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紅疣猴 全世界只有這個地方有!

2021-01-10 十萬個阿拉蕾

#地球漫遊指南#

喬扎尼紅森林保護區(Jozani Forest)也是桑給巴爾島值得打卡的一個地方。它是這裡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島唯一一片天然紅樹林。

在遊覽桑給巴爾島時,我發現這裡主要的植物依舊是熱帶天堂的典型模樣——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棕櫚樹和沙灘旁的灌木叢,但是這裡卻一反常態,擁有高聳的紅樹林,獨特的植物和珍稀的野生動物。

這處位於烏茲(Uzi)和楚瓦卡(Chwaka)紅樹林海灣之間的保護區有著桑給巴爾獨有的紅疣猴,許多遊客來到這裡,就是為了一睹這個瀕臨滅絕的動物真容。當然,我也不例外。

桑給巴爾紅疣猴(Piliocolobus kirkii)最鮮明的特徵就是頭上有長長的白色毛髮形成的頂冠,背部的毛髮則是神秘的暗紅色,像是披了一件時髦的外套,而他們的臉頰則是黑色的。紅疣猴通常都會棲息在樹上,所以我在搜尋他們的身影時總是會往樹梢或叢林身處看,基本上一拍一個準。

而普通疣猴的毛髮則普遍呈黑棕色,這樣對比下來,那件暗紅色外套果然十分顯眼和酷炫呀。

桑給巴爾紅疣猴是完全素食,所以他們每天會在樹上蕩來蕩去,尋找大量的樹葉、水果和種子。

其實,在喬扎尼紅樹林保護區建成之前,由於桑給巴爾大規模的農業開發和木材砍伐,這裡的森林資源受人為破壞的程度很高,在許多物種瀕臨滅絕之際,政府決定建立這片保護區以維持這裡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所以行走其中,除了帥氣的紅疣猴外,你還可以見到很多珍稀的鳥類和蝴蝶。來到這裡探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這讓我能夠在海島上享受森林帶來的清閒時光。

相關焦點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08年08月06日 0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 疣猴亞科的成員尾巴都很長,它們棲息在樹上,主要吃樹葉
    疣猴亞科的成員多種多樣,有鼻子很長、臉色蒼白的長鼻猴,從解剖學上看它們應該生活在地面,但由於島嶼氣候變化的限制,卻生活在紅樹林和雨林之中;紅腿白臀葉猴面部的皮膚像白雲一樣白,有形成環狀的白色鬍鬚,看上去就像穿上了灰、黑、紅三色制服的唱詩班領唱;更加華麗的是有著白色長毛"鬥篷"的黑疣猴;亞洲葉猴有著瘦削的臉龐、小巧的鼻子,這些特徵正是它們被命名為"葉猴"的原因,而葉猴屬的拉丁學名"Presbytis"
  • 黑葉猴、紫面葉猴、戴帽葉猴和黑白疣猴的群體數量為6~9隻
    雌性疣猴亞科動物在大約4歲時發育成熟,雄性大約在5歲。疣猴類的交配沒有嚴格的季節限制,但是一般有一個出生的高峰期,而且幼猴也剛好在食物豐盛的時候斷奶。交配行為一般是由雌性發起的。一隻可受孕的雌長鼻猴如果看上了某隻雄猴,就會緊閉嘴巴撅起嘴唇。
  • 500多種靈長類動物一半以上瀕臨滅絕
    「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日前,一份由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家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人類的「親戚」正在快速減少。我國的靈長類動物都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布在哪些區域,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他們呼籲,人們應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悄然來襲,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學習拯救地球吧!
    對於世界物種瀕臨絕種的問題,我們從小學課本就熟知了,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正視這個問題。但是這一次,沒有人能夠在忽視這個問題!墨西哥國立大學的傑拉多·希巴洛斯教授(Gerardo Ceballos)說,地區性的生態系統正面臨崩潰的危險。
  • 【 10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 】
    10、眼鏡猴:眼鏡猴是一種珍貴的小型猴類,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全世界有794多種野生動物由於缺少應有的環境保護而瀕臨滅絕76科300餘種植物瀕臨滅絕以下資料只是人類目前所知,不知道還有多少知名或不知名的物種正在消失
  • 暑假可去長隆看「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黑白疣猴
    【導語】:據了解,「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黑白疣猴入駐長隆新區「非洲森林」。暑假去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不僅可看到全國最大的生態主題科普館叢林發現和全國首創環島非洲動物展區「非洲森林」,在這裡,你還將身臨其境發現叢林帶給你的無限驚喜,與前所未見的非洲森林動物近距離接觸,輕鬆上一堂自然與動物的生動科普課。
  • 「巴薩峇里維基」:讓瀕臨滅絕的地方語言迎來春天
    歷時多年,嘔心瀝血,從多語言叢書到多媒體詞典,再到虛擬圖書館,印度尼西亞巴薩峇里組織的「巴薩峇里維基」項目讓瀕臨滅絕的地方語言迎來鮮花滿園的春天,該項目獲得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世界上大約有2500種語言,其中包括100種瀕臨滅絕的印尼語,而在652種印尼地方語言中有11種已經滅絕。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盤點地球上最稀有的三種動物,它們隨時都有可能滅絕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每一種動物的生命都是十分寶貴的,可是由於生存環境的變化許多動物都處在瀕臨滅絕的境地,其中這三種動物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它們隨時都有可能滅絕,我們來看一下是哪三種動物!指猴是一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奇猴,是世界上最為稀有的哺乳動物之一,它們白天睡覺夜裡出來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物來源。它們出來覓食的時候總是用它們的手來敲擊樹木,從而判斷裡邊有沒有蛀蟲。
  • 以鐵當外殼的蝸牛,發現至今不到20年,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看得到
    有一種「硬核」蝸牛,外殼是鐵做的,它們生活在印度洋水下3000米的熱液噴口附近,隨時面臨著消失的風險。鐵殼蝸牛是在2003年首次發現的,它們的生存區域只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全世界只在印度洋深海熱液噴口附近發現過它們的棲息地。發現至今的16年裡,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見到過其身影。
  • 在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的瀕臨滅絕的一隻有角的犀牛
    印度獨角犀牛有什麼特別之處?那麼任何瀕臨滅絕的動物都值得一些關注和保護。2/3的獨角犀牛種群在印度!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它是一種亞洲動物,人口過剩的印度正竭盡全力保護它們。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估計有1,870至1,895隻犀牛活著。。 2015年,估計共有3,555隻印度犀牛生活在野外。「世界上有幾種類型的犀牛,但印度「更大的獨角犀牛」就是我在這裡談論的那種。最近,你可能已經看到黑犀牛的3個亞種現在已經滅絕。印度正在努力防止這些人發生這種情況。
  • 剛被發現就瀕臨滅絕?科學家: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都在緬甸
    據說它們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六千萬年前,儘管它們是低等原始猴類動物的一個小分支,但它們至今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東南亞部分地區,不同地方生長的眼鏡猴還有不同的名字,如菲律賓眼鏡猴、侏儒眼鏡猴和巽他眼鏡猴,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經過了高度特化,眼睛特別大,體重和老鼠一般,就連身體長度都只有十多釐米的樣子。
  • 桑給巴爾豹:被妖魔化的豹子 桑給巴爾豹滅絕了沒有?
    桑給巴爾豹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豹類,從20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對桑給巴爾豹的生活環境進行了破壞,也導致桑給巴爾豹的數量正在極具減少,傳聞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就沒有發現過桑給巴爾豹,時至今日,在當地並沒有發現過桑給巴爾豹的蹤跡,桑給巴爾豹滅絕了沒有呢?
  • 「真正的香蕉」已瀕臨滅絕
    卻鮮少有人知道它「脫胎換骨」的跌宕經歷——香蕉一度瀕臨滅絕。1香蕉鄙視鏈頂端的古早香蕉21世紀人們所熟知的香蕉,叫做「香芽蕉」(Cavendish,又稱「華蕉」)。體型小、細長,它們幾乎都能被一手輕鬆拿起。
  • 人類曾瀕臨滅絕 史前文明存在有證據
    7萬年前的人類瀕臨滅絕到7萬年前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早期人類數量銳減至2000人,致使人類瀕臨滅絕。以色列和美國的聯合研究小組主導的研究主要檢測了人類的線粒體DNA(通過母系遺傳後代),發現非洲南部的霍伊人和桑恩人在9萬至15萬年前與其他人類發生分離。
  • 瀕臨滅絕的環尾狐猴雙胞胎降生,身高只有15釐米
    有很長一段時間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導致環尾狐猴的數量大幅度減少。而且馬達加斯加島上的一些原住民,還保持著將環尾狐猴作為食物的習慣,他們的捕獵行為,成為環尾狐猴數量減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目前環尾狐猴在野外瀕臨滅絕,生存狀況令人擔心。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環尾狐猴,喚起人們對馬達加斯加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在島上做了很多工作。同時在其他地區的動物園中,人們也在不遺餘力地進行著環尾狐猴的人工繁育,增加其種群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