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理解認知能力很差怎麼辦?專家建議這樣訓練

2021-01-09 兒童能力聽我說

最近,很多父母和羅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理解認知能力不太夠。比如拿著手中的玩具問寶寶是什麼顏色,大小,孩子只是很單純的盯著你,孩子不回答,甚至連肢體語言都沒有,這就是孩子認知力不夠。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認知力呢?專家推薦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多和孩子遊戲互動。

在互動的過程中告訴孩子,顏色 大小 形狀等都可以通過日常的對話來提升;

2.現實生活中讓孩子學習成長。

比如日常生活中帶孩子去外邊玩,在孩子非常開心的時候給他吃水果的時候,就可以告訴他,這個是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玩的時候看到兩個不一樣的石頭,就可以告訴孩子,哪個石頭大,哪個石頭小。孩子的認知就是從這些日常的生活小體驗中提升的;

3.專業的認知教具

羅媽媽的教具可以作為參考,其他一些專業的機構 兒童教育類的教具也可以作為參考;

來看下羅媽媽今天又給孩子帶來什麼精彩的關於提升孩子認知力教具?

認知力教具
認知力教具
認知力教具

4.一些教育專家開發的教具。

現在孩子的教具對於每個家庭越來越重視,衍生出了非常多的兒童教育類的專家,以及專業的教育公司/機構等,他們會出一些系統性的教具及教學方法。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邏輯狗》,對於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需要家長們讓孩子們及時的把教具練習起來,只有通過更多的練習,孩子才能獲得更快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如何訓練孩子的假想能力?
    孩子如果能給玩偶餵飯,說明他知道玩偶代表一個人,並且理解人的需要,這些認知會驅使孩子去獲得正常的社交能力和正常的語言。(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激發自閉症孩子的假想能力,首先對孩子本身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如下:①認知能力:孩子可以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類別。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最近發現,很多父母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這麼差呢?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
  • 睿智燈塔-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孩子是「路痴」?家長可培養他的空間認知能力,別用批評解決問題
    而且似乎跟遺傳一樣,自家的孩子方向感也很差,一起逛商場的時候,朋友總是得把孩子看得牢牢,就怕這娃走遠了,待會找不到家長。有些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能準確地分清東南西北,平時也總是不認識路。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並不是比別人笨,而是因為這些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發育不夠完善,進而使得孩子沒有方向感。
  • 0~6歲寶寶的感統訓練有多重要?關係到大腦開發,建議為孩子抓住
    孩子注意力也不高,運動能力也很差。身體也總是出現小毛病。 閨蜜說完這些感覺都要哭出來了,她很納悶,自家的寶寶到底是怎麼了?其實,孩子的感統失調並不是因為孩子身體出現了「疾病」,而是大腦不能很好地協調身體各器官,而出現的不協調的現象。 專家指出,導致寶寶感統失調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為先天缺失和後天訓練不足兩方面。
  • 孩子理解能力差,聽不懂家長的話,家長應該提成孩子的認知層面
    前幾天和嫂子帶著小侄女去公園玩耍,回家的時候,小姑娘非要從獨木橋上走,嫂子看到孩子堅持的樣子,說出這樣幾句話「走在那會掉進池塘裡」、「如果掉下去我才不會管你呢」、「你自己要小心。」結果小侄女還是不小心掉進了水裡。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道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時間越多,方法得當,孩子收穫會更多。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父親對於其初步認知的教育越全面,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得分更高,對環境更有控制力,也表現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那麼,什麼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又分為哪幾種?
  •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 說明認知能力超讚
    很多家長都會注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確實認知能力是兒童成長發育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那麼,哪些孩子認知能力比較好呢?接下來,育兒網就給大家一一整理:認知能力好的寶寶有哪些表現1.觀察力敏銳也許你認為寶寶並沒有什麼觀察力及記憶力,但寶寶很可能會對媽媽的新衣服、新髮型等表現出驚訝的表情哦,這就是寶寶觀察力的表現。
  • 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知能力?
    感知覺是指感知和理解社會的過程,包括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自閉症兒童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就根本沒辦法融入社會,大部分自閉症孩子都存在感知覺異常,他們對外界的信息漠不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唐詩背的多孩子更聰明?專家:工作記憶從小訓練,學業成績更優秀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唐詩背的多孩子更聰明?專家:工作記憶從小訓練,學業成績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父母不希望孩子在起跑線上迷路,因此他們拼命學習科學育兒,並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大腦。 但是許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真正的起點在哪裡?
  • 幾個小技巧,有效訓練2-3歲孩子認知能力!
    觀察能力的培養1)比較長短可以在紙上畫線條,教孩子比較長短;還可以比較長褲和短褲,長袖衫和短袖衫,長鉛筆和短鉛筆等。   2)比較厚薄讓孩子拿一本小畫書,家長拿一本更厚一點的書,同孩子比較,說"我的書比你的書厚","你的書比我的書薄"。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一道題目,孩子經常要看好幾遍才能夠明白題目的內容,有些時候甚至都沒有了解清楚題目就胡亂作答。如果同事抽時間幫助孩子理解分析題目,孩子寫的時候就會很快,但如果沒有同事幫忙,孩子就寫得很拖拉。對此同事覺得很煩惱,畢竟孩子再大一點的話,他們的課業內容同事也招架不住了,到時候孩子又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上課總是走神怎麼辦?首都兒研所特級專家白建萍講授講解如何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是從小養成的,上學後又把這種習慣延續到學習、作業和校園活動中,因為不能專心上課、按時地完成任務,不斷地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及同學們的白眼,自信心逐步弱化,感到自卑。很多家長可能都在為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問題而頭痛,下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白建萍教授就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孩子上課總是走神的原因是什麼。
  • 學生記憶力很差怎麼辦,試試這些快速提高記憶力的技巧
    對於學生來講,每天都有海量的知識需要學習、記憶,如果一個學生記憶力很差,那學習起來效率就很低,學習成績也不會太好。學生記憶力很差怎麼辦?其實記憶是有技巧的,也可以後天訓練的,下面這些技巧就可以明顯提高我們學生的記憶力。
  • 正在讀高三的兒子,英語成績很差,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網友向小編訴說孩子學習方面的事情,從他的語氣中,小編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他很無奈的樣子。原來他的兒子今年讀高三,平時的學習壓力非常的大,經常熬夜學習,做題,別的科目還行,但英語學習方面實在是太差了,滿分為150分的英語試卷,孩子也只能考到五十多分,前幾次高三月考,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分,成績一直不見提高。所以,他現在很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如何能幫助孩子儘快地提高英語成績?哪怕多花錢都行,只要孩子的成績能提高,他們家掏多少錢都無所謂。
  • 如何通過「積木」開發孩子大腦?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
    積木玩具幾乎可以開發出,孩子所有的基礎能力,對於一些發育遲緩的孩子,更可以通過玩積木,促進孩子初級認知功能的掌握,積木無論是在康復中心,還是在日常訓練中,都是每個孩子必不可少的益智教具!積木玩具的益智功能1.手眼協調家長可以通過積木,讓寶寶識別顏色、形狀、大小、高矮、粗細、長短等這些詞意,同時也能鍛鍊孩子的視知覺。
  • 音樂訓練是如何影響中國兒童大腦的發育和認知能力的?
    研究發現,音樂訓練其實可以提高我們的推理能力和執行功能,可以提高我們的言語記憶能力,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甚至是數學能力。能在一些標準化的智力測試中獲得更高的得分,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言語加工能力,特別是在嘈雜環境下的言語認知能力。
  • [語言開發(7)]:如何教語言遲緩孩子,認知顏色、形狀、等詞彙
    3.將詞彙從功能、用途等方面進行當孩子已經能識記某個形容詞後,往往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家長就要將這一詞彙進行生活中的泛化,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認知。3.提問提問是非常好的一種學習方式,語言遲緩的孩子,通常不願意說話,那麼提問,首先就是在引導孩子說話,其次,提問的過程中也是在加深孩子的認知理解,同時,通過提問也在檢測孩子對學習內容是否已經熟練掌握。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無意義語言的改善還是要從概念理解開始
    比如,他喜歡吃小豆子,每次我都把小豆子放在小碗裡給他吃,他想吃了,拿著小豆子來讓我打開,我對他說「左左,去拿小碗」,他不明白我讓他拿什麼,也可能是我平時沒有讓他有碗的認知。大賽爸爸說堅持訓練是最切實可行的,要不斷給自己樹立信心,只要做了,就能在孩子心裡留下訓練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