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當外殼的蝸牛,發現至今不到20年,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看得到

2021-01-15 記者倪好

有一種「硬核」蝸牛,外殼是鐵做的,它們生活在印度洋水下3000米的熱液噴口附近,隨時面臨著消失的風險。

鐵殼蝸牛是在2003年首次發現的,它們的生存區域只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全世界只在印度洋深海熱液噴口附近發現過它們的棲息地。發現至今的16年裡,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見到過其身影。

特殊的生存環境讓鐵殼蝸牛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找到了獨特的自我保護方式——用堅硬的鐵殼裹住了柔軟的自己。

鐵殼蝸牛也叫鱗腳蝸牛(Chrysomallon squamiferum),它的殼由三層組成,最裡面一層類似普通蝸牛的鈣化殼,中層為有機物,外層則是堅硬的硫化鐵。三層殼共同保護著鱗腳蝸牛的大心臟。

身披層層疊疊的金屬盔甲,雖然能夠避免受到捕食者的傷害,卻無法抵擋海底礦物開採造成的威脅。

由於海底熱液噴口附近富含許多礦物質,近年深海採礦活動越來越頻繁,鐵殼蝸牛的棲息地也因此遭到破壞。上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鐵殼蝸牛列為瀕危物種,它成為第一個因為深海採礦而瀕臨滅絕的物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所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鐵殼蝸牛的生存空間極其有限,其中的2/3已經因採礦而遭到破壞,而且採礦活動還在持續進行。我們不知道鐵殼蝸牛是否進行了遷徙,也不知道遷徙後它們能否繼續安全地生存。

人們對鐵殼蝸牛的認識還知之甚少,但是很明顯,人類破壞的速度遠比研究的速度快得多。如果不迅速加以保護,還沒等我們真正了解這種生物前,它們就已經滅絕了。

你怎麼看鐵殼蝸牛,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點讚、關注、轉發,支持原創!

相關焦點

  • 世界奇特的蝸牛,外殼連子彈都打不穿,美軍率先用來做頭盔和裝甲
    導語:世界奇特的蝸牛,外殼連子彈都打不穿,美軍率先用來做頭盔和裝甲大自然充滿了神秘,總是吸引人類去探索,而人類在大自然中也得到了的很多的啟發。比如美國曾經試圖在鐵甲生物身上研究出軍事武器裝備,而這種生物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鐵甲生物,具有比較特殊的屬性,這種特別的動物就是鱗角腹足蝸牛,該生物非常的特別,外殼堅硬無比,連侵徹力強悍的子彈都無法將其擊穿,美軍由此得到啟發,用來打造頭盔和裝甲。鱗角腹足蝸牛長得像蝸牛,屬於蝸牛科。但與陸地上的蝸牛不一樣的是,這種蝸牛生長在兩千多米的深海裡,主要分布在印度洋。
  • 半透明的蝸牛, 像老鼠的鹿, 過去10年發現的新物種真的奇特
    過去十年出現了一批長相奇特的新物種,例如半透明的蝸牛,長得像老鼠的鹿等等。眾所周知,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其中生物史雖然僅僅只有十幾億年,但是如今世界上生物種類樹木已經超過了八百萬種,甚至有可能接近一千萬種。早在2011年就有國際研究指出,地球上大約存在著870萬種生物,其中有大部分生物尚未被發現,未知的陸地生物佔到了85%左右,而未知的海洋生物則高達90%左右。
  • 倒黴的夏威夷蝸牛,因為外殼太漂亮被人類捕捉滅絕
    2018年10月24日我們曾科普了非洲大蝸牛(詳見: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當時我們並沒有說非洲大蝸牛的分類,其實這種大型蝸牛是屬於瑪瑙螺科的。而除了瑪瑙螺科以外,還有一種小瑪瑙螺科,在這種小瑪瑙螺科以下有一種非常漂亮的蝸牛名叫——夏威夷蝸牛。
  • 小蝸牛,大危害,「勵志」蝸牛大量繁殖湧現所帶來的
    「蝸牛,蝸牛,先出犄角後出頭」「給我一個小小的家,一個蝸牛的家」,提起蝸牛,大家都會覺得這小東西實在可愛。一隻小小的蝸牛,有著硬硬的外殼,與柔軟無比的內心。它雖然弱小,內心卻很強大,它不斷地爬啊爬,失敗了,繼續爬,從來沒有疲憊和放棄,很久以來,它都是勵志的代名詞。可是,曾幾何時,那不常見的蝸牛多起來了。
  • 古巴有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外殼獨特,變成長長螺旋形
    在動物世界中,蝸牛的種類非常繁多,已知的大約有四萬多種蝸牛,分布在世界各地,蝸牛也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人們常見的蝸牛帶著圓形的螺旋形外殼,實際上蝸牛的外殼形狀也是有很多形狀的,例如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形狀,不同種類的蝸牛外殼也不一樣,這次來認識古巴中一種像長螺的蝸牛—
  • 古巴有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外殼獨特,變成長長螺旋形
    在動物世界中,蝸牛的種類非常繁多,已知的大約有四萬多種蝸牛,分布在世界各地,蝸牛也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人們常見的蝸牛帶著圓形的螺旋形外殼,實際上蝸牛的外殼形狀也是有很多形狀的,例如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形狀,不同種類的蝸牛外殼也不一樣
  • 圖什麼今天你可能不知道:蝸牛的牙齒數量世界第一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卻有26000多顆牙齒!
  • 世上最堅硬的蝸牛,將鐵鍍入自身外骨骼,子彈也打不穿其外殼
    -2460 米)處被是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的,第一次發現鱗角腹足蝸牛的美國人試著用瑞士軍刀劃開它的外殼,結果令人驚奇的是瑞士軍刀只能在它的殼上留下一條淡淡的劃痕。鱗角腹足蝸牛之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紀才被人們發現,一方面原因是它生活在2000多米的深海中,這個地理環境就阻礙了大部分窺探者的目光。另一個原因就是鱗角腹足蝸牛對生存環境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在深海熱液噴口附近才有分布。
  • 印度洋中的「鐵甲蝸牛」,有子彈都打不穿的外殼,連美軍都在研究
    而現在有一種神奇的小生物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蝸牛,又被稱作「鐵甲蝸牛」,擁有這樣的名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外殼非常的堅硬。雖然普通的蝸牛外殼就已經很堅硬了,但這種蝸牛的外殼可不是普通的蝸牛能比的,它的外殼就連子彈都難以穿透。這樣獨特的外殼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 港影:麥路人,被剝掉外殼的蝸牛
    他們就像被剝掉外殼的蝸牛,一陣微風吹過,都會感覺到疼痛,而且是錐心刺骨的那種。如果懂得設身處地,就會感同身受。《麥路人》是一部純粹的香港製作。但同時也是華語電影中的品質之作,絕不會觀影失望。每個人其實都有心事。我們在人生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做過的每個選擇,都會有後續的影響。
  • 近10年發現的鼠鹿,錢幣蛙,透明蝸牛等7個新物種,你見過嗎
    在動物界,許多物種已經滅絕,也發現了許多新物種。近10年發現的新種很多,以下7種比較特殊。其中鼠鹿,錢幣蛙,透明蝸牛的樣子超乎想像。透明蝸牛這種透明蝸牛是科學家去年在世界上最深的洞穴系統中發現的。它與普通蝸牛最大的不同就是外殼是透明的。它生活在地下980米沒有光線的地方。也許因為沒有陽光,它形成了一個透明的外殼。瓦卡達去年還發現了瓦卡達。
  • 螢光海 全世界只有八個地方能看到的藍色精靈
    被稱為生物螢光海灣的地方全世界只有8個,三個在波多黎各,兩個在澳大利亞,一個在馬爾地夫,還有兩個在遼寧大連和河北秦皇島。螢光海的出現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秦皇島環境的良好!螢光海像個精靈古怪的藍精靈,你看到它在一個小水灣裡待著,等你過去就看不到了。一個海浪打過來,可能到了你的腳下就突然發出藍色的螢光。孩子們頑皮的拍打著海水,它就不擇時機的撲了過來,賴在你的身邊。
  • 這種蝸牛全身盔甲,還自帶食品工廠!
    鱗角腹足蝸牛(The Stocks)自帶食品工廠鱗角腹足蝸牛生活在近3000米的印度洋海底深海熱泉噴口,那裡生物量極低,高壓低氧,噴口裡噴出來的物質含有毒性。在這樣的環境裡,覓食很不容易。再看鱗角腹足蝸牛,它們的齒舌已經高度退化,沒有上下頜,也找不到唾液腺,只有一個小圓嘴巴,幾乎不具有攝食能力,也難以進行濾食。
  • 這種蝸牛全身盔甲,還自帶食品工廠
    再看鱗角腹足蝸牛,它們的齒舌已經高度退化,沒有上下頜,也找不到唾液腺,只有一個小圓嘴巴,幾乎不具有攝食能力,也難以進行濾食。幸好,在磷角腹足蝸牛生活的地方,有一些細菌,可以通過化學合成,利用硫化氫獲取能量。在磷角腹足蝸牛的體內,就有著這樣的細菌。這些共生細菌主要分布在蝸牛的食管腺體中。而它們的食管腺體比其他蝸牛體內的腺體大1000倍。
  • 這種蝸牛的外殼到底有多硬?子彈打不穿,是地球上甲殼最硬的生物
    大家應該都見過蝸牛吧,下雨過後,我們常常可以在一些溼滑的地方找到這種可愛的小生物,我們知道蝸牛是一種很膽小的生物,一遇到危險就會立即躲進自己的保護殼中,而它們的保護殼並不算堅硬,一些小蝸牛,被人輕輕一踩甚至都會碎裂,不過你們知道嗎?世界上甲殼最硬的生物居然是一種蝸牛,它們的外殼非常堅硬,甚至子彈都打不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全世界唯一外殼由鐵構成的生物,連腳都鍍上了一層鐵
    人類發現鐵還是從隕石當中,最早開始使用鐵的民族是土耳其北部哈梯先民,距今4500年前左右,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冶煉鐵的記錄是公元前800年的虢國玉柄鐵劍,人類發現鐵,跟人類發現含鐵生物的過程是一樣的離奇。
  • 科學家在印度洋中發現自帶磁性的「金屬生物」,外殼堅硬到能防彈
    ,所以比較易碎,個頭比較大的蝸牛的殼是很硬的,已知外殼最硬的生物就是鱗角腹足蝸牛,它是一種生活在印度洋深海海底熱液噴口附近的軟體動物,殼子硬到連子彈都打不透。鱗角腹足蝸牛生活在印度洋海面以下兩千多米的海底,主要是海底熱液噴口區中,最早發現於2001年,但直到2015年,科學家們才真正了解到這種蝸牛的堅硬外殼和生活習性。
  •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探秘最慢的物種,多種蝸牛讓你大開眼界
    現代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好多小時候見過的物種,現在也見不到了。昨天出門遊玩偶然間看到一隻蝸牛,很普通的那種,所以就提起了興趣,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分享給大家。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
  • 臺灣居住人權運動——「無殼蝸牛」爬行20年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並非為選舉而生,他們「居者適其屋」的理想和實踐,濫觴於21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段買房子,對於李幸長都並非做不到。從臺北縣中和的黃昏市場賣米糕起家的他,現在已經在大陸和港臺擁有300家鍋貼專賣店。不過,他堅持只買了兩處「必須要住」的房子。
  • 地球上唯一鐵甲生物, 子彈也打不穿外殼, 美國拿它研究防彈衣
    地球是龐大的,至今仍有一些人類無法涉足的地方,人類沒有見過的生物。在人類已有記錄過的生物中,也有許多超乎人類想像的存在。今天我們就要說一種十分奇特的生物,它的外殼完全是由鐵組成的,子彈都打不透,是名副其實的鐵甲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