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相輕——愛因斯坦和愛迪生的恩怨是非

2021-01-09 老胡說科學

如今,我們喜歡量化一切,從健身(步數)到受歡迎程度(社交媒體上朋友或粉絲的數量)。然而,天才是出了名的難以捉摸。

在新聞報導中,當代的人們有能力做出非凡的壯舉,這不可避免地將他們與愛因斯坦和其他過去的天才進行比較。通常,這種比較是用智商來進行的。問題是,沒有記錄顯示愛因斯坦接受過全面的智商測試,並被客觀地打分。它只是猜測,而不是測量。此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智商測試,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範圍和評分標準。因此,把愛因斯坦和現代學者的智商進行比較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愛因斯坦本人從不喜歡標準化考試。例如,為了評估一個潛在的新研究助理,他更喜歡他信任的學者寫的推薦信和其他更私人的方法。或許他對量化方法的不信任是由他生活中的幾件不愉快的事情引起的,其中包括一次笨拙地嘗試去做託馬斯·愛迪生寫的問卷調查。

愛迪生的調查問卷檢驗了他認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應該知道的事實。他把它給了公司的求職者,認為科學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為幫助開發新產品提供了理想的背景。他的哲學是,實際的自學比大學教育重要得多。

1921年,當愛因斯坦第一次訪問美國時,愛迪生感覺到競爭。畢竟,早在相對論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詞之前,每個人都對被愛迪生的傑出成就感到敬畏——因他在新澤西州創造了許多發明而得名,從白熾燈泡到留聲機,誰不會對這位奇才的創新留下深刻印象呢?

然而,通過重新定義自然法則,很明顯,愛因斯坦的奇蹟甚至蓋過了愛迪生的奇蹟。1919年的日食期間,對偏轉星光的測量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他因此受到稱讚。到1921年,他已經是國際名人了。

那年5月17日,愛因斯坦在訪問波士頓時,被要求完成愛迪生的問卷調查。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埃爾莎剛剛從南站的一列火車上下來,他們在那裡吸引了一大群人,渴望一睹他的才華。有人把試卷交給了他。由於愛因斯坦當時幾乎不懂英語,所以這些問題都被翻譯成了德語。然而,甚至在完成整個測試之前,他就失敗了。例如,他不能回答「聲速是多少?」他說,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在課本上查到這些事實,為什麼要記住它們呢?

也許是為了證明她丈夫在考試中令人失望的表現,艾爾莎向記者解釋了兩人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

愛迪生是一位處理實際和物質問題的發明家,而她的丈夫是一位處理空間和宇宙問題的理論家。

儘管如此,《紐約時報》一篇描述愛因斯坦來訪的文章卻打出了一個令人尷尬的標題:

愛因斯坦抵達波士頓,在愛迪生的調查問卷中,沒能回答出聲音的速度是多少,他讓提問者看課本!隨著愛因斯坦的名氣越來越大,愛迪生抓住許多機會嘲笑他的智慧是空靈而不切實際的。總的來說,愛迪生看重的是動手能力,而不是文憑。例如,當他的兒子西奧多於1923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時,愛迪生說:

他是個好孩子,但他的特長是數學。我有點擔心,因為他可能會和愛因斯坦一起飛到雲裡去。如果他那樣做,我恐怕他不會和我一起工作。

愛迪生希望能說服西奧多從事與他類似的實際工作。這意味著他要放鬆對其他申請者的一些期望。他向媒體承認,如果西奧多申請這家家族企業的工作,他可以不參與問卷調查。西奧多最終接受了他父親的提議。

不久之後,愛迪生給《紐約時報》的編輯寫了一封信,指責他暗示愛因斯坦的工作沒有實用價值。它指出,愛迪生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19世紀麥可·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原理,例如電磁感應的概念。

感應是指變化的磁通量(通過表面的磁場)產生可用於產生電流的電壓。產生這種效果的一種方法是在線圈附近旋轉磁鐵。就像電路連接到電池上一樣,電流開始流動。這就是發電機背後的想法,發電機用來為社區提供電力,用愛迪生設計的燈泡點亮社區。因此,法拉第的感應定律對愛迪生的電燈革命至關重要。

愛迪生從來沒有想到愛因斯坦的一些「抽象」思想,如光電效應,會有實際用途。在這種情況下。今天的電子相機利用了愛因斯坦的聰明想法,把源源不斷的光子轉換成數碼照片。

在他的餘生中,愛迪生發現自己的才能可與愛因斯坦相比。1931年愛迪生84歲生日時,一位記者問他:

你認為愛因斯坦理論怎麼樣,愛迪生先生?

愛迪生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不相信愛因斯坦的理論,因為我聽不懂。

雖然愛迪生的問卷調查已經從歷史上消失,但1926年開發的一種更詳細的評估,即學術能力傾向測試(SAT),已經成為大學錄取的主要試金石之一。它的提出者,心理學家卡爾·布裡格姆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曾經是優生學和種族優越論的倡導者。

1923年,布裡格姆出版了一本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書籍《美國情報研究》,書中他得出結論:「北歐民族」比其他所有民族都優越。他試圖用來自軍隊調查問卷的虛假數據來「科學地」證明來自南歐、中歐、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的劣等性。後來,當他試圖推廣和推銷SAT時,他疏遠了自己的種族主義觀點,並試圖採取更中立的立場。

隨著1933年希特勒的崛起,愛因斯坦離開了德國柏林,搬到了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令他沮喪的是,他在美國和歐洲都發現了種族主義。布裡格姆的著作是種族不公正現象泛濫的一部分。看到德國反猶主義的可怕影響,愛因斯坦憎惡種族優越感。因此,他成為美國民權運動強有力的早期倡導者。在公開反對歧視的過程中,他與保羅·羅布森、瑪麗安·安德森和其他非裔美國名人成為了朋友。

愛因斯坦與保羅·羅布森(最右)和其他人就像命運所安排的那樣,愛因斯坦和布裡格姆將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枝葉繁茂的默瑟街的鄰居。就像在《陰陽魔界》裡一樣,民權倡導者和種族主義心理學家註定要進行一場挨家挨戶的較量。雖然兩人之間沒有直接爭吵的記錄,但奇怪的是,他們的寵物在公開場合發生了小衝突。

據《普林斯頓校友周刊》1940年4月26日報導,布裡格姆養了一隻名叫「軀幹」的紅色惡犬,它是在納粹統治下由柏林最著名的警犬訓練師養大的。愛因斯坦養了三隻貓,大概是和平的。(他最出名的貓名叫「老虎」)。

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不喜歡能力測試了。即使他試圖忘記與愛迪生的不愉快經歷,他的寵物也會提醒他,他們是如何被布裡格姆的獵犬欺負的。如果愛因斯坦被迫在所謂的天才標準中做出選擇,他肯定會選擇「以上皆非」。

相關焦點

  • 淺析特斯拉與愛迪生之間的恩怨情仇
    在義務教育的課本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類科學家的名字,比如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等等,他們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也有不少為人類事業和科學領域兢兢業業地科學家默默無聞、窮困潦倒甚至做出了劃時代的科學成就卻被人遺忘,特斯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經聞名天下,但卻曾與發明家愛迪生反目成仇從而遭到一系列迫害,以至於最終因窮困在一家小旅館去世。
  • 《電力之戰》揭秘愛迪生與特斯拉「恩怨」 演員陣容強大
    《電力之戰》揭秘愛迪生與特斯拉「恩怨」 演員陣容強大  繼《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獲得聖丹斯電影節最高獎後,阿方索·戈麥斯-雷洪導演的又一好萊塢力作《電力之戰》日前已正式定檔8月28日,該片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麥可·珊農、湯姆·赫蘭德、尼古拉斯·霍爾特等聯合主演,展現了工業時代最偉大的天才發明家之間展開的商業惡鬥與巔峰對決,真實還原了愛迪生與特斯拉兩位絕世天才的
  • 抖音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歌詞大意是「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據了解,這首歌是由李宗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下面來看一下。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什麼歌「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這首歌叫做《不必在乎我是誰》。是由李宗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
  • 特斯拉VS愛迪生的電流大戰,看看他們的恩怨情仇
    而他的世仇愛迪生,現在大家卻對他評價毀譽參半,那100年前愛迪生與特斯拉到底有什麼恩怨情仇呢?那麼先來聊聊愛迪生,課本上都說愛迪生是個偉大發明家,是的,愛迪生的確是個偉大發明家,但也是個精明的商人。愛迪生厲害的地方是他旗下還有眾多科學家工程師為他賣命,最後成果歸功於他的名下,讓外界覺得愛迪生根本是發明大王。有了這個頭銜,他也比較好做生意,實際上為愛迪生沒有那麼厲害,而且有些黑歷史。
  • 揭露愛迪生等科學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提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偉大的科學家」、「著名的天才」、「改變人類生活的世紀偉人」...然而,當我抱著敬畏緬懷的態度,去追思這些天才的平生時,我看到了他們傑出、體面之外不為人知的一面。
  • 被保留的名人器官:愛因斯坦的大腦和眼球,愛迪生的「最特殊」!
    因此即使很多科學家在離開人世後,他們的遺體和器官也成為了收藏的對象。在許多的國家博物館中收藏著淋漓盡致的寶貴文物,其中也不乏科學家們的器官,比如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的大腦,但是最令人驚訝的還屬愛迪生。
  • 愛迪生和愛因斯坦發帖,你挺誰?這不是一個難解的謎題
    筆者給大家舉兩個非常直觀的例子:發明大王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和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倆人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要想了解他們私底下具體的言行和神態,恐怕就很難了,畢竟教科書裡的都比較嚴肅。
  • 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我們知道人類文明已經發展了5000年,但是人類文明真正發起起來的只有短短的200多年前時間,人類用200多年時間取得成果超過過去5000年所取得成就,除了人類擁有不怕吃苦、勤奮努力的優秀品質以外,更離不開那些為人類文明發展帶路的引路人,這些引路人包括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被博物館收藏的名人器官:從愛因斯坦大腦,到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千百年來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之一,說實話,當年他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無數人想要研究他的大腦了,為了避免發生這些事,愛因斯坦早就交代,他死後將他火化,骨灰撒掉就行。
  • 5位世界名人保留下來的遺物,愛因斯坦的大腦,愛迪生最後一口氣
    ,有更強烈的欲望去探索為何偉人如此優秀,為此這些歷史名人在逝世後,留下的東西成為了研究對象,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5位歷史名人保留下來的遺物,愛因斯坦的大腦不算啥,愛迪生的最不可思議。,以及他在物理學科領域的卓越成就,都讓世人深深的敬仰,在這位偉人於1955年辭世後,本應火化愛因斯坦的遺體,負責愛因斯坦的驗屍官出於對這位偉人卓越成就的濃厚興趣,背著愛因斯坦的家人「悄悄」地取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和眼球。
  • 愛因斯坦大腦被盜,愛迪生卻被取走這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給大家介紹的第一位科學家就是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去世前,他是立下遺囑,希望自己的屍體能夠火化掉。然而在1955年,愛因斯坦死後不久,他的屍體就被病理學家託馬斯·施篤茲·哈維偷走,並拿到了普蘭斯堡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實驗室解剖。哈維切除了愛因斯坦的大腦,稱了重量,將其帶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切片。他聲稱希望大腦皮質細胞結構學研究能揭示出有用的信息。哈維從內頸動脈向大腦注入11.4%的福馬林溶液,然後將整個大腦泡在10%的福馬林溶液裡。
  • 特斯拉和牛頓、愛迪生與愛因斯坦,誰對科學界的貢獻更大?
    準確的說,特斯拉確實在電磁領域做出了很多革命性的發明,比如現代交流電力系統、異步電動機、旋轉磁場和炫酷的特斯拉線圈等,以及無線電領域的分布式元模型,Q因子,空腔諧振器,無線電頻率反饋和再生電路等等,除了這些傳統領域外,還有無線電力傳輸領域的沃登克裡弗塔!
  • 特斯拉和愛迪生,到底誰贏了?
    但隨著網絡的傳播,愛迪生卻日益市儈化,而特斯拉則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神秘科學家。他們的恩怨也成為了街頭巷尾的談資。今天我們就從二人間爆發的電流大戰說起,不談商業,也不談人心,只從技術原理上聊聊這些普通而又有趣的事實。
  • 特斯拉和愛迪生 到底誰贏了?
    但隨著網絡的傳播,愛迪生卻日益市儈化,而特斯拉則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神秘科學家。他們的恩怨也成為了街頭巷尾的談資。特斯拉(左)與愛迪生(右) 圖片來源:scienceabc眾所周知,特斯拉和愛迪生的電流大戰中,愛迪生在個人上壓了特斯拉一頭,卻在技術上最終失敗
  • 愛因斯坦大腦被偷,愛迪生最後一口氣都沒被放過,實在令人氣憤!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作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家,他的很多著作一直到今天都被運用。人類的科技發展離不開這些科學家們的貢獻。很多人為了更好地銘記這些科學家,大多都會收藏科學家們的一些遺物,比如筆記。
  • 愛因斯坦曾經數學考過1分?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燈泡?
    "世紀偉人"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數學考過一分。愛因斯坦是在德國念的書,他們那的考試是6分制,6分是比不及格還差的差,一分才是最優秀的。恰巧這個6分制的最後一年就是愛因斯坦上學的這一年。後來就被改成了1分最差,6分最好的!
  • 愛因斯坦大腦我忍了,愛迪生的氣留著幹啥?
    愛因斯坦大腦我忍了,愛迪生的氣留著幹啥?從古至今,數不清的名人在這個歷史舞臺上留下了他們獨特的烙印,事實上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這些名人,生老病死都是大家要走的必經之路,不過當名人們離世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紀念他們生前的成就,都會將他們的身上器官做成一種標本在博物館展出,而這些獨特的文物,現如今還是備受質疑,那現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名人器官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 愛迪生Vs愛因斯坦:誰對青少年更有激勵作用?
    榜樣作用對於有志成為科學家的人來說至關重要,但最新研究表明,像託馬斯·愛迪生這樣以辛勤工作而聞名的科學家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類被認定為天賦異稟的科學家更具激勵作用。在一系列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愛因斯坦這樣依靠與生俱來的超凡智慧而成功的科學家,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那些通過後天努力取得成功的科學家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