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2021-01-1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國網】;

國人再次徵服珠峰

作為世界高山脈的喜馬拉雅山有著「世界屋脊」之稱,山上的高山脈大家自然都不陌生——珠穆朗瑪峰。

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處,多少年來,無數登山愛好者欣賞它、仰望它,躍躍欲試。然而歲月流過,成功者卻依然只有少數人,更別提無數生命長眠於此。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

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在這次登山之旅中,除了由中國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共同組成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一支國產品牌——明月鏡片,不僅對此次珠峰高程重測活動提供了全方位的登頂保障,更是全程參與其中。

60年來,各國登山隊員熙來攘往,但國產裝備卻未能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在此次150分鐘的峰頂測量中,實現了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測量登山隊員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使用GNSS接收機通過北鬥衛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使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了峰頂雪深,並使用重力儀進行了重力測量。上述高精度測量儀器均由我國自主研發。同時也是人類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這將有利於大地水準面優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據。

隊員們克服困難衝頂測量,展現了為國測繪、為國攀登、不屈不撓的精神,背後更是崛起的科技力量。明月鏡片此次脫穎而出,在「親身」登頂珠峰背後,更是表明該國產品牌在鏡片行業內的攀登,也有了新的突破。

明月鏡片從何而來

作為明月鏡片的創始人,謝公晚如今早已功成名就,但他和鏡片結緣時,他還只有18歲。上世紀80年代,他背起行囊來到東北,擺了個眼鏡攤。

這個「攤子」一擺,就擺到了現在。當然,當年的眼鏡攤和如今的明月鏡片天差地別,但謝公晚自始至終都在鏡片的行業內摸索、攀爬著。「我一直在做眼鏡,沒有像我們很多原來跟我們一起的一些同行,過程當中去做了其他的。」

2002年,眼鏡店生意原本紅火的謝公晚、謝公興兄弟二人遇上了麻煩。「我們想要買質量更好的眼鏡片,但卻買不到。很多鏡片廠為了節約成本,偷工減料,把鏡片做得非常薄,甚至度數都不準。」

這成了明月鏡片成立的導火索,謝公興曾坦言:「所以,我們決定自己去做鏡片,起碼度數要準,起碼鏡片要安全,光學性能要符合標準。」

這一年明月鏡片在上海成立,正式進軍樹脂鏡片領域。戰鼓敲響了,但仗卻並不好打。

鏡片行業的競爭已然十分充分,價格戰打得非常厲害,受此衝擊,不得已之下幾乎所有相關企業都開始偷工減料。然而,企業、供應商和消費者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價格戰之下企業沒有利潤,供應商賺不到錢,消費者的產品質量也難有保障。

「一方面產品品質在下降,另一方面消費者面對價格混亂的市場,失去了選擇的能力,這個時候往往就選擇買貴的,而不是便宜的,這與企業價格戰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馳。「謝公晚看到了價格戰背後的邏輯,沒有讓明月陷入這趟渾水。

然而正是明月對品質的堅持,讓它走到了今天。從原材料選取,到設備投入,再到工藝流程,明月鏡片的成本往往更高,但價格只是稍貴,因此利潤率一直壓得很低。

靠著小步慢行,2006年明月和日本三井建立了合作,聯合設立了KOC公司,共同開展材料研發,已經成功推出了包含KR樹脂、PMC超亮、1.71、超韌在內的多款行業的樹脂鏡片材料。同時,明月鏡片還在繼續深耕原材料領域,未來將開發更多世界且更適合中國市場的鏡片材料,從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鏡片。

國產鏡片要想攀爬行業珠峰,就必須如此沉下心來打磨技藝。

明月也有自己的珠峰

登珠峰難,登鏡片的珠峰更難。

從2002年到2020年,明月鏡片經歷的困境難以盡數,但也正像攀爬珠峰一樣,登山者通過一步一步的前進,一寸一寸的積累,山頂總會來到眼前。

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明月鏡片已連續四年蟬聯銷冠,行業地位遙遙。在中國10萬左右的眼鏡店中,每三家眼鏡店就有一家採用了明月鏡片。

不僅如此,國外業務明月鏡片也做得如火如荼。由資深的國際化團隊領銜,在新加坡設立了國際業務總部,其產品更是暢銷美國、日本、義大利、新加坡等近50個國家和地區。

無論是現實的珠峰,還是行業內的珠峰,明月鏡片已經成功登頂,接下來,該是明月攀爬自己的珠峰了。

相關焦點

  • 再測珠峰背後,一副鏡片如何締造中國品牌崛起神話?
    2020年是中國首次精確測量並發布珠穆朗瑪峰高度的45周年,同時也是人類從珠峰北坡登頂60周年。1975年我國測繪隊員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被細化為:珠峰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2020年,這一數據為8848.86米。更加精確的數字背後,是更加進步的測繪技術和裝備水平。
  • 明月鏡片防藍光眼鏡,用理念和實力出眾
    明月鏡片作為鏡片行業領導品牌,從用戶的視力健康出發,推出雙重防藍光和雙重防藍光Pro兩個系列,為消費者的視力提供妥帖防護。明月防藍光眼鏡怎麼樣,從創始人的初心可窺一二!明月鏡片創始人名叫謝公晚,身為溫州人的他,上個世紀80年代在東北做眼鏡批發起家,後來又輾轉至南京鼓樓百貨做眼鏡生意。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強度高、韌性好可容納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進行科考任務,保障「奮鬥者」號頂住巨大的海底壓力,安全載人潛入萬米深海。2.
  • 明月鏡片全面啟動「雙十一」 聚焦1.71共贏品牌紅利
    明月鏡片董事長謝公晚先生專程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明月鏡片發布了電商戰略規劃,希望通過線上業務發力,啟動明月鏡片業務增長的另外一個「發動機」,打造品牌高地,並邀請資深電商運營專家及經銷商在此話題下進行深度分享,共同實現品牌越做越大,互利共贏。
  • 銷售費用三年翻兩倍,明月鏡片退出價格戰闖關IPO
    投稿來源:投資者網導語在大部分國產鏡片企業被國際公司併購的情況下,雄心勃勃的明月鏡片卻選擇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從發力營銷到宣布退出價格戰,明月鏡片將如何出招。01退出價格戰,風險隱現在我國鏡片消費市場,高價格產品基本被外資品牌佔據,而初具規模的國產鏡片企業陸續被外資收購,國產產品大多陷入價格戰的泥潭。
  • 六十年的輪迴,再次登頂珠峰的思考
    英雄的犧牲不會白費,1975年登山隊藉助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臺階」上架起近6米的金屬梯,使得天險變通途,在15年之後,第二次登上了珠峰。但是登頂的人中,卻不包括夏伯渝。但是卻沒能阻礙夏伯渝挑戰珠峰的決心,在第一次挑戰珠峰之後的第四十三年,夏伯渝終於成功登頂,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這時夏伯渝已經69歲了。然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挑戰珠峰成功之後他依然沒有停止步伐。2019年,微博熱搜上再次出現夏伯渝的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穿民族品牌波司登羽絨服,手持國旗,站在「歐洲之巔」厄爾布魯士峰峰頂。
  • 明月鏡片|如何挑選好鏡片?材料了解一下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鏡片的材料種類也越來越多,那麼材料到底如何影響鏡片的品質呢?接下來,小編為您細細解析,好材料到底有多重要。(明月鏡片材料一覽)輕薄在各種生活工作場景中,眼鏡太重經常下滑,造成了很多的不便,頭太小、鼻不挺?
  • 宣布永久退出價格戰,明月鏡片的底氣來自哪裡?
    1月17日,中國鏡片行業領導品牌——明月鏡片在上海中心舉辦了主題為"重構行業新動能"的2019年戰略發布會。會上,明月鏡片發布了2018年經營成果,以及2019年全新戰略規劃。在本次發布會上,明月鏡片董事長謝公晚宣布,明月鏡片永久退出價格戰。
  • 珠峰測高,為什麼需要人登頂測量?
    巴桑塔曲攝5月28日20時45分,全體隊員安全下撤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標誌著此次測量的登頂測量階段圓滿結束。登頂測量任務完成了,那珠峰的「身高」數據啥時公布?實際上,登頂測量任務完成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珠峰為啥靠人登頂?測量意義何在?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焦點一:為何一定要靠人實地測量?
  • 明月鏡片登上《最強大腦》再次刷屏以冠軍品質驚豔全國
    鏡片行業領導品牌明月鏡片也將登上《最強大腦》舞臺,作為該節目的指定鏡片讓實力成為品牌標籤。有了明月鏡片加持,新一季節目的強勢歸來,相信會更加精彩!再獲實力認證,用實力呵護視力通過不斷的突破與創新,《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已成為高國民度的品牌型節目,更為重要的是,節目組不斷突破與轉型持續為「最強」標籤賦能,這一特性也與明月鏡片的品牌方針契合。在此背景下,作為《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指定鏡片,強強聯手再獲實力認證,自然水到渠成。
  • 珠峰多高 為何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
    5月12日受天氣影響,至珠峰峰頂攀登路線未修通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
  • 登頂!解惑:為何給珠峰量身高?珠峰的「頭」和「腳」如何確定?
    而就在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5月24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部分人員從前進營地出發,前往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這支由專業登山運動員和專業測繪人員組成的隊伍攜帶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重力儀、雪深雷達和覘標等測量設備,登頂珠峰測定珠峰高度。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攀登珠峰是勇敢者的挑戰,測量珠峰更是難上加難。
  • 明月鏡片雙效防藍光 實力護眼不偏色
    雙效防藍光,實力護眼不偏色面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防藍光需求,明月鏡片全新推出了防藍光鏡片,在行業內率先採用「鏡片膜層反射+ UV基材因子吸收「革新技術,雙重雙效防藍光。其鏡片表面精密的膜層設計,在有效阻隔有害藍光的基礎上,還適度降低了鏡面反射,提高佩戴舒適性。除了膜層反射的優勢,明月防藍光鏡片在材料上也費盡了心思。
  • 珠峰登頂!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本次登頂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
  • 特別的太陽鏡Pro獻給近視的你,360°測評明月鏡片
    雖然沒有像那種無功能性的太陽鏡一樣五顏六色,但這三種顏色相比於其他品牌的偏光鏡片,已經算得上豐富了。而且在我看來,這三種顏色都堪稱經典。明月太陽鏡Pro防紫外線效果測試普通太陽鏡片防紫外線效果測試這裡我選用明月太陽鏡Pro來對比其他品牌的太陽鏡。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
    在萬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上午11時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極的「身高」即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其意義非凡。  這次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究竟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對於珠峰高程的多次測量,就是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黨亞民說,珠峰測量也是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進步的反映。這次珠峰測量用了很多國產儀器設備,也將帶動我國科技的發展。 同時,隨著時間推移,珠峰高度會隨著地理板塊不斷變動。「5年前,尼泊爾發生過一次8.1級強震,震中距珠峰200公裡。這會不會導致珠峰高程發生變化?最新的測量將揭曉這個答案。」
  • 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5億年營收背後的「近視度數」
    明月鏡片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綜合類眼鏡鏡片生產商。縱觀中國鏡片行業,長期以來沒有絕對壟斷品牌、嚴重受制於零售渠道、同質化競爭嚴重,令國內鏡片企業深陷價格戰泥潭,絕大部分國產鏡片企業被國際公司併購。一直以來,明月鏡片董事長謝公晚堅持不被併購並保持獨立發展。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然而記者注意到,儘管在宣傳力度上,明月鏡片處於一線,但技術實力上,公司相比於國外如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仍處於劣勢。隨著公司產品提價過程持續,明月鏡片已出現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經銷商數量負增長等問題。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作為一個家族制企業,明月鏡片曾發生財務內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