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產品成熟度比較高的公司都在往AI賦予RPA能力的方向走。
當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成為越來越多大公司的常規需求後,整個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上升期,資本、創業者紛紛湧入。僅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已經有兩三家RPA廠商獲得高額融資。
在這樣一個資本活躍的市場中,於創業公司來說,打入RPA市場的關鍵是什麼?各家都在提的AI+RPA打法又有何差異?
參與過國內最早的RPA項目執行,也是國內第一批RPA顧問的張堯,是天行智能的創始人,他圍繞RPA的一些熱點話題,向我們娓娓道來了從諮詢公司到創業的契機,以及天行是如何踐行AI+RPA的產品定位。
圖 | 天行智能創始人張堯
從諮詢公司到RPA創業,目標是AI+RPA張堯和合伙人在2018年正式創辦天行智能,而在這之前,創始團隊已經在諮詢公司做了很長時間的RPA項目,參與過包括中國移動、騰訊、滴滴、奔馳在內的數十個RPA項目。
「我們復盤RPA業務時思考了很多,覺得RPA本身的價值不止諮詢側,附加值更大的是在產品側。」
RPA,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它會自動執行提前定製好的流程,比如上傳一張圖片、點擊一個按鈕,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把人從大量繁瑣的重複操作中解放出來。
在張堯看來,RPA讓公司的IT設施變得更加簡單高效,但諮詢公司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引入作用,利潤空間也不大。「做了一兩個項目後,諮詢公司基本就退出了」,反之一旦客戶開始使用流程自動化工具後,對產品本身的粘性會非常高。
看到了RPA的產品價值,張堯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正好當時國內的RPA市場處於萌芽階段,許多產品的成熟度比較低。
張堯提到,初期國內的RPA軟體的流程編輯邏輯靈活度不足,無法及時處理業務流程中的異常行為,而且RPA產品的基本組件使用友好度或者封裝程度也不如國外大廠的軟體。
所以,張堯給天行的定位也很清晰:「希望做一款優秀的國內RPA產品,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方向:AI+RPA。」
據了解,天行智能的主要產品UniRPA基於.net開發,採用三層架構,分為設計器Uni Studio、機器人Uni Workforce和機器人控制平臺Uni Control Center三部分。
其中,設計器可供用戶開發、配置、發布流程;機器人控制平臺端提供計劃任務和調度方案的執行和監控,可將工作任務分配給機器人;機器人則負責在計算機終端執行設計好的流程任務。
另外,基於之前積累的業務經驗,天行RPA也預設了一些基礎的模板組件在其中,便於缺乏實施經驗的業務人員快速上手。
談及RPA產品的差異化,張堯特地強調了他們產品獨特的一個「賣點」,基於客戶實際需求,天行的通用性控制平臺不僅可以控制自家RPA機器人,也可以控制其他廠商的機器人。
張堯表示,「RPA客戶在大規模推廣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時會比較謹慎,選擇採購多家供應商來分擔可能的風險,所以我們做了這個比較創新的解決方案。」
AI提升RPA產品能力雖然天行智能在18年下半年才正式成立,但張堯認為這個時間點並不遲,他對於AI和RPA的結合也有著清晰的產品規劃藍圖。
張堯認為,RPA+AI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在應用場景層面的結合,二是AI對RPA產品本身的賦能。
目前,國內多數RPA廠商的AI和RPA融合還停留在應用場景層面,即在某個流程中同時使用RPA和AI技術。比如常見的將不規則的數據轉換為結構化的數據,先是藉助OCR技術識別PDF的文字內容,再通過NLP的語義理解提取其中的關鍵信息,最後轉交給機器人做流程自動化。
在這方面,天行RPA解決方案也擁有完善的AI能力集成接口,可迅速集成第三方AI解決方案,實現AI+RPA整體能力交付。
但是從國外大廠的產品迭代軌跡來看,第二個層面的RPA+AI前景更加廣闊。
去年3月,最早提出流程挖掘的以色列初創公司Kryon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融資,它們開發的平臺可以創建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機器人,可以「看懂」界面,識別和建議哪些業務流程可以實現自動化,然後構建自動化流程並執行。
同樣是去年,RPA大廠UiPath收購了荷蘭的流程挖掘供應商ProcessGold,將流程挖掘與RPA功能整合在一起。
張堯表示,產品成熟度比較高的公司都在往AI賦予RPA能力的方向走。
他進一步解釋道,「AI賦能RPA就是讓RPA平臺產品本身具有認知、理解能力。比如天行已經開發出的文檔解析功能,當你把一個流程文檔輸入給RPA,它可以根據這個流程文檔自動編輯流程,極大地降低了流程開發的門檻,這是RPA產品走向未來的一個重要變革方向。
RPA現存的一個痛點就是部署成本和實施周期較高,如果可以藉助AI技術自動化整個實施過程,能大幅度提高RPA產品的成熟度,讓更多懂業務的人員去開發流程,達到減少溝通成本、實施周期的效果。
天行智能上半年也一直在推進相關產品的研發。
最後:當前,國內從事RPA研發的創業公司越來越多,談及如何建立產品的優勢,張堯提到了兩點:技術和業務壁壘。
另外,除了繼續提升RPA產品的AI能力,天行智能還計劃打造一個開發者生態,包括建立開發者社群、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等等,集聚更多的開發者,完善產品的矩陣。
在產品的商業化方面,張堯強調還是以推廣渠道為主,逐漸吃透各個行業,和生態合作夥伴建立良好關係。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企業服務市場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資本的助力,國內RPA廠商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就看誰能抓住機會衝到最前面,成為國內的「UiPath」。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