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腦教練告訴孩子:成功逆襲的人生,從改變思維方式開始

2021-01-09 松蝴蝶

一、你可以是想成為的任何人

你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個知識,「人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其實是一個謊言,它想告訴世人「大腦最大的潛能始終處於隱藏狀態」,但是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巴裡·拜爾斯坦指出:無論人們進行哪種活動,我們大腦所有的區域其實都處於活躍狀態,它們協同工作,讓我們得以更好完成任務,即使我們在睡眠時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已經在利用整個大腦。

像這樣關於學習和大腦潛能的謊言,還有以下這些,看看你都聽過哪幾個:

謊言1:智力是固定不變的。(智商得分並不是智力水平的直觀體現,只要態度和行為正確結合,再加上得力的環境影響,人的智力是可以被改變的。)

謊言2:犯錯就是失敗。(厲害如愛因斯坦也曾犯過錯,但沒人認為他是失敗者,所以犯錯不是失敗,是我們正在努力嘗試、接近成功的象徵。)

謊言3:知識就是力量。(單純的知識並不是力量,知識只具有轉化成力量的可能,科學生產力需要能貼合實際進行產出也就是行動,才能最終成為有價值的力量。)

謊言4:別人的批評很重要。(在我們成就自我時,別人的批評往往是絆腳石,想要發掘自己潛力,就必須對自己有客觀認識,而不是過分重視和依賴於他人的評價。)

……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這些說法,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一切都是既成事實,所以不要想著改變,我們也無力改變。

這樣的想法不知道扼殺了多少天才的想法,差點也扼殺了吉姆·奎克的人生希望。

吉姆·奎克(Jim Kwik),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

在童年時期,吉姆·奎克因為意外大腦受傷,一度在學習方困難重重。後來,他通過自創的方法,顯著提升了自己的腦力水平。

在自己身上實驗成功後,吉姆·奎克決定開始公開自己的秘訣,讓其他人也能挖掘出自身蘊藏的潛能和腦力。

他的分享實用而有效,不少名人如埃隆·馬斯克、理察·布蘭森、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斯坦·李,都因他的腦力鍛鍊方法而受益。

緊接著,他又被聯合國、哈佛大學、谷歌、SpaceX、耐克、維珍、通用電氣等著名機構聘為大腦教練,幫助更多有志青年訓練大腦。

吉姆·奎克發布的在線學習視頻,點擊量已經高達數億,課程更是被190多個國家的學生學習使用。每年有20多萬人受他的影響,加入從平凡到非凡的腦力開發之旅。

在新書《無限可能》中,吉姆·奎克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盤託出。他認為,如果大腦受損的自己都能創造奇蹟,那麼四肢正常的大家,也一定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吉姆·奎克看來,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對於極限存在的信念是否頑固,對於突破極限的想法是否堅定。

「突破極限並不意味著臻於完美,它的真正內涵是讓你在當前力所能及的程度更進一步。」

只要打破限制,我們可以是想成為的任何人,具體應該怎樣做?翻開這本《無限可能》,跟著吉姆·奎克一起訓練吧!

二、找到你的動力來源

在《無限可能》一書中,吉姆·奎克為我們總結了創造人生無限可能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檢查、挖掘並且根除自我設限。

第二步,找到你的動力。

第三步,遵循正確的方法。

第一步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去除我們內心對於自己能力或潛能的不信任,轉而告訴自己,什麼都可以嘗試,什麼事情都可能成功。

但第二步,可能很多人就會犯難。

什麼是動力,如何找到動力呢?

吉姆·奎克說:「內在動力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策略,你能夠控制它,並且可以遵循正確的方法不斷地創造它。」

他提供了一個找到動力的通用公式:內在動力=目的×精力×S3(S3指3個小而簡單的步驟)

①目的

怎樣確定目的呢,吉姆·奎克建議我們用SMART法則來明確目標。

S-Specific

目標要具體落到實處,比如不應該說「想更有錢」,而應該說「想賺多少錢」。

M-Measurable

目標要有明確的衡量指標,比如不能空泛說想身體健康,應該設定成為了身體健康,預計多少時間內完成多少伏地挺身,或者多少時間內跑完多少公裡的具體目標。

A-Actionable

目標要是可以經過努力和分解達到的,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開車出發,只會南轅北轍,越繞越遠。

R-Realistic

目標要現實,步子不能一次邁太大,如果當下還在為溫飽問題努力,就不宜把目標一次定成要成為世界首富,「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挑戰自我和提升自我」。

T-Time-based

目標要有時間限制,截止日期會讓我們擁有更多動力去努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

②精力

制定好合適的目標後,接下來需要我們合理分配時間去實現目標。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取捨,將更多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才會覺得有成就感,覺得沒有虛度光陰。

吉姆·奎克認為,「自己對自己的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保護自己的時間和能量上。在任何時候都要合理分配你的時間、情緒、心理健康和空間。」

他還在《無限可能》一書中,從食物、睡眠、鍛鍊、環境、同伴、壓力管理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多中肯的建議,讓大腦能夠跟上日常使用的節奏,從而順利激發我們的身體產生無限能量。

三、訓練大腦學習能力

在《無限可能》一書的第四部分,吉姆·奎克介紹了學習的五方面經驗,它們包括:如何做到專注、如何有效學習、如何長久記憶、如何快速閱讀和如何敏銳思考。

曾有人說,大腦的記憶是容易出錯的產物,所以我們不應該依靠大腦的記憶處理,更應該藉助備忘錄來做提醒。

話雖如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腦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能幫助我們更快進行各項事物的處理和思考,大腦的活躍也會帶動全身的精力提升,從而讓我們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氣質都煥發不一樣的光彩。

吉姆·奎克為我們提供了以下提升大腦學習能力的方法:

1.主動回憶

自行回憶的過程,也是調動大腦各區域聯合協作,充分活躍的過程,運用熟練後,我們就可以讓大腦從能簡單識別,逐步過渡到回憶複雜事物的能力;

2.間隔重複

通常認為,我們大腦的記憶過程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為了鞏固記憶淡化遺忘,我們可以按照科學記憶時間表,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將自己曾經記憶的內容進行複習,強化記憶,就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腦力,減緩遺忘;

3.管理狀態

學習時的姿勢可以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當我們腰背挺直,調整呼吸,可以保證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進行充足氧氣循環,也就能讓我們狀態積極,思維活躍,處理事物達到更好的期望結果;

4.利用嗅覺

氣味能觸發回憶,也能強化記憶,如果在學習時適當使用精油提神,在之後的考試或演講中再次使用同樣精油刺激自己,也許會得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5.為大腦播放音樂

巴洛克風格的音樂,如巴赫、漢德爾、泰勒曼創作的音樂,每分鐘50-80拍,可以引導專注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深度集中的阿爾法腦波狀態,從而幫助我們強化學習能力和記憶效果;

6.用整個大腦去傾聽

通常來說,當別人說話時,我們3/4的大腦區域很可能正在處理別的事情,畢竟所有感官收集到的信息都集中運輸至大腦,不一定能夠每次都集中精神,和他人交談。

不認真聽,就無法抓住對方說話的重點,事後關於談話內容的記憶也就更加無從談起。

吉姆·奎克用傾聽的英文單詞HEAR,介紹了如何用整個大腦來傾聽的四步驟:

Halt (停止):停止我們放在其他事物上的注意力,專注眼前;

Empathy (共情):把自己設想成講話方,有助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更好理解對方的表達;

Anticipate(預期):我們可以一邊聽,一邊在心裡設置一個期望能聽到的信息,控制自己不走神;

Review (回顧):和主動回憶一樣,在傾聽後期,用自己的話複述傾聽到的主要內容,必要時可以提問,加強深度學習。

7.做好學習筆記

在弄清楚做筆記的目的後,認真手寫筆記,在筆記過程中,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慣用語言和思維模式,記錄下自己需要記住的信息,從而更好幫助我們鞏固信息,學習新知識。

2018年拍完電影《流浪地球》最後一場戲後,導演郭帆在通告單空白處寫了幾行字:「如果你要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

這個敢於在《流浪地球》電影中的某個特效鏡頭上修改251次,花費時間753分鐘的男人最終成功了。

《流浪地球》最終以46.18億票房,斬獲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榜第三,當年總票房第二;著名國際導演卡梅隆也被驚動,專門發微博祝《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好運。

誰都沒想到,一部不被看好、差點因為經費無法問世的虛擬科幻電影,卻踏踏實實走出了向外輸出帶有標誌性的中華文化價值觀的第一步。

科學界也對創造無限可能這件事持鼓勵態度。

在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理察 · 費曼看來,「不可能」並不意味著無法實現或荒謬可笑,而是「這個事物與我們日常期望相矛盾,那麼就值得我們去了解」。

所以如果讓他誇獎一個人,「不可能」三個字是他能給出的最佳讚賞。

前火箭科學家奧贊·瓦羅爾也有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揭露無形規則的最佳方式就是違反這些規則。

「倘若你覺得自己不可能登月,就去實現一次看似瘋狂的想法;倘若你覺得自己不配加薪,就去要求上司給你加薪;倘若你認為自己得不到某份工作,就去大膽申請它。」

這也是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中,反覆向我們強調的一點。

去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哪怕一小步,都可以徹底改變你最終能夠到達的高度。創造你想要的生活可能會遭遇一些可怕的事情。但你知道什麼更可怕嗎?後悔。重新思考你是誰,世界如何運轉,你有能力取得怎樣的成功,應該得到什麼以及你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吉姆奎克通過《無限可能》這本書,為我們介紹了世界級精英都在採用的腦力開發方法,幫助我們從思維、動力和方法三個維度對學習力進行升級,從而達到升級大腦、快速學習、甚至人生進階的效果,對於急需提高學習能力,加速自我發展的人來說,可謂一本必讀的自我修煉書。

「如果雞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結束;如果雞蛋被內力打破,那是生命的開始。」

不論你有多瘋狂的想法,都可以從現在開始行動,記住,你有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解剖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異於常人,聯合國大腦教練:跟我學你也可以
    迪恩還發現,大部分人用於計劃制定和記憶處理的額葉褶皺只有三條,但愛因斯坦卻擁有一條額外的褶皺——這讓他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遠超普通人!問題來了,這些異於常人的大腦特徵,究竟得益於愛因斯坦後天的深刻思考,還是他天生如此?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一起看看記憶專家、聯合國特聘大腦教練吉姆·奎克的故事吧。
  • 馬斯克的御用大腦教練,吉姆·奎克:宇宙可能無限,你的孩子也是
    吉姆是美國著名的知名記憶訓練專家,也是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漫威之父斯坦·李、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等大佬的大腦教練。他自創的大腦升級課程,每年幫助20多萬人受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因為幼年時候的一次頭部撞擊,患上嚴重的學習障礙,甚至無法「讀懂」書中的內容。甚至有一位教師當眾宣布:「這個孩子的腦子壞掉了!」
  • 要實現人生逆襲,從「換腦」開始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裝修公司上班,每天早上7點開始出門,晚上7點回到家,匆匆吃過晚飯,又出去跑滴滴了,到凌晨12點才回家休息。一年到頭都這麼忙碌著,但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觀。這並不是個案,現在很多人下班後都很拼。有的開滴滴,有的送外賣,有的拼命學習、充電。我們很多人看起來都很努力,都很拼,但人生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 從「腦子壞掉」到「大腦教練」,讓「無限學習」成為孩子的超能力
    他曾經因為一次意外,頭栽到了暖氣片上,大腦受損,專注力、理解力和記憶力都受到了影響,而成為了「腦子壞掉」的孩子。而今,他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很明確,是想幫助孩子開發大腦。不是對孩子有什麼高期待,而是因為知道孩子就是個普娃,所以她的思維方式、內在動力和學習方法就變得更為重要。但是學校教育並沒有進一步深入,沒有教會我們如何自學,如何拓展思維,如何發現全新的概念,如何真正吸收對日常生活至關重要的知識。
  • 20年前感動國人的「籃球女孩」,如今逆襲人生,為國出徵帕運會
    當初那個被飛來橫禍改變人生旅途的女孩,如今早已實現逆襲。 小紅豔樂觀感染社會,人生開始逆襲 有了「籃球義肢其中就包括著名殘疾遊泳教練張鴻鵠。 在張鴻鵠的帶領下,錢紅豔開始逆襲人生。
  • 《無限可能》:成就學習大師的大腦使用手冊,助你喚醒學霸潛能
    幼兒園的一次意外,損傷了吉姆的大腦,他從此成了一個「腦子壞掉了的孩子」。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極差,閱讀障礙以及社交恐懼。一般的書,吉姆根本就讀不下去,只有漫畫能夠陪伴他的孤獨與無助。於是他開始痴迷於漫威「X戰警」的漫畫,他夢想著自己可以進入「X學校」,成為超級英雄。
  •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會發生180度轉變
    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用心、正確的心態必須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了一個公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他認為,人生和工作的成果主要由上述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來的。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是指人的心態,對於人生的態度,也包括哲學、理念和思想等等。
  • 6本書告訴你,這樣發展孩子的大腦,未來人生會開掛
    從整合左右腦、整合上下腦、整合記憶、整合自我以及整合自我和他人等五大維度,教你如何整合孩子大腦,拓展孩子的思維,幫助孩子獲得無限發展的能力。書中還通過12個訓練方法,把這些發現應用到日常育兒實踐中,告訴你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行為、學習和社交等問題,如何培育「全腦兒童」,讓孩子更加平和、快樂。02.
  • 「教練」的思維方式:教你三腦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是教練?你是問籃球教練還是健身教練?或是駕校教練?對不起,都不是,這裡的教練就是教練!   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對教練的官方定義:「 專業教練作為一個長期夥伴,旨在幫助客戶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教練幫助他們提升個人表現,提高生活質量。
  • 人生開始走上坡路的6個思維方式,請逼自己養成!
    原創|鴻雁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疫情持續時間之長,影響範圍之大,讓人始料不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次疫情讓我們緊張忙碌的生活慢了下來,讓我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反觀自己和思考人生。疫情改變了生活節奏,也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從腦科學看孩子閱讀:改變大腦結構和思維,「對話式閱讀」是關鍵
    當我近乎於放棄的時候,我以為有些孩子就是不適合閱讀,但後來發現閱讀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有一個好的閱讀方法,那麼孩子們都可以更高效的愛上閱讀。可惜的是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才算是好的閱讀方法,等到知道的時候,孩子卻已經長大,養成了對閱讀的惰性厭倦。等到長大以後就改不掉了。因此對孩子閱讀方式的注意,應該從孩子早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 《深度思維》:8個思維方法,讓你成功突破極限,實現成功逆襲
    3、對於信息量較大、較複雜問題的束手無力比如,如果要求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信息,很多人的思維能力是跟不上的,大腦常常處於超載狀態。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這種信息過載的狀態既會帶來思考效率的低下,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之一。
  • 稻盛和夫的人生成功方程式:能力*熱情*思維方式,如何正確解讀?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人生=能力*熱情*思維方式熟悉稻盛和夫的朋友,應該都接觸過稻盛和夫的這個方程式,或者說,至少明白稻盛和夫到底在講什麼。但這個方程式,或者說稻盛和夫的整個系列書籍的核心,全面都在講一件事情,那就是思維方式。沒有讀懂稻盛和夫的人,會簡單的認為思維方式是打造思維模型的過程,正如我們在很多地方所看到的一樣,認為只要學了足夠多的思維模型,就能過好人生,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 無限可能:從「腦子壞掉的小孩」到「腦力教練」,他做對了什麼?
    —— 愛因斯坦很多早教機構在強調開發大腦的迫切性的時候,常常用這樣的科學研究結果來告訴你,孩子三歲時,大腦重量大概是成人的4/5,所以千萬不能錯過這個時期,否則後悔就晚了。但是他們沒有告訴你的是,人的大腦、智力的發育並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直在變化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 成功的終極奧義: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讓你的人生積極向上
    現在社會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簡單的欲望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人對成功的渴望近乎「魔化」。人對成功趨之若鶯但人生而不同。從出生開始因為遺傳基因不同,便決定每個人樣貌不同,環境不同,智力不同。有的人抱怨出身,故步自封,結果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卻從不放棄自己,努力成長,勇於攀登人生巔峰。而那些不放棄自己的人便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
  • 孩子學英語:比詞彙更重要的,是英語思維方式的養成
    整個英語啟蒙的過程,家長都是圍繞的詞彙和日常對話去展開,往往忽視了學語言很關鍵一點,就是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而是思維方式。就是父母從小給孩子做英語啟蒙,詞彙和日常對話只是溝通的載體,更多的要給孩子潛移默化輸入英語思維方式,就是如何通過英語去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
  • 「渦輪增壓」:刺激大腦可改變人類思維能力
    「渦輪增壓」:刺激大腦可改變人類思維能力2017-11-01 09:55出處/作者:新浪科技整合編輯:Sharon責任編輯:fengxiaowen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你通過直接刺激大腦特定區域,能否可以提高你的心理適應性和行為表現呢?美國波士頓大學一支研究小組希望尋找答案,他們開發了一種可以改變人們思維方式的實驗程序。美國波士頓大學一支研究小組探索了人們學習和控制其行為能力的可能性,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刺激大腦來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
  • 從記憶力和思維導圖入手,大腦派決心打造中國的「最強大腦」
    這檔借鑑德國節目《Super Brain》的科學類真人秀節目讓人們對思維和記憶有了更多認識。而從商業角度來講其帶來的影響就是記憶力培訓市場開始走紅,各種記憶力培訓機構鋪天蓋地出現。大腦派就是一個專注於青少年智力開發的平臺,不同於一些創業者的投機行為,大腦派創始人姬廣亮十年前就在哥哥的影響下進入記憶力培訓行業。
  • 語境思維——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本文將向大家介紹一種有效幫助父母建立與孩子之間語言環境「語境思維」,並未大家詳細論證,父母的語言,為何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013歲定80的真相是什麼?無論平時有多忙,「語境思維」都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通過詞彙的增添,父母或監護人會發現,整理床鋪、削蘋果、掃地等日常活動都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最終,語言還能改善親子關係,而不單是開發孩子的智力。A.
  • 想要激發孩子的無限可能嗎?第一步,喚醒他的學習大腦!
    大腦受損的男孩有一個小男孩吉姆,在幼兒園時因為意外墜樓,大腦受創,之後,他的記憶力變得極差、很難集中注意力,他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嚴重落後於同齡的孩子,老師無奈地嘆息「這個孩子的腦子壞掉了。」在吉姆勉強上了大學後,他渴望通過閱讀來突破自己,卻因為過於疲勞,從臺階跌落,頭部再次受傷。兩次大腦受傷,讓吉姆深陷痛苦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