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有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外殼獨特,變成長長螺旋形

2021-01-15 六維自然

在動物世界中,蝸牛的種類非常繁多,已知的大約有四萬多種蝸牛,分布在世界各地,蝸牛也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人們常見的蝸牛帶著圓形的螺旋形外殼,實際上蝸牛的外殼形狀也是有很多形狀的,例如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形狀,不同種類的蝸牛外殼也不一樣,這次來認識古巴中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

一、柯氏狹頸蝸牛的種群

柯氏狹頸蝸牛和其它蝸牛最大區別,就是外殼明顯不同的,其外殼像長螺一樣,擁有長長的螺旋形的外形,身上還有很多中空的白色棘刺,看上去不像一隻蝸牛,更像一隻螺。

柯氏狹頸蝸牛的體型比較小,一般體長約為30毫米左右,它們棲息地分布在古巴的山地林區中,也是古巴的特有物種,暫時只有古巴發現這種獨特的蝸牛。

二、柯氏狹頸蝸牛的食譜

柯氏狹頸蝸牛的外殼比其它蝸牛顯得更「豪華」一些,但防禦功能都是一樣的,這是它們一種防禦工具,當遇到威脅時,蝸牛的頭尾一起縮進甲殼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獵食者,增加逃生的機率。

在蝸牛的食譜上,大多數種類的蝸牛都是植食性的,一般以植物葉和嫩芽等為食,柯氏狹頸蝸牛也是這種獵食行為,但也有種類的蝸牛是肉食性蝸牛,以其它種類蝸牛為食。

三、蝸牛的相關特點

大多數蝸牛被列入是一種農業害蟲,因為蝸牛會吞食農作物,人類雖看不到它們的牙齒,但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多達26000多顆牙齒,它們無法咀嚼食物,但被蝸牛爬過的植物,都是它的食物,會造成農作物減產,降低農作物的經濟價值等等。

對於蝸牛這類動物,實際上蝸牛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廣義的蝸牛是指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而漢語中蝸牛就只指陸生種類,是陸生的蝸牛。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古巴有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外殼獨特,變成長長螺旋形
    ,這次來認識古巴中一種像長螺的蝸牛——柯氏狹頸蝸牛。> 柯氏狹頸蝸牛和其它蝸牛最大區別,就是外殼明顯不同的,其外殼像長螺一樣,擁有長長的螺旋形的外形,身上還有很多中空的白色棘刺,看上去不像一隻蝸牛,更像一隻螺。
  • 古巴有一種美麗的蝸牛,驚豔得不像現實中物種,是世界最美麗蝸牛
    在動物世界中,蝸牛是一種行動比較緩慢的物種,但它們繁殖能力強,適應環境能力強,所以世界上蝸牛的種類非常繁多,大約25000多種,遍布世界各地,分布非常廣泛。有些蝸牛的顏色比較單調,有些蝸牛則異常驚豔,其中古巴有一種美麗的蝸牛,有著「世界上最美麗的蝸牛」之稱。
  • 木木森林 | 蝸牛與螺
    蝸牛與螺 雌雄同體的蝸牛,原本可以躲在殼裡無欲無求,只是為了繁衍,特殊時期依然需要一個伴侶。當然,這並不代表它們重情義,對於天生軟體的動物而言,纏綿悱惻只是一種交換甚至謀略——弱者的心中常常是最沒有柔情的。
  • 魚缸是養魚的,為什麼還會長蝸牛,你知道這些蝸牛怎麼來的麼?
    關於這個問題養魚人也聽過不少魚友說過,特別是養水草的朋友們是最常遇到魚缸長蝸牛這件事的。而很多人都會對魚缸長蝸牛有一份疑惑,這些「蝸牛」到底是怎麼來的,生長在魚缸之後對觀賞魚以及魚缸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影響丶該怎麼進行防治呢?
  • 古巴彩繪蝸牛就像古巴老爺車一樣,是一件珍稀藝術品
    但有一種動物你只能在古巴找到,它們有著能與五顏六色的老爺車媲美的外形,並且隨著數量的減少愈發珍貴,它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古巴當代動物藝術品---古巴彩繪蝸牛。古巴彩繪蝸牛主要生活在亞熱帶森林的沿海環境中,不過我們有且只能在古巴看到它們。它們是一種行動特別遲緩的生物,六個月待在同一個莊園都是平常事。
  • 深海「鋼鐵俠」:螺殼含磁鐵、腹足長鱗片的蝸牛
    2001年,科學家在印度洋的Kairei熱液口區首次發現了鱗角腹足蝸牛。即使是在熱液口生物群落中,它們也是非常令人驚奇的發現,從來沒有一種腹足類動物像它們一樣長出數以百計的鱗片!可以說,鱗角腹足蝸牛的身體皆被鐵化合物覆蓋,主要是二硫化亞鐵(黃鐵礦的主要成分)和四硫化三鐵(Fe3S4),後者具有磁性,因此鱗角腹足蝸牛會被磁鐵吸住。
  • 蝸牛是不是昆蟲?
    蝸牛別稱蝸婁牛、駝包蜒蚰等,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蝸牛是不是昆蟲吧!
  • 倒黴的夏威夷蝸牛,因為外殼太漂亮被人類捕捉滅絕
    2018年10月24日我們曾科普了非洲大蝸牛(詳見: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當時我們並沒有說非洲大蝸牛的分類,其實這種大型蝸牛是屬於瑪瑙螺科的。而除了瑪瑙螺科以外,還有一種小瑪瑙螺科,在這種小瑪瑙螺科以下有一種非常漂亮的蝸牛名叫——夏威夷蝸牛。
  • 蝸牛吃什麼?蝸牛有哪些種類?
    註:圖文轉載自網絡,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蝸牛是農業害蟲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主要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公園、庭園、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陰暗潮溼地區。那麼蝸牛吃什麼?蝸牛有哪些種類?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世界上顏值最高的蝸牛, 這絕不是彩繪——絢麗的叢林「糖果」古巴彩色蝸牛
    它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蝸牛🐌-古巴蝸牛!  它又叫古巴糖果蝸牛、古巴彩色蝸牛、叉線蝸牛等, 古巴蝸牛到底有多美呢?有圖為證!作為古巴最著名的蝸牛品種,她驚豔得不像是現實中的物種,在雨林中顯得特別華麗突出,就像絢麗的糖果在叢林中漫步。
  • 蝸牛的種類有哪些?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蝸牛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的種類很多,約25000多種,遍步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我國有食用價值的約11種,如褐雲瑪瑙蝸牛、高大環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江西巴蝸牛、馬氏巴蝸牛、白玉蝸牛等。
  • 雨後不少蝸牛爬到水泥牆上是在做什麼?雨後為什麼蝸牛會爬牆上...
    導語:一般在雨後,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蝸牛在牆上緩慢的爬著,看起來像在嗮太陽,又像在吃東西。那麼,你知道雨後不少蝸牛爬到水泥牆上是在做什麼嗎?到底在雨後為什麼蝸牛會爬牆上?其實,蝸牛和人一樣,也需要補鈣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補鈣方法吧。
  • 這種蝸牛比手指還長,1隻就有上百條蟲!最近頻現深圳
    ,名副其實,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沒錯,蝸牛和螺其實屬於同一家族)。根據相關文獻報導——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
  • 魚缸就怕有螺?這些螺不僅好看,它們還是勤快的清潔工
    觀賞螺就像觀賞魚和其它寵物一樣,有各種形狀和大小、顏色和圖案。一般來說,野生的淡水螺可以活很長時間,大約三到五年,不過在理想條件下的水族箱中,它們甚至可以活到10歲。在水族寵物市場,養觀賞螺漸漸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觀賞螺進入到魚店供大家挑選。下面我介紹4種比較熱門、飼養難度不大的淡水觀賞螺給大家,或許可以幫到正在糾結養什麼寵物的你。
  • 蝸牛居然會下蛋!而且是從嘴裡吐蛋?
    那個視頻裡的主角,叫褐雲瑪瑙螺,又叫非洲大蝸牛、白玉蝸牛。大家說得都對,它確實正在產卵(下蛋)。蝸牛的嘴並不是長在「頭」上,而是長在「腳」上。為啥這麼說呢?這是因為蝸牛的嘴長在了「腳」上,而「腳」恰巧長在了「頭」上。
  • 蝸牛作為一種農作物的害蟲,誰是蝸牛的天敵呢,老農說是螢火蟲
    在茫茫的大海上,在夜晚船舶行駛只能依靠燈光來傳遞信息,動物界也有這種依靠光來傳遞信號的,公蟲發出信號之後,就會有雌性的接受到求偶的信息,在這種光照的信號下,這對昆蟲就會成為伴侶,擁有這種奇特求偶方式的昆蟲,就是我們熟悉的螢火蟲,螢火蟲擁有獨特的發光器,能夠在夜晚發出很醒目的光,也是孩童喜歡玩耍的昆蟲
  • 蝸牛是從蛋裡面生出來的?未知的知識又又又增加了
    大家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在蝸牛的觸角中間往下一點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個小洞就是蝸牛的嘴巴,蝸牛的嘴巴很小,它的嘴巴大小跟針尖差不多,科學家們都把它稱為「齒舌」,蝸牛的嘴裡有一條矩形的舌頭,上面長著無數細小而整齊的角質牙齒,這些牙齒最多有135排,大概每一排都有105顆牙齒。
  •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8日報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將殼長反的蝸牛進行配對,以求發現遺傳規律以及治療人類類似疾病「右位心」的方法。  這項研究開始於「左撇子」蝸牛傑裡米被從堆肥中救出,原本默默無聞的蝸牛現在變得獨一無二。它的殼以不同於正常蝸牛的方式捲曲,科學家此前一直為它尋找類似的伴侶,現在兩隻「左撇子」蝸牛被發現,一隻在英國,另一隻則在遙遠的地中海。科學家希望傑裡米和其中一隻蝸牛進行交配,改變下一代的基因,使它們成為正常的蝸牛。
  • 《最強蝸牛》士官長怎麼得 士官長獲得方法分享
    最強蝸牛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裝備防具,每件裝備防具的屬性與其作用都不相同,比如士官長這件裝備就是非常適合格鬥場的裝備,那麼最強蝸牛士官長怎麼得?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士官長的獲取方法和屬性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深海「坦克」蝸牛:全身覆蓋金屬鱗甲
    甘蔗蝸牛:它可能是世界上最華麗多彩的蝸牛,原產地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甘蔗蝸牛長著彩虹色外殼,看上去頗似塗畫效果,但事實上這是自然形成的。海蝴蝶蝸牛:它看上去不像普通的蝸牛,海蝴蝶蝸牛不是使用腹足在地面上滑行,它的腹足已進化形成翼狀波瓣,它會拍打翼狀波瓣在海水中行進。海蝴蝶為了更好地適應遊泳,已完全退化失去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