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與一年春茶約

2021-01-21 中國經濟網

茶以新為貴。今人喝春茶,喝的是茶道也是春意;古人話春茶,留的是詩詞也是情義。對春茶的追捧,千百年來還捧出了許多「茗」星。畢竟,中國人對春茶的喜愛,從來都不只停留在味蕾。

春茶,指由越冬後茶樹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它們大多是立春後到穀雨前的「春天」時段採制。現代人都知道「明前茶」「雨前茶」的精貴,然而說句「公道話」,茶樹作為葉用植物,實際全年採收期長達七八個月。大部分蔬菜瓜果都講究春生夏長秋收,為何偏偏茶葉講「春收」?

這不得不提到茶聖陸羽。

在他之前,茶不僅沒有季節性的講究,甚至並不是一種太受歡迎的非主流飲料。《太平御覽》中的一個故事很具代表性:晉代司徒長史王蒙喜歡飲茶,一有客人來就請人喝茶。而客人們的反應則是「士大夫皆患之」,人人避之唯恐之不及。萬一實在有事要去,便只能長嘆—聲道,「今日必有水厄」。

茶這麼不受人待見,可能跟唐以前的飲茶方式有關——當時是要千方百計給茶加點滋味: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等製成茶餅或茶團,這樣聽起來已經有些「油膩」,古人卻還嫌不夠,往往喝的時候還要加上蔥、姜等一起搗碎煎煮。如此「重口味」,茶自然難以風行,茶葉是「春收」還是「秋收」,也就完全無所謂。

不過,茶葉本身具有遺世獨立的清淡氣質,是重口味也掩藏不住的。它暗合了玄論清談、禪定靜修的要義,成為佛教、道教,以及酷愛玄學的部分魏晉名士的寵兒。在參禪悟道、玄學清淡的坐席上,茶飲逐漸成為「標配」,幫助坐禪者提神破睡。《洛陽伽藍記》中多有在寺院飲茶的記載,許多寺院也開始大量種植茶葉。可以說,玄學、禪學的興起,為茶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茶聖陸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橫空出世。值得一提的是,陸羽的茶學知識和審美,正是來自佛門——他原本是個棄嬰,被智積禪師好心收養,自幼為師父買茶烹茶,耳濡目染了寺院中的茶文化。

在開創時代的《茶經》第三篇,他乾脆寫道:「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間。」把茶葉的採摘時間,完全限定在春季。

北宋詩人梅堯臣在《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一詩中曾寫道:「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陸羽對春茶的青睞不難理解。翻開《茶經》,隨處可見優美如詩般的語句,比如描寫春茶的浮沫,有「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仿佛那一口喝下的不僅是茶,還是飄然落下的簌簌棗花、清澈的潭水上鮮嫩的一兩點浮萍、晴朗的天空中任意東西的流雲。

《茶經》開篇便提出,「茶之為用……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句話有點「茶德」的意思。茶在陸羽看來,早已超出了簡單的飲料,而與審美、道德息息相關。茶人吃茶,要的就是那股清新、樸素的滋味,以便感受自然界最真摯的美好,那仿佛還沾著杏花春雨般柔嫩的春茶,豈不比橫秋的老茶更能蕩滌塵慮、返璞歸真?

陸羽之後,茶迅速成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流行飲料,進而有了「茶文化」。文人士大夫喜愛他出塵脫俗的風雅氣韻,而民間百姓也對這位文化名人仰慕不已,對春茶自然也是愛屋及烏。整個唐代對春茶的痴迷和追捧,乃至愈演愈烈的對春茶採茶時間的苛刻與偏執,追本溯源,都要感嘆這位茶聖的「帶貨能力」。

春茶中首先「火」起來的,是陸羽本人最為偏愛的湖州顧渚紫筍茶。在《茶經》中,他不僅將湖州茶列為浙西產區的頭等品,還特別強調了「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

宋蔡寬夫《詩話》中記載:「唐茶品雖多,亦以蜀茶為重,然唯湖州紫筍茶入貢。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後分賜近臣。」毋庸置疑,皇帝看上的自然都是「極好的」,蜀地作為茶的原產地,幾乎包攬了所有貢茶貨源,唯獨陸羽推崇的紫筍,堂而皇之地進入宮殿乃至宗廟。

不過,在顧渚紫筍茶中,也有高低。「每歲以清明日貢到」,說明採摘與製作要更加提前,才能保證按時從湖州送到長安。顯而易見,上貢的紫筍茶,不僅要「明前」,甚至是更早一些的「社前茶」,社日大約在春分時節,比清明還早半個月,這時的茶葉,幾乎就是春天萌發的第一批新芽,算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春茶」了。

至此,顧渚的茶葉製作仍在繼續。御茶送走後,接下來還要製作官茶,官茶做完後,才能輪到地方用的茶。如此祭祀→御用→宮用→民用的秩序,無形中把春茶又分成了三六九等。《本草綱目》也說:「清明前採者上,穀雨前者次之,此後皆老茗爾。」

「社前茶」送給皇帝,「明前茶」官府留用。一般的茶客,能喝到穀雨前採制的「雨前茶」就已經非常知足了。

在民間,帶有時令性的春茶,也常常出現在春天的特色食譜中。

赫赫有名的名菜龍井蝦仁,就是採摘春天鮮嫩的龍井綠茶,再配上新鮮的蝦仁炒制。咬一口茶香四溢,蝦肉鮮滑彈牙。這時節的江南,細雨濛濛,看著窗外的煙雨,品嘗著舌尖上的春意,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透著悠然的詩意。

類似的美食還有江南的龍井茶燻河鱔、蔥油綠茶麵、綠茶烙餅、炒雞蛋……即便僅僅來點茶葉豆腐丁,用香油和鹽細細拌了,那種鮮美與清爽也讓人陶醉。

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茶就是春天,因此也常常以春來代稱茶。如蘇東坡《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詩人收到好友曹輔從武夷山建州北苑寄來的壑源新茶,茶餅如銀盤滿月,茶香若武林清風,飲一口,是遠方的春意滿口。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更是直接把春意滲透在名字裡。其茶色澤碧綠,捲曲如螺,生於早春,清香襲人,遊春的人們很難不被其異香吸引。為了紀念這春天裡的美好邂逅,便美其名曰碧螺春。除了碧螺春,十大名茶裡大部分都是追逐春生的綠茶,江山萬裡如畫,每年各產區春茶次第上新,也像是春天由南至北拉開了溫柔的簾幕,茶客足不出戶,便可以吟賞大江南北的春色,西湖的煙雨朦朧、洞庭的碧水蕩漾、廬山的雲霧繚繞、黃山的奼紫嫣紅……

確實,生生為仁,生生為易,春天的萬物復甦,是《周易》中最高的玄妙——「易」,也是儒家最應秉持的宗旨——「仁」。江南地區的傳統春食如青團、春卷、野菜小食等,也多是清淡的素食,讓人們在感受、參與春天的同時,避免扼殺春之生機。

所以困居長安的杜甫,能滿懷歡欣地吟詠「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借酒澆愁的自居易,能在春茶寄到時放鬆下來、收拾起連日的頹唐;即便是歷經戰亂、「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陸遊,一杯清茶間,也能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片刻寧靜;自嘆已是風燭殘年的明代詩人魏時敏,也能充滿希望地期待「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格外遲。想起每日在家裡足不出戶、憂心忡忡的時候,唯一的安慰便是手邊的一杯茶。那時,茶山上,冬天已經慢慢過去,細雨氤氳的霧氣裡,剛抽芽的茶樹,一定正在醞釀著清潤溫暖的禮物,悄無聲息地,等待春天。

來源:江南遊報

相關焦點

  • 大自然匠心之作 小罐茶明前春茶限量上市
    陽春三月,正值萬物復甦之際,除了感受大自然的靜謐,大家一定不能錯過了品春茶的最佳時機,相比其它季節的茶葉,春茶的口感更好,而且還富含豐富營養,為此小罐茶專門推出了大自然的限量款明前春茶,不管是自己喝還是送禮都再合適不過。
  • 貴陽:百花湖畔春茶開採
    隨著氣溫回升,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畔的神鵲茶場迎來春茶採摘高峰,茶農忙趁晴好天氣採摘、趕製春茶,供應市場。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3月23日,村民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神鵲茶場採摘春茶。
  •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這個綠茶的鍋白茶不背!
    說回到本文的正題——當季最紅的農諺「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有人說,這話是專指白茶的,理由是,最末一句有寫「秋白露」,這不專指白茶當中的「白露茶」麼?若真是如此,那前半段的春茶苦,夏茶澀,又該如何作答?白茶的春茶,有白毫銀針,有白牡丹,有春貢眉,春壽眉,它們都發苦嗎?非也!
  • 以春茶為貴?不同季節造就風味各異 春冬秋夏茶葉的基本特點淺析
    一年也被分為四季,春暖,夏炎,秋涼,冬寒,象徵相對的氣候變化。 茶樹因應不同種類,溫溼度和生長環境,亦有各自的採摘周期。每一種微氣候也會對茶葉構成不同的香氣,滋味及製作工藝亦有採收次數、風味的差異!
  • 春茶開摘,生石灰跟著俏
    春茶開摘了,去年的生石灰用到現在也就該換了。」劉家福是臨安人,每年這個時候,他都會運生石灰來龍井村、茅家埠等地方販賣給當地茶農。「我們來杭州得早上很早才行,因為貨車過了進城時間就進不來了。」劉家福說,他運來的生石灰家家都需要,很搶手呢。  原來,茶葉從摘下來炒制後,並不能立刻泡進杯中來喝。  「新炒好的茶葉用上生石灰後,可以除去青草味,使茶味更香。」
  • 寶興縣:凝聚青年力量 助力貧困群眾搶採春茶
    3月中旬,共青團寶興縣委與靈關鎮組織青年突擊隊、黨員志願服務隊20餘人幫助靈關鎮後山村貧困戶搶採春茶。  當日上午,青年突擊隊、黨員志願服務隊乘車前往靈關鎮後山村5組苟必強茶園裡,經過簡單的分工後,按照採摘標準,分開作業距離,在茶山中一行行向前推進。
  • 春茶上市,富氫水泡茶更香更健康
    春茶主要是以立春到穀雨節前,茶樹在越冬後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開春採摘的第一茬芽尖,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甘形美,是茶中極品。說起喝茶,不少朋友想必都很清楚,喝茶講究一個水。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泡茶用水分成三個等級:「其水,用山水,江水中,井水下。」
  • 雲南100個山頭春茶價格公布!曼松古樹4萬/公斤、冰島古樹……
    4月24日,2020昆明春茶發布會(扶貧專場)舉行,現場發布雲南100個著名山頭春茶價格指數,供全球採購商、經銷商和茶友參考。從發布的這100個著名山頭春茶價格指數來看,比較貴的是來自西雙版納產區的曼松古樹春茶,每公斤春茶的參考價格達4萬元,其次就是臨滄產區的冰島古樹混採的春茶,每公斤2.8-3.6萬元。
  • 春茶上新時,90後姑娘直播賣綠毫茶葉~
    春茶上新時,90後姑娘直播賣綠毫茶葉~ 2020-04-24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續寫佳話:臺茶企參賽茶樣暴增5倍
    供圖  中新網廈門6月30日電 (記者 楊伏山)第七屆「海堤」杯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30日在廈門舉行頒獎典禮,從兩岸茶企參賽送評的逾2000個參賽茶樣中,評選出六大類15個專項的茶王、金獎、銀獎和優質獎,在會上頒獎。
  • 大臻2020春茶品種|古六山微茶區蝴蝶谷
    更多的原因是,從2019春茶到現在,也有些時間了。古六山蝴蝶谷古樹茶,毫無疑問,這個是個優秀的,有價值的。它的品質邊界就是優秀的正宗古六山好的茶。從大臻普洱茶角度來說,我們是很認可這樣的品質。註:大臻古六山蝴蝶谷有參與2020年春茶銷售活動。
  • 地球的一年約為365天,那太陽和銀河系的一年有多久?
    所謂的地球一年都是人類定義出來的。由於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周期基本上保持固定,所以人類就把地球的一個公轉周期定義為一年。如果參照地球一年時長的定義,把太陽環繞銀心的公轉周期定義為太陽的一年,那麼,這個時間大約為2.3億年,對應太陽的軌道半徑約為2.7萬光年,軌道速度約為220公裡/秒。太陽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6億年,這意味著太陽才過20「年」。在太陽「去年」這個時候,恐龍才剛開始在地球上嶄露頭角。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日耗液氮約40升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臺灣年均溫度約在24.4度 歷史中最暖的一年
    >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氣象局」回顧2017年臺灣主要的氣候特徵,為春雨偏少、梅雨及颱風季雨量集中、夏秋季明顯高溫,全臺年均溫度約在攝氏24.40度,很有可能達到歷史中最暖的一年。
  • 內地首個腫瘤免疫藥定價出爐 一年治療費用約40萬
    其中,100mg/10ml規格為9260元;40mg/4ml規格為4591元,患者一年的治療費用大概約40萬。據百時美施貴寶透露,該藥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多城市開售。歐狄沃屬於免疫腫瘤治療領域的一款藥物,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地球一年365天,月球一年是一個月,太陽的一年是多少?
    如果將一個星體圍繞主星體運行一圈視為一年的話,那麼不同的星體上一年的時間將都不會相同,地球上一年是365天(地球日,下同),月球上一年就是一個月(27.32天),水星是88天 ,金星是224.7天,火星是687天,相當於1.9年(地球年,下同),木星是11.8年,土星是29.5年,
  • 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一年又是多少天?
    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一年又是多少天?首先「年」只是一個時間單位,定義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自轉一圈是一天。只要我們假設:所有天體繞更大天體旋轉一圈為它的「年」,題主的想法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