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鳥的大嘴盡人皆知,可它的煩惱也源於此

2020-11-25 騰訊網

一隻露出喉囊的鵜鶘 | wikipedia

「夭壽啦!異形要從嘴裡鑽出來啦!」

看到這張近日在網絡上熱傳的照片,是否讓你感覺一股深深的噁心不適正在心中蕩漾?滑膩的「內臟」眼看就要從嘴裡蹦出,這隻鵜鶘恐怕也要小命不長!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請不必驚慌。

人作為動物的一種,鐫刻在基因中的動物本能還時常會對外界刺激作出原始的反應——當看到明顯的血液、內臟和骨骼場景時,會本能地將這些元素和狩獵動物的獵殺產生聯繫。即便你隔著屏幕,內分泌也會被快速調動起來,除了讓你感到心跳加速和噁心不適之外,驟然加速的新陳代謝更重要的作用是驅趕你迅速逃離這個有可能存在危險的「捕獵現場」。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

而圖中的鵜鶘,嗨,人家正清嗓子呢……

我嘴大?謝謝,那是我的喉囊

在今天現存的近萬種鳥類裡,由8個物種組成的鵜鶘屬並不出眾,可憑藉那張大嘴,鵜鶘們足以成為辨識度最高的鳥類明星。

但鵜鶘真的是「大嘴巴」嗎?

嚴格意義上,鳥類的嘴特指它的上下頜骨骼以及其外覆蓋的角質層包被。從這個定義出發,鵜鶘的上下頜並沒有特別突兀——儘管它非常細長,但在鶴、䴉和鸛身上,細長的上下頜骨也很常見。真正塑造了鵜鶘大嘴的是附著在下頜上的一個「大口袋」,這層充滿血絲的皮膚從下頜尖端舒展延伸,甚至直達鵜鶘細長頸部的極下端,這就是它們的喉囊

褐鵜鶘和它的喉囊,可以看到,喉囊從下頜的尖端連接到頸的基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口袋 | alamy.com

粉紅背鵜鶘(Pelecanus rufescens)的喉囊,血管清晰可見 | birdsoftheworld.org

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形態多樣的鳥喙反映了它們對獨特棲息環境的適應,許多鳥喙演變得極為典型,譬如,以堅果為食的鳥類普遍擁有粗短堅硬的喙,以草種為食的鳥類喙則相對細小靈巧,在淺水灘涂覓食的鳥類常常擁有細長的喙,而猛禽的喙則大多擁有便於撕裂獵物的凌厲造型。但演化並沒有一個「終極目標」,即便是食性和棲息環境相似的鳥類,也常常因為演化路徑的不同而產生形態差別極大的鳥喙,鵜鶘就是這樣的例子。

作為一種以水生生物為食的鳥類,鵜鶘的生態位和鰹鳥、鷗類類似,但當鰹鳥像箭一樣從空中俯衝直撲魚群時,鵜鶘卻選擇了另一種更簡單粗暴的捕獵方式——大多數鵜鶘並不俯衝入水,它們只是靜靜地遊蕩在水面,待到魚群遊近,就猛地將大嘴兜進水中;體型最小的褐鵜鶘確實有空中俯衝捕食的習性,但它們入水後的捕食策略也和同類們相似,更多的是依靠大嘴猛兜。隨後,依靠可收縮的喉囊和強勁的舌部肌肉共同擠壓,鵜鶘從嘴中擠出水分,魚蝦則留在喉囊中。這種捕食策略和鬚鯨非常相似。

褐鵜鶘(Pelecanus occidentalis)捕魚 | birdsoftheworld.org

長鬚鯨捕魚 | livescience

怎麼保持口腔清潔?我頂!

在捕食過程中,喉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這個構造也並非完美無瑕——鵜鶘捕食的區域經常水體渾濁泥沙俱下,在兜進食物的過程中,也難免吞咽下一些泥沙,此外,小魚在喉囊中掙扎也難免會遺落下一些鱗片雜物,有時多隻鵜鶘互相爭食,也經常出現把對方的腦袋一併兜住的尷尬景象,這都導致喉囊中常常會出現雜物。對於鬚鯨來說,這根本無傷大雅,但鵜鶘截然不同——它們的鼻孔已經被用來排除鹽分的腺體完全堵塞,嘴巴是呼吸的唯一通道。

鵜咬鵜,一嘴毛——爭奪食物的卷羽鵜鶘 | birdsoftheworld

褐鵜鶘用喉囊兜住築巢用的枝條 | birdsoftheworld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保持口氣清新並不重要,但保證呼吸順暢就攸關性命了。許多人認為鵜鶘會將吃不完的魚暫存在喉囊裡,但在自然條件下這種行為幾乎從未被發現過,它們總是在擠出水分後第一時間吞下獵物,如果獵物的尺寸超過了喉嚨承受的極限,鵜鶘也會果斷地吐出來——這都是為了確保氣管不被堵塞的重要舉措。當然,也總會有倒黴鬼:

不幸被一條巨大的淡水鼓魚卡死的美洲白鵜鶘 | sciencephoto

2015年,美國伊利諾州菲爾德博物館收集到一隻死去的美洲白鵜鶘標本,在它的喉囊中有一條巨大的淡水鼓魚(Aplodinotus grunniens),這條魚明顯超過鵜鶘喉嚨的極限,但魚背部的棘刺卡住鵜鶘的上頜,讓它無法及時吐出,鼓魚壓迫了氣管,鵜鶘窒息而亡。

除了這樣巨大的獵物之外,水中的泥沙、魚鱗等雜物也可能帶來這樣的嚴重後果,這迫使鵜鶘必須時刻保持喉囊的清潔,但沒有雙手的輔助,想要清理巨大的喉囊並不容易,它必須藉助彎曲長脖子的幫助,用脖子將喉囊從下方頂出下頜,遠看起來,這幅畫面活像要將脖子吐出來一樣驚悚

褐鵜鶘在清理自己的喉囊,隱藏在喉囊內的頸椎骨清晰可見 | sciencephoto

實際上,類似的行為並非鵜鶘專屬,生活在非洲的網紅鳥類鯨頭鸛也常有類似的舉動。這種呆萌鳥類在野外主要以肺魚為食,其巨大的嘴巴在將肺魚從泥濘中掏出的過程中,也將魚身上沾染的泥沙、甚至泥灘中的雜草一併吞下,鯨頭鸛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喉囊,它的呼吸也並不完全依靠嘴巴,但滿嘴泥的感覺總歸不爽,用脖子頂一下喉嚨,也是它們保持口腔清潔的慣常做法。

捕食肺魚的鯨頭鸛,可以看到,它這一餐吃的並不乾淨 | sciencephoto

是功放,更是警報器

在自然界中,喉囊並不是一個罕見的構造,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需要像鵜鶘一樣時時對它進行清理。對這些生物來說,喉囊根本不參與捕食,它完全是一個用於發聲或求偶的構造。

在仲夏之夜騷擾我們睡眠的嘹亮蛙鳴,多半要歸功於雄蛙獨有的喉囊,作為擁有咽喉結構的最原始動物類群,兩棲動物擁有真正的聲帶,但僅靠聲帶自身並不會產生如此洪亮的聲響,口咽腔兩側或底部的喉囊是雄蛙獨有的法寶,充氣的氣囊將聲帶發出的聲響共振,賦予了雄蛙極為響亮的求偶鳴聲,而雌蛙和所有的蟾蜍則完全沒有這一構造。

和傳播愛意的雄蛙喉囊不同,以穩定的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合趾猿(Symphalangus syndactylus)雌性都擁有喉囊,但從凌晨到正午,尖銳的吼叫依舊會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的叢林裡遊蕩——通過幾種「猿啼」組合,合趾猿向周圍的鄰居傳達著領地不容侵犯的信號,在許多時候,啼聲還會得到鄰居的呼應。

啼叫的合趾猿,喉囊清晰可見 | sciencephoto

而在軍艦鳥身上,喉囊更像是一種無聲的炫耀。雄性軍艦鳥的喉囊顏色豔麗,通過充氣,喉囊可以膨脹成巨大的球狀。當鵜鶘為減少空氣的阻力而在飛行時將喉囊收縮到S型的頸下時,求偶的雄性軍艦鳥則帶著巨大的「氣球」在空中飛騰盤旋,豔麗的顏色體現出雄性充足的營養攝入,碩大的球狀則明白無疑地向異性傳達出這樣的信號——即便有這麼礙事的氣球掛在胸前,我也一樣能翱翔自如,咱的體格棒棒噠!

從這個角度來看,鵜鶘的確是將喉囊作用發揮到了極致,除了覓食的實用功能外,它們的喉囊也依舊保留著求偶的功能,在繁殖季節,鵜鶘的喉囊和下頜顏色都會變得更為豔麗。巨大的喉囊成就了鵜鶘,曾幾何時,鵜鶘依靠這副大嘴吃遍全球,除了南極洲之外,世界各地的水域裡,都曾有它們張開大嘴的身影。

然而,成就了鵜鶘的喉囊,如今卻成了它們新的軟肋。

2017年3月11日,阿拉巴馬州的亨利縣,一隻舉止詭異的美洲白鵜鶘引起了攝影師肯·哈爾的注意:和他拍攝過的其他鵜鶘不同,這隻鵜鶘喉囊中的獵物似乎正在逃出生天——喉囊下側似乎破了一個洞。這並非正常情況,許多魚擁有銳利的棘刺,但在它們扎破堅韌的喉囊壁之前,鵜鶘也有足夠的時間將魚吐出去,這隻鵜鶘卻只能痛苦地盯著獵物花費了10分鐘的時間從破洞裡完全掙扎逃生。

奮力求生魚並不是扎破鵜鶘喉囊的兇手,魚身上掛著的魚鉤才是。無論是運動釣魚還是商業延繩釣,都經常發生魚掙脫魚線、甚至把魚鉤直接帶走的意外,當鵜鶘捕食到這些危險的獵物後,尖銳的魚鉤扎入喉囊,忍受劇痛的鵜鶘除了忍受隨著獵物扭動不斷擴大的傷口之外,恐怕也別無他法。

意外的傷害還只是鵜鶘正在遭受的劫難之一,2014年4月,另一隻粉紅背鵜鶘被送到洛杉磯的國際鳥類救援研究中心工作站,它的喉囊同樣發生了破碎,但明顯不是因為魚鉤這樣的意外——筆直細長的傷口顯然是用刀具刻意造成的。在經過多次手術縫合了300多針後,這種鵜鶘僥倖恢復並重歸自然,但只要一些地區的漁民繼續將鵜鶘視為潛在的漁業資源競爭對手,這樣的故意傷害故事就不會終結。

鵜鶘揮舞著巨大的喉囊,在享受它所賦予的便利獵食能力的同時,它們也在精心護理以避免性命危局。然而,今天的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動蕩,即便適應力超凡的鵜鶘也難以應對。人類是新世界的鵜鶘,塑造自然的技術能力正是我們的喉囊,而如何謹慎使用這份能力,亦是每個人應當思考的課題。

作者:一個男人在流浪

編輯:朱步衝

一個AI

與鵜鶘相處的秘訣:長得比它的嘴大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這鳥張大嘴要吃的,不停地追我,鳥:快把吃的給朕拿來!
    這鳥張大嘴要吃的,不停地追我,鳥:快把吃的給朕拿來! 在生活中肯定很多人都會覺得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吧。因為在自然中有著非常多的美妙的時刻,而且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被這些非常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吧。事實上確實是這隻喜鵲的行為讓人們感到哭笑不得。在農村中很多人家都會蓋一些低矮的小房子,一般房簷都會有燕子窩。可以說小鳥經常會光臨,而正是有一隻小喜鵲在屋主人出門的時候直接從上面衝下來站在屋主人的面前嘰嘰喳喳叫。雖然聽不懂它在說什麼但是這喜鵲把自己的嘴巴長得大大的,一般來說大家看到這樣的動作一定都會認為它是餓了吧。
  • 大嘴天使白琵鷺
    臨水而居的大嘴天使 荷蘭也是鳥的天堂,共有200多種鳥。在海灘上,在海邊的森林裡,在城市綠地間,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鳥,如白琵鷺、白鸛、蒼鷹、雀鷹、白骨頂雞、埃及雁、綠頭鴨、蒼鷺、銀鷗和灰雁等。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這裡臨海而居的鷗和鷸等候鳥很多。荷蘭人愛鳥,隨便找一個荷蘭人聊天,你都能聽到很多關於鳥的故事。
  • 廣西現大嘴怪鳥,白天偽裝成樹木,昆蟲主動送上門,遇天敵就裝死
    在森林裡有一種大嘴怪鳥,特別擅長偽裝。林鴟【chī】長相奇怪,大嘴巴,大眼睛,身上是斑駁的灰褐色羽毛,與樹幹的顏色十分接近,擁有堪稱完美的偽裝技術。林鴟棲息在森林裡,畢竟有樹林的地方,才能讓它完美偽裝。在我國廣西深山裡,曾發現過大嘴怪鳥林鴟的身影,還抓到過活體。
  • 仙境傳說RO大嘴鳥蛋卡片屬性 大嘴鳥蛋卡片掉落途徑
    仙境傳說RO大嘴鳥蛋卡片怎麼獲得,在哪掉落?大嘴鳥蛋卡片屬性是什麼?今天小編帶來仙境傳說RO大嘴鳥蛋卡片屬性及掉落途徑。
  • 自然日報——大嘴地雀
    今天他要給小朋友們介紹一種奇怪的萌物——大嘴地雀達爾文說:「這是一種好不怕人的小鳥,我用帽子就能罩住它們」這些鳥習慣地棲,有力的喙特別適於吃蒺藜和木本櫟屬的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科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沃爾夫島、達爾文島、平塔島等島嶼。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在那遙遠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一群小小鳥兒的可愛大嘴上,卻藏著自然的奧秘。它如此引人入勝,又讓人讚嘆生命的奇妙"。
  • 鵜鶘這種鳥,憑藉著一張巨嘴,真可謂是誰都敢去惹一惹!
    而鵜鶘這種鳥,憑藉著一張巨嘴,真可謂是誰都敢去惹一惹! 1.大嘴鳥鵜鶘是一種大型鳥類,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均有分布。一隻成年的鵜鶘體長可以達到1.7米,而展開翅膀的它們,身形可達3米!這麼大的鳥,擁有一張大嘴巴,似乎也沒什麼稀奇的。可是配上鵜鶘那誇張的喉囊,這嘴就……顯得非常霸氣了!
  • 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它生活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它生活在什麼地方?時間:2016-06-01 13:14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它生活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 優享繪本-《大嘴鳥大嘴》
    那些有名字的動物都愛嘲笑這隻鳥兒,他很不開心。有一天,他決定離開這裡,去別的地方生活。這隻鳥兒也想幹活兒。 於是,他去見了一個老闆。老闆坐在大大的辦公桌後面,給了鳥兒一些建議。
  • 殘暴鱷魚遇見它,即使張著大嘴,也不會下口
    在動物世界裡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隻小羚羊在過河,一大群鱷魚向它撲來,小羚羊的媽媽跳進水裡,擋在了小羚羊的前面!眨眼間它就被大群的鱷魚拖進水裡,小羚羊成功過了河。評論區都在說鱷魚的殘暴,令人不適之類的話……的確這樣的畫面讓人看了很動容,一方面因為偉大的母愛,另一方面則是畫面殘忍。但在自然界中,「殘不殘忍」其實不是我們人類可以評判的。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每天都會送食物
    犀鳥是一種奇特的珍貴大型鳥類,體長在70~120釐米,最特別的當屬它碩大的嘴,一個大嘴的長度可佔身長的1/3,看起來顯得很笨重。不僅如此,它的上喙有個頭盔狀的盔突,十分搶眼,因嘴的外形像犀牛的角才得此名稱。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天天送食物
    犀鳥是一種奇特的珍貴大型鳥類,體長在70~120釐米,最特別的當屬它碩大的嘴,一個大嘴的長度可佔身長的1/3,看起來顯得很笨重。不僅如此,它的上喙有個頭盔狀的盔突,十分搶眼,因嘴的外形像犀牛的角才得此名稱。目前全球共有45種犀鳥,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南部,我國僅有5種,其中冠斑犀鳥是我國最常見的。
  • 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鳥,嘴佔到身子的三分之一,可塞下兩個拳頭
    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鳥,嘴佔到身子的三分之一,可塞下兩個拳頭我們習慣把不認識的各種鳥類統稱為鳥,鳥在都市並不是常見的,絕大多數的鳥兒都住在森林或者雨林裡,在城市中通常能見到的種類也就那麼幾種鳥的種類很多,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有會飛的,也有不會飛的,有遷徙的也有不遷徙的,有美麗的,也有醜的,當然還有很多分類,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種擁有最大嘴的鳥類,這種鳥類的名字是鵎鵼,這個名字對於我們都很陌生,但是它還有一個特好記的名字「巨嘴鳥」。
  • 世界上最懂禮貌的鳥,它還是鱷魚的天敵
    答:只需要關注小莉幫忙即可!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大自然不僅能創造出許多神奇的植物,還造就了許多奇妙的動物。這次讓我們談談動物中的鳥類,鳥類中有會說話的鸚鵡、羽毛粉紅的火烈鳥、排列成人字形的大雁等等。
  • 紐西蘭塘鵝鳥忠貞不渝的愛情在冰冷的水泥假鳥面前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十年前,紐西蘭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在瑪娜島(Mana Island)上放置了80隻水泥製作的假塘鵝群,單地居民試圖吸引塘鵝寶寶們重返家園。但是這麼多年來只有一隻鳥在2015年終於出現了。那隻鳥當地人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奈傑爾英文名(Nigel)那隻鳥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徒勞無功地去追求一個用混凝土做成的雌鳥伴侶。可悲的是奈傑爾(Nigel)現在被發現死在它的冰冷的混凝土的夥伴旁邊。奈傑爾(Nigel)於2015年抵達該島時,環保人士非常興奮,這是40年來使瑪娜島(Mana Island)成為家園的第一個大亨。
  • 鳥見此樹不停留,人見此樹就繞開,但價值很高,俗稱「鳥不宿」
    摘要:鳥見此樹不停留,人見此樹就繞開,但價值很高,俗稱「鳥不宿」。在它們中,有的花朵還可以拿來當野菜,有的嫩芽和成熟果實還可以做中藥材,這樣的植物,之所以會討厭,只因為它會刺傷我們或是將我們的衣褲抓破。
  • SCP-2094話癆大嘴,你以為它是個話癆?研究員會告訴你答案
    此檔案為SCP基金會的公開檔案,放心觀看,SCP基金會的特工今天出門巡邏了。SCP-2094話癆大嘴的外表SCP-2094話癆大嘴的外表為一個成年人類,SCP-2094話癆大嘴的身上有很多關於馬戲團的圖案,同時臉上的裝扮和小丑一樣,SCP-2094話癆大嘴喜歡用英語交流,口音是紐約口音。SCP-2094話癆大嘴的手小巧,因此可以完成雜耍表演。
  • 比杜鵑鳥更惡毒!這惡魚產卵在別個嘴裡,孵出後還吃掉她的孩子!
    恐怕非杜鵑鳥莫屬了,它會把蛋產在其它鳥類的巢裡,讓別人幫它孵,孵出來的小杜鵑鳥也是惡毒至極,會把正主的卵擠出巢去摔得粉碎,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繼」父母的撫養了。不過現在,你要是只知道杜鵑鳥有這種惡毒的行徑那就有些out了,因為在東非的坦噶尼喀湖,有一種杜鵑鯰魚,也學到這種惡劣行徑了,而且比杜鵑鳥有過之而無不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進化生態學家馬庫斯·科恩領導的一個小組,最近對此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揭穿了杜鵑鯰魚的惡劣行徑,並會將之在下月出版的《自然科學會報B》上公布。
  • 這隻大眼鳥落水獲救被送到武漢救護,它的家族成員不足千隻
    長江網8月6日訊(記者明眺生) 擁有「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兩大世界級「頭銜」的海南虎斑鳽(yán),有一隻在長江宜昌段落水獲救後,被送來武漢救護。6日,湖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鳥類救護專家稱,這隻鳥在漢生活了半個月,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 這隻鳥想要和人交配,而人卻只想要它的精子
    性印記在美國,為了保護野生獵鷹,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將一些獵鷹卵帶回基地孵化,然而這些鳥孵化後,對同類不感興趣,反而把飼養員當成了同類。等到這批鳥性成熟後,麻煩就來了,飼養員發現它們對自己的同類並不感興趣,反而對飼養員經常做出繁殖的動作。
  • 白頭翁母鳥餵食圖
    小鳥嗷嗷待哺,母鳥銜來了小蟲,小鳥張開大嘴,母鳥將食餵到小鳥的嘴裡,那麼的親密。 母鳥餵完食,還輕輕地親了親小鳥,安慰道:「別著急,媽媽再為你捉蟲子」。 小鳥用期望的眼光望著媽媽飛走,似乎在說:「早點回來,一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