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到2050年,上海可能被海水淹沒,蘇錫常、南京、揚州、蕪湖也一樣

2020-11-24 騰訊網

Climate Central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得出了一個嚇人的結論,它們使用「CoastalDEM」程序計算了全球5100萬條數據記錄後認為,到2050年時,由於全球變暖而被海水淹沒的地方遠高於人們的預期,中國沿海很多現在的發達地區都會被上升的海水淹沒,它們將其標註為地圖上的紅色(上圖),這些地區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州、揚州、鎮江、南京、馬鞍山、蕪湖、杭州、紹興、寧波、鹽城等城市,約2億人口屆時將不得不背井離鄉遷移至其它地區居住,還有3.6億人會長期面對洪水災難,也就是共5.6億人的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該研究詳細報告可前往下圖內的網址閱讀全文PDF。

中國的數據使用了2014年的海平面,採用CoastalDEM模型計算,研認為即使達到巴黎協定的2度要求(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以內),圖示紅色部分也會被上升海水淹沒。該計算結果沒有考慮將來可能新增的沿海防禦措施如海堤,地圖演示的是海平面緩慢上升後海水永久性淹沒的地區,而不是會退去的海嘯洪水。

當然,這只是Climate Central的模擬計算,並不一定會成真,2050年時上海也許並不會被淹沒,因為其它一些研究認為要到本世紀末也就是2100年時海水才會上升2米,而有些研究則認為屆時海水會上升7米,但無論哪個研究,哪怕最保守的估計,Climate Central都認為如果保持目前的速度,最晚到2100年,上海、印度的加爾各答和孟加拉國,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海水淹沒。

當然,Climate Central並非專門針對中國研究後來嚇唬中國人的,而是研究了全世界可能被淹沒的地區,本文之前只是重點說了中國地區可能會受到的影響。上圖就是德國沿海將會被淹沒的地區,而下圖則是南亞地區。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2050年上海可能被淹沒
    全球變暖致未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趨勢加劇 專家稱若不積極防禦——本報記者正跨洋越海尋找海平面上升之地●吐瓦魯●馬爾地夫●恆河三角洲上海●珠江三角洲●荷蘭上海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每年冬春之交,都要忍受鹹潮入侵的困擾。
  • 英記者稱2050年上海可能被淹 專家:被淹僅是推測(圖)
    昨日,英國資深環境記者保羅·布朗在電話中告訴晨報記者:「正如我告訴中國朋友的那樣,到2050年時,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那樣的話,像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將被海水淹沒。」此前,保羅在廣州參加英國領事館組織的一次活動中,首次披露了這一消息並引起環保人士的擔憂。
  •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熱了。
  • 2050年上海等地恐被淹 專家:建方舟難度不大
    一旦島國真的被海洋淹沒,「海上城市」是否真能成為他們的棲身之所呢?昨天,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說,類似《2012》電影中的諾亞方舟建造起來並不難,但人類應該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 新研究稱香港上海等城市未來有被海水淹沒可能
    據英國《衛報》9月12日報導,新的氣候變化研究報告警告人們,當世界上所有化石燃料儲備都燃燒殆盡時,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所引起的氣候變化將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香港、上海等城市將被海水淹沒。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教授安德斯 萊韋爾曼(Anders Levermann)告訴英國《獨立報》的記者:「西南極冰蓋的融化可能已經進入了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如果我們想讓如東京、香港、上海、加爾各答、漢堡及紐約等城市傳承下去以作為我們留給後人的財富,那麼我們一定要盡力避免南極東部冰蓋的融化。」
  • 有報告稱,我將成全球變暖最大受害國,到2050年 上海可能會被淹沒?
    不久前,英國《衛報》一位資深環境記者稱,如果人們不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有效控制的話,到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度,「像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有被海水淹沒的危險」。  預測 「海拔10米以下都是危險區域」  28日,《衛報》記者的這個預言得到英美兩國科學家的證實,來自英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3位科學家完成了一項研究,稱不僅中國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會受到水淹威脅,一些低地國家如馬爾地夫有可能「全國覆沒」。
  • 南京蘇州破圈,濟南青島分工,重慶成都聯手
    2019年,蘇州的常住人口增長只有2.8萬人,放寬落戶形勢緊迫。當然,在進場搶人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落戶新政中,蘇州宣布和南京以及無錫、常州「聯手」: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
  • 全球20大最可能被海水淹沒的水患城市排名 中國5市上榜
    全球20大最可能被海水淹沒的水患城市排名 中國5市上榜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zakzak網站9月5日報導,最近,一份來自美國南漢普頓大學研究院的調查報告備受矚目。該研究院科研人員以全球136個人口超過100萬的沿海大都市為對象展開調查,評出了20個可能會因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城市。
  • 到了2050年,你吃的更多食物可能來自海洋
    作者:唐一塵到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產量或增加2100萬~4400萬噸——佔本世紀中期餵養98億人口所需肉類總增幅的12%~25%。在可持續糧食生產中實現這一增長將取決於各種因素,包括政策改革、技術創新和未來需求。相關論文8月19日刊登於《自然》。隨著全球糧食需求不斷增加,供應能否持續增長一直是一個嚴重問題。
  • 蕪湖交通又有新動向!
    15年後,安徽八成以上的縣都要通高鐵根據實施方案,到 2025 年,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基本建成「軌道上的安徽」,在「縣縣通」基礎上,實現所有縣城通高速公路;機場群和港口群支撐能力顯著增強。一體化運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與滬蘇浙中心城市之間享受 1~1.5 小時客運服務,合肥都市圈內享受 1 小時公交化通勤客運服務。
  • 科學家新發現:2050年,海平面上升將淹沒越南和印度大片地區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人數是之前估計的三倍,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受影響部分地區將被淹沒。 據每日郵報10月30日報導,科學家發現,到2050年,每年至少會有一次洪水,居住在各國沿海地區的3億人將受影響,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先前估計的數字是8千萬。
  • 以七大領域為突破口,不斷擴容的南京「朋友圈」 發力國家級
    在南京一家高校供職的劉先生還記得,20年前從老家淮安來南京上大學,每次回家都得坐長途汽車,路程達5個多小時,現在,南京到淮安一路高速暢通直達,自駕回家成了常事,而隨著9月20日寧淮城際鐵路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後,從南京到淮安的時間將縮短為1小時。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科學家:化石燃料用盡 上海等世界特大城市恐遭海水淹沒
    中國日報網9月13日電(信蓮)據外媒9月12日報導,科學家近日警告稱,如果人類繼續使用化石燃料,到燃料用盡的那天,目前世界上許多人口過百萬的特大城市都將被海水淹沒。科學家還表示,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所產生的碳排放將導致南極冰蓋進一步融化,海平面大幅上升。
  • 揚州高鐵直上北京
    全國鐵路將於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實施新列車運行圖,記者昨獲悉,此次調圖後,備受揚州人關注的連淮揚鎮高鐵將開行動車組列車72對,從揚州坐火車出發,可經由連淮揚鎮鐵路到達北京、吉林、蘭州、西安、成都、重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昆明、深圳、青島、淄博、威海、合肥、亳州、阜陽、安慶、徐州、南京
  • 2100年海平面或抬高3.6米,NOAA保守預測,6座美國城市可能淹沒
    在南極洲,數千平方公裡冰山一個接一個滑入海洋,在北極格陵蘭島,冰層正在變薄,有數據顯示,冰川融化速度是1990年六倍。在21世紀裡,氣候變暖已經顯而易見了,沒有哪個城市能倖免於氣候變暖的影響,尤其是地勢低洼的沿海城市,未來可能會遭受更多毀滅性洪水,摧毀建築物,破壞基礎設施並奪去生命,因為南北極冰川融化後,海水變多了,海平面不斷升高。
  • 又一國家未來被海水淹沒,不是吐瓦魯,而是太平洋中部的它
    如今隨著世界上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可能已經感受到溫度越來越高。就是因為這種溫室效應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如今已經有許多人感受到了氣候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可能是因為空調這種東西的普及人們感受不到罷了,但其實尚存一些環境的改變,我們能夠感受到氣候的改變。
  • 蘇錫常突圍地面沉降危機的困惑與糾結
    2012年起,中國將對這些地區進行最大限度的治理「2050年長三角或消失」,自2012年3月以來,這個說法經某媒體報導曾在網絡流傳開來。該消息稱,據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所長郭坤調查,按現在地面沉降的速度,到2050年長三角可能由桑田變滄海。近日,本刊記者聯繫郭坤,他否認曾發表此言論,但表示他確實依據研究,指出解決地面沉降問題已迫在眉睫。
  • 印尼首都2100年將消失,直接被海水淹沒,曾耗37億建防護牆
    印尼首都2100年或將消失,直接被海水淹沒,曾耗37億美金建防護牆 遷都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決定,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是很難遷都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說哈薩克斯坦,這個國家有過23次的更換首都的經歷,當然這是其自願的。不過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即將遷都的國家卻並非是自願的。
  • 互動地圖展示全球冰川融化後的海水淹沒情況
    儘管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所有冰雪消融還需要至少5000年的時間,但假如我們繼續增加碳排放,可能讓地球時隔3000萬年再次出現一個沒有冰雪的世界:地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12度,海平面上升66米,各大洲海岸線改變,全球許多大城市將淹沒。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描繪出一個「可怕」的新世界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