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悄然來襲,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學習拯救地球吧!

2020-12-03 學翼國際CN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悄然來襲,這次有誰能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

目前,全球的焦點聚焦在新冠、種族歧視、全球經濟之上。

但你知道嗎?

在BBC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究研究顯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已經嚴重影響到動物的生存環境了。

新冠疫情,減緩了世界經濟發展,也耽誤了世界野生動物的保育。目前有數以百計的也是動物瀕臨滅絕,超過500種哺乳動物、鳥類、雙棲動物、爬蟲類動物命懸一線,危在旦夕。

就在你刷著抖音微博、回著微信、看著小翼君這篇文章的時候,地球上的某個角落正有一個物種因為人類的自私在悄然的消失。

在資本社會中的統治與領導階層,更關心的是怎麼發展經濟、怎樣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在一般人眼則被三餐溫飽,工作與家庭壓力壓得無暇顧及。

對於世界物種瀕臨絕種的問題,我們從小學課本就熟知了,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正視這個問題。

但是這一次,沒有人能夠在忽視這個問題!

墨西哥國立大學的傑拉多·希巴洛斯教授(Gerardo Ceballos)說,地區性的生態系統正面臨崩潰的危險。

「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絕。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我們親眼所見,滅絕危機非常嚴重,我們所有人在未來10年到50年的行為將決定人類的未來。」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威脅物種和鳥類紅色名單中的資料,確認了至少515個物種瀕臨滅絕,每個物種的總數低於1000個。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Sixth mass extinctions

不知物種大滅絕這個詞讓小夥伴們聯想到了什麼?

是高大的猛獁象?兇猛的恐龍?還是呆萌呆萌的渡渡鳥?

這些動物似乎只有在電影中、動畫中看見,似乎離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遙遠。

但是物種滅絕中來就沒有停止過!

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說,地球上每年有大約1萬個動物物種滅絕,瀕危動物物種數量翻倍。

在5.5億年的地球演變過程中,已經經歷了5次的物種大滅絕。

大滅絕小科普

背景大滅絕:屬於低水平滅絕的一種,生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長期穩定期與短期劇變期總是在相互交替,滅絕也以不同的規模出現。在穩定期內,平均新生率遠遠大於平均滅絕率,總的平均滅絕率維持在一個低水平上。

物種大滅絕:指的是在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 或是化進程突然中斷,使滅絕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則降得很低,短期內大量滅絕。

據科學家推測,自地球誕生以來,曾經出現過的生物98%均已滅絕。

第一次物種滅絕

奧陶紀-志留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4.49億年前

原因:伽馬射線擊中地球導致全球氣候變化

後果:約有100個科的生物滅絕,佔當時的60%

第二次物種滅絕

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大滅絕

時間:3.77億年前

原因:超級地幔柱噴發

後果:75%物種消失,海洋中無脊椎動物損失慘重

第三次物種滅絕

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5億年前

原因:西伯利亞10000億立方千米巖漿噴發

後果:物種數減少96%以上

第四次物種滅絕

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03億年前

原因:滾燙的蒸汽,1800立方千米巖漿噴發,極端天氣

後果:滅絕程度相對較小,恐龍崛起

第五次物種滅絕

白堊紀-第三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6500萬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墜落地球

後果:恐龍時代在此終結,約有84%的物種滅絕

在前五次的滅絕的原因或是地質變化、或是大自然的災難,但是這一次,我們成為了罪魁禍首!

為了發展經濟,我們肆意的開發導致了植物生存環境被破壞、全球氣候變化、自然資源過度使用和汙染等等。

我們的開發與活動,讓物種滅絕的速度加速了近1000倍!我們現在的美好,都建立在了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之上。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時間:現在(第四紀全新世Holocene)

原因:人類活動

後果:植物生存環境被破壞、氣候變化,地球表面75%的生命都將被摧毀。

物種大滅絕對我們的影響

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

專家警告,到21世紀末,預計全球變暖會導致1/2的植物面臨生存威脅,超過2/3的維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

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物種都扮演著自己的特殊角色。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物種消逝就會有幾個、甚至幾十個物種受到直接與間接的影響。

一個自然界的生態系統裡,每個物種都有它的特殊功能,生物間都有相互依存、制約,保持著生態平衡。每滅絕一個物種,就有幾個、幾十個物種的生存受到影響。

我們的世界就像是一所磚砌的房子,每個物種的消失就代表著一塊磚被抽出。現在磚塊正以比平常塊1000倍的速度消失,這棟房子還會穩嗎?

就好像我們小學上的食物鏈,少了或是錯了任何一環,生物多樣性銳減必然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對整個生態造成直接的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更可能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

目前的物種滅絕危機與環境汙染密不可分,再加上全球氣候的變化,直接對人類文明構成生存威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研究結果評論

(PNAS 圖)

澳大利亞昆斯蘭大學的黛安娜·費什爾教授(Diana Fisher)評論這一研究結果時說,這樣的研究值得人們的關注,因為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面臨無可挽回的滅絕趨勢。澳大利亞塔斯馬尼大學的克裡斯·詹森教授(Chris Johnson)說,自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和其他很多物種滅絕以來,現在的物種滅絕速度是最高的。

就在未來幾年,有515種總數不到1000的動物很有可能不久就會徹底滅絕。

近年來瀕臨絕種或已絕種的物種

01 瓦頓小姐紅疣猴

地區:非洲加納和象牙海岸交界地區

物種:靈長類

目前狀態:大約10多年前被認為絕種了

沃爾德倫紅疣猴,別名瓦頓小姐紅疣猴(Miss Waldron's Red Colobus),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大拇指。

隨著非洲少數的原始森林因人類的開發與砍伐而迅速的縮小,它們被迫改變生活習慣,導致它們更容易受到自然界天敵、偷獵者等襲擊,同時近親繁殖導致遺傳缺陷,最終導致絕種。

非洲桑給巴爾紅疣猴是瓦爾頓小姐紅疣猴的近親之一,目前大約只有1500隻。

02 白鱀豚

地區:中國長江

物種:淡水哺乳動物

目前狀態: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絕種。

白鱀豚(Yangtze River Dolphin),又叫白暨豚、白鰭豚、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揚子江豚、中華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也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哺乳動物之一。

雖然外形似乎不如海豚流落、優雅,但它的聲納定位系統高度發達,甚至可以精準鎖定一條小魚的位置。

但是它們的優越性卻成了殺死它們的兇手,密集的漁船、貨櫃貨輪、拖網漁船和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汙染與聲音汙染,讓威脅了高度敏感的白鱀豚難的生存。

03 加勒比僧海豹

(WIKI 圖)

地區:墨西哥灣、中美洲東海岸和南美洲北部海岸地區

物種:哺乳動物

目前狀態:最後一次被人發現是1952年

加勒比僧海豹(Caribbean monk seal)的脂肪可以提煉海豹油,所以遭到人類的過度獵殺。同時,它們賴以充飢的魚蝦類海生物也因人類過度捕漁而日漸稀缺加速了它們的滅亡。

04 阿拉巴馬豬趾貽貝

地區: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河

物種:貝類

目前狀態:2006年被宣布絕種

阿拉巴馬豬趾貽貝因外形像豬蹄而得名,貽貝具有過濾汙濁河水的功能。但由於人類的發展導致河流汙染,同時莫比爾河附近化工廠排出的廢水汙染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由於水源汙染嚴重到了超過它們過濾能力,豬趾貽貝也因此絕跡。

成為保護生態的英雄吧!

醫生及護士一直都是偉大的職業,但直到新冠疫情,才讓我們我們看到了逆行的英雄們。

不要等到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才發現世界上還有這群默默為全球生態環境盡一分力的人。想要保護生態環境,你也可以為世界生態盡一份力!

目前世界正面臨稀缺擁有專業保育知識的人才,未來世界剛需的專業與職業了解一下!

動物行為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nimal Behavior

專業專注於根據科學原理,理解動物的行為,探索動物進化、社會結構及生物學的相互關係,並根據次定製訓練計劃與科學研究等。

專業同時重視科學、物理學、數學、心理學等學科,專注生物與神經化學、人與動物社會學、生理發展、遺傳問題與進化、研究生態系統等學科發展。

從事行業:海洋生態研究員、馴獸師、野生動物康復師、動物園管理員、自然史博物館展品管理員。

保護生物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Conservation Biology

專業專注於關注大自然生態的價值,以觀察、研究以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主,保護動植物和生態免於滅絕,並根據實際情況定製多樣性保護動物的政策、入侵植物和動物物種的監測、國家森林的土地利用、編寫教育知識等。

學習學科包括自然科學、環境學、經濟學等專業知識。

從事行業:科學家、公園護林員、野生生物生物學家、生物保護學家、自然資源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等。

生態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Ecology

生態學師生物學的其中一個分支,是一個專注對於生物及環境相互作用的科學研究。

生態學的小夥伴將會研究生態環境的知識,包括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和恢復、入侵物種、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管理自然資源和研究汙染物、人口規模和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等。

學習內容包括自然資源管理、景觀或人類生態學、生理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地球化學循環和定量研究方法。

從事行業:城市生態學家、森林生態學家、海洋生態學家、環境生物學家、自然資源經理、野生動物管理員、研究科學家。

動物學理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Zoology

專業的重點是動物的生命,專注於研究生物學的原理,包括動物系統於環境相互作用、研究物種及環境適應等。

學習內容包括解剖學、遺傳學、動物行為、生物學、生態學和進化等。

從事行業:動物學家、動物園管理員、獸醫助理、野生動物環境管理、野生動植物研究員、動物看護人或海洋動物培訓師。

距今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約年前,一場隕星撞擊地球的事件將統治地球表面億年的恐龍及大量的動植物在瞬間滅絕。

前5次的滅絕都是板塊移動與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別讓我們成為第六次的大滅絕的原因!

生態保護無疑是未來世界各國主要研究的一個課題,也是市面上稀缺的職業之一。你也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為延緩物種的大滅絕盡一份力!

想要知道更多全球最新最快的留學資訊,快關注小翼君吧!

相關焦點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
  • 2100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近5.5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短時間內從地球上集群性消失。而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植物生存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以及汙染和氣候變化,物種正以比過去快千倍的速度滅絕,專家們預言稱,人類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
  • 新滅世論——第六次大滅絕:冰河時期
    從小到大,一直都會有各種地球將要毀滅的預言,傳說,推測……聽的多了,漸漸的就不害怕了。可以說是被嚇大的。比如上個世紀非常流行的說法是1999年地球上人類將會滅絕。還有十字連星,地球爆炸!近的莫過於瑪雅預言,2012了。還專門拍了電影2012.。各種嚇人不斷升級,而我們似乎都麻木了。我們真的是嚇大的。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地球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已經來臨,人類會是罪魁禍首嗎?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來臨,人類就是罪魁禍首!盤點前五次大滅絕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今天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是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的徵兆嗎?
    研究表明,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地球目前正面臨「第六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又稱全新世大滅絕,是當前時期發生的物種滅絕事件。這是對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威脅。到目前為止,大量瀕危動物已經消失,導致物種滅絕。由於人口數量和消費仍在快速增長,滅絕危機的加速是肯定的。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人類或是罪魁禍首
    隨著地球人口總數突破75億,加上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汙染、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肆意捕殺等等因素的存在,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有科學研究稱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自然》雜誌也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細數地球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你可能不知道,第六次已經到來
    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人類已知的已經有過五次比較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而在這五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中,幾乎每一次都會將一種物種推向頂峰,然後再推倒重來。引發生物滅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板塊移動等等。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災難!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正在經歷第六次!】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當然不是,事實上,地球在近5億年的生命歲月裡,共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在5億年前相信也有大型滅絕滅絕的發生。只不過年代太過久遠,我們已經很難通過地質結構有所發現。通過地質結構發現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曾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地球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可以說大家都知道了,在科學之中總計是進行了五次的記錄,而生物大滅絕的標誌主要是建立在生態系統上的一個變化,並且出現之後地球上的生命幾乎都是沒有逃脫掉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並為哺乳動物打開了新的大門。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物種第六次大滅絕將來臨?滅絕速度或加快百餘倍
    閩南網6月21日訊 研究人員19日警告,過去一個世紀裡,受人為活動影響,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先前加快了100多倍,這表明地球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而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這種狀況,或許將成為早期受害者之一。
  • 二氧化碳排放過高,地球 2100 年或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Space北京時間10月3日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足以引發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研究顯示,過去一個季度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可能使世界接近「災難的門檻」,環境不穩定和物種大滅絕將不可避免。
  • 科學家預測2100年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警告稱,最早到2100年,地球將迎來又一次物種大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意味著2100年,世界可能會進入「未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