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均溫度約在24.4度 歷史中最暖的一年

2020-11-30 華夏經緯

華夏經緯網12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氣象局」回顧2017年臺灣主要的氣候特徵,為春雨偏少、梅雨及颱風季雨量集中、夏秋季明顯高溫,全臺年均溫度約在攝氏24.40度,很有可能達到歷史中最暖的一年。

據報導,2018年天氣如何?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由於目前反聖嬰正逐漸發展,雖然其強度可能偏弱,但仍有增強東北季風的機會。因此,20181月到3月以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天氣型態為主,各地平均氣溫以正常至略為偏暖的機率較大,北部及東部雨量正常至偏少,中南部則是雨量偏少。

「氣象局」提醒,即使氣候偏暖,也仍有低溫出現的機會,尤其每年1月及2月是最冷的月份,需要適時做好禦寒措施,在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期間,使用瓦斯熱水器具時,應注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而由於冬季大氣穩定,且常有境外汙染源移入,易造成空氣品質不佳,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敏感族群外出需注意採取防護作為。

「氣象局」說,在梅雨期來臨之前中南部地區仍是枯水期,目前竹苗地區已實施第一階段的限水,臺南水情亦稍緊,呼籲民眾注意節約用水。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灣2020年平均氣溫再創新高 雨量偏少
    新華社臺北12月29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氣象部門29日介紹,繼2019年之後,2020年臺灣平均氣溫再次刷新紀錄,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年累積雨量偏少,尤其中部山區僅約氣候平均值的5至7成。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到了本世紀末,平均溫度最高可能會比現在還要熱六.四℃。 「暖化已經把地球搞得天翻地覆,」對於這個全球最熱的話題,環保運動出身的環保署長張國龍顯得更是心焦,他不諱言,自己比IPCC諸公還要悲觀。 臺灣似乎也沒有樂觀的條件。
  • 臺灣氣象部門:2019年全臺平均氣溫或創歷年新高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根據臺灣氣象部門統計,臺灣今年截至12月23日平均氣溫高達攝氏24.55度。氣象部門指出,由於年底前不會有太強的冷空氣南下,有機會創下1947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成為最熱的一年。資料圖:臺北。
  • 臺灣暖化速度快全球2倍!冬天每10年上升0.4度
    聯合國對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衝擊發出警訊,島內學者研究分析,臺灣氣候暖化速率約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從1901年到2000年上升了1.1度。學者警告,暖化導致日夜溫差縮小,夏天也會逐漸變長,冬天平均每10年上升0.3至0.4度,厚重的冬季衣物在臺灣也會逐漸失去市場。
  • 鄭明典驚呼:臺灣冬天快不見了
    臺灣2019年均溫,可能再創下新高!臺「中央氣象局」統計至12月23日,2019年均溫高於其他年,達到24.55度。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感嘆,暖化來真的!「不需要專家,大家應該都會有同感,冬天快不見了。」
  • 加拿大與國內溫度對比:此時溫哥華5度 多倫多4度 北京-1度
    或者來一個你們認為更冷的蒙特婁,現在是3度,未來預計氣溫最低到了-7度。2019年12月24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30 此時此刻的氣溫從高到低排序:溫哥華5度多倫多4度蒙特婁3度(真巧了)西安2度北京-1度哈爾濱-17度並且現在是加拿大快半夜最冷的時候,是中國快到中午比較暖的時候。是誰說加拿大冷的??????????
  • 2019年為香港135年以來最暖 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天文臺消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評估,2019年很可能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最暖的年份。本港方面,由於年內有十一個月較正常溫暖,2019年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較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高1.2度(或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高1.5度)。而全年平均最高氣溫27.1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2.6度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
  • 臺灣各地今明兩天本周最熱 臺北體感溫度飆42度
    (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持續炎熱天氣!今天各地還是多雲到晴,中午過後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高溫約在33至35度左右,臺北更是上看36度,紫外線指數容易過量或危險級,「天氣實時預報」也在臉書提醒,「今明兩天,將是本周最熱!今天上午8點50分左右,臺灣許多地方就已有31度,且持續上升」。
  • 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最暖冬季
    新華社臺北3月6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6日是24
  • 地球「高燒不退」 德國創下有氣溫紀錄以來最暖一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27日電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德國氣象局(DWD)27日表示,2018年是德國有氣溫紀錄138年以來最暖的一年,同時創下持續數個月的乾旱紀錄。據報導,德國氣象局在聲明中說,2018年全年平均氣溫達攝氏10.5度,創下歷史新高。
  • 德國創下有氣溫紀錄以來最暖一年!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德國氣象局(DWD)27日表示,2018年是德國有氣溫紀錄138年以來最暖的一年,同時創下持續數個月的乾旱紀錄
  • 上海寒潮時最低溫度曾降至零下11度,歷史上的寒潮你經歷過幾次?
    按《上海氣象志》記載,1990年之前,上海日最低氣溫在0℃及以下的天數,年均42.9天。其中以1月為最多,年均15.8天;其次是2月、12月,分別為11.2天和10.8天,3月、11月為1-3天,4月偶見。  低溫日數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民國22年(1933年)的60年間,明顯偏多,年均47天。
  • 多項數據確定:臺灣閩南迎來史上最暖冬季
    比如臺灣和閩南地區,就迎來了氣象記錄史上最溫暖的冬季!據相關氣象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2月-2019年2月的這個冬天裡,我國閩南粵東不少地方簡直可以說是暖出新高度——比如福建廈門狐尾山氣象站在冬季三個月(12-2月)裡均溫較常年同期大幅偏高2.2度!是廈門有氣象記錄一百年來(算上民國時期的數據)最溫暖的一個冬天!
  • 臺灣遭遇72年來最暖冬季,農作物生產受到衝擊
    6日是24節氣中的「驚蟄」,代表天氣開始轉暖,雨水增多。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為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
  •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13:18 來源: 臺灣最新一期《時報周刊》報導,前兩次暖化都造成部分文明的滅亡,而這次的全球暖化情況又比之前嚴重,大家不免擔心,這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浩劫。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二○四○的夏天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八.六%的速率在衰退,相當於每年消失六萬多平方公裡的冰山面積。
  • 臺灣連續兩天一日三溫暖溫差20度 周末變天下探9度
    華夏經緯網1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超強輻射冷卻影響,今天晴朗風偏弱,白天暖早晚冷日夜溫差大,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明兩天氣溫回升,白天高溫25度,日夜溫差近20度,周六冷空氣南下,迅速降溫,周日北臺灣溼冷一整天,周日晚、下周一清晨最冷降至9、10度,接近寒流強度。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下周一二回溫後,再下波變天時間點在下周末(23、24日)。
  • 全球暖化加劇,2020年將成史上第二熱的年份
    多災多難的地球,今年除遭新冠疫情蹂躪,溫度也愈來愈高!聯合國旗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報告,2011到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即將落幕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第2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沉痛警告,地球已瀕臨陷入「氣候災禍」中。
  • 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72年來最暖冬季
    新華社臺北3月6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6日是24節氣中的「驚蟄」,代表天氣開始轉暖,雨水增多。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為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
  • ...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4.27度,東經122.48度,距臺灣島約...
    【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5.5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26日20時52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4.27度,東經122.48度,距臺灣島約67公裡。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619米。
  • 為什麼我國「東北」,是同緯度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眾所周知,東三省到了冬天非常冷,氣溫往往能夠達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整個東北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只有3攝氏度。然而我們從地球儀上觀察,東北地區的維度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東三省從遼寧到黑龍江,緯度大體上是北緯40度到北緯50度範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