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讓瀕危的遊隼多生娃...他們讓它和人交配,居然成功拯救了它們

2021-01-19 英國那些事兒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頂帽子,長這樣…

就這麼一個帽子,

網上要賣155英鎊…

賣家表示,這帽子堅固的很!好洗!防汙漬!可以定製,還可以自己選顏色呢!

然而一看帽子的名字...

交配帽??

這,到底是個啥?

看下買家秀你就懂了…

對,這是一頂可以讓鷹騎在人頭上xxx的帽子…

使用時的畫風大概這樣…

說起這頂帽的歷史,還要回到1960年代。

當時,因為大範圍使用殺蟲劑,導致美國遊隼數量急劇減少,甚至一度被列為瀕危物種。

到1960年代,北美落基山脈東部的野外遊隼全部消失,只有西部還有偶爾。

康奈爾大學的鳥類教授Tom Cade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為了防止遊隼徹底滅絕,

1970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遊隼基金會。

很多養鷹人也對遊隼瀕危感到擔憂,他們紛紛把自己養的遊隼捐給Cade教授的基金會。

希望基金會能通過人工繁殖的方式,增加遊隼的數量。

「當時遊隼數量太少了,如果只是幾隻遊隼一年生兩三個崽,遊隼數量永遠都不可能恢復。」

他們必須用人工手段讓遊隼儘可能多的繁殖。

剛開始,他們嘗試了各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靠人。

需要三個人協同配合,

一人把遊隼臉朝下按在泡沫板上,

另一人把它腿分開。

第三個人用中指和拇指給它的隱私部位按摩。

最後才能搜集到一點寶貴的精液。

但這種方法比較麻煩。

有時候遊隼根本就不喜歡人靠近,

整個過程都是雞飛狗跳,而且成功率也不高。

那不能把雌遊隼和雄遊隼放在一起,讓它倆自己交配嗎?

這同樣有點麻煩...

因為鳥類存在「印隨」行為,

小鳥破殼而出後,它們會把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物體當媽。

通過這種印隨行為,它們獲得自己的物種概念。


一般小鳥破殼而出,它們第一眼見到的都是鳥媽媽,這沒什麼問題。

但對於人工飼養的小遊隼,它們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人。

當它們長大,性成熟後,它們對那些有羽毛的真鳥沒性趣。

可能是感覺自己是人不是鳥吧…

它們更傾向於跟人交配…

那該咋辦?

有人想到了1960年代養鷹人Lester Boyd發明的道具——交配帽。

讓雄遊隼在帽子上跟人交配,把精液留在帽子的孔洞中,

然後把精液吸出來,再放進雌遊隼的輸卵管。

遊隼一年只會在3月到5月發情。

遊隼也沒那麼傻,它不會看見頂帽子就上去跟它xxx,你需要先跟他培養感情,迸出愛的火花。

所以在這3個月時間裡,你需要向它求愛,讓它熟悉這頂帽子。也就意味著你每天都要帶著這頂帽子去跟雄遊隼共處。

而且也不是站在那裡就OK了。

要模仿雌遊隼的叫聲,還要模仿它們發情時不停把頭上下擺動的樣子。

如果雄遊隼感興趣,它通常會用叫聲或動作表現出來。

交配的時候,養鷹人會背對著遊隼跪在地上,或趴在鷹籠裡。

然後發出性感的交配聲。

不遠處的遊隼很快會被挑逗出來,

它一邊用叫聲回應,一邊慢慢靠近養鷹人,

在旁邊站了一小會,

突然一躍直接跳上了養鷹人的頭部。

接下來就是一些不可描述的畫面…

有時候,如果遊隼太興奮,力道也是挺重的,要知道它們平常一個直線俯衝速度可以達到320公裡/小時…

在房間裡一陣激烈過後,

養鷹人的帽子孔中就留下了遊隼的精液。

用吸管把精液吸出來,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先放冰箱儲存起來。

然後去找雌遊隼,

養鷹人一邊發出火熱的遊隼叫,一邊撫摸它的羽毛…

時機成熟後,把剛剛搜集到的精液滴入它的輸卵管。

這些步驟都能順利進行的話,接下去就是生蛋孵化什麼的啦…


可以點擊視頻感受一下...


在這頂交配帽的幫助下,

遊隼基金會成功孵化,並最終向野外釋放了超過4000隻遊隼。

到1999年,遊隼正式從瀕危物種中被移除了。

一定不起眼的帽子,

卻是拯救遊隼的大功臣..... 

有些時候,就是這麼神奇...

ref

https://twentytwowords.com/falconers-are-now-using-sex-hats-to-breed-birds/

https://www.theawl.com/2017/10/how-literal-fuck-hats-saved-the-peregrine-falcon/

---

OctopuSs_:好難啊 辛苦他們了…


喵喵追的cp都隱婚啦:我真的是,謝謝這些保護人員們這麼積極幫助他們


今天的我也很溫柔:辛……辛苦了……


肉肉才不是最胖的:我該怎麼形容emmmmmmmmm愛護自然,人人有責!


gigigigigigigilllllll:這個操作是真的神奇


人間很値得s-:帽子固然重要 戴帽子的人的努力也是需要讚揚的


囍豆愛霹靂:真的很佩服這些人,願意做別人看來很二的事!


123___3333:雌隼:我怎麼啥也沒幹就懷孕了??

--- 

…………………………

事兒君有品有馬努卡蜂蜜啦~

Manuka Pharm純正紐西蘭麥盧卡蜂蜜40MGO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英國直郵 包郵包稅


相關焦點

  • 遊隼:「慢放十倍,就知道原來是我搶了你的火腿腸!」
    捕到獵物的遊隼遊隼的全身都是為成為一架戰鬥機打造的。相對大的體重,為了俯衝更好加速。承受的極限壓力為25G,為了不被自己產生的加速度壓扁。2019年末一隻朱䴉被遊隼擊落。這隻朱䴉一定到死都不想承認是一個比它小5、6倍的小鳥把它打下來的!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作為頂級食肉動物,隼形目具有獨特的形態、生理和行為適應性,使得它們能夠成為成功的捕食者。例如遊隼(peregrine)就被譽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動物。 為了探討捕食生物適應的進化基礎,來自卡迪夫大學和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對遊隼和獵隼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並獲得了關於進化和捕食方式選擇性的全基因組證據。
  • 熊貓交配是難題,母熊貓還會拋棄親生孩子?
    如今的憨厚熊貓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但是它也曾經有過不少的心酸往事,因為數量少,熊貓還一度被列入為瀕危物種。從前人們愛捕獵,許多動物死在了各種槍枝,弓箭之下,熊貓因為身形龐大,很容易成為槍下亡魂,而熊貓賴以生存的天然環境遭受破壞,再加上熊貓的繁殖速度低,導致了熊貓的數量逐年下降。
  • 拯救瀕危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胚胎
    為了不讓北方白犀牛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國際科研和野生動物保護團隊一直進行著努力,當地時間11日,科學家們終於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北方白犀牛胚胎。,他們保存了部分北方白犀牛的冷凍精子樣本等待機會。他曾照顧過蘇丹及其他幾頭北方白犀牛,也目睹了他們一一死去。他對偷獵者深惡痛絕,也呼籲人們拒絕購買犀牛角及其他野生動物製品,從我做起,拯救更多的瀕危動物。
  • 非法買賣輻紋陸龜、遊隼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3人獲刑
    朝陽法院9月17日集中審理了三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涉及輻紋陸龜、紅腿陸龜、蘇卡達龜、遊隼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被告人董某、盧某、沈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有期徒刑1年和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並分處罰金。被告人董某今年36歲,無業。
  • 這種動物生娃、餵奶都是雄性搞定
    海馬這名字咋一聽,還以為是生活在海裡的馬,其實它是魚,只是頭有點像馬而已。海馬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是男的負責生娃。兩隻海馬的精子和卵子就會在育兒袋裡結合成受精卵,並開始慢慢發育。
  • 為拯救瀕危鸚鵡煞費苦心,蛋殼破了就用膠帶粘好,還能孵出小鸚鵡
    鴞鸚鵡是紐西蘭的一種傻乎乎的鳥,因為它的傻,它們差點一度滅絕。而為了拯救這些傻鳥,也湧現了不少軼事,這次爪爪要講的是人們如何拯救一個碎裂鸚鵡蛋,並讓它成功孵化的經歷。這隻來之不易的鴞鸚鵡是當年第一隻孵化成功的鴞鸚鵡,沒想到它是以這樣神奇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的。因為它是鴞鸚鵡麗莎生的第一個孩子,於是被起名為麗莎一號。護林員小心守護著這隻剛孵化的鴞鸚鵡,替它那笨笨的母親盡了所有該盡的養育義務。
  • 【遊隼百科】「馬踏飛燕」踏的不是燕,竟是它!
    遊隼是動物界運動速度最快的成員,以快速捕獵俯衝著稱。這種鳥令人欽佩,但它們以時速200英裡(約合322公裡)俯衝同時保持極高精確度的原因一直是個謎。如今,德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科研組為了解遊隼的空氣動力學用一系列相機研究這些動物,結果發現它們的羽毛"突然出現",減小阻力。
  • 時速386公裡的遊隼,小到喜鵲、大到金雕都得躲它!
    尾羽窄、有數條黑色橫帶,腳和趾為黃色。遊隼多在上午單獨或成對出現,停棲在溼地邊緣的突出物上、或海岸邊懸崖上,喜好在寬敞的環境活動,飛行時較少盤旋而是快速直線前進,有時也會低飛,利用地形的遮掩,攻擊獵物。晝行性猛禽都是靠視覺尋找獵物,眼球的錐細胞發達,視力很好,而敏銳的視力能讓遊隼發現1公裡外的獵物。
  • 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的育種方式,為什麼人們會反對?
    當人們真正回過頭來想要保護它們時,此時只剩下一個袋狼個體,被命名為班哲明。但由於只有它一個個體,因此等它死亡之後,袋狼也隨即被宣布滅絕。 那就沒什麼方法能挽救它們嗎? 瀕危動物的挽救 很多人會說,當某個物體只剩下一個個體時,可以採用克隆的方式再複製一個。但其實,克隆的成功率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而且克隆還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克隆需要該生物的卵細胞。
  • 動物交配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實
    猩猩甲:我想 ♂ ......猩猩丙:嘿嘿,我也想……於是此外,倭黑猩猩還喜歡通過交配的方式來處理糾紛,一炮泯恩仇。族群裡大部分衝突都可以通過打一炮解決。一個雄性倭黑猩猩去找勾引自己媳婦的隔壁老王打仗,最後可能會跟隔壁老王一起不可描述。居然還有這種操作:它們是除人類以外唯一一種會使用傳教士姿勢並同時接吻的動物。Ps.
  • 西雙版納葫蘆島:拯救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
    但當時,它們的生境惡劣,周圍已開墾成咖啡種植園,河水被咖啡加工廠的廢料嚴重汙染。2012年,白旗兜蘭被列入《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經過8年多的持續努力,版納植物園瀕危植物遷地保護與再引種研究組培育出了上千株白旗兜蘭幼苗。在2015年首批白旗兜蘭野外回歸之後,2019年9月底再次進行野外回歸。
  • 冰凍樣本能夠拯救瀕危動物嗎?
    正如人們所普遍認同的觀點——我們不能等動物滅絕了再來絞盡腦汁地挽回,保存現有的,比事後再來修復要好得多。       儘管冷凍-克隆動物並非新技術,但通過冷凍動物組織以保存瀕危動物的遺傳物質來拯救瀕危動物,將開創瀕危動物保護領域的一個方向,值得我國瀕危動物保護領域的研究人員關注。
  • 純粹的娃本位沒有意義
    娃本位中國自古就有,大量生育是人類的本能。只不過最近40年計劃。生。育等原因,很多人忘了這種優秀傳統。 很多道理你一開始就知道,但是走路走太遠了就忘了。 人為什麼要生育? 人是動物進化來的,動物繁衍後代,是為了讓自己基因延續下去。
  • 《我們的救援》:物種瀕危與我們有何相干?地球需要我們拯救嗎?
    而有一群瀕臨滅絕的獅子,而這群獅子賴這片草原為生。要怎麼辦呢?這似乎像是一個商學院的案例,如何在獅群下發展經濟。但實際上,這是發生在坦尚尼亞的馬塞人身邊的實際問題,它們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每天都要面對。他們養牛,是因為牛可以換牛奶和錢,然後送孩子上學。而他們殺死瀕危獅子,是因為這些獅子會殺死他們的牛。
  • 它正在「亡者歸來」
    1883年,最後一隻斑驢死在了阿姆斯特丹的動物園,居然沒有人意識到這類動物已經消失。在一百多年前,動物分類學的發展還很落後,人們還分不清楚各種來自非洲的,外形像馬,身上長著條紋的動物。這些動物都被統稱為quagga,斑驢也不例外。那時候,其他斑馬的數量還比較多,而斑驢的數量卻因為人類的獵殺和畜牧業的發展不斷減少。
  • 回交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為什麼人們仍然反對回交?
    我們知道,一些動植物具有高度分化的兩性特徵,而且在繁衍後代時,必須要兩性互相參與,而一些極度瀕危物種即使連兩個不同性別的個體都無法找到,此時也註定它們會滅絕。 為了保護它們,科學家們採用了回交的方式。比如:全世界僅剩一顆的伍德蘇鐵。
  • 動物世界裡的「女兒國」:娃它爹?不需要!
    其實,對於大多數可以孤雌生殖的動物來說,它們並非「不近男色」,如果 有雄性個體存在,它們會選擇有性生殖。也就是說,在它們的世界中,男性可有可無,真正實現那句話「沒有男人,照樣生娃」。  現在筆者就帶大家去動物世界中的「女兒國」遊歷一番吧!  工蜂:生子並非為了傳宗接代  最為人知的孤雌生殖的動物就是蜜蜂。
  • 地球上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
    大自然的動物不一樣,它們具有發情期,同樣也是為了繁衍,為了幼崽的存活率能夠提高,他們一般情況下都會在食物最豐富的時候生下幼崽躲避天敵,除此之外,對於植食性動物而言還有躲避天敵的需要,因為繁衍的時候往往是食肉動物捕獵的大好機會,所以,動物的激素會在特定的時期(食物豐盛的時期)分泌的更加旺盛,來讓動物發情,生下幼崽。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並且這3隻北部白犀牛均無法生育,科學家欲採用體外授精和幹細胞技術拯救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曾生活在非洲,但現在已經找不到其任何足跡,該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處境。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屬白犀亞種,但北部白犀牛相對南部白犀牛體型更小,毛髮更多,它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