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蝴蝶面臨被耕種滅絕的危險

2020-12-03 咱娛樂

勃艮第公爵和骯髒的船長這樣的英國蝴蝶面臨著被耕作滅絕的危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

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蝴蝶面臨著被集約化耕作滅絕的風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

研究人員警告說,受到威脅的物種包括勃艮第公爵、骯髒的船長和高棕色貝母。

他們補充說,農業邊緣的保護努力不足以保護所有正在遭受汙染和氣候變化的稀有物種。

取而代之的是,補貼計劃正在幫助更常見、更具流動性的草原品種,如小環狀草原和草甸棕色草原-甚至使它們的數量翻了一番。

這些方案通過向那些以旨在減少農業對環境影響的方式管理土地的農民提供財政獎勵來發揮作用。

流行的選擇包括為蝴蝶留出小塊土地-例如,在莊稼邊緣劃出一條條草地。

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蝴蝶面臨著被集約化耕作滅絕的風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圖為勃艮第公爵(Hamearis Lucina)的一隻雄性蝴蝶,這隻蝴蝶在英國正受到威脅

論文作者、約克大學生物學家凱蒂·斯裡德吉爾說:「這類預留計劃有助於移動的普通蝴蝶物種在風景中遷徙。但它們並不能幫助所有物種。」

「我預計像灰發船長這樣的物種也會出現在不太可能從這種管理方法中受益的物種陣營中。」

在他們的研究中,Threadgill女士和同事檢查了這些保護計劃是否真的幫助了昆蟲-包括蝴蝶種群。

這項分析使用生態模型來觀察這些計劃是否改善了當地昆蟲的生存,並幫助它們在不同的景觀中擴張-因為物種將需要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遷移。

女士解釋說:「最大的好處出現在那些流動性強或生活密度高的物種身上。」

「不管怎麼說,可以遷徙更遠的高密度物種已經是成功的擴張者了--儘管當增加休息區時,擴張率仍然有所提高。」

「總體而言,對於一些物種來說,這些條紋確實提高了一些物種在不同景觀中的活動範圍擴大率高達100%。但它們並沒有提高當地蝴蝶的長期存活率。」

農田佔英國景觀的四分之三,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自1990年以來,像高褐貝母這樣的蝴蝶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

研究人員警告說,受到威脅的物種包括勃艮第公爵、骯髒的船長(圖中為一朵花授粉)和高棕色貝母

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的主要作者兼生物學家簡·希爾(Jane Hill)說,「小規模的避難所有可能改善連通性,這將有助於一些物種採取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並為其他物種連接棲息地。」

但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邊遠地區不太可能使低分散、低密度的物種受益-這些物種可能面臨更大的農業集約化風險。

女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從長遠來看,單獨留出小條並不是防止物種滅絕的合適解決方案,但可以提供其他好處。」

她補充說,日益增加的集約化耕作和棲息地碎片化正在降低生物多樣性和昆蟲的彈性。

結果表明,保護激勵措施可以通過提高物種能夠穿越景觀的程度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約克大學的論文作者和生物學家凱蒂·斯裡德吉爾說:「保留計劃有助於移動的、常見的蝴蝶物種在風景中遷徙。但它們並不能幫助所有的物種,」論文作者和生物學家凱蒂·斯裡德吉爾(Katie Threadgill)說。圖為兩隻在英國處於危險之中的高山褐貝母蝴蝶

女士說,範圍擴大帶來的好處的幅度不是跨物種或景觀通用的,但可能是相當可觀的。

「因此,土地管理活動可以產生重要的景觀連通性共同效益,在評估環境政策和設計未來方案時,應該仔細權衡這一點。」

3月份公布的年度英國蝴蝶監測計劃發現,蝴蝶已經反彈到20年來的最高水平。

與2018年相比,2019年超過一半的物種數量有所增加。

他們補充說,農業邊緣的保護努力不足以保護所有正在遭受汙染和氣候變化的稀有物種。相反,補貼計劃正在幫助更常見的、流動性更強的草原品種,如小環狀草原和草甸棕色草原(如圖)-甚至使它們的數量翻了一番

溫暖潮溼的夏天幫助了蝴蝶在它們年輕的階段和成年後從繭中出來。

大理石紋白蝴蝶度過了最好的一年,數量增加了三分之二。

然而,共同藍的種群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而且它只是幾個物種中出現下降的幾個物種之一。

蝴蝶保護組織監測和研究副主任湯姆·布裡頓(Tom Brereton)表示,蝴蝶數量仍然令人擔憂。

他補充說:「2019年蝴蝶季節的結果真的很鼓舞人心,提供了證據表明蝴蝶的總體下降速度正在放緩,一些物種的下降速度正在逆轉。」

「看到許多我們最喜愛的物種的命運發生變化,我們真的很振奮。」

這項研究的全部結果發表在「生態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2015-08-12 10:19:452050年就會集體滅絕。  《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溫室氣體不受控制地繼續排放,英國一些品種的蝴蝶活過本世紀中葉的概率「近乎零」。  這項研究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蝴蝶是美麗的生物和地球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為蝴蝶是「煤礦中的金絲雀」。金絲雀對瓦斯非常敏感,些許瓦斯就會讓金絲雀焦躁啼叫,所以礦工會在礦坑中飼養金絲雀,作為礦坑瓦斯濃度是否過高及是否須要逃命的判斷工具。
  • 英國皇家植物園最新報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危險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 實習生 秦瀚傑)英國邱園皇家植物園在9月29日發布的《全球植物和真菌現狀》年度報告中發出警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每當我們失去一個物種,我們就會失去一次人類的機會。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因為我們失去物種的速度可能比我們找到和命名它們的速度更快。」
  • 研究稱五分之二植物面臨滅絕危險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導,科學家們警告說,世界上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在新物種消失之前為它們命名和提供描述。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一份報告稱,植物可以成為藥物、燃料和食物。
  • 馬達加斯加狐猴面臨滅絕危險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7月12日電(記者何險峰)馬達加斯加靈長目動物研究中心主席喬納·拉欽巴扎菲日前說,作為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靈長目動物,有15%的狐猴目前正面臨滅絕危險。
  • 秘魯186種動物面臨滅絕危險
    新華社利馬7月27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官方媒體安第斯通訊社27日報導,該國森林和野生動物局發布的秘魯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以下簡稱紅皮書)說,秘魯有186種動物面臨滅絕危險,另有203種動物處於易危狀態。
  • 臺媒:全球暖化或致英國本土蝴蝶瀕臨滅絕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臺媒稱,根據1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唯有積極控制全球暖化,加上重新思考英國鄉下地區規畫,才有辦法挽救許多英國本土蝴蝶品種。據臺灣「中央社」8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月報表示:「普遍來說,對乾旱敏感的蝴蝶族群滅絕,最早可能在2050年發生。」報導稱,研究報告推論,在維持「二氧化碳排放基線」(BAU),持續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下,部分不列顛群島的蝴蝶品種能撐過21世紀中期的機率「大約是0」。
  • 1/5無脊椎動物或面臨滅絕 蝴蝶風險超過老虎-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最近,倫敦的動物學會開展一項全球性的研究,告訴我們,在我們的身邊有五分之一的無脊椎動物正在面臨著滅絕的風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蝴蝶的品種面臨的風險更超獅子老虎。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編譯:王德華北大西洋露脊鯨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威脅,因為在它即將結束繁殖季節,人們沒有觀察到任何新生的幼鯨。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這一物種將在20年內「功能性滅絕」。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
  • 慢性子、糞便形狀四方體的袋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蟎蟲是罪魁禍首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熊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一種可怕的「疥蟎」會導致受感染的動物在失明或失聰時抓傷自己而死。他聲稱,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這些動物將面臨滅絕的危險。「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蟎蟲會在2-7個月的時間裡慢慢地吞噬掉袋熊,而袋熊則會抓傷自己而死,最後死於開放性傷口感染,通常在這一過程中還會失明或失聰。」人們對當地搖籃山的袋熊進行了評估,因為人們擔心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來拯救它們。
  • 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33%面臨滅絕危險
    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威爾遜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次調查公布的名單,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有滅絕危險的動物物種年年都在增加。在調查的55926種動物中,有18351種有滅絕危險,相當於總數的33%,比去年增加了1060種,滅絕危險度較高的包括玳瑁等3565種動物。
  • 過度捕撈致使五種深海魚類正面臨滅絕危險
    英國《衛報》給出了答案,大海要空了。《衛報》等多家媒體1月5日發出警告,深海的魚類正面臨滅絕危險。  深海魚要被撈光了  加拿大研究人員研究了北大西洋海底的魚類,分析了過去幾十年間捕魚船的捕魚日誌,結果發現,至少有五種魚類在1978年到1994年間減少了89%到98%。這意味著,五種深海魚類只要稍不小心,就可能被商業捕魚船撈個精光。
  • 英國皇家植物園報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風險
    當地時間9月30日,英國皇家植物園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世界上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的風險。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導,該報告中對「全球植物和真菌現狀」的評估以42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的研究為基礎。
  • 糧農組織:地中海和黑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由於毫無節制的捕撈和獵殺,地中海和黑海中的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現已瀕臨滅絕的邊緣。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糧農組織在3月14日發布的《地中海和黑海的軟骨魚類:狀態、生態和生物報告》中指出,過去200年來,地中海捕撈重量中鯊魚所佔的比例降低了97%以上,如果目前的捕撈狀況持續下去,鯊魚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據估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海海域鯊魚物種的捕撈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 科學家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
    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圖片說明植物滅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清除自然棲息地科學家警告說,世界五分之二的植物正處於滅絕的危險中。科學家們估計滅絕的風險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高得多,據估計有14萬或39.4%的維管植物面臨滅絕的威脅,而2016年為21%。他們說,增加的估計數部分歸因於更複雜和準確的保護評估。他們呼籲使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跟蹤風險評估,並為植物保護提供更多資金。
  • 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樹,果子沒人敢碰,卻面臨滅絕
    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樹,沒人敢碰,卻面臨滅絕。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劇毒物質,但是樹木有毒的卻沒有幾種。而這種異國他鄉有著劇毒的樹木,你知道在旅遊的時候遠觀,為什麼要遠觀呢!我帶大家看看!你千萬不要碰世界上最危險的果樹致命的毒番石榴。
  • 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控制著地球的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瀕臨滅絕蝴蝶大規模「入侵」西伯利亞
    這類蝴蝶翅膀較大,圖案獨特,白色的翅膀上分布著多條黑色翅脈,十分美麗。從遊客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成千上萬的絹粉蝶匯聚在一起,畫面十分壯觀,仿佛為大地鋪上了一塊絢麗的黑白地毯。報導稱,與西伯利亞的繁榮景象相反,絹粉蝶自1925年就已經在英國消失,並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瀕臨滅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絹粉蝶曾經廣泛分布於法國的平原地區,甚至由於其數量龐大一度被視為害蟲。
  • 螢火蟲將面臨滅絕
    塔夫茨大學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螢火蟲面臨的三大威脅:棲息地喪失、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和光汙染。在這三者中,棲息地喪失是大多數地區螢火蟲面臨的最大問題,其次是光汙染,然後是殺蟲劑。為了得出他們的發現,研究人員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螢火蟲專家。
  • 科學與環境: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
    ,以便在物種滅絕之前命名和描述新植物。最新估計表明,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正處於滅絕的危險中。《世界植物和真菌狀況》評估是基於來自42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的研究。該報告是在聯合國首腦會議當天發布的,該會議將敦促世界各國領導人採取行動,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