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瀕臨滅絕蝴蝶大規模「入侵」西伯利亞

2020-11-21 環球網旅遊頻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蘭西西部報》6月28日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絹粉蝶(Aporia crataegus),這一罕見物種在歐洲西部幾乎完全絕跡。

近日,絹粉蝶大規模「入侵」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集中分布在託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兩座城市附近。這類蝴蝶翅膀較大,圖案獨特,白色的翅膀上分布著多條黑色翅脈,十分美麗。從遊客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成千上萬的絹粉蝶匯聚在一起,畫面十分壯觀,仿佛為大地鋪上了一塊絢麗的黑白地毯。

報導稱,與西伯利亞的繁榮景象相反,絹粉蝶自1925年就已經在英國消失,並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瀕臨滅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絹粉蝶曾經廣泛分布於法國的平原地區,甚至由於其數量龐大一度被視為害蟲。這類蝴蝶以山楂樹為棲息地,絹粉蝶的幼蟲僅偏愛山楂樹、梨樹、蘋果樹的花朵。然而,隨著農業在這些地區的迅速發展,絹粉蝶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幼蟲也無處覓食,絹粉蝶因此在法國漸漸銷聲匿跡。

近幾年來,絹粉蝶突然在俄羅斯大量繁衍。尤其是在西伯利亞地區,這類蝴蝶的數量甚至能達到上百萬。對於這一現象,託姆斯克國立大學動物學系負責人、昆蟲學家弗拉基米爾•羅曼年科(Vladimir Romanenko)在接受當地報紙採訪時解釋道,這種大幅度的數量變化是昆蟲這類生物的常見現象,某類昆蟲可能在幾年前數量有所減少,之後又慢慢增加。因此無論是絹粉蝶在歐洲瀕臨滅絕,還是在西伯利亞大量出現都不奇怪。在2016年,絹粉蝶的數量遠遠不及現在,按照這一趨勢發展,2018年絹粉蝶的數量將比更多。或許有一天,絹粉蝶會重新飛回法國。(實習編譯:夏雨萌 審稿:趙怡蓁)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物種滅絕原因何在?美國學者:西伯利亞大規模燃煤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報導,美國的研究人員說,西伯利亞的大規模煤炭燃燒造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在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中,地球受到致命的全球變暖的影響,導致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從地球表面消失。
  • 生物入侵有多嚴重?老鼠入侵戈夫島,島上的鳥類已經瀕臨滅絕
    或許「清道夫」看來危害性很大,但是對比起戈夫島的入侵物種,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老鼠入侵戈夫島,島上的鳥類已經瀕臨滅絕 戈夫島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位於南美和南非之間,是英國的「寶地」之一。這裡四面環海,有著高聳的懸崖,因為植被豐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鳥類。據不完全統計,島上至少有1000萬種鳥類,20多種稀有鳥類以及瀕臨物種,因此,戈夫島也被稱為「鳥類的天堂」。
  • 全球「最罕見的稀有動物」如今正因人為原因瀕臨滅絕
    【全球「最罕見的稀有動物」如今正因人為原因瀕臨滅絕】圖為世界上最大的鱘魚歐洲鰉,它們的卵是擁有極高價值的白鱘魚子醬的主原料。由於過度捕撈,棲息地減少和環境汙染,歐洲鰉已被列入瀕危動物。伊比利亞猞猁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也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合會將其列為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三種貓科動物之一。海鬣蜥,這種長相奇特的蜥蜴僅生息於科隆群島,它們能同時在陸地和海洋中生活覓食,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種群現狀不容樂觀。
  • 終於知道在歷史上最致命的一次大規模滅絕生物事件
    大約2.52億年前,地球經歷了災難性的破壞,一場如此嚴重的滅絕事件,幾乎消滅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高達70%的陸地脊椎動物物種被殺死,96%的海洋物種被殺死,其中包括著名的三葉蟲,這種生物曾經在其他兩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
  • 地球氣候發生巨變,北極出現罕見氣旋,北極熊或瀕臨滅絕邊緣
    地球氣候發生巨變,北極出現罕見氣旋,北極熊或瀕臨滅絕邊緣!氣溫巨變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化,正將南北極推向惡化的邊緣。自從進入2020年,北極圈的氣候嚴重出現異常,讓科學家不得不擔憂它的未來,它突破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38度,導致無數的野火燃燒、甲烷爆發等等,無數的生物無家可歸,讓人無法接受。無數冰川的消融加速,海平面的上升,這些變化肉眼可見。
  • 繼小龍蝦之後,又一個入侵物種被吃得瀕臨滅絕,吃貨:太美味了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聽說過「入侵物種」這四個字,入侵物種指的是一種物種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通常情況下,入侵物種往往會對這個新的地方的生態平衡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好比如德國的大閘蟹,美國的大鯉魚,之所以泛濫成災,就是因為失去了天敵相關的制約。美國人和德國人每年都得投入相當巨額的資金去治理入侵物種。
  • 189種蝴蝶99種進入紅色名錄,12種瀕臨滅絕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我們越來越多的生物在逐步減少之中,可能我們「兒時」所看到蝴蝶,魚等生物也逐步看不到了,特別是在農村,以往這些生物都是普遍存在的,如今能夠看到一部分,那比「登山」還困難,所以說這足以證明我們的地球環境變糟糕了
  • 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原標題: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科技訊】9月23日消息,動物們生活在地球上,雖然每天都要面對天敵的捕殺,同時也要獵食其他生物,但是它們每一個都和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主人,不過由於人類的捕殺與侵擾,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很多動物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很多我們都沒看到過
    西伯利亞虎又稱東北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其中雄性體長可達2.8米左右,尾長約1米,最大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分布於亞洲東北部,即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由於棲息地被破壞與偷獵,至2015年初統計,世界上僅存野生西伯利亞虎僅500頭之內。4.鴞鸚鵡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瀕臨滅絕的紅疣猴 全世界只有這個地方有!
    這處位於烏茲(Uzi)和楚瓦卡(Chwaka)紅樹林海灣之間的保護區有著桑給巴爾獨有的紅疣猴,許多遊客來到這裡,就是為了一睹這個瀕臨滅絕的動物真容。當然,我也不例外。桑給巴爾紅疣猴(Piliocolobus kirkii)最鮮明的特徵就是頭上有長長的白色毛髮形成的頂冠,背部的毛髮則是神秘的暗紅色,像是披了一件時髦的外套,而他們的臉頰則是黑色的。
  •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2019-12-24 18:56:58 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馬達加斯加狐猴因森林砍伐而瀕臨滅絕
  • 北極圈出現罕見高溫,北極熊瀕臨滅絕,北極熊:我們做錯了什麼?
    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一度達到32℃。而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以下三個問題第一,高溫是不是暫時的,偶然的。第二,有什麼補救的措施。第三,何時人類能以生態建設為中心,而不是以環境為代價搞發展競賽。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現象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6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非常直接:《現代人類導致的物種加速流失: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報告採用了最為保守的估計,評估人類活動是否導致了物種大規模滅絕。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自從1500年以來,已經有617種物種滅絕,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的114年間消失的。按照自然的物種滅絕的速度,自1900年以來,應該只有9種脊椎動物滅絕。
  • 最新研究揭示:25.5%的食草動物瀕臨滅絕之危
    最新研究揭示:25.5%的食草動物瀕臨滅絕之危 2020-08-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獸之王的東北虎,也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了嗎
    東北虎學名西伯利亞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動物貓科動物,其中雄性虎體長可達到3米,尾長約一米。頭大而圓,因頭上紋路極像『王』字,故有」叢林之王「的美稱。分布於亞洲東北部,既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
  • 全球兩成無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像蛞蝓這樣的無脊椎動物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更多能飛的動物——例如蜻蜓與蝴蝶——面臨的絕滅風險最小。這份報告估計,34%的淡水無脊椎動物正面臨威脅,包括全球超過一半的淡水蝸牛和蛞蝓。美國東南部是一個淡水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大約40%的軟體動物和小龍蝦會因為水壩及汙染的影響而遭受滅頂之災。在海洋中,大約1/3的造礁珊瑚正瀕臨滅絕,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氣候變化,後者會導致珊瑚漂白以及海洋酸化。
  •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第一種:羅非魚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很久之前,小龍蝦入侵到我國,在各國橫行的無敵小龍蝦,在很短的時間內,不知道被誰第一個發現,小龍蝦如此美味,從此小龍蝦走上了瀕臨滅絕的境地。如今市場上的小龍蝦主要都是人工飼養!
  • 一個人的死亡是如何導致蝴蝶種群滅絕的
    人類,以及我們帶來的入侵物種,經常被視為生態系統的破壞者。但我們也經常改變它們,在我們改變它們的環境時,無意中從物種中挑選出贏家和輸家。《今日自然》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樣一個例子:我們的行為使一種蝴蝶成為了贏家,但很快就改變了遊戲規則,導致當地的蝴蝶種群滅絕。
  • 東北虎身長3米重達260公斤,幾乎沒有對手,為何還瀕臨滅絕?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動物都瀕臨滅絕了,各國為了能夠保護這些動物不再減少都會把一些動物給歸納為保護動物,如果獵殺這類動物就觸犯了法律,可能就需要坐牢了。東北虎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在動物界絕對是頂尖強者的存在,按理來說應該是沒有天敵才對,為什麼還被歸納為珍稀動物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