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格陵蘭島永凍層下方發現大量液態淡水

2021-01-07 東方網

原標題:科學家在格陵蘭島永凍層下方發現大量液態淡水

  中國網12月26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24日報導,近日,一批科學家在在格陵蘭島西南部的永凍層下方開發出了大量淡水資源,這些淡水的質量大約在14,000億噸左右,佔地面積達到7,000平方公裡,相當於西班牙約卡斯蒂利亞 - 拉曼恰(Castilla-La Mancha)的總面積。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根據國際氣象局的檢測數據來看,格陵蘭島常年冰雪覆蓋,一年之內的平均溫度一般在零下20攝氏度,因此很難想像這些淡水是怎樣保持液體狀態的。對此有氣象學專家表示:「根據我們的推測,這些液態淡水原來是固體冰的形態,後來可能由於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某個夏天的大氣溫度超過了0攝氏度,導致這一部分的冰融化為液態水的形態,然而這樣的狀況沒有維持幾天,冬天迅速到來,氣溫再次驟降,在這些水的表面形成了冰,就這樣這些液態水得以保存,這是目前我們能給出的最合理解釋。」

  目前一個研究小組正在用專業方法收集這些液態淡水,這個研究小組的組長裡克?福斯特(Rick Foster)是來自美國猶他州公立大學(la Universidad de Utah)一位的地質學和氣象學教授,對於這些液態淡水的成因他給出了更詳細的說明,他解釋道:「我們都知道,液態水可以在地表下方的巖石顆粒中間形成地下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下蓄水層』,這次在格陵蘭島上發現液態淡水的成因跟『地下蓄水層』的形成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些水不是積累在了巖石顆粒中間,而是積累在固態冰的冰塊之間,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淡水居然沒有凍結成冰,要知道在格陵蘭島漫長又漆黑的冬夜裡,大氣的溫度是遠低於0攝氏度的,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夏天的溫度融化了冰層,沒過多久之後出現了大規模的降雪,雪把這些淡水與外界的低溫空氣隔離開了,所以沒有結冰,後來又形成了新的冰層,於是這些液態水就這樣被覆蓋在了永凍層下方。」關於這一發現的詳細情況被刊登在了《自然地球科學》雜誌(revista Nature Geosceienc)上。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這些液態淡水的存在是在2011年,當時,一批在格陵蘭島工作的研究員注意到有一片冰層的表面滲透出了一些水珠,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於是他們將這片冰用冰錐鑿了下來,發現冰的下部在不斷滴水,於是這些研究員進行了進一步勘探,發現這片永凍層的下方存在大量液態淡水,但是當時由於缺乏破冰用的工具以及收集水樣的設備,研究員不得不選擇暫時擱置這項工作,直到兩年後的今天開發工作才徹底完成,2013年,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鑽井設備成功提取了冰核部分(就是大塊冰內部的較深處),然後放入溫度傳感器,經測得這些液態淡水的溫度是0攝氏度,這些水最淺的位於距離冰面下方12英尺處,最深處則可達到37英尺。經過相關成分檢測確定這些藏在冰下的是淡水。

  格陵蘭島的研究員與美國航天局(NASA)取得了聯繫並請求協助,美國航天局將這一工程命名為「冰山計劃」(Operation IceBridge),派出了大量飛機用來高空觀測,他們將發現淡水所在地的冰面進行了數據分析,並把所有含有同樣結構特徵的冰面用雷達標記,然後派出雪地摩託車到指定地點去取樣,通過這樣的方法將所有液態淡水開採出來。另外,根據美國航天局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將這14,000億噸的水全部投入海洋中,那麼全球海平面高度將上升0.4毫米。

  最後福斯特表示:「這次發現非常有價值,這幫助了我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格陵蘭島的內部結構和環境狀況,同時也引起了我們對海洋保護的重視,畢竟這樣規模的冰山融化會令海平面大幅上升,而且很明顯這些水的生成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因此我們需要對世界各地的冰川展開結構勘測,防患於未然。」

  (實習編譯:閆大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下方襲來:溫暖的海水在冰下流動,導致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更快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全球變暖是導致格陵蘭島冰川表面融化的重要因素。但是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另一種威脅正在從冰川下方襲來:溫暖的海水在巨大冰川的下方流動,導致冰川融化速度比過去更快。
  • 科學家發現,永凍層正在漸漸融化,地下遠古生命或將接踵醒來
    不過,就化石而言,對人類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對於冰封在土壤裡的生物遺體,卻讓科學家們感到十分擔心。西伯利亞永凍層是世界上結構最穩定的永久凍土之一,這些凍土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更久遠。但因為現代工業社會過多地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所以就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南北兩極開始冰雪融化。
  • 永凍層中發現遠古生物遺骸,最大冰山解體融化,大自然在懲罰人類
    根據媒體報導得知,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一處永凍層中發現了一頭已經滅絕的披毛犀,該披毛犀保存的相當完整,連內臟中沒有來得及消化的食物都保存完好。研究發現,這隻披毛犀是距今2-5萬年前的生物,現在正處於幼年,年齡大概3-4歲,研究人員推測是溺水而亡。
  • 西伯利亞永凍層現萬年前滅絕生物屍體,這說明了什麼?
    永凍層的概念一般是指連續冰凍時間在2年以上,並且深度在1-1000米不等的土層,它們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和西伯利亞地區。目前由於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氣溫變暖,會導致兩極地區冰川融化以及永凍層的融化,這給人類文明帶來潛在的危機。首先冰川的融化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地球上一些海拔較低的區域可能就會被淹沒,這是直接的影響。
  • 科學家稱北極永凍層融化或釋放出致命的遠古病毒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警告稱,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人家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
  • 最新發現:在火星上發現的液態水掩埋的湖泊
    在火星南極附近發現了三個新的地下湖泊科學家們還證實了第四個液態水對生物學至關重要,因此這項發現將對研究太陽系其他地方的生命潛力的研究人員感興趣。但是,湖泊也被認為是非常鹹的,這可能使任何微生物都難以在其中生存。數十億年前,水流入火星表面的河流,並匯聚在湖泊中。
  • 摧枯拉朽的北極勝境:2000億噸碳僅僅是開始,永凍層或將波及全球
    其厚度從1米到1000米不等,通常分布於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和西伯利亞等北極地區。當永凍層融化時,凍結在其中的有機物,如死去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會暴露出來並逐漸腐爛,釋放出二氧化碳或甲烷。目前的預測表明,如果氣候繼續以目前的速度變暖,到2299年,永凍層將隨著全球變暖而消融,並釋放出高達2000億噸的碳。
  • 北極永凍層融化釋放了大量的病菌
    它像一個巨大的冰櫃,凍住了大量微生物。隨著冰蓋的融化,事情變得奇怪而又令人毛骨悚然: 一些被困在數千年冰層長期休眠的微生物 - 開始醒來,釋放同樣古老的二氧化碳,以及潛在致命的疾病。隨著新的放射性碳研究表明,融化的冰將蓋將暴露45,000年以來沒有見過太陽的冷凍植物。
  • 科學家稱北極永凍層融化或將釋放出致命的遠古病毒:後果嚴重
    7月7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警告稱,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隨著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北極地區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兩倍,這也造成其永凍層不斷融化和縮小,而在永凍層中有可能擁有大量未知的微生物,它們可能已經在那裡沉睡了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為此,科學家討論了永凍層消失的可能性及其釋放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危害。
  • 地球表面「永凍層」正在融化,將導致嚴重後果,人類需警惕!
    永凍層的解封,將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進而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首先,永凍層的消失,會導致封存在地下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據科學家推測,在地球北半球的永久凍土中,一共儲存了1.7萬噸碳,他們來自於史前時期腐爛植物以及死亡動物屍體沉浸而成,由於被冰雪覆蓋住,所以他們始終被封存起來
  •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層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層時間:2020-12-24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詞 12月22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科研人員發布研究稱發現57000年前狼崽木乃伊.得益於數萬年凍土覆蓋,狼崽遺骸保存異常完好
  • 科學家發現格陵蘭島厚厚的冰層之下隱藏著巨大湖床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湖床, 深藏在格陵蘭島厚厚的冰層之下。這個湖泊應該覆蓋了2700平方英裡的面積,不過很難判斷這個湖泊的真實年齡。沉積物分析可以揭示湖泊的年齡, 但這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實現。
  • 南極發現「地下世界」?科學家在冰下800米的地方,看到了什麼?
    這樣的說法看起來非常科幻,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冰下800米的地方,出現了另一個世界,或許會改變人類對地外生命的認知。如果南極的冰川一旦完全消失,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將是極大的生存考驗,所以科學家一直在關注著南極的動向。此前科學家便在南極地下800米的地方採集到了淡水樣本。雖然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多達70%,但是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卻寥寥無幾,科學家認為在南極厚重的冰川下或許就存在著大量的淡水資源。
  • 科學家嚇傻!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比預估快了50年
    格陵蘭島因冰川而聞名,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這些冰川超乎想像的快速融化。科學家原本預估這融化的速度50年後才會發生,7月底,融化已達到氣候模型預測2070年才會發生的最糟狀況。華盛頓郵報報導,8月1日,格陵蘭島的冰蓋一天損失高達12.5億噸,超過1950年有記錄以來比任何一天都還要嚴重。這大量的融化暗示,格陵蘭島的冰蓋正接近一個臨界點,可能步上一個無法回頭的路使它完全消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將吞噬全球沿海城市。北極的融冰季節從每年6月開始,8月結束,7月份達到高峰。
  • 格陵蘭島大量冰蓋突然破裂,科學家稱氣候迅速變化刻不容緩
    據澳洲媒體7News報導,科學家指出,近日格陵蘭島大量冰蓋破裂,科學家指出氣候迅速變化,阻止全球變暖已刻不容緩。據悉,此次斷裂的格陵蘭島科學家說,這是氣候迅速變化的證據。據丹麥和格陵蘭國家地質調查局稱,冰川斷層的峽灣名叫Nioghalvfjerdsfjorden,峽灣長約80公裡,寬約20公裡,此處冰川位於東北格陵蘭冰河的盡頭。過去兩年中,格陵蘭東北部的冰蓋損失均超過了50平方公裡,而自1999年以來,格陵蘭冰架已經失去了160平方公裡的面積,面積幾乎是紐約曼哈頓島的兩倍。
  • 格陵蘭島的冰川消退及物理變化
    其中一些變化正在導致冰川下的淡水河流改道,在那裡它與基巖相遇。這些河流將營養物質帶入海洋,因此這種重新配置有可能影響當地的生態以及依賴它的人類社區。格陵蘭島的沿海環境正在經歷重大轉變!隨著冰蓋的消退,我們已經看到新的海洋和峽灣開放,現在我們有證據表明這些淡水流動發生了變化。
  • 最新地圖動態視頻展示北極永凍層融化情況
    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ESA)近日發布了一系列可以讓民眾追蹤2003年至2017年北極周圍永凍層逐漸融化情況的地圖。
  • 格陵蘭島出現緊急狀況,冰蓋融化已經超越界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報導,前段時間《地球與環境通訊》發表了一份關於格陵蘭島冰蓋現況的報告,明確指出格陵蘭島上冰蓋融化的情況已經打破了臨界點,這將會對格陵蘭島的氣候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隨著世界工業化程度的加深,汽車尾氣的排放,現在世界各地大氣環境都變得很差了。這些問題,導致了世界產生了溫室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同時,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乾旱。
  • 永凍層又現史前生物遺骸,遠古病毒或夾雜其中,人類應當警惕
    永凍層中的生物遺骸最近,人們在俄羅斯雅庫特北部的永久凍土層發現一隻已滅絕的披毛犀幼崽,由於該披毛犀常年位於永凍層之中,因此該幼崽的遺骸保存相當完整,甚至連最後一餐還保存在胃部中。科學家普洛特尼科夫博士表示,這隻披毛犀的年齡在3-4歲之間,處於亞成年狀態,應該剛剛和母親分開生活。從身上的短毛髮判斷,這隻披毛犀應該是在夏天被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