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發現,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淡水魚瀕臨滅絕

2021-02-25 地球 Nuance

根據世界上16個保護機構彙編的一份重要的最新報告,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淡水魚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當地時間2021年2月23日發布的《世界被遺忘的魚類》(World’sForgotten Fishes)報告指出,已知的有80種淡水魚已經滅絕,其中16種滅絕發生在去年。自1970年以來,洄遊淡水魚的數量下降了76%,大型「巨型動物」魚類的數量下降了驚人的94%。

 

(來源:WWF)

該報告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淡水生物聯盟(Alliance for Freshwater Life)、保護國際(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等機構聯合發布,強調了全球淡水魚類種類豐富:目前已知淡水魚物種總數為18075種,佔世界魚類種類的一半以上,脊椎物種的四分之一。

然而,雖然這些魚類在人類健康、糧食安全、生計和世界各地社區文化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淡水魚類面臨的常見威脅包括棲息地破壞、水電大壩建設、農業和工業汙染以及氣候變化。在一些地區,過度捕撈、偷獵和入侵物種也是主要的壓力。

 

「世界上沒有什麼地方的自然危機比我們的河流、湖泊和溼地更嚴重了,而且我們正在造成破壞的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淡水魚數量的迅速下降。它們是煤礦裡金絲雀的水生版本,我們必須注意這一警告,」WWF全球淡水團隊負責人Stuart Orr如是說。

 

緬因的美洲紅點鮭(來源:Freshwaters Illustrated)

「儘管淡水魚在全球的當地社區和土著人民都很重要,但它們總是被遺忘,並沒被考慮到水電大壩、用水或洪泛區建設的開發決策中。淡水魚關係到人類健康和所有人以及陸地上所有生命依賴的淡水生態系統。是時候讓我們記住這一點了,」Orr說。

 

就在該報告發布的幾天前,《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全球一半的河流系統受到了人類活動的顯著影響,只有非常大的熱帶盆地受影響程度較低。Guohuan Su博士及其同事所開展的這項研究指出,由於人類的改變,主要是河流破碎化和外來物種的引入,許多河流流域的淡水魚的生物多樣性已經變得同質化。

在南非西開普的一條河裡浮潛(來源:Jeremy Shelton)

然而,儘管世界各地淡水魚數量呈下降趨勢,《世界被遺忘的魚類》報告的結尾卻充滿希望。它認為,2021年是解決淡水生物多樣性危機的關鍵一年,在今年晚些時候於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之前,通過將WWF牽頭的緊急恢復計劃的原則落實到「自然與人和諧新共識」中。

美國田納西的淡氏鱸魚巢(來源:Freshwaters Illustrated)

「好消息是,我們知道需要做什麼來保護淡水魚。為世界淡水生態系統達成一項新共識,將使我們垂死的河流、湖泊和溼地重獲生機。它也將把淡水魚物種從瀕危邊緣拉回來——為數億人確保糧食和就業機會、保護文化標誌、促進生物多樣性、增強淡水生態系統的健康,而淡水生態系統是我們福祉和繁榮的基礎,」Orr表示。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認識到淡水魚和漁業的價值,並使政府致力於新的目標和解決方案的實施,以及淡水生態系統需要保護和恢復的優先事項。我們還需要通過涉及政府、企業、投資者、民間社會和社區的集體行動,看到夥伴關係和創新,」Orr總結道。

 

《世界被遺忘的魚類》報告完整版下載連結:

https://europe.nxtbook.com/nxteu/wwfintl/freshwater_fishes_report/index.php#/p/1

 

【參考來源:】

 

新報告警告說,世界上被遺忘的魚類對數億人至關重要,但三分之一瀕臨滅絕

https://wwf.panda.org/wwf_news/press_releases/?1529966/Worlds-forgotten-fishes-vital-for-hundreds-of-millions-of-people-but-one-third-face-extinction-warns-new-report

 

淡水魚正面臨災難性的減少

https://www.azocleantech.com/news.aspx?newsID=28905

 

世界上「被遺忘的魚類」正在災難性地減少

https://freshwaterblog.net/2021/02/23/worlds-forgotten-fishes-in-catastrophic-decline/

 

研究發現,全球淡水魚類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1/feb/23/global-freshwater-fish-populations-at-risk-of-extinction-study-finds

 

報告發現,三分之一的淡水魚瀕臨滅絕

https://www.nbcnews.com/news/world/extinction-threatens-third-freshwater-fish-species-report-finds-n1258591

 

新報告警告說,三分之一的淡水魚面臨滅絕

https://www.iucn.org/news/water/202102/one-third-freshwater-fish-face-extinction-warns-new-report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鯊魚瀕臨滅絕
    最新的一項環保調查顯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鯊魚都瀕臨滅絕,此次調查覆蓋的範圍前所未有的廣泛,包括了64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和雙髻錘頭鯊(hammerhead)。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鯊魚專家小組發布的這個報告稱,特別是那些在公海範圍內被捕殺的物種處於危險之中,超過一半的鯊魚都面臨死亡的威脅。
  •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08年08月12日 1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12日電 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
  • 研究報告警告: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衛報》10月27日報導,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100多位世界頂級動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日前公布了一份《進化迷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4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魚類物種平均有30%已經滅絕。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年內將會絕跡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4月9日電 據此間媒體9日報導,由來自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並在此發表的題為《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的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其中四分之一已瀕臨滅絕。
  • 它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曾被稱為水怪,如今瀕臨滅絕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是遠古遺留下來的巨齒鯊。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看過的生物激發了觀眾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紛紛掏錢前往影院一睹其真貌。因而《巨齒鯊》在我國斬獲了不俗的票房。那是因為你還沒見過真正的巨鯰,在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流域,生活這一種體型巨大的鯰魚,哪怕是巴西亞馬孫河的巨舌骨魚也比不上,它才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淡水魚。
  • 北極熊和河馬首次被列入瀕臨滅絕動物名單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首次將北極熊和河馬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設在日內瓦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預計,由於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在未來50年的時間裡,北極熊的數量可能下降三分之一。在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河馬的數量減少了95%。偷獵是河馬減少的主要原因。
  • 北極熊和河馬首次被列入「瀕臨滅絕的動物」名單
    中新網5月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首次將北極熊和河馬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  設在日內瓦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預計,由於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在未來50年的時間裡,北極熊的數量可能下降三分之一。   在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河馬的數量減少了95%。偷獵是河馬減少的主要原因。而在十年前,那裡有3萬頭河馬。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新華社電 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它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報告說,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它人類近親目前正面臨著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靈長類動物滅絕危機。
  • 【雙語閱讀】地球上100萬種生物正在瀕臨滅絕!
    A new report confirms that life on Earth is in trouble一份新的報告證實,地球上的生命陷入了困境A million species may be at risk100 萬物種瀕臨滅絕
  • 非洲三分之一的熱帶植物瀕臨滅絕
    根據《科學進展》周三發表的初步估計,非洲三分之一的熱帶植物物種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被發現風險最高的地區是衣索比亞,坦尚尼亞中部,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部和西非森林。研究人員寫道,這種快速方法是「啟動大量物種紅色名錄評估過程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是庫夫勒在一份聲明中說:「但這兩種方法是相輔相成的。仍然需要做出重要的國際努力來評估非洲的所有植物種類。」
  • 剛被發現就瀕臨滅絕?科學家: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都在緬甸
    在動物世界,靈長類動物就是最高等的類群,它們擁有更發達的大腦且手腳靈活,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是雜食性動物。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很多種靈長類動物都叫猴,猴子就這樣變成了一種俗稱。緬甸有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就在緬甸,科學家們發現一群特殊的猴子,它們的數量應該不大,估計有兩三百隻得樣子,儘管一開始就有人懷疑它們是一個尚未命名得新猴子物種,但科學家並沒有貿然斷定這個想法。
  • 西安科學家研究新發現 逾半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
    西安新聞網訊 「從1985年至今,二十餘年的研究,讓我對這些秦嶺中的小精靈越來越喜愛,所以當研究發現不少靈長類的物種瀕臨滅絕的時候近日,中國靈長類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李保國研究團隊刊發報導顯示,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而更多物種都存在種群數量下降的情況。
  • 100萬物種瀕臨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然而,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等原因,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警告說,地球上正有一百萬個物種正瀕臨滅絕。難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將為地球和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後果,但解決方案的出臺卻遙遙無期。當地時間5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雷(Audrey Azoulay)在巴黎發布了《全球評估研究報告》。
  •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除了它還有哪些?
    中國水產研究員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張輝博士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宣稱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已經滅絕!相信大部分朋友,對白鰭豚和長江刀魚都耳熟能詳,現在突然跑出一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似乎有點雲裡霧裡,這長江白鱘到底是什麼魚?
  • 隱藏攝像頭拍下喜馬拉雅山中瀕臨滅絕的雪豹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當時正在設法了解雪豹在整個中亞唯一的棲息地的數量不斷減少的狀況,在此期間獲得了這一令人驚嘆的視頻。 雪豹媽媽和它的幼崽在喜馬拉雅山上觀察一臺安裝在巖石掩蔽物裡的攝像機。在喜馬拉雅山脈發現雪豹 雪豹媽媽和幼崽在喜馬拉雅山中探索。
  • 當屬最兇猛的淡水魚,體型巨大也沒用,如今也要吃滅絕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我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動植物存在。很多時候我們一看見,就會被他們震驚到,因為這實在是超乎我們的常識。比如說,農村裡的一種蔬菜,他長得跟腫瘤一樣,很多人見了感到非常的噁心,這種蔬菜就是人人都吃過的大頭菜,它的外形和一般的蔬菜實在是太不一樣了。海洋中的許多生物,它們的外形更是使人們感到很震撼。
  • 長江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滅絕!
    生活特別閱讀: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 宣布滅絕
    中國長江又一 特有物種 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 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別滅絕的風險,並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復。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 我國又一特有物種宣告滅絕,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全面的改變了地球的樣子,並且創建起了壯麗的人類文明世界,但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對於資源的使用、環境的破壞等也正影響著地球,帶來了全球變暖、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而大量物種也因為種種原因而滅絕,近日,一項驚人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國又一重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