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2020-11-21 中國新聞網

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2015-08-12 10:19: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季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如果全球暖化不減緩,生態環境不改善,英國郊區一些對乾旱特別敏感的蝴蝶可能在2050年就會集體滅絕。

  《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溫室氣體不受控制地繼續排放,英國一些品種的蝴蝶活過本世紀中葉的概率「近乎零」。

  這項研究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蝴蝶是美麗的生物和地球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為蝴蝶是「煤礦中的金絲雀」。金絲雀對瓦斯非常敏感,些許瓦斯就會讓金絲雀焦躁啼叫,所以礦工會在礦坑中飼養金絲雀,作為礦坑瓦斯濃度是否過高及是否須要逃命的判斷工具。

  如果大自然中的蝴蝶凋零,意味著諸如蜜蜂、蜻蜓、甲蟲等重要昆蟲的生命也將受到威脅。這些昆蟲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農作物授粉、消滅害蟲和分解廢物都少不了它們。

  研究報告說,保護野生環境,尤其是減少蝴蝶棲息地支離破碎的趨勢,才能讓這些品種的蝴蝶有一線生機。全球暖化現象減緩,203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降低2攝氏度,那麼這些蝴蝶活過2050年的概率可以提高到50%左右。

  全球降溫2攝氏度是國際社會正努力的方向,聯合國今年底將在巴黎召開會議,希望能敲定碳減排方案,實現這個降溫目標。

  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的生態和水文中心科學家奧利弗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究了英國129個地點的28個品種的蝴蝶如何應對1995年的一場旱災。

  他們發現,超過五分之一品種的蝴蝶數量在那場旱災後大幅度減少,遭難的品種包括帕眼蝶(Speckled Wood)、大隊長蝴蝶(Large Skipper)等。

  科學家也發現,蝴蝶棲息地越是遭到人類活動阻隔和碎片化,蝴蝶恢復生機需要的時間越長。

  奧利弗說:「保育人士已經認識到減少自然棲息地支離破碎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在密集農耕地中保護個別『生態孤島』。」

  其他擁有工業化農業、面對氣候變化的國家,也存在蝴蝶面臨滅絕的災難。

相關焦點

  • 臺媒:全球暖化或致英國本土蝴蝶瀕臨滅絕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臺媒稱,根據1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唯有積極控制全球暖化,加上重新思考英國鄉下地區規畫,才有辦法挽救許多英國本土蝴蝶品種。據臺灣「中央社」8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月報表示:「普遍來說,對乾旱敏感的蝴蝶族群滅絕,最早可能在2050年發生。」報導稱,研究報告推論,在維持「二氧化碳排放基線」(BAU),持續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下,部分不列顛群島的蝴蝶品種能撐過21世紀中期的機率「大約是0」。
  • 全球氣候變暖 臺灣蝴蝶生態秩序大亂
    中新網香港10月2日消息:全球氣候暖化,害得臺灣蝴蝶生態秩序大亂。熱帶東南亞蝴蝶拼命往北飛到臺灣來定居,最遠紀錄可到日本,慢慢入侵溫帶蝴蝶和寒帶蝴蝶地盤。  臺灣大學最近一兩年持續進行臺灣蝴蝶生態調查,原本希望藉此找出最理想的蝴蝶生態保護區,卻意外發現這生態界驚人的變化。
  • ...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  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  27名頂尖專家今年4月在牛津開會,綜合各方對全球海洋生態問題的評估,集結成報告。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過去,科學家只是對影響氣候與環境的因素做單獨研究,他們是直到最近才開始把這些因素聯繫起來,研究其連鎖反應。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自從八○年代末期,全球暖化這個詞彙登上國際舞臺後,二十年之間,從環保、政商到娛樂界,沸沸揚揚地把氣候暖化炒熱為「道德議題」,儼然發展為信眾最多的「主流新宗教」。 集兩千多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諄諄告誡,地球持續升溫,擋也擋不住。
  • 紐約時報:全球暖化嚴重威脅物種多樣性
    現在,全球變暖和其它氣候變化更是致命一擊,許多物種數量急劇下降,而且有可能永遠不能恢復。聯合國氣候變化小組認為,如果暖化趨勢達到預測的極大值,未來100年地球上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不只是北極熊,從非洲到澳大利亞叢林地區,各個大洲的熱帶和山地有成千上萬種生物面臨危機。
  • 全球暖化否定說
    全球暖化否定說(英語:global warming denial)或氣候變化否定論(英語:climate change denial)是指相關團體活動、個人行為,否定科學界公認存在的氣候變化現象。持此說的人士、集團或組織,大致包含有以下行為:否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的現象、否認全球暖化乃因人類行所產生、默認有氣候變化現象的科學證據,但拒絕採取任何抑制全球暖化現象之措拖[1]。
  • 英國蝴蝶面臨被耕種滅絕的危險
    勃艮第公爵和骯髒的船長這樣的英國蝴蝶面臨著被耕作滅絕的危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蝴蝶面臨著被集約化耕作滅絕的風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研究人員警告說,受到威脅的物種包括勃艮第公爵、骯髒的船長和高棕色貝母。
  • 聯合早報:根治全球暖化 留一片淨土給後人
    聯合早報:根治全球暖化 留一片淨土給後人 2016-04-25 15:57:22、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英國雕塑家馬克·科爾斯發起了一系列「冰雕北極熊」裝置藝術展。
  • 微閱讀 | 全球暖化會使文明滅絕嗎?
    氣候變暖不是人類最近幾十年才面對的問題,在過去的1000年中,氣候經歷過暖化也經歷過驟降,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間接影響著人類文明的走向:或是興盛或是毀滅。如果還原歷史上重大氣候變遷以及對特定社會的影響,是不是就能揭示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對人類社會改變的影響?
  •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導,澳洲氣候研究所在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全球暖化以目前的軌跡延續,野生咖啡豆可能在2080年滅絕。
  • 全球氣候暖化? ---------------一個非專業人士的胡說八道
    因為研究所需,本人曾經長期關注於歷史上的氣候變遷,也非常關注現在學術界和一般民眾非常關注的全球氣候暖化問題,覺得這個問題現在成為了一個科研利益集團所主導的政治正確問題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火滅大量海洋生物
    當前的海洋問題,比起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07年報告中所列的最壞情況預測還要糟。  由於大量的碳進入地球的氣候系統,連鎖反應導致海洋的酸化加速。但當海綿過於飽和,就會擾亂生態系統的平衡,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進而對人類產生影響。  報告說,現在碳被吸收的速度,已比5500萬年前上一次全球海洋生物大滅絕的時期快很多。在這個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全球增溫」(PETM)的時期,地球的氣溫突然暖化,溫度飆升了4至10攝氏度,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也增加了兩倍,導致一半的深海生物被滅絕。有些科學家擔心,下一次的氣候變化,破壞性會更大。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圖片來自Unsplash @longmaspirit)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正在成為威脅物種多樣性的主要驅動力,其影響包括:促使局部物種滅絕從而減少物種多樣性;改變物種的地理分布格局;通過改變物種的豐度、死亡率等,影響群落結構;通過改變生態過程或幹擾作用方式導致生態系統轉變;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影響人類自身健康。
  •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
    科學猜想文集(285)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徐桂榮導師在《21世紀最危險的挑戰---全球變暖 》的文章中指出:「全球變暖已經使松鼠這些現象在進化生物學上叫 「遺傳漂變」,同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其子代發生等位基因漂變,使子代在基因上與環境擁有更好的適合度。導師的話道出了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與規律,即環境變化改變著生物,因而引發生物進化與滅絕現象的存在。存在就要演化或進化,死亡就是演化過程片斷記錄,遺存與滅絕,這是生態環境中生物漸變過程的必然結果。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然而現在,全球暖化現象已經讓北極冰川快速融化,使北冰洋的冰川一步一步與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失去連接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
  • 外報:地球暖化加劇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時日不多
    外報:地球暖化加劇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時日不多 2017-07-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7月20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即刻退出國際合作遏制氣候升溫的
  • 全球暖化愈加嚴峻,影響比預期更嚴重
    ,甚至每次出現極寒天氣時,還會對「全球暖化」表現懷疑,然而事實上,全球變暖的趨勢和影響比我們了解的還要直接和廣泛...因全球暖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排放增多引起的,而且根據目前的氣候模型,假設二氧化碳排放持續增加,到本世紀末,海面氣溫可能上升4.8華氏度。
  • 氣候變暖是一場全球騙局?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總統川普說,氣候暖化只是一場騙局。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生存環境惡化正在加速。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張老六就在2017年1月26日,具有象徵性警世作用的末日鍾,又調快了30秒——距離「象徵世界災難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2.5分鐘,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美蘇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