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朱立毅、劉錚、朱一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9日在分析煤炭電力運行情況時指出,今年一季度,雖然全國發用電量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煤炭供求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下一階段,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大力推進結構調查,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
從目前情況看,造成眼下煤電偏緊的直接原因是由於成本上升、階段性供求緊張、鐵路運力有限。此外,自去年年底以來,煤炭價格又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介紹,一季度我國出口煤炭均價漲幅達28.5%。煤炭價格上漲造成了下遊用煤行業成本上升,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現在尚未跟市場煤價完全並軌,所以電煤穩定供應確實有一定壓力。此外,氣候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對煤、電供需的影響也比較突出。
事實上,我國煤電供求的矛盾主要體現在結構性方面。受經濟增長較快的拉動,冶金、建材、化工等這些行業的煤炭需求保持旺盛勢頭,一些地區呈現了偏緊狀況。直供電廠的電煤庫存在2月底、3月初達到了最高峰的14天,而最近一段時期略有下降,所幸仍處於正常範圍。
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我國部分高耗能行業還存在投資加快增長的傾向。鋼鐵冶煉、建材行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2.4%和49.2%,增幅提高8.9和5.4個百分點。
「由於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增長方式粗放問題,特別是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加上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和災後重建需求拉動,部分高耗能行業還存在投資加快增長的動力,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分析說。事實上,也正是由於高能耗行業過快發展導致我國煤電供求矛盾的持續緊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第二產業用電增速出現較大回落。據統計,第二產業用電增長11.8%,回落5個百分點,增速近年來首次低於全社會用電量13%的增速。其中,冶金、有色、建材等「兩高」行業用電增幅同比分別回落了17.2、13.6和4.1個百分點,這對用電增長拉動作用減弱,用電結構比重也由此出現一定的下降。
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認為,對於第二產業用電增速出現較大回落的原因,到底是主要由於宏觀調控措施的作用,還是受災影響,還要通過第二季度的情況再進行觀察。
不過,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來。發展改革委在分析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時指出,我國高耗能行業增長出現放緩跡象,一些高耗能產品生產低速增長,出口繼續下降或增幅回落。
根據統計,今年一季度粗鋼、電解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6%和7.9%,增幅同比回落13.7和28.7個百分點;電石、鐵合金、水泥、平板玻璃等產品產量增幅也有不同程度回落。鋼材出口量同比下降19.3%。
針對由經濟發展方式導致的煤電供求緊張,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階段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落實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嚴格控制不合理需求,並且發揮電力需求側管理在提高能效、優化負荷特性、有序運用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節能減排,提高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