔心車子拋錨,耽誤了接車時間。演講結束後,他發現一個年輕人一直站在後臺問他做了什麼。他說如果演講有問題,他可以接下一個。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被能力打敗的,而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