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被發現就瀕臨滅絕?科學家: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都在緬甸

2020-12-02 悟空科學

猴子,不都是猴?

眾所周知,靈長目由猿猴亞目和原猴亞目之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顏面像狐、還是顏面和人更接近。在動物世界,靈長類動物就是最高等的類群,它們擁有更發達的大腦且手腳靈活,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是雜食性動物。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很多種靈長類動物都叫猴,猴子就這樣變成了一種俗稱。

實際上,猴子雖然長得都比較相似,但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種屬分類,比如:

頭看著特別小、四肢和尾巴纖瘦而細長的身軀,尤其是接近一米上的尾巴配上五六十釐米的身體長度,以及總是在頭頂立著的一撮黑毛,看上去就和一半的猴子不一樣,它們的名字就叫黑葉猴。

很多人都知道眼鏡蛇,但你聽說過眼鏡猴嗎?據說它們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六千萬年前,儘管它們是低等原始猴類動物的一個小分支,但它們至今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東南亞部分地區,不同地方生長的眼鏡猴還有不同的名字,如菲律賓眼鏡猴、侏儒眼鏡猴和巽他眼鏡猴,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經過了高度特化,眼睛特別大,體重和老鼠一般,就連身體長度都只有十多釐米的樣子。

緬甸有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

就在緬甸,科學家們發現一群特殊的猴子,它們的數量應該不大,估計有兩三百隻得樣子,儘管一開始就有人懷疑它們是一個尚未命名得新猴子物種,但科學家並沒有貿然斷定這個想法。

後來,科學家們結合了緬甸叢林中這些猴子的特徵,對比它們的DNA、毛色、尾巴長度和頭骨形狀等方面與其他近親(葉猴近親、乃至整個烏葉猴屬動物)之間的不同,並查詢和分析了博物館的現有標本和歷史數據,最終宣布緬甸境內發現的這種猴子就是一個新物種。

然而很遺憾的是它們並不是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而僅僅是生活在緬甸的這片叢林,就連現存數量都很可能不超過200隻。也就是說,這個新的猴子物種,就在被確認和其他猴子不一樣的時候,同時也被宣布了瀕臨滅絕,並被打上了極度瀕危物種的標籤,而它們的名字也正式被取為「波帕葉猴」。

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奇怪,既然是一個新物種被發現,怎麼才剛發現就可能要滅絕了呢?科學家表示這並不奇怪,尤其是這種通過基因重新分類被確定的新物種,它們是從亞種被確定為一個新的物種,它們和其他近親擁有相同的祖先,但自己身上的遺傳信息又明顯不同於其他亞種,並非通過「能否繁殖出可育性後代」這個角度來進行判定。

「波帕葉猴」被提升為新物種有什麼作用?

眾所周知,任何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動物,都相當於身上打上了保護的標籤,這對於一個物種的生存和繁衍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這些現存數量極少的物種沒有被大家關注,那麼它們很可能因為某些人為原因(獵捕和自然棲息地被破壞)和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快速走向滅亡。

所以,儘管將某個亞種中的一部分動物提升為新物種很可能會引起一些小的爭議,但這對於此類瀕危動物的保護來說卻具有積極意義,而不至於讓它們在大家的不知不覺中就從地球上消失不見。

科學家們還表示,「波帕葉猴」原本在緬甸境內廣泛分布,之所以它們從一開始的中等規模變成如今的幾百隻,正是周圍人們的農業種植活動對它們的生存造成了極大威脅,這才導致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波帕葉猴」活下來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生活在聖地波帕山的「波帕葉猴」數量應該最多,很可能超過了100隻,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會給這個新物種取名為「波帕葉猴」,然後將他們列入了瀕危物種的名單之中。大家都希望「波帕葉猴」以後可以得到人們的善待,將會有更多人加入到讓「波帕葉猴」免遭滅絕的更多針對性活動中。

正如此前有人曾在我國的海南島上發現一種很稀有的靈長類動物,而它們的現存數量也從最開始的十隻左右,變成了現在的30隻左右,而它們的名字就是海南長臂猿。

相關焦點

  • 剛在緬甸發現的新猴子品種已被列入瀕臨滅絕物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動物學研究》雜誌(Zoological Research)消息,科學家在緬甸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就科學而言屬於新物種的猴子。這鐘猴子剛被發現,就被宣布為瀕臨滅絕的物種。據專家計算,這個品種猴子的數量不超過200-250隻。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 責任編輯:何路曼   中新網11月1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 科學家在緬甸「聖山」發現瀕危物種,全球僅剩250隻
    一路上有很多的猴子,也許是它們生長在靈山,也沾染了不少靈氣。這些猴子中,可有一群是瀕臨滅絕的波巴葉猴。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
  • 西安科學家研究新發現 逾半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
    西安新聞網訊 「從1985年至今,二十餘年的研究,讓我對這些秦嶺中的小精靈越來越喜愛,所以當研究發現不少靈長類的物種瀕臨滅絕的時候近日,中國靈長類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李保國研究團隊刊發報導顯示,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而更多物種都存在種群數量下降的情況。
  • 瀕臨滅絕 新物種「波巴葉猴」現緬甸森林
    科學家在緬甸中部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靈長類新物種「波巴葉猴」(Popa langur),但科學家預估這種體型輕巧的樹棲動物目前全球僅存200至260隻,屬於極危物種,同時呼籲相關機構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物種。
  • 最新報告發現,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淡水魚瀕臨滅絕
    根據世界上16個保護機構彙編的一份重要的最新報告,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淡水魚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長著藍色身體的一大生物,本該是新物種,如今卻瀕臨消失!
    長著藍色身體的一大生物,本該是新物種,如今卻瀕臨消失!世界上存在太多人類聞所未聞的生物,它們長期生活在自然界中,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家園,在自然界中繁衍後代。由於人類的認知有局限,當看到這些生物時,難免心中感到好奇。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近現代人類的活動日益影響著地球的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目前世界上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面臨消失,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而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更可怕的是,消失的物種還會通過生物鏈引起連鎖反應,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
  • 25種靈長類瀕臨滅絕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科學調查顯示,大猩猩、狐猴和猩猩等25種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約佔靈長類動物總數的10%。叢林肉捕獵、非法買賣動物以及棲息地喪失是導致靈長類滅絕的3大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對靈長類動物數量進行了調查,全球114種靈長類,已經出現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紅色名錄中。猿、猴子、狐猴和其他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被認為是維持它們生態系統的重要物種。通過傳播種子和與環境的其他交互作用,幫助維持森林中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瀕危靈長類包括越南卡巴島金葉猴和中國海南長臂猿。
  • 生物學家發現一種新猴子,深山裡生活了100萬年,如今只有200多隻
    猴子是常見的動物,屬於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中的猴科。全世界猴子的種類和數量都非常多,生物學家們已經統計有22屬120餘種,主要分為獼猴亞科和疣猴亞科兩類,猴科動物也是靈長目中最大的一科。在我國,猴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但是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周邊山區也有猴子分布,比如在太行山和燕山中仍然有獼猴生存,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青松嶺的深山裡邊仍有野生獼猴生存。但是野生靈長類動物大多生活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相對而言,我國南方的猴子種類和數量都遠超北方地區。
  • 世界上最醜的蘭花,剛被發現
    儘管人類對地球一直在進行環境與生物上的虐待,但全世界每年仍然可以發現數十種新植物。在災難的2020年,生物學家們繼續從沒停止過探索和研究,多達156個新物種已列入倫敦皇家植物園編制的現有參考清單中的「植物清單」裡,其新成員就包括「世界上最醜的蘭花」。截圖來自ABC新聞網在此次發現中,蘭花品種佔多數,多達三分之一的新物種來自這個家族。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全球石炭巖生態系統遞減 彩虹蝸牛瀕臨滅絕
    全球各地的石炭巖生態系統目前以驚人的速度遞減,意味著彩虹蝸牛棲息的生態環境正逐漸失去生物多樣性資源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泰國最新發現一些色彩鮮豔的「彩虹」蝸牛,儘管它們剛被發現,卻已經瀕臨滅絕。獨特的是每支棲息在山脈的彩虹蝸牛物種都各不相同,這些肉食性蝸牛生活在巖石縫隙之中,以體型非常小的蝸牛、昆蟲幼蟲和蠕蟲為食,但是這些美麗的小動物目前面臨著滅絕危險,它們的石灰巖棲息地已被人類破壞。在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發現三種核子木屬蝸牛新物種。這些新物種顯示了獨特的特有分布,意味著它們在一個地理區域中是獨一無二的。
  • 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別滅絕的風險,並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復。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最新研究揭示:25.5%的食草動物瀕臨滅絕之危
    最新研究揭示:25.5%的食草動物瀕臨滅絕之危 2020-08-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麼可愛的猴子也會瀕臨滅絕?體型很小靈活自如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中的動物千奇百怪,拇指大小的猴子,你見過嗎?狨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的叢林中,因其只有拇指大小,又被稱為拇指猴。而新生的猴子只有一顆蠶豆大小,體小尾長。狨猴的性格十分溫和,毛茸茸地趴在手指上,看著非常可愛,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也是當地人的寵物。狨猴雖然體型狹小,但它的視力非常好,奔跑跳躍也是靈活自如,絲毫不遜色於其他的猴子。但有一點比較奇怪,所有的雄性狨猴都是色盲。然而,這麼可愛的狨猴也會面臨滅絕的危險,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小,這是它們瀕臨滅絕的主要因素。
  •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他們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他們的皮毛被用作外套的原料;他們的脂肪用於油燈和化妝品:直到十九世紀末,全世界每年都有數百萬隻海豹被獵殺。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題是今天商業狩獵對今天海豹種群的影響。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成功地將幾乎所有物種包括在內。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變化,我們都知道世界隨著工業革命到來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的不斷發展,隨著而來的就是地球環境的惡化,大量的動物失去了應有的棲息地,很多物種被例如瀕危,甚至是被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