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副教授本該是一位體面的人,卻不幸捲入了不體面的風波。身為教師,當正人先正己,言行舉止都該如履薄冰才是;而關乎科研,更該兢兢業業,有理有據,方是治學科研之道。中國人喜歡講究面子,這不是個好習慣。當然,有面子,才有名聲,才有錢,也才會有更多的面子。
但是,中國有更正確的價值觀。老子騎青牛而出函谷,遺文三千而教後人,洋洋灑灑數千字,逃不過道德兩字。做老師,該有老師的德,做學問,該有研究者的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令人惋惜的是,迄今為止,韓春雨老師尚未給出一個百分百令人滿意的答覆,河北科技大學也只是給出了模模糊糊的調查結果,也就是所謂的「不存在主觀造假」。

追溯前因,這曾經是一樁無比振奮國人信心的事情。
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了其在NgAgo-gDNA基因編輯技術上獲得的進展。經媒體報導後,韓春雨「一鳴驚人」,成為中國驕傲。趁熱打鐵,河北科大組織開展聲勢浩大的新聞發布會,以向世界宣告韓春雨教授的學術成果。一時間,韓春雨成為中國科技界的榜樣,風光無限。
有陽光的地方,便會有黑暗。有人的地方,也必然會有紛爭。很快,許多專家學者站了出來,質疑韓春雨團隊研究成果的可重複性以及正確性。漫長的兩年時間,轉瞬即逝,這起曾經紛紛揚揚的事件似乎早該塵埃落定。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學官網首頁發布了題為《學校公布學術調查和處理結果》的新聞。這正是學術界期盼已久的對韓春雨團隊的調查結果。結果中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未發現是否代表沒有?非主觀造假難道不是造假?該新聞同時表示,韓春雨團隊正在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

我認為,這件事情從一開始的甚喧塵上,到最後的一地雞毛,很多地方讓人看不清,更看不懂。
第一,韓春雨團隊造假的必要性。如果僅僅是為了出名而杜撰出這樣一個無法重複的虛假研究成果,難道這個研究團隊的成員都沒有腦子嗎?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我斷然是不會相信,韓春雨團隊會主觀地犯下如此不可饒恕的科研錯誤。身為一名大學副教授,又如此痴迷於研究,韓春雨不會是一個愚蠢的人。
第二,韓春雨團隊成果的真實性。這段話跟第一條有些類似,卻不相同。從某種程度上,我更加相信韓春雨團隊的的確確發現了某些秘密。至於這個秘密究竟有多大,我無從得知。在中國,不僅僅偏遠地區,哪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有許多民眾有鬼神信仰。DNA基因編輯技術對於探究人體神秘力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恰恰是當時該項成果震驚世界的原因所在。韓春雨及他的團隊沒有成為網紅的志向,也沒有成為小丑的惡趣味,所以,我更傾向於相信韓教授當初的研究成果。
第三,對於韓春雨先生本人的看法。從他寥寥可數的對外公布的講話中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嚴謹的學者。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高騖遠,抑或是一個追名逐利的人。當然,人性難以揣測。哪怕是我們自己,也不會百分之百地去相信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說的每一句話。

最後,我想用韓春雨先生的一句話結束這篇非專業、主觀性較強的文章,「科學是有條件的可重複,使用的生物材料其實是很重要的。」
坦白講,對於這種對於人體的剖析,我是有深深的恐懼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