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紅嘴的鳥小時候經常看到,現在少了,2013年列入了瀕危物種

2020-12-05 福州攝源

紅嘴藍鵲(學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大型鴉類,體長54-65釐米。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長呈凸狀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下體白色。 黃嘴藍鵲外形和羽色和該種非常相似,但黃嘴藍鵲嘴為黃色,頭部僅枕有白色塊斑。區別仍很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能發出多種不同的嘈吵叫聲和哨聲。常見並廣泛分布於林緣地帶、灌叢甚至村莊。性喧鬧,結小群活動。以果實、小型鳥類及卵、昆蟲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動圍攻猛禽。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東北部、中國、緬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棲息環境:主要棲息於山區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森林中,也見於竹林、林緣疏林和村旁、地邊樹上。海拔高度從山腳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世界分布:分布於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江蘇、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福建、香港。

相關焦點

  • 雲南首次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圖為民警救助的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餘澤 攝中新網昆明7月6日電 (李宗穎)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
  • 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驚現景谷
    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經了解,該鳥系當地一村民王某在景谷鎮響水水庫邊釣魚時發現的,當時該鳥看起來非常虛弱無力,王某立即向景谷鎮派出所報警。派出所民警接報後趕赴現場,見大鳥極度虛弱,於是將大鳥帶回救助。經森林警察觀察,大鳥無明顯外傷,隨後民警買來肉類投喂,大鳥吃完後,元氣慢慢恢復,狀態逐漸好轉。目前,該鳥暫時寄養在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健康狀況良好。
  • 新疆這4種鳥太漂亮啦!它們還是4個國家的國鳥啊!
    白鸛:德國的國鳥。是大型涉禽,有「送子鳥」之稱,被認為是吉祥鳥。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鳥,常常在屋頂或煙囪上築巢。
  • 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 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
    一大波「鴨中大熊貓」現身黃陂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上個月,67歲的攝影愛好者——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張全茂先生與攝友們一道,兩次前往黃陂祁家灣一湖邊拍鳥時,拍到了成群「青頭潛鴨」安居樂業的溫馨場面,他與攝友們對著照片一隻一隻地數,發現至少有200隻「青頭潛鴨」。
  • 農村這種鳥好漂亮啊,紅嘴長尾巴藍翅膀,就叫起來有點吵
    偶然在屋後拍到這種鳥,是好幾隻一起出現的,相對來說這種鳥平常還是比較少見的,只會在固定的季節出現以下,每次來都是未見其身先見其聲,嗓門很大的樣子,真是方圓好幾百米都聽得到啊。它的塊頭要比農村一些常見的鳥類要大上不少,後來經過查證才得知這貨叫紅嘴藍鵲,名字倒是挺好聽的,全身羽毛多種顏色交加確實看起來很漂亮的樣子。看到過好幾次它們集中在菜地覓食,應該是找小蟲子吧,可是它們還會抓蛤蟆,並且是直接吃了,真沒想到這種鳥還是肉食動物啊。
  • 環境優美 植被茂盛 天花井森林公園引來紅嘴藍鵲
    昨日,森林公園內的紅嘴藍鵲,就吸引了不少鳥類攝影愛好者和觀鳥愛好者前來。據悉,每年六月是紅嘴藍鵲孵化繁殖後代的季節,許多紅嘴藍鵲也在此安家落戶,為天花井森林公園增添了靈性與魅力。昨日上午,潯陽晚報記者探訪時看到,公園內已經聚集了一群攝影愛好者,他們早早就駕起了「長槍短炮」,有的凌晨開車過來等候在此,就為了「搶」到一個最佳機位拍攝紅嘴藍鵲。
  • 紅嘴相思鳥
    但另有一種鳥,雖然榜上無名,但鳴聲不比畫眉遜色,更有一身靚麗的羽毛——這就是本文的主角,紅嘴相思鳥Leiothrix lutea。紅嘴相思鳥的分布範圍圖片來源:baike.baidu.com這種鳥性情機敏,卻不甚怕人,除了繁殖期成對或單獨活動以外,一般結成小群體進行活動。
  • 看珍稀鳥 青神這四個「鳥窩子」不容錯過
    現在我國已建立青海湖鳥島自然保護區,專門保護這一鳥類資源,它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類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赤膀鴨冬候鳥,中型鴨類,個體較家鴨稍小,體長44-45釐米,體重700克-1000克。
  • 黃山體態最美的鳥類:紅嘴藍鵲(圖)
    中國網3月27日訊 到過黃山的人,常能在空中、林間或路上看到一種嘴腳紅、尾羽長的鳥,這種鳥名叫「紅嘴藍鵲」,是黃山風景區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態最美的鳥類。  紅嘴藍鵲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和玉米、小麥等農作物,食性較雜
  • 「浙江最美鳥類」評選結果出爐 紅嘴相思鳥登頂愛情之鳥
    原標題:紅嘴相思鳥登頂愛情之鳥 每天清晨,百靈鳥、畫眉鳥悠揚的歌聲把你從睡夢中叫醒;西湖邊,不時有一群鴛鴦、野鴨遊過;運河邊散步,白頸長尾雉、白鷺時而驚鴻一瞥……今年4月份,由浙江省林業廳、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的「浙江最美鳥類」評選活動拉開帷幕,經專家提名推薦、公眾投票,評選結果近日正式出爐。
  • 朋友圈直播瀕危紅尾水鴝「坐月子」(組圖)
    家住順慶區北嶺頤園的吳先生就遇上了這等稀罕事, 他在微信朋友圈裡面,用圖文記載了他與野鳥和諧相處的故事,西華師大的鳥類專家稱,這種鳥在居民家營巢生育,實屬罕見。  A 家裡飛來「稀奇」鳥每晚客廳不開燈  昨(16)日上午,記者來到吳先生的家,高兩米七的客廳吊頂屋簷上,還保留著一個鳥窩。
  • 生態沁水杏河鳥
    有明顯的白色領圈,其下有明顯的黑色領圈,眼後白斑向後延伸至頭頂相連,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頭、頸、腳和嘴均甚長,因而身體顯得細瘦。其上半身主要為灰色,腹部為白色。成鳥的過眼紋及冠羽黑色,飛羽、翼角及兩道胸斑黑色,頭、頸、胸及背白色,頸具黑色縱紋,餘部灰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紅嘴相思鳥:人們心中的「愛情鳥」
    其中紅嘴相思鳥還有「愛情鳥」之名,它不僅是古代婚慶活動的饋贈禮物,也是歷代花鳥畫家喜歡描繪的對象。  文、圖/鍾葵   現實中的「比翼鳥」就是紅嘴相思鳥   幾乎每一種鳥都有學名和別名,而有些鳥的別名,正好是其他鳥的學名。如繡眼的別名是相思鳥,但真正的相思鳥卻不是繡眼,而是雀形目鶲科畫眉亞科相思鳥屬的兩種鳥,一種是紅嘴相思鳥,另一種是銀耳相思鳥。
  • 美國國鳥白頭鷹不再「瀕危」(圖)
    本報綜合報導經過40年的保護,美國國鳥白頭鷹不再是瀕危物種,美國政府28日正式將其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劃掉,美國總統布希對此表示歡迎,稱此舉是慶祝7月4日美國國慶日的「一個美好方式」。  布希稱,40年後白頭鷹物種的重新繁榮應當歸功於私人土地擁有者以及美國各級政府的共同合作。
  • 警民合力救助「紅嘴鳥」 竟為國家保護鳥類紅嘴藍鵲
    四川新聞網消息(何清  徐雅兵 文/圖)10月1日 ,洪雅縣公安局交管大隊民警救助一隻受傷的「紅嘴鳥」,經甄別,為國家保護鳥類紅嘴藍鵲。當日上午,交管大隊巡邏民警在轄區在止戈鎮五龍祠卡點執勤時 ,一名居民手捧一隻顏色為藍黑相間的受傷「紅嘴鳥」前來求助,聲稱:自己意外發現一隻顏色為藍黑相間的「紅嘴鳥」趴在草叢中,無法飛行。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這鳥體形比鴿子略大一些,披著褐色的羽毛,頭部還有黑色條紋,腳上繫著紅繩。見人靠近,鳥開始往邊上撲騰。
  • 這個寒冬,和張繼科一起「雲餵鳥」
    由於數量稀少,且經常混雜在鳥群中不易觀察,因此被稱作"神話之鳥"。 世界鳥類保護組織的資料顯示,青島膠南沿海曾經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在全世界惟一的繁殖地,1937年有關專家曾在膠南的沐官島上採集到這種鳥的標本,幾十年來這種鳥就未曾再被發現過,直到2000年它才再次回歸青島市民的視線中。
  • 紅嘴牛掠鳥:嘿,大個子,有人來了,快跑
    原創 小菌 趣科普在非洲矮小的灌木叢中,一隻黑犀牛正低著頭尋找食物,而它背上則停留著幾隻紅嘴牛掠鳥。這群鳥時不時在它身上來回飛翔攀爬,黑犀牛卻對此行為不聞不問,因為對於大型食草動物來說,它們皮膚縫隙或傷口處經常有蝨子、蜱、蛆等寄生蟲,弄得它們非常難受,但恰好這些寄生蟲卻是牛掠鳥最喜愛的食物,因此黑犀牛能夠容忍這些「清潔工」的存在。實際上黑犀牛與紅嘴牛掠鳥這種關係在自然界被稱為互惠共生。
  • 大西溝首次發現罕見鳥種紅嘴藍尾喜鵲
    秦楚網訊 文、圖 記者 羅毅 通訊員 姚維陽 報導:19日,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例行生態巡護時,在東溝村2組後窪意外發現5隻鳥,經鑑定為紅嘴藍尾喜鵲。據悉,這是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紅嘴藍尾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