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近日,再次品讀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作品《活法》。在閱讀時刻,心裡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完美的冀望!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裡闡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學原則原理,哪怕領會其中一條,也足夠受用終生。
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能否把自身潛在的潛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用心、正確的心態必須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了一個公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他認為,人生和工作的成果主要由上述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來的。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是指人的心態,對於人生的態度,也包括哲學、理念和思想等等。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為什麼「思維方式」最重要?它和熱情、能力不同,「思維方式」有正負,可以從負100分到正100分範圍內打分。換言之,正向的、好的思維方式會促成好的結果,而負向的、不好的思維方式則會促成壞的結果。可以說,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活法。
哲學上有著名的二元論,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有兩面性:物有美醜之分,人有善惡之別,事有好壞之稱,情感有快樂和痛苦......我們的眼睛在繁雜的社會中看到最多的是什麼我們的心在繁雜的社會中感受和體悟最多的是什麼既然心靈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麼,如果摒除過多的欲望,讓心靈在繁雜中保持寧靜,真正做到事忙而心不忙,那我們的眼睛看到更多的是世間的美,他人的善,心靈感受和體悟到的更多是一種享受。
該書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長曆程來給予勸告,當我們用他的哲學觀來看待事情時,所有的困難都會突然出現簡單有效的解決之道。他認為:工作現場有神靈之聲。當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無論怎麼想辦法、反覆試驗不斷摸索、處處碰壁,無計可施,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此時事情才剛剛開始,此時,應該恢復冷靜,然後面對現實對產品和現場,重新審視、體察、傾聽,才能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所謂命運,在我們的生命期間儼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類力量無法抗拒的宿命,而是因我們的內心而改變。人生是由自己創造的,能夠改變命運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心。」。上天眷顧某些人,自然有上天的道理。能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我們最大的籌碼,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珍惜現在的工作,做好身邊每一件事,踏踏實實,勇於開拓進取,相信自己,這才是實現成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