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鳥想要和人交配,而人卻只想要它的精子

2020-12-05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性印記

在美國,為了保護野生獵鷹,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將一些獵鷹卵帶回基地孵化,然而這些鳥孵化後,對同類不感興趣,反而把飼養員當成了同類。

等到這批鳥性成熟後,麻煩就來了,飼養員發現它們對自己的同類並不感興趣,反而對飼養員經常做出繁殖的動作。

為了幫助獵鷹繁衍,獵鷹的保護主義者發明了一款帽子,該帽子可以收集雄鳥的生殖細胞,然後再將這些生殖細胞注入到雌鳥體內,完成人工授精。

在該款帽子的作用下,飼養員成功繁殖了大量的獵鷹,在2016年,飼養員們還將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6000多隻獵鷹放飛。

印隨行為

我們人類在選擇配偶時,可能會有多個標準,比如:外表,學歷,身高等,儘管有這麼多標準,然而最重要的標準是:同屬於人類。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是因為我們把人類當成是同類,這句話看著有點像廢話,但是有一些動物,並不能把自己的同類當成是同類。

小鴨子在剛出生後,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可移動生物,那麼它可能會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母親,並尾隨對方。

科學家梅爾為了做實驗,孵化了12隻斑頭雁,這些斑頭雁把她當作媽媽,每天都形影不離地跟著她。

這種行為叫做印隨行為,一般發生在動物幼崽時期。澳大利動物行為學專家介紹說,印隨行為是新生物學習的重要形式,它可是使沒有自衛能力的動物緊緊跟隨在自己父母身邊,從而獲得食物和保護。

而且,印隨行為是終身不可逆行為,一旦動物認別的生物為母親之後,即使成年之後仍然會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母親。

印隨行為的存在,會加強生物對自我的認知,甚至能影響到它們的擇偶觀。比如:在本種族長大的幼崽,長大後會把本種族的生物當成是自己的同類,即使擇偶也會在同類中選擇。

但如果幼崽剛出生正在建立印隨行為時,接觸的不是自己的母親,那麼它們有可能把別的生物當成是母親,從而把自己當成是別的生物。

當生物長大後到了擇偶期時,它們會更傾向於「母親」的種族。比如:在雲南野生動物園中,園中的鹿和綿羊是一起散養的,其中有一隻公羊一直跟著鹿的後面,但對自己的同類不感興趣。公羊甚至把鹿當作是配偶。這種跨物種的行為,生物學上被稱為性印記

跨物種的愛情

《Nature》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關於動物跨物種愛情的影響因素。

該文章介紹說,在之前科學家認為動物不會進行雜交,是因為它們對繁衍有著特定的標準,比如:貓科動物的雄性擁有倒刺,這些倒刺可以刺激雌性貓科動物的大腦,讓其排卵,從而完成繁衍。

然而根據作者對果蠅研究發現, 控制不同果蠅物種間繁衍選擇的是果蠅大腦深處的一小群神經元。

這種神經元能夠控制性慾以及抑制性慾,當該生物受到外界的刺激時,該生物就會表現出對應的反應,即:繁衍or不繁衍。

由於該文章研究的對象是果蠅,不是哺乳動物,因此哺乳動物是否也是如此,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雖然獵鷹會把人類當成同類,但是當工作人員將收集到的雄性生殖細胞通過注射器,注射到雌性的體內時,需要一隻手覆蓋在雌性的身上,用來模擬雄性的體重,從而讓雌性明白自己正在繁衍,此時受孕率才會提高。

總結

根據研究發現,印隨行為過程最早在生物孵化後1小時發生,然而在孵化後12-17小時是最為強烈時期,一般過了32小時將不會再發生印隨行為。所以家裡有寵物出生後,要儘量讓幼崽和母親待在一起。

印隨行為不僅包括生物,還會發生在非生物之間,比如:戀物癖的人,可能就對物品產生了印隨行為。

相關焦點

  • 鴨子的「鳥事」與交配
    97%鳥類交配時依靠集排洩和繁殖功能於一體的「洩殖腔」。交配的時候兩個洩殖腔對準、然後射精,一眨眼就結束了。一部分雄性鳥類不具備可以延伸、插入的陰莖,比如公雞;另外一部分鳥類具有發達的「假陰莖」,平時「縮陽入腹」,交配的時候彈射而出完成射精,整個過程只有三分之一秒,比如鴨子。下面我們先聊聊鴨子的「鳥事」。
  • 在源頭的「創造漩渦」中,你只會知道想要什麼!
    它不需要你找到任何「風口」。如果你內在的信息對了,頻率對了,能量對了,你與宇宙的連接方式對了。你就進入到了那個創造漩渦當中。在那裡,沒有所謂的風口,一切的風口都由你自己創造。自然的創造,不費力的創造。顯化你想要的一切。這是一個「靈性科學理論」。是西方人提出來的「發現」,並不是我想像的。
  • 真實存在的17隻惡夢般的生物,看完一輩子不敢出門!
    3.4. 這不是龍蝦也不是鹿角,而是一隻捕鳥蛛體內組織全被寄生真菌感染取代後的結果!代價好大!6. 這是Mu魚,它的牙齒也太像人牙了吧!8. 這隻反應超靈敏的蜘蛛,為自己挖了洞穴呢!15.
  • 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不容易,不如「一次只愛一個人」
    說完這些事實狀態,剩下的,便是雪芬對婆婆和老公的怨恨,或是對這兩個人的責罵或控訴……據雪芬說,多年前她懷孕失敗,此後沒法再懷上孩子。吃了不少藥不見效,身體也垮了。如今她年過40、遭受到婆婆和老公一家人的拋棄。婆婆極力要求兒子跟雪芬離婚,男人不知是孝順還是也不滿這樣沒有孩子的婚姻,總之很決絕地站到了他母親那一邊。
  • 四隻翅膀的鳥,曾被人認為是古鳳凰的原型,現生活在非洲
    《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古人云,山有四翼鳥,頭圓尾細,前兩翼長,後兩翼短,淡黃色,形同蛺蝶,聲似黃鸝。人有見其雄雌雙飛者。這兩段記載都說明了有一種鳥——四翼鳥,存在於古代。這次「四翼鳥」的記載,世界上就真的存在這麼一種四翼鳥,叫旗翼夜鷹,或者旗翅夜鷹、纓翅夜鷹,生活在非洲。旗翅夜鷹,四隻翅膀,體長20-23釐米,羽色呈灰褐色,嘴短口大,鼻子管狀,翅膀長而尖,羽毛柔軟,有明顯的斑點。這有跟《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的描述非常相像。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他們用X射線斷層掃描了這些介形蟲的結構,在其中一種介形蟲體內發現了一個明顯不是它自身的物質,一團毛線球一樣的東西位於它的生殖器官內,很明顯這是一顆巨大的精子。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想要養鳥?這隻「鳥兒」不怕人,外表華麗且活潑可愛,叫聲動聽!
    不過呢,胖胖卻只被其中的一種鳥兒吸引了,它們成雙成對,十分的乖巧可愛,大家猜猜看是什麼呢?想必大家看到成雙成對這個詞,大約就已經猜出來了吧。沒錯,「它」就是今天胖胖為大家介紹的一種觀賞鳥,相思鳥。它是一種小型鳥類,身體長度大約在14-18cm之間,頭部為黑色,耳部羽毛呈現銀灰色,前額與外側飛羽為橙黃色,其餘基礎部位為朱紅色。可以說是一種特別鮮豔醒目的鳥類了。其羽尾呈現圓形,尾巴上下的覆羽都為朱紅色,尾巴是灰褐色,上體為橄欖綠或者是橄欖黃色。和其很相似的紅嘴相思鳥,嘴喙部位為紅色,頭部綠褐色,尾部卻是呈現黑色叉狀,與銀耳相思鳥的區別十分明顯,不難分別。
  • 動物不同的交配製度,取決於3個因素
    動物的交配製度可分為: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交配製度,這並不是簡單的隨機組合,而是動物兩性衝突形成的平衡的結果。動物的兩性衝突,簡單來說,雄性動物和10隻雌性交配就能獲得10窩的後代;而雌性動物即使和10000隻雄性交配,也只能獲得一窩後代。於是,雄性就更喜歡追求三妻四妾、風花雪月的生活;而雌性更喜歡追求優秀、專一的雄性。
  • 千奇百怪的交配方式,大自然的神奇,人類只見到了冰山一角
    從一開始大自然就將生命延續的方式傳達給所有的生物,那就是不同性別完成交配活動。雄性的精子在雌性的卵巢內進行精卵結合,從而孕育出新的生命。不過大自然有時候就像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孩子,孕育新生命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但對於其他動物來說,很有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雄性的袋鼩在它的一半生命裡每天交配的時間長達14小時。它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愛情,只是因為瘋狂而已,它們把儲備好的精子全部用完,讓自己的身體虛脫,甚至它們的皮毛會漸漸褪去,身體內出血,再未滿一歲時便死亡。
  • 這是什麼鳥丨這隻鳥兒「歪」得很 埋伏枝頭「襲擊」人
    近日,有市民向《直播綿陽》記者反映,他每次騎車路過九洲大道易安酒店門口時,總會遭遇一隻鳥的襲擊。6月28日,記者來到該地點,在出鏡過程中也多次遭到這隻鳥「威脅」。戳視頻看一看「史上最狼狽記者出鏡」。九洲大道有「怪鳥」 傾向襲擊騎自行車的人市民劉曾太經常騎車路過此地,他告訴記者:「基本上每次我騎自行車路過,那隻鳥就會突然從樹上向我俯衝下來。」有意思的是,這隻鳥不怎麼襲擊行人或者騎電瓶車、摩託車的人,但是經常襲擊騎自行車的市民。
  • 這六種動物有著危險交配:一個比一個慘烈-動物,交配,奇趣, ——快...
    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許多生物都以性作為結束生命的方式。在雌雄同體的蝸牛把交配器(又稱為「愛的飛鏢」)刺入配偶的身體裡時,性愉悅和性激情就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了。它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繁殖後代,然後死亡。想要列出所有不愉快的交配行為難度真的很大,在這裡需要再加一些限制,畢竟對人類來說,許多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很有吸引力。
  • 當年為了讓瀕危的遊隼多生娃...他們讓它和人交配,居然成功拯救了它們
    為了防止遊隼徹底滅絕,1970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遊隼基金會。很多養鷹人也對遊隼瀕危感到擔憂,他們紛紛把自己養的遊隼捐給Cade教授的基金會。希望基金會能通過人工繁殖的方式,增加遊隼的數量。「當時遊隼數量太少了,如果只是幾隻遊隼一年生兩三個崽,遊隼數量永遠都不可能恢復。」
  • 動物界的奇葩交配
    雄性廣鰭八腕魷會用它們像鳥一樣的尖喙和觸手上的利爪,在雌性身體上撕開約 5 釐米的口子,然後它們會用附肢將精莢放入雌性的傷口中,通過體液循環進行受精。更有甚者,南洋力士鉤魷的精莢能在雌性身體上「挖洞」。它們的精莢能夠分泌某種溶化魷魚身體組織的酶,從而滲進雌性的身體裡。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不過,這並不是演化上的缺陷,而只是它們獨有的特徵。雄性袋鼩在將近一半的生命中,每天交配長達14小時。這並不是充滿愛意和閒情逸緻的性愛,而是瘋狂的,它們會迅速把有限的精子儲備耗盡,身體狀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它們會失去皮毛,出現內出血,然後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大自然中還有另一些動物也有著許多相似行為的動物,它們的存在似乎就為了繁殖和死亡。
  • 海豚是如何交配的?總之很變態
    問問花了七年時間研究海豚魏吉娜的Dara Orbach就知道了,她的同事 Patricia Brennan 和Diane Kelly則是動物皮納斯專家。最近他們研究了海豚和其它鯨類動物的交配問題,這個任務需要讓皮納斯膨脹起來,接著將它們插入陰道裡並拍照。這一任務非常具有開創性,因為大部分對動物生殖器的研究更關注雄性動物可接近的身體部位。
  • 想要「養好鳥」,首先要鳥「休息好」!
    養鳥,你得注意這「兩個好」!第一,休息好。鳥類的睡眠在時間上面,有著令人驚異的差別。大多數的鳥類,一天當中,大概要睡上八個小時,而有些鳥類差不多一天都在睡覺,還有一些鳥幾乎不用睡覺。像是斑頭秋沙鴨每天基本上要睡上13到14個小時,歐掠鳥每天安排它們睡覺的時間,則還不到一個小時,雨燕、家燕這一些廣布性的鳥更加機警,看上去好像不要睡覺一樣,當然,也有的鳥是在飛行當中睡覺的。
  • 想要二胎,輸卵管不通,精子質量差,怎麼辦?
    想要二胎,輸卵管不通,精子質量差,怎麼辦? 時間:2020-06-15 09:42 北京不孕不育醫院 我孩子三歲了,想懷第二胎,可老也懷不上,醫院檢查結果是右側輸卵管阻塞,丈夫精子偏少,其他沒問題。請問,這種情況能不能治療?
  • 公雞沒有生殖器,那公雞和母雞,到底是怎樣進行交配的呢?
    這我們日常生活中,雞的存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不但要吃雞肉,也是要吃雞蛋的,其實雞也是一種十分神奇的生物,在我們糾結是先有了蛋還是先有雞這個問題之後,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就是其實公雞是沒有生殖器的,那麼公雞和母雞怎樣進行交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