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專家稱烤肉是地球暖化殺手 建議減少消費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 臺媒稱,巴西氣候觀察組織3日在裡約熱內盧發表「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預估系統」數據指出,巴西民眾酷愛的烤肉,正成為氣候暖化的殺手。

據臺灣「中央社」11月3日報導,數據顯示,從飼養牲畜到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佳餚,「肉類」製成過程排放大量造成地球暖化的氣體,所以氣候觀察組織建議減少牛肉的消費量和提高生產效率。

巴西環保署氣候農牧部門督導皮亞託指出,農牧業造成的衝擊佔巴西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69%,包括牲口消化、施肥、運輸和伐林等程序產生的汙染物質;巴西牲口數目約達2億,數量在全球數一數二,幾乎和巴西人口相當,致使問題惡化。

亞馬遜機構代表馬丁斯指出,牧業和伐林之間的關係密切,因為牧業具有非常快速的經濟流動性,加上開採木材嚴重破壞森林生態系統,伐林範圍最後往往變成牧草地。

環境專家指出,巴西農牧業還有很大的空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如理性使用牧草地和減少肥料用量;而政府應釋出環境鼓勵津貼。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則是減少肉類消費。

皮亞託表示,每1塊牛排都會造成環境衝擊,「既然我們不需要每天吃魚和蝦,也沒有必要每天吃牛肉。」

氣候觀察組織執行長瑞特指出,地球暖化會造成熱浪來襲,如裡約熱內盧今夏氣溫達攝氏40度,但民眾感覺到的溫度卻像是50度,「氣候變遷對相當依賴農牧業的巴西是很大的風險,因為直接影響經濟和生活品質。」

巴西全國農業聯盟質疑氣候觀察組織的數據,稱「溫室效應氣體預估系統」只呈現生產的「局部現象」。

聯盟永續發展督導費柳表示,巴西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量不到4%,「假如考慮到農牧業對減少巴西碳排放所做的努力,包括保護生物多樣化、碳存量和復原遭破壞範圍,就可以發現農牧業的衝擊沒有報告中描繪的那麼嚴重。」

相關焦點

  • 巴西氣候觀察組織:烤肉是地球暖化殺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1月4日報導,巴西氣候觀察組織今天在裡約熱內盧發表「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預估系統」數據指出,巴西民眾酷愛的烤肉,正成為氣候暖化的殺手。數據顯示,從飼養牲畜到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佳餚,「肉類」製成過程排放大量造成地球暖化的氣體,所以氣候觀察組織建議減少牛肉的消費量和提高生產效率。巴西環保署氣候農牧部門督導皮亞託指出,農牧業造成的衝擊佔巴西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69%,包括牲口消化、施肥、運輸和伐林等程序產生的汙染物質;巴西牲口數目約達2億,數量在全球數一數二,幾乎和巴西人口相當,致使問題惡化。
  • 地球暖化:2100年巴西聖保羅氣溫或升高10攝氏度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6年1月至9月,巴西的氣溫平均較1960至1990年間記錄的高出攝氏0.88度。專家指出,至2100年,聖保羅的氣溫可能比目前高出攝氏10度。2015年巴西氣溫較19世紀高出攝氏1度,2016年則高出1.2度,加強專家對2100年氣溫預測的可能性,同時威脅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各國締結的巴黎協議。巴西氣象學專家海龍(Iago Hairon)指出,如果各國不履行巴黎協議,那麼21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升高6度,聖保羅則因熱島效應的緣故,平均氣溫將升高10度。
  • 外媒:專家稱全球暖化或導致北極熊數量減少3成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外媒稱,專家表示,由於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融解,到本世紀中期,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超過三成。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凱特說:「我們預計未來35至40年,(北極熊數量)將減少三成以上。」報導稱,該聯盟指出,如果北極一年內有超過五個月出現無冰狀態,這意味著北極熊將得禁食更長時間,這將提高它們出現繁殖問題的可能性,而按目前看來,到了本世紀中期,北極部分地區可能有超過五個月的時間無冰。
  • 少吃肉能緩和地球暖化災變?
    包括中國北方沙塵暴、北極熊生存危機等,除了直接的人為因素外,都有地球暖化的因子。而地球暖化也是人類間接行為引起的結果。所以說到底,主因仍是人禍。不過,地球上的居民除了人類之外,還有猴子猩猩、獅子老虎、羊馬豬牛等等。既然人類可以禍害地球,那麼其他的人類兄弟說不準也是幫兇。果不其然,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終於把牛羊等反芻類動物揪了出來。這類動物,他們放屁放出來的竟是溫室氣體。
  • 地球暖化
    【地球暖化】人類是最大的受害人,因為...人類也是最大的破壞者,這不就是因果循環嗎?但是卻有個最可憐的受害者,就是【眾生】...除了人類以外...牛羊豬肉、雞鴨鵝肉、魚蝦海鮮、還有飛禽走獸...牠們很無辜,牠們因為人類的慾望、好吃、嚐鮮、好奇...所以他們成為受害者。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汙染】是牠們。
  • 「生態殺手」巴西龜當寵物養 法律還沒有明令禁
    >  ■晨報調查:花鳥市場能當場買到超百隻  ■專家呼籲:可能製造一枝黃花、水葫蘆類似惡果,多國已下達禁令  ■建議:別養,養了別放生;攜帶傳染病菌,接觸後要及時洗手  晨報記者 倪冬 謝磊 實習生 李立非 繆岑岑    原產於美國中南部、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正成為不少上海人的寵物,而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動
  • 【與地球共生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現今地球就像是火宅,人類破壞生態環境,使得地球溫度升高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巴西佔近一成 總統仍要辦30人「烤肉趴」
    在這一形勢下,巴西總統波爾索納羅(Bolsonaro)稱周六要舉辦一個30人的烤肉派對。綜合巴西國家通訊社、環球網報導,根據巴西衛生部7日公布的數據,巴西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35106例,和前一天相比增加了近萬例,死亡病例升至9146例。
  • 巴西經濟:東風送暖助春回
    疫情防控不力給經濟添累 對華經貿合作成有力支撐巴西經濟:東風送暖助春回中國商務新聞網 巴西知名智庫瓦加斯基金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該國在2011至2020年間的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以及人均GDP水平將跌落至120年來相同時期的最低值。
  • 《自然》:地球進入緊急狀態,再不遏阻暖化,人類文明恐將難存續
    ,如骨牌效應一樣陸續發生 英國艾克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地球環境科學團隊,指出全球有9個區域的巨變已經達到臨界點門檻,其中包括亞馬遜雨林受破壞、北極海冰減少、大規模珊瑚礁死亡、格陵蘭島和南極西部的冰原消失、永凍土融化、北方寒帶森林減少、洋流循環變慢。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自從八○年代末期,全球暖化這個詞彙登上國際舞臺後,二十年之間,從環保、政商到娛樂界,沸沸揚揚地把氣候暖化炒熱為「道德議題」,儼然發展為信眾最多的「主流新宗教」。 集兩千多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諄諄告誡,地球持續升溫,擋也擋不住。
  • 臺媒:地球暖化還很遠,臺灣在騙誰?
    本報電  臺灣《聯合報》近期刊文稱,一架軍機飛越加州上空,影星哈裡森福特正在執行重大任務,這不是什麼電影場景;他正在幫美國太空總署在5000英尺高空搜集空氣樣本,尋找全球氣候變遷的證據。面對地區變暖的真實危險,國際行動已是臺灣的借鏡。
  • 聯合早報:根治全球暖化 留一片淨土給後人
    中新網4月2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刊文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氣候的暖化已經接近臨界點,一旦跨越,包括人類在內的生態系統恐怕將萬劫不復。懺悔的方式,唯有改變當前唯利是圖的短視做法,希望還來得及為子孫後代保留宜居的環境。
  •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
    科學猜想文集(285)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徐桂榮導師在《21世紀最危險的挑戰---全球變暖 》的文章中指出:「全球變暖已經使松鼠這個過程呈現出了生物進化的基本規律:生物進化是由生態環境暖化所引起的協同關係。「氣候變暖,基因發生變化,後代變異。″道出了生物進化的真正原因。
  • 全球暖化降雨異常 拉美上等咖啡豆歉收變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日報導,全球氣候暖化及降雨變化無常造成拉丁美洲的上等咖啡豆收成大跌,品質也受影響;與此同時,新興經濟體的中產階級崛起,使得對咖啡的需求上升,一些咖啡商已將價格調高達25%。  有專家認為,咖啡產量有可能已達到高峰狀態,今後只會往下滑落。
  • 地球暖化, 跟你有什麼關係?
    科學界一個熱門的題目,就是地球暖化的問題。我們承認,雖然到目前,科學家對地球到底是在暖化還是在冷化,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看法。有些人還以為是一種周期性的現象。不過上面的圖片,卻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這是北極洋在人類的記載歷史裡面,破天荒地第一次融化開了。那就是2009年的夏天。北極洋一直都是冰封的。基本上西伯利亞的北岸全部是冰封的。北美洲極北的群島彼此也是冰封的。
  • 日本制定氣候暖化對策 LED照明市場有望拓展
    日本政府目前在12月22日進行了「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本部」的特別會議,要制定溫暖化的對策,並且落實COP 21 巴黎協定的建議,要儘快地提出具體的計劃與對策。日本政府希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推出更多的省能源政策來實現更好的環境。
  • 北極快速暖化永凍土融化……」全球無人能倖免地球「發燒
    地球的北極出現許多影響深遠的變化,暖化速度比科學家數年前預估提早數十年,可能敲響全球的警鐘。科羅拉多大學波德校區「全國雪冰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資深研究人員梅爾表示:「我們一直預測,北極改變速度會比地球其他地方更快,但沒人想到變化竟然來得快到我們能親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