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智能張堯:借AI之力,讓RPA產品本身具有認知理解能力

2021-01-12 鎂客網

當前,產品成熟度比較高的公司都在往AI賦予RPA能力的方向走。

當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成為越來越多大公司的常規需求後,整個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上升期,資本、創業者紛紛湧入。僅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已經有兩三家RPA廠商獲得高額融資。

在這樣一個資本活躍的市場中,於創業公司來說,打入RPA市場的關鍵是什麼?各家都在提的AI+RPA打法又有何差異?

參與過國內最早的RPA項目執行,也是國內第一批RPA顧問的張堯,是天行智能的創始人,他圍繞RPA的一些熱點話題,向我們娓娓道來了從諮詢公司到創業的契機,以及天行是如何踐行AI+RPA的產品定位。

圖 | 天行智能創始人張堯

從諮詢公司到RPA創業,目標是AI+RPA

張堯和合伙人在2018年正式創辦天行智能,而在這之前,創始團隊已經在諮詢公司做了很長時間的RPA項目,參與過包括中國移動、騰訊、滴滴、奔馳在內的數十個RPA項目。

「我們復盤RPA業務時思考了很多,覺得RPA本身的價值不止諮詢側,附加值更大的是在產品側。」

RPA,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它會自動執行提前定製好的流程,比如上傳一張圖片、點擊一個按鈕,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把人從大量繁瑣的重複操作中解放出來。

在張堯看來,RPA讓公司的IT設施變得更加簡單高效,但諮詢公司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引入作用,利潤空間也不大。「做了一兩個項目後,諮詢公司基本就退出了」,反之一旦客戶開始使用流程自動化工具後,對產品本身的粘性會非常高。

看到了RPA的產品價值,張堯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正好當時國內的RPA市場處於萌芽階段,許多產品的成熟度比較低。

張堯提到,初期國內的RPA軟體的流程編輯邏輯靈活度不足,無法及時處理業務流程中的異常行為,而且RPA產品的基本組件使用友好度或者封裝程度也不如國外大廠的軟體。

所以,張堯給天行的定位也很清晰:「希望做一款優秀的國內RPA產品,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方向:AI+RPA。」

據了解,天行智能的主要產品UniRPA基於.net開發,採用三層架構,分為設計器Uni Studio、機器人Uni Workforce和機器人控制平臺Uni Control Center三部分。

其中,設計器可供用戶開發、配置、發布流程;機器人控制平臺端提供計劃任務和調度方案的執行和監控,可將工作任務分配給機器人;機器人則負責在計算機終端執行設計好的流程任務。

另外,基於之前積累的業務經驗,天行RPA也預設了一些基礎的模板組件在其中,便於缺乏實施經驗的業務人員快速上手。

談及RPA產品的差異化,張堯特地強調了他們產品獨特的一個「賣點」,基於客戶實際需求,天行的通用性控制平臺不僅可以控制自家RPA機器人,也可以控制其他廠商的機器人。

張堯表示,「RPA客戶在大規模推廣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時會比較謹慎,選擇採購多家供應商來分擔可能的風險,所以我們做了這個比較創新的解決方案。」

AI提升RPA產品能力

雖然天行智能在18年下半年才正式成立,但張堯認為這個時間點並不遲,他對於AI和RPA的結合也有著清晰的產品規劃藍圖。

張堯認為,RPA+AI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在應用場景層面的結合,二是AI對RPA產品本身的賦能。

目前,國內多數RPA廠商的AI和RPA融合還停留在應用場景層面,即在某個流程中同時使用RPA和AI技術。比如常見的將不規則的數據轉換為結構化的數據,先是藉助OCR技術識別PDF的文字內容,再通過NLP的語義理解提取其中的關鍵信息,最後轉交給機器人做流程自動化。

在這方面,天行RPA解決方案也擁有完善的AI能力集成接口,可迅速集成第三方AI解決方案,實現AI+RPA整體能力交付。

但是從國外大廠的產品迭代軌跡來看,第二個層面的RPA+AI前景更加廣闊。

去年3月,最早提出流程挖掘的以色列初創公司Kryon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融資,它們開發的平臺可以創建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機器人,可以「看懂」界面,識別和建議哪些業務流程可以實現自動化,然後構建自動化流程並執行。

同樣是去年,RPA大廠UiPath收購了荷蘭的流程挖掘供應商ProcessGold,將流程挖掘與RPA功能整合在一起。

張堯表示,產品成熟度比較高的公司都在AI賦予RPA能力的方向走。

他進一步解釋道,「AI賦能RPA就是讓RPA平臺產品本身具有認知、理解能力。比如天行已經開發出的文檔解析功能,當你把一個流程文檔輸入給RPA,它可以根據這個流程文檔自動編輯流程,極大地降低了流程開發的門檻,這是RPA產品走向未來的一個重要變革方向。

RPA現存的一個痛點就是部署成本和實施周期較高,如果可以藉助AI技術自動化整個實施過程,能大幅度提高RPA產品的成熟度,讓更多懂業務的人員去開發流程,達到減少溝通成本、實施周期的效果。

天行智能上半年也一直在推進相關產品的研發。

最後:

當前,國內從事RPA研發的創業公司越來越多,談及如何建立產品的優勢,張堯提到了兩點:技術和業務壁壘。

另外,除了繼續提升RPA產品的AI能力,天行智能還計劃打造一個開發者生態,包括建立開發者社群、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等等,集聚更多的開發者,完善產品的矩陣。

在產品的商業化方面,張堯強調還是以推廣渠道為主,逐漸吃透各個行業,和生態合作夥伴建立良好關係。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企業服務市場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資本的助力,國內RPA廠商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就看誰能抓住機會衝到最前面,成為國內的「UiPath」。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RPA是什麼,AI和RPA結合方式和架構的解析
    (文章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RPA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簡稱。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虛擬機器人」替代人工的一種方式。RPA不僅可以模擬人類,而且可以利用和融合現有各項技術,實現其流程自動化的目標。 或者可以理解為:軟體自動化=人工+電腦。由於它可在無需改造原有業務系統的條件下即可為企業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所以這種非侵入式技術部署受到了許多企業的青睞。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解釋其運行原理。
  • RPA是什麼?解析AI和RPA結合方式和架構
    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虛擬機器人」替代人工的一種方式。RPA不僅可以模擬人類,而且可以利用和融合現有各項技術,實現其流程自動化的目標。或者可以理解為:軟體自動化=人工+電腦。由於它可在無需改造原有業務系統的條件下即可為企業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所以這種非侵入式技術部署受到了許多企業的青睞。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解釋其運行原理。
  • 認知智能——AI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遠在1956年一個盛夏,人工智慧的理念首次被提出,它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召開的科技交流會議之上閃亮登場,吸引了無數科學學者以及科研工作者對智能化的探索以及對智能未來的美好描繪。不過,當時還在圖像識別、抽象思維、自我認知等基礎性功能缺失的現狀中,導致人工智慧的發展從門庭若市到冷冷清清,甚至遭到了不少科研學者的唾棄。
  • 京東AI研究院獲QuAC機器閱讀理解競賽冠軍,模型能力業界領先
    這也意味著以零售、物流、金融、客服等優質場景為依託的京東 AI 研究院,在機器閱讀理解能力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圖 1QuAC 挑戰賽官方成績榜單(https://quac.ai)目前,QuAC 是人機多輪對話交互領域複雜度最高的數據集,要求模型具備強大的上下文語義理解、指代推理、省略語義恢復和知識推理等能力,這也吸引了全球頂級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究機構參加。
  • 專欄連載|深度解讀RPA:RPA驅動力之運營模式驅動
    >RPA驅動力之運營模式驅動.mp309:12來自RPA中國本章全部音頻內容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王言。我們可以把一家企業的運營模式按照集成能力,以及它的標準化能力,做一個二維的切割,這樣我們可以得到四種不同的運營模式。第一種就是標準化程度比較低,集成能力也比較低的一些企業,我們稱作多元化的一種模式。對於多元化的模式,代表了在企業內它的經營的情況是多元化的,比如說它在各個業務之間,他們的客戶、產品、供應商,以及業務處理方式都是不太一樣的。
  • 2020 INNO CHINA中國產業創新大會暨RPA+AI開發者論壇成功召開
    UiPath大中華區售前技術工程師-崔靜全面智能售前總監-張宏傑:《全代碼免費開源,與行業共建RPA新生態》在論壇上,張宏傑為大家展示了全面智能在代碼共享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首先,張宏傑介紹了全面智能的三大產品和一個解決方案,三大產品為:全智天行、全智驚鴻、全智無界,並對全智天行的性能特徵進行了重點介紹。
  • 中國認知智能行業報告
    市場集中度與行業本身的行業集中度、以及行業信息化市場集中度有關。 行業本身集中度越高,該行業認知智能市場集中度越高。比如自動駕駛行業集中度高,決定了自動駕駛領域認知智能市場大的集中度也會很高;零售、金融和教育本身行業集中度很低,因此零售、金融和教育領域認知智能市場集中度也很低。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hmsr=aibanner&hmpl=8.18 智能招聘方案新增簡歷畫像功能,開放邀測依託百度 TIC 團隊在招聘方向的深耕,同時結合百度自然語言處理、百度文字識別的 AI 能力,提供多項招聘功能。
  • 偉景智能CEO董霄劍:可見光立體視覺產品全球領先
    ViEye是一款基於「Natural Learning」立體智能視覺技術,專為機器人和行動裝置開發的集採集、感知、認知、選擇、反饋、控制等特性於一體的立體智能視覺產品。董霄劍表示,對於人工智慧和機器智能的看法目前依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階段,這一領域目前不存在絕對的權威。不過,當前確實存在偷換概念,比如很多工業生產線上的機器人,一定程度只是機器,而不是機器人。對於機器智能到底是什麼?董霄劍也列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定義:第一:具有自我學習能力。不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應該只能叫訓練不叫學習。
  • 阿里達摩院2020趨勢第一彈:感知智能的「天花板」和認知智能的...
    總之,無論是在具備智能理解能力還是安全性方面,以感知智能技術為主的AI與人類智能相去甚遠。為了突破這些感知智能局限性,AI需要向認知智能演進。在探索如何在保持大數據智能優勢的同時下,賦予機器常識和因果邏輯推理能力,實現認知智能成為了當下人工智慧研究的核心。認知智能的「野望」去年開始,認知智能開始被AI界擺在下一步AI技術變革的檯面上進行廣泛討論。
  • NESO天行SA350E 節能省電的主動式PFC電源
    ,當時的電源廠商還沒今天這麼有創意,外殼顏色就是金屬本身的顏色,不像今天,紅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不過說到底,電源外殼就是一層皮,做得再好看,也是放在機箱裡面,沒人看得見的,搞得花花綠綠的也就是賣相好一點,並不會對電源本身的性能有一絲一毫的提升,而為此帶來的成本,還是要客戶買單。
  • 盤點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
    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的強大功能優勢讓很多企業都讚不絕口,那麼相必很多人都對智能ai電銷機器的排名榜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在這裡就由我來和大家分享下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供大家參考!
  • 解讀阿里雲AI產品矩陣:目標是打造最強中國雲計算能力
    而阿里雲對於AI的思考不同,在近期阿里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阿里雲產品總監何雲飛表示,以阿里巴巴內部驗證過的AI產技術帶來實際效率提升的能力,藉由阿里雲的平臺以最方便的API方式讓所有企業都能夠容易的獲得AI能力,這是阿里雲在AI層面的戰略和思路。
  • 計算機視覺已橫跨感知與認知智能
    一、計算機視覺技術概述   計算機視覺橫跨感知與認知智能,現階段應用以感知為主   視覺使人類得以感知和理解周邊的世界,人的大腦皮層大約有70%的活動在處理視覺相關信息。計算機視覺即通過電子化的方式來感知和理解影像,以達到甚至超越人類視覺智能的效果。
  • 從京東 618 導購機器人說起,機器如何更理解人類?
    此外,JOY也強化了自己的多輪對話能力,以便應對用戶的反覆追問。在京東JOY強大的對話能力中,基於開放域目標驅動的生成式對話服務來自於人工智慧企業「深思考人工智慧」(iDeepWise.ai)。其在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人機對話等核心AI技術上已不斷突破創新。這些新技術的不斷迭代,也在一步步推動AI實現商業化落地。AI對話機器人背後的黑科技究竟是什麼?
  • 孩子理解認知能力很差怎麼辦?專家建議這樣訓練
    最近,很多父母和羅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理解認知能力不太夠。比如拿著手中的玩具問寶寶是什麼顏色,大小,孩子只是很單純的盯著你,孩子不回答,甚至連肢體語言都沒有,這就是孩子認知力不夠。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認知力呢?專家推薦有以下幾種方法:1.多和孩子遊戲互動。
  • AI+系列|對話鄧力:AI浪潮下 弄潮者能做什麼?
    聚焦今年熱點,網易智能今日重磅推出「AI+」系列採訪報導,聚焦人工智慧領域從技術到投資、產品、應用等多鏈條發展,尋找AI與多行業結合的關鍵人物以及產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本文為系列採訪第一期,受訪者為微軟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鄧力。在採訪中,鄧力深刻剖析了人工智慧熱潮的關鍵因素,中美人工智慧發展差異,AI人才的發展以及微軟在人工智慧領域近期公開發布的一些布局情況。
  • 孩子智商高低與認知力有關!3個方法提高認知力!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統計一下購物單,這次購物一共花了多少錢答案:解析:孩子智商高低與認知力有關!這3個提高認知力的方法值得借鑑提到認知力,很多家長的理解是對讀書、畫畫和認字的具體能力。
  • 今日之AI,能否回應「中文屋」的質疑?
    「名不正則言不順」,想要讓AI接下來能夠更合理、廣泛地發展,讓更多普通人為即將出現的智能大爆炸做好認知上的準備,那麼適當、準確、哲學層面的概念定義,就成了必要前提。此外,算法的精進、算力的突破,以及各種關聯技術的興起,為人工智慧的爆發奠定了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AI在技術層面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 AI看圖說話首超人類!微軟認知AI團隊提出視覺詞表預訓練超越...
    Azure AI 認知服務公司首席技術官黃學東說: 「看圖說話是計算機視覺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提供廣泛的服務」。現在VIVO看圖說話的能力已經集成到了Azure AI中,任何人都可以將它集成到自己的視覺AI應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