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破除路徑依賴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破除路徑依賴

所謂路徑依賴,是指技術或經濟制度的演進都有類似於物理學中運動物體的慣性,一旦進入某種路徑,就會對其產生依賴並自我強化。就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言,這一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路徑依賴的特徵,它普遍存在於我國各行各業人們的思想方式、決策方式、行為方式、規章制度、利益分配、消費習慣等各個層次和方面,作為一種難以改變的「慣性」,它對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實踐上構成了巨大障礙和困難。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意味著一次在思想和行為上破除傳統發展方式路徑依賴的變革,同時對有價值的合理的東西仍要保留,用哲學術語說,也就是一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辯證揚棄」。因此,重視研究如何破除國民在思想和行為上對傳統發展方式的種種路徑依賴,對於我國的經濟體制轉型顯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破除思想行為上對GDP主義的路徑依賴

傳統經濟發展方式中最為核心、對決策和經濟行為影響最大最深的觀念,莫過於GDP觀念。在這一觀念的長期主導下,經濟發展上的決策和行為,政府部門幹部考核的標準和方式,都形成了過分依賴GDP的思維路徑,並且因為不斷回饋利潤或獲得激勵、政績等利益關係,從企業到政府在思維和行為上都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效應,一種限制人們思維和行為的習慣性極強的價值觀念、思維框架或思維定勢。從科學發展觀角度看,GDP主義過於偏重經濟增長指標,而忽視了民生指標、人文指標、環境和資源指標,也缺乏關於經濟增長對提高大多數人民分配水平情況的準確了解和把握,在實踐上導致了急功近利、「面子工程」甚至造假欺瞞、唯利是圖等惡劣現象,它本質上是物本主義,這是造成人們對傳統發展方式路徑依賴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加快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首先破除人們在思想行為上的這種對GDP指標的路徑依賴,切實實現從物本觀念向人本觀念的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樹立起綜合關注經濟效益、民生、生態、人文指標的科學政績觀,以取代GDP政績觀,並在經濟決策、幹部政績考核以及創新機制等方面予以全面貫徹和落實。

破除利益分配機制上的路徑依賴

長期實行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客觀上形成了利益分配機制上有一定既得利益的集團,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變革的深入,必然要對原有的各種利益關係進行重新調整,會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切斷一些利益集團的利益關係鏈。出於對過去利益和所付出的成本的習慣性思維方式,一些人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維護甚至鞏固原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即便是接受了一定的改革要求,也總是設法確保自己原來投入的成本「保值」或「增值」,從而使改革變成於己有利的一種新型利益分配方式。這種頑固兼投機的態度使得改革新路一直受到原有體制路徑的幹擾或束縛,難以走向效率更高的新路徑。可以說,破除原有體制下利益分配機制的慣性影響,較之轉變GDP觀念更難。正如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3月回答記者關於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問題時所說,改革進入了攻堅期,「的確是因為它要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但是,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趟,因為別無選擇,它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這需要勇氣、智慧、韌性」。

確實,觸動思想觀念只是一個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而觸動利益則構成一個有可能改變人們生存和生活利益關係的問題,這自然是更為困難的問題。但改革終究是以人民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因此,破除利益分配機制上對原有體制的路徑依賴終究有著代表全體人民根本利益的合理性,因而需要我們基於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有勇氣、有毅力地去推動改革,去建立起更為公平公正合理、合乎人本理念要求的利益分配方式。

破除決策和發展方式上的路徑依賴

破除發展方式上對資源和投資的路徑依賴,構建以創新驅動型為主的發展路徑。黨的十七大報告早就提出了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由原始經濟到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及現代知識經濟的歷史發展來看,經濟發展方式主要可分為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創新驅動型,我國過去長期使用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主要對應前兩種類型。因此,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實現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向創新驅動型為主的發展方式轉變。然而,從現實看,不少企業因種種原因還不具備在人財物諸方面的創新實力,在思想上也未能形成自主創新的自覺,一些企業仍習慣於山寨模仿式的發展方式,因而要實現創新驅動型發展還需要有一個長期轉變的過程。要破除舊的路徑依賴,只能在構建創新驅動型發展路徑的過程中來實現,這需要我們在全社會不斷地倡導自主創新、積極推進科技進步、重視人力資本開發、不斷創新管理制度,其中管理者提高自身創新素質並發揮帶頭作用尤為重要。

破除發展方式上對「三高一低」模式的路徑依賴,構建生態型發展路徑。自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工業經濟模式都屬於不可持續的高碳型發展模式,「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低效率)是其基本特徵。我國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上實行的也是一種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三高一低」的特徵十分突出,這使得我國已成為能耗和碳排放大國。要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必然要求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從以「三高一低」為特徵的高碳型模式,向「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徵的生態型模式轉變,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也是一個過程,要縮短這一過程的時間需要我們積極自覺地構建和依賴生態化的發展路徑,以此破除對過去「三高一低」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

破除政府投資偏好大企業的路徑依賴,構建重視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長期以來,主要因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們在發展決策上一向偏重於大項目、大企業,以求促進經濟的增長速度和總量的擴大,但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卻不夠重視,缺乏在政策、資金、服務、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有效扶持和支持,這反映出政府部門對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還缺乏充分、正確的認識。事實上,發達國家的實踐已證明,中小企業發明新技術、新產品的效率遠遠高於大企業,而高新技術的大企業也都是從小企業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按我國的數據統計,65%的國內發明專利是由中小企業獲得的,80%的新產品也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而且,在迅速適應市場變化、將科技成果推向市場、依據創新要求創新體制、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中小微企業都有著大企業所不具備或難以比擬的優點和特點。因此,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部門應轉變過去偏重大企業、大項目的傾向,通過政策、經濟、法律等手段給予中小微企業必要的扶持和支持,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

相關焦點

  • 杜家毫:大力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原標題:大力破除思維定勢、 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如何認識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首先要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進行一次大的創新和調整,堅決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以思想理念的新變化、工作思路的新拓展、發展路徑的新突破,努力在創新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破除思維定勢,必須繼續解放思想。
  • 汽車業轉型升級須破除「路徑依賴」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所以,傳統車企要破除對傳統燃油汽車巨大利潤的「路徑依賴」,避免由於新消費供給模式的出現而「亡」,唯有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才能從根本上破解發展困局 回顧2016年中國車市,在經濟下行和股市低迷的環境下,依然保持了產銷的高增長,創下歷史新高;自主品牌強勢逆襲合資品牌;比亞迪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一個個驚喜,大大超乎年初人們對市場的預期,有人將其比喻為中國汽車市場久違的「政策年」
  • 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那種不顧環境變化、不知靈活應變的思維定式,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路徑依賴」。然而,時至今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路徑依賴」依然還大有市場。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有的人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時。比如,過去推動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憑藉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低成本優勢集聚資源,使得地區生產總值得以迅速增長。
  • 減負要破除「路徑依賴」
    像這樣用會議落實會議,用文件落實文件,用表態代替整改落實,是一種典型的「路徑依賴」。這類問題年年整治卻「濤聲依舊」,一個重要原因是少數領導幹部對老套路形成了「肌肉記憶」,工作的方式方法未發生根本性轉變。「老箱子」裡找不到新的解決方案。「路徑依賴」實質是一種「模板思維」。不打破模板套路,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杜絕不了。
  • 青島日報系列評論⑥:強化對標意識 破除路徑依賴
    強化對標意識 破除路徑依賴 ——六論做好「六個對照」推進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觀念變革,必須強化對標意識。只有始終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我們才會看到新的差距,找到新的目標,產生新的動力。當前的青島,正處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全新階段,正置身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要推進思想解放,就必須對標深圳、廣州、杭州、蘇州等先進城市。在「對照」中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不足、差距,在「對話」中學習借鑑他們的先進經驗、好的做法,在「對比」中堅決破除制約青島發展的傳統觀念、習慣做法、路徑依賴。
  • 破除思維定勢路徑依賴 創新思維和辦法 成都五方面發力抓經濟
    破除思維定勢路徑依賴 創新思維和辦法 成都五方面發力抓經濟     本報訊(記者 張彧希 冉倩婷)突破思維定勢、克服路徑依賴,以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抓好各項經濟工作。
  • 厲以寧:經濟改革應避免「路徑依賴」 不能留戀高速度
    ,但『路徑依賴』的影響不可小視。」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再走「路徑依賴」的道路只能延遲經濟的轉變,改革不能拖,新的發展一定要進行革命性改革。  12月17日,第十九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做了題為《擺脫路徑依賴,在新思路指導下前進》的主題演講,「把脈」中國改革與發展理念。
  • 江西省人民政府 統計分析 對於山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的思考
    近兩年,胡錦濤總書記多次視察山東,在充分肯定山東工作的同時,充分強調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工作重點,特別是這次全運會期間,再次提出山東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的總體要求。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的重要講話,明確了山東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是山東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努力打造新的發展優勢,加快推動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中之重。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國辦發〔2015〕5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轉、升、培、引」 郴州市長四字談破除資源路徑依賴
    (兩會訪談)「轉、升、培、引」 郴州市長四字談破除資源路徑依賴  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郴州市市長15日劉志仁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介紹,近年來,郴州市立足於資源型城市、開放型城市這兩大基本市情,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和「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突出做好「轉」「升」「培」「引」文章,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 厲以寧:中國要擺脫路徑依賴尋求新發展模式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12月17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第十九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由於存在路徑依賴,不少人認為中國的國情還是得慢慢地改,但改革不能拖,再走路徑依賴的道路只會延遲經濟轉變。
  • 加快構建區域協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為未來5年和15年的區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對全球區域經濟競爭邁入都市圈和城市群時代,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不僅關係著成都做強極核和主幹功能,更與服務國家戰略、參與全球合作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
  • 擺脫路徑依賴 開啟發展新局
    擺脫傳統發展路徑依賴,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的政治要求
  • 厲以寧:擺脫路徑依賴,在新思路指導下前進
    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困難逐漸被一些經濟學家從新的角度做了批評解釋,都認為發展中國家只顧發展,只顧引進外資,盲目發展,盲目開放投資,盲目輸出資源而不改體制,這是有害的,就會使他們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能達到,但同樣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叫什麼?叫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什麼意思?
  • 世界銀行副行長:中國經濟數據反映增長方式轉變
    中國經濟數據反映增長方式轉變 在談及中國的經濟情況時,英卓華表示,世行預計2014年增速逐漸放緩至7.4%,2016年至7.1%。她認為,這項數據反映出政府進一步加大針對金融脆弱性和結構性限制的政策努力,以使經濟走上更具可持續性的增長軌道。
  • ———中國工程院院士獻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
    在正在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為院士們關注的話題。大家認為,助力轉型,工程科技大有可為。節能降耗,工程科技顯身手  杜祥琬院士認為,世界能源消費現在正由發達國家主導開始向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享市場,發展中國家的份額逐步上升的格局轉變。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應該看到,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關鍵詞,無論是應對外部衝擊,還是防控重大風險,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都是為高質量發展消除潛在和現實風險隱患,都是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經濟金融條件。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
  • 述評:煤電供求矛盾再度警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介紹,一季度我國出口煤炭均價漲幅達28.5%。煤炭價格上漲造成了下遊用煤行業成本上升,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現在尚未跟市場煤價完全並軌,所以電煤穩定供應確實有一定壓力。此外,氣候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對煤、電供需的影響也比較突出。    事實上,我國煤電供求的矛盾主要體現在結構性方面。
  • 陳輝:中國保險業的路徑依賴問題
    機構之風險聯想到自己曾經寫的一篇文章《中國非壽險業轉變發展模式的策略——破產制度的完善》,看來只有「破產」才能促進保險業轉型。在發達的保險市場中,保險公司破產如同其他企業破產一樣,都是正常的市場現象。201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發改財金〔2019〕1104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的程序和路徑。
  • 投資補短板效應增強 防止「路徑依賴」走老路
    而中國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必須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就要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馮俏彬指出,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現象突出,不僅廣大中西部地區需要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一些經濟相對發達城市也迫切需要加大在城鎮化以及和消費升級相適應的領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