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植物園最新報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危險

2021-02-0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 實習生 秦瀚傑)英國邱園皇家植物園在9月29日發布的《全球植物和真菌現狀》年度報告中發出警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每當我們失去一個物種,我們就會失去一次人類的機會。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因為我們失去物種的速度可能比我們找到和命名它們的速度更快。」邱園科學主任亞歷山大·安東內利教授說。

這份報告以42個國家210位科學家的研究為基礎,評估了植物物種滅絕的風險。科學家們估計,植物滅絕的風險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高得多,目前有14萬(39.4%)的植物面臨滅絕的威脅,而2016年的這一估計為21%。他們指出,植物滅絕的評估風險增加,部分原因是目前的物種保護評估更加完善準確。

植物和真菌是地球生命的基礎。邱園皇家植物園的報告說,未知的物種是尚未開發的「寶庫」,可作為藥物、食品和燃料,並可能包括治療新冠肺炎和其他流行性病毒的方法。但隨著這些物種的滅絕,人類正在失去使用植物和真菌解決流行性病毒、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的機會。

該報告發現,有723種用作藥物的植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包括南美一種用於循環系統疾病的紅色天使喇叭花(現已在野生環境中滅絕),以及印度的一種通常用於皮膚疾病的捕蟲草。邱園的研究負責人Melanie-Jayne Howes說:「只有已知植物的7%被記錄為藥物用途,世界範圍內的植物和真菌仍未被完全開發。我們必須保護生物多樣性。」

報告還顯示,現有植物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作食品和生物燃料。7000多種食用植物具有成為未來作物的潛力,但只有極少數被用來養活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現有約2500種植物可以為全球數百萬人口提供能源,而只有6種作物——玉米、甘蔗、大豆、棕櫚油、油菜籽和小麥被用於生產絕大部分生物燃料。

2019年,有1942種植物和1886種真菌被命名為新物種,其中包括許多可能成為食品、飲料、藥物或纖維的有價值物種。

國際生物多樣性聯盟的前資深科學家Stefano Padulosi說:「成千上萬種被忽視的植物物種是地球上無數人的生命線,它們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而人類遭受著普遍的糧食危機、營養缺乏保障以及貧困的折磨。利用這些未開發的資源是我們的道德義務。」

據BBC報導,邱園皇家植物園的年度《全球植物和真菌現狀》報告是在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發布的,該會議將敦促世界各國領導人採取行動,解決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謝蓮 實習生 秦瀚傑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植物園報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風險
    當地時間9月30日,英國皇家植物園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世界上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的風險。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導,該報告中對「全球植物和真菌現狀」的評估以42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的研究為基礎。
  • 研究稱五分之二植物面臨滅絕危險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導,科學家們警告說,世界上五分之二的植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在新物種消失之前為它們命名和提供描述。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一份報告稱,植物可以成為藥物、燃料和食物。
  • 科學家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
    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圖片說明植物滅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清除自然棲息地科學家警告說,世界五分之二的植物正處於滅絕的危險中。邱園皇家植物園的一份報告說,植物具有廣闊的前景,可作為藥物,燃料和食品。但是,人們失去了使用植物和真菌解決諸如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的機會。《世界植物和真菌狀況》評估是基於來自42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的研究。該報告是在聯合國首腦會議當天發布的,該會議將敦促世界各國領導人採取行動,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
  • 科學與環境:報告稱五分之二的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
    ,以便在物種滅絕之前命名和描述新植物。邱園皇家植物園稱,植物和真菌有望作為未來的藥物、燃料和食品。但是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和氣候變化,物種消失了,因此喪失了使用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的寶庫」的機會。最新估計表明,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正處於滅絕的危險中。
  • 《2020年世界植物和真菌狀況》報告:全球五分之二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2020年世界植物和真菌狀況》報告:全球五分之二植物物種瀕臨滅絕|綠會國際部生物多樣性超級年關注 2020-10-0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巖石園的植物造景研究——以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巖石園為例
    巖石園是指把各種巖石植物種植於堆砌的山石縫隙間,並結合其他背景植物及水體、峰巒等地貌,營造出高山自然景觀的園林造景形式,它的造園主體是巖石植物,山體、水體僅是表現巖石植物的一種載體。巖石植物、高山植物展示最早出現在英國皇家園林中,是英國早期開展高山植物引種、馴化和應用工作的結果。從20世紀開始,巖石園逐漸在世界各地發展起來。
  • 世界植物園賞析——康提皇家植物園
    科學屬性是植物園的基本屬性,豐富的科學內涵是植物園的核心。植物園的科學屬性決定了科學研究、植物引種馴化、物種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應用、展示和科學普及是植物園的重要特徵、功能和基礎。上海植物園正逐步推出和介紹一些世界知名的植物園及其特色,如英國的邱園、美國的密蘇裡植物園、紐約植物園、布魯克林植物園、長木花園、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園、蒙特婁植物園等等,以饗讀者,讓更多的朋友來了解、欣賞和關注植物園,共同支持和推動植物園的發展,推動上海「四化」建設和上海生態城的建設,服務上海這座偉大的人民城市和人民。
  • 「金猴」爬牆亮相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
    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愛丁堡,澳大利亞生態藝術家麗莎·羅特設計的金絲猴雕塑「爬上」牆壁,這是它首次在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愛丁堡,澳大利亞生態藝術家麗莎·羅特設計的金絲猴雕塑「爬上」牆壁,這是它首次在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Inverleith
  • 英國蝴蝶面臨被耕種滅絕的危險
    勃艮第公爵和骯髒的船長這樣的英國蝴蝶面臨著被耕作滅絕的危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蝴蝶面臨著被集約化耕作滅絕的風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研究人員警告說,受到威脅的物種包括勃艮第公爵、骯髒的船長和高棕色貝母。
  • 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2018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幾百年以來,植物收藏家一直在搜尋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科學家們每年都會發現一些植物新物種,大約每年能發現2000種。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發現並命名了100多種植物,他們列出新發現的植物包括:食肉性豬籠草、奇異蘭花和尚未藥用開發的攀緣植物。
  • 愛丁堡皇家植物園 金猴滑稽造型亮相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4日,澳大利亞生態藝術家麗莎·羅特設計的金絲猴雕塑「攀爬」牆壁,這是金絲猴首次在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Inverleith House外亮相。>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始建於園內如今生長著約4萬種植物,而收藏的植物標本數量超過300萬種。二十世紀當地的本莫植物園、婁根植物園和道克植物園併入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收藏之一。
  • 2018 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發現並命名了100多種植物,他們列出新發現的植物包括:食肉性豬籠草、奇異蘭花和尚未藥用開發的攀緣植物。英國皇家植物園植物學家馬汀·齊克(Martin Cheek)博士稱,比亞克豬籠草數量迅速減少,人們挖掘野外生長的比亞克豬籠草,販賣給遊客。除非採取措施保護這種植物,否則它們將很快走向滅絕。他說:「我們的工作是保護這些植物,讓子孫後代能夠有機會欣賞它們。」豬籠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這種植物仍亟待進一步探索。
  • 一起去墨爾本體驗風景如畫的皇家植物園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觀察者,ID:gh_5d8c6e13d4b1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墨 爾 本 巴西有一片著名的雨林,亞馬孫雨林它被稱作「世界之肺」因為它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全球的氣候城市,也是如此 —— 175年的傳奇「後花園」墨爾本皇家植物園
  • 英皇家植物園策劃仨月 世界最古老盆栽蘇鐵「搬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給植物換盆通常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兒,你只需幾張報紙、一把小鏟子和一袋化肥就足夠了。可當對象變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盆栽植物時,這項任務可就不那麼簡單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長達3個月的精心策劃之後,9名園藝師和一臺起重機7月29日剛剛對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的一株蘇鐵完成了移栽。
  • 全球近半數靈長類動物面臨滅絕
    時間:2008-08-08 05:42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據新華社倫敦8月6日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保護國際」兩個非政府國際組織日前聯合發布調查報告稱,由於濫伐森林破壞棲息地、非法貿易、捕殺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種靈長類動物中,有近半數面臨滅絕危險,其中有69種遭滅絕的風險極高。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編譯:王德華北大西洋露脊鯨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威脅,因為在它即將結束繁殖季節,人們沒有觀察到任何新生的幼鯨。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這一物種將在20年內「功能性滅絕」。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
  • 近4000種巴西植物瀕臨滅絕 農業是「罪魁禍首」
    【南美僑報網編譯王晗報導】英國皇家植物園9月29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地球上有39.4%的植物瀕臨滅絕,幾乎是2016年水平(21%)的兩倍。在被編目至巴西的3.6萬餘種植物中,有3934種受到了威脅。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這項研究共有42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包括來自巴西裡約熱內盧植物園的研究員。「人們知道鯨魚、海豚和金獅面狨受到威脅,但社會卻對受到威脅的植物沒有什麼同情。植物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
  • 生物多樣性全球評估報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23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現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IPBES多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寧介紹,最新評估報告提示,在過去的300年間全球的溼地面積縮小了87%。另外,目前平均約有四分之一的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約有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 全球貿易如何讓全球生物瀕臨滅絕的?
    由於全球化的存在,我們不出國門就可以在自己附近的超市裡買到來自全球各地商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全球化貿易的存在卻讓許多生物面臨滅絕的風險。最有名的就是非洲象牙的全球貿易導致非洲大象瀕臨滅絕。
  • 世界園林巡禮——雪梨皇家植物園
    4月19日,一隻朱鷺在澳大利亞雪梨皇家植物園休憩。  雪梨皇家植物園緊鄰最繁華的中心商務區,是喧鬧都市中的寧靜綠洲。皇家植物園所在的這片土地曾是原住民部落卡地哥的領地,現在是澳大利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經過200多年的不斷發展,園區內現種植著數萬棵植物,也是很多鳥類的家園。皇家植物園有著欣賞雪梨港、雪梨歌劇院和海港大橋的絕佳位置,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