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13:18 來源:
臺海網1月25日訊 如果大禹治水是第一次暖化、唐朝滅亡起於全球氣候第二次暖化,那麼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將是第三次的暖化危機。
臺灣最新一期《時報周刊》報導,前兩次暖化都造成部分文明的滅亡,而這次的全球暖化情況又比之前嚴重,大家不免擔心,這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浩劫。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二○四○的夏天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八.六%的速率在衰退,相當於每年消失六萬多平方公裡的冰山面積。氣象博士,同時也是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認為,北極如果真的在二○五○年以內消失,臺北將首當其衝。
「屆時海平面將上升六十公分,這將使得臺北盆地低於海平面之下。」這樣一來,臺北不就得像荷蘭一樣,要設立風車來排水?「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彭啟明指出,臺北與荷蘭不同的地方,在於臺灣多雨,而且多颱風,「到時候,水就很難排得出去。」彭啟明開玩笑著說,也許四十幾年以後,市政府要搬到象山辦公了。
暖化速度,臺北第一
除了臺北將會消失外,臺灣的溫度上升情況,也是世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平均來說,全球溫度上升約○.六度,但臺灣大概上升○.六五~○.八度左右,「臺灣都會區的情況更嚴重,像臺北上升了約一.二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彭啟明憂心地說。
其實全球暖化對臺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上至政府,下至民眾,卻沒有應該有的警覺,「就是因為這個議題不是立刻發生的事,大家才覺得冷漠。」彭啟明認為,氣象局與環保署應該注重暖化的現象,開始為臺灣的明天做規劃。
火山爆發,降低溫度
暖化對全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目前大家對暖化的結果仍有爭議。這種爭議分成兩種:一是認為雖然很難改變惡化的情況,但還是盡力去做;另一方則認為這是地球的循環,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地球經歷過許多次氣候的變動,人類也都安然度過,所以認為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人,是有理由相信會沒事的。」彭啟明說,只是這次全球暖化的情況與之前不同,「這是人類在短時間內造成的結果,而非自然演變。」所以彭啟明認為,大家還是應該要努力阻止暖化的情況惡化下去。
只是要阻止暖化繼續下去,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溫度大概是會繼續升高,就算二氧化碳的濃度趨於平緩,甚至降低,溫度也無法立即下降。」
彭啟明提出了一個有些異想天開的方法,「火山爆發,或許是讓溫度下降的一個好方法。」彭啟明指出,一九九二年夏威夷火山爆發,滿天的火山灰遮蔽了天空,使得當年的溫度下降,「目前有科學家開始研究火山爆發與溫度下降的關連,也許這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彭啟明說。
各行各業,飽受衝擊
根據《經濟人》的報導指出,如果我們現在什麼都不做,任放情況惡化下去,到了二○五○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七兆美元。其實也不必等到二○五○年,目前就大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臺灣這一兩年,因為暖化的關係而使得冬天變暖和許多,這對服飾業造成不小的衝擊。現在走進各大服裝店,你會發現架上的衣服多半都以線衫、襯衫為主,「厚重的衣物比較不會擺上架,因為現在的冬天變得較暖和,這些毛衣、大衣的禦寒衣物,在操作上就變得較為困難。」
代理許多知名服裝品牌(如Nautica、Kennth Cole等)的潤泰全球,公關林芳戎表示,暖化對服裝業的確造成影響,「以前冬季服裝因為單價較高,所以到了冬季大家的利潤相對會提高。現在因為暖冬,高單價的毛衣等,不再像往常一樣那樣熱賣,對產業的確是項考驗。」也因為暖冬的關係,目前冬衣的銷售狀況以價格戰為主,「降價似乎是惟一的選擇。」彭啟明說。
除了服裝業外,能源業也深受氣候影響,「你知道嗎?中油決定汽油降價,大家得感謝暖化。」彭啟明表示,紐約的聖誕節竟有二十二度,因為大家不用開暖氣,而使得能源的需求大減,「紐約一降價,世界就跟著走了,你說氣候對產業影響大不大?」
彭啟明認為二○○七年,將有許多產業因為氣候而改變,「未來,氣候影響產業的情況將更明顯。」(千尋虹)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