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交配製度可分為: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交配製度,這並不是簡單的隨機組合,而是動物兩性衝突形成的平衡的結果。
動物的兩性衝突,簡單來說,雄性動物和10隻雌性交配就能獲得10窩的後代;而雌性動物即使和10000隻雄性交配,也只能獲得一窩後代。於是,雄性就更喜歡追求三妻四妾、風花雪月的生活;而雌性更喜歡追求優秀、專一的雄性。
動物交配製度的形成受到4個因素的制約:
1.誰來撫養後代?
2.食物是否充裕?
3.貧富差距有多大?
大多數情況下,動物們撫養後代是雌性的責任,而且單單靠雌性也能養活後代,雄性對於繁殖這項工程只提供精子而已,完事後提槍開溜。因為有了雌性這樣的堅強後盾,雄性動物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花天酒地,到處拈花惹草,盡一切可能和更多的雌性交配,留下更多的後代。
很多食草動物諸如藏羚羊、野牛、駝鹿、都是實行這樣的一夫多妻的交配製度。雄性動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爭奪配偶上,最能驍勇善戰的雄性能收穫後宮佳麗無數,而瘦小的雄性直接被剝奪了交配的權利。
這種情況下,雌性動物不會插手雄性的爭鬥,不管它們鬥得昏天暗地、你死我活都不要緊,反正最終雌性都能如願和最強壯的雄性交配,獲得其優秀的基因。
而對於其它一些動物,後代必須雙親共同撫養,才能夠存活,這種情況下的動物,大多數實行一夫一妻制,比如金雕、信天翁、企鵝。這種情況下,雄性動物如果再花天酒地、夜不歸宿,那可能會斷子絕孫!
所有的交配製度都只是明面上的,當自然環境變化時,可能也會出現改變。比如當食物非常充裕的情況下,明面上的一夫一妻制可能暗地裡變成了「多夫多妻」制的濫交。古人說「飽則思淫慾」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動物身上也同樣適用。
大多數鳥類就是這樣的例子,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它們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共同撫養後代,誰要是不專一後代可能會餓死。當食物非常充裕後,雄性想要有了空閒時間去勾搭其它雌性,雌性也有了美麗時間去搭理勾搭它的鳥。
鳥類的交配製度基本都是在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之間搖擺不定。很多被人們冠以「愛情鳥」、「忠貞鳥」的鳥類其實也就那樣,只要生活條件好了,都會選擇一夫多妻或者多夫多妻。就像信天翁,在DNA技術的鑑定下,也有14%帶了綠帽子。
當一隻雄性動物十分富有的話,比如它佔有一塊十分富饒的地盤,而其它雄性的地盤都相對貧瘠,那麼就會有其它雌性投懷送抱。動物比人還現實,它們寧願做富有雄性動物的第100個妾,也不願做窮困雄性動物唯一的妻子。
然而當雄性動物之間貧富差距非常小時,比如大家的地盤都很貧瘠,那麼雌性動物就會考慮再三,最終基本會選擇做唯一的妻子,而不是第一個妾。
這種現象在灌叢鴉裡出現過。人們做過實驗,無論則百般誘惑,灌叢鴉都不會出軌,嚴格遵守一夫一妻的交配製度,堪稱動物中愛情的典範。最終研究者給出解釋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灌叢鴉的個體差異非常非常小,故而雌性也就沒必要冒著風險去接受隔壁老王的勾引了。
兩腳獸本質上也是動物,動物的一般規律在兩腳獸身上也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當條件具備時,雄性兩腳獸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夫多妻制,就像古代的帝王、國外的國王、貴族。當只能勉強解決溫飽時,那對另一半和家庭保持忠誠才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