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講,每天都有海量的知識需要學習、記憶,如果一個學生記憶力很差,那學習起來效率就很低,學習成績也不會太好。學生記憶力很差怎麼辦?其實記憶是有技巧的,也可以後天訓練的,下面這些技巧就可以明顯提高我們學生的記憶力。

1、多使用嘗試回憶的方法。
嘗試回憶法所謂「嘗試回憶法」.就是讀了幾遍課文之後,立即嘗試回憶,試試自己能否離開課文把內容背出來或。若遇到背誦不出的地方再打開課文看看.並記下回憶的錯誤和遺漏。不要小看這個方法,這是被心理學驗證過記憶效果最好的方法,它的原理在於可以快速找到自己不熟練的地方,然後加強記憶這部分知識,這樣效率就高很多。
2、及時複習,把短時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一些知識自己本來記住了,但隔一段時間就完全遺忘了,這不是你的錯,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我們人類的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
學過的知識不複習,很快就會遺忘,我們必須以後再次重新去記,效率就很低,很浪費時間。正確的記憶方法是,在遺忘之前複習幾次。由於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的,因此複習必須及時,這樣的複習可以阻止在學習後立即發生的急速遺忘,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少,效果好,有事半功倍之效。

3、檢索回憶法。
如果對於很久以前學過的知識,再次看課本去複習,知識量太大,複習起來效率也很低,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做,學習過的知識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知識進行梳理。梳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加深記憶的方式,做好思維導圖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遺忘,我會再拿出這個思維導圖,根據關鍵詞進行檢索回憶,發現遺忘或疏漏的地方,再專門有針對性的複習。
4、交替記憶。
比如背英語單詞,如果長時間去背,我們發現記憶效率並不高,長時間單純識記一門學科知識的效果不好,因為具有相同性質的材料對腦神經的刺激過於單調,時間一長,大腦的相應區域負擔過重,容易疲勞,所以可以使用不同科目交替記憶,效果會好很多。
5、對比記憶。
有很多知識可以使用對比記憶法,比如相似、相反的知識,小學語文教學中,常把同義詞與反義詞聯繫到一起教;中學分析小說時,常將這一人物與另一人物的形象對比起來教,能增強感染力;數理化教學中,也可將彼此對立的定理、公式、規律等歸納起來,使用這種記憶法,遠比死記更背效率要高很多倍。
6、不死記硬背,要理解式記憶。
多數人記憶力不好,主要就是使用了死記硬背這種低效的記憶方法,這樣就算記住也很快會遺忘,一定要使用理解式記憶,比如說背誦一篇語文文言文,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這篇文章的意思,通曉整篇文章的文意,這樣記起來更快,而且不容易遺忘。

7、根據課本目錄來記憶。
我們一直在講,學生一定要吃透課本,先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記住,但怎麼才算真正記住了呢?翻開書的目錄,以章為單位,逐一地查看各節及各部分的小標題,然後回想該標題下所涉及的各重要知識點,並且邊想邊寫。在回想的過程中當發現有遺忘、記憶模糊或存疑的知識點時就記下來,然後再翻開課本去查詢和校對相關的知識點,這樣就可以真正把教材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