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西南大學教授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汽車電子首席專家徐...

2021-01-13 經濟網

固頂層設計之基,鑄自主汽車電子之夢

——訪西南大學教授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汽車電子首席專家徐匡一

新中國成立七十餘年,迎來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方興未艾,這意味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同時也擁有著更多的機遇。大國競爭在於競技,汽車電子技術是科技的主要動力引擎,當今時代隨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技術的安全性、娛樂性、舒適性和智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經成為未來汽車產業公認的發展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與車、路、雲協同也為汽車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智能座艙的興起,提供了對乘客更高的信息與娛樂的服務,隨之而來的對網絡的實時性、高帶寬、與信息安全有更高的要求。這樣一種大背景下汽車電子技術將會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他,立足頂層設計,逐夢汽車電子技術;他,牽頭創立西南大學物聯智能創新產業中心,引領智能汽車電子頂層平臺設計;他,精益求精,苦心孤詣研究自主、全方位、多樣成熟智能汽車電子架構。他就是——西南大學教授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汽車電子首席專家徐匡一,作為國家級高端人才,徐匡一始終堅守初心,保持恆心,秉承匠心,朝著自主汽車電子技術不斷前行!

術業專攻探索汽車電子之路

生於臺灣的徐匡一,25歲獲得了赴美求學的機會,在獲得美國電機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學有所成的徐匡一選擇了繼續留在美國發展,為了提高自身在電子與通信行業積澱,徐匡一紮根美國三十餘年,蓄勢深挖行業精髓,努力尋求創新性產品;介紹智能汽車電子架構與中央網相關項目的徐匡一風度儒雅,憑藉著紮實的專業基礎、過強的科研功底、

和濃厚的科研興趣,先後設計、主持了二十多個通信先驅系統的硬體設計,受到業界行內專家的認可和讚揚。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徐匡一在通信設計行業成果不斷,創立過三家start-up,獲3項美國專利;曾任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core、Lucent研究員與顧問前後約10年,1991年獲貝爾實驗室研究院院長-Dr.Penzias(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研發獎……轉型做大學教授的徐匡一,並沒有忘卻自己的初心,清晰而堅定的目標;立足智能汽車頂層平臺設計。徐匡一堅信一定能在科研上緊跟世界科技前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2018年他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徐匡一堅守匠心,立志要自主創建下一代汽車電子架構與頂層平臺,站在汽車電子技術的制高點傲視群雄。

沉潛蓄勢,厚積薄發。正是基於對自主汽車電子技術的熱愛才形成了徐匡一奮起的動力;正是紮實的科研能力、專業知識的點滴積累才形成了徐匡一的專業高效;正是追夢途中的百般錘鍊才練就了徐匡一強大的內心,正是一路走來的堅定信念才醞釀了今天追逐汽車電子研究院的設想。

獨具匠心,頂層設計助推行業新高度

隨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汽車功能需求越來越豐富多樣,車載電子器件數量越來越多,汽車通信網絡越來越複雜。為應對汽車電子電氣系統設計的複雜性,相應的設計開發理論應運而生。談起緣何想成立汽車電子研究院,徐匡一結合自己多年來在行業的積累談到:「一是車輛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車聯網、車路協同、線控等新技術風起雲湧,汽車電子技術遭遇到空前的挑戰與機遇。二是目前中國尚未掌握系統設計、系統架構的頂層技術,與晶片、作業系統等基礎技術,缺少自主技術研發與被卡脖子,這也是目前國內汽車電子行業和市場的痛點。」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徐匡一計劃籌思著建立汽車電子研究院,旨在能夠為國內行業提供整車電子架構,頂層硬體平臺與設計規範,打通各產業鏈的關鍵性技術。意在建成中國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車的關鍵性產業,形成自主、全方位、多樣、成熟的汽車電子系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目前市面上很多車載系統,各廠商因切入點和標準不統一,絕大部分車載設備只能提供單一服務,車中設備繁多而且信息無法共享,導致資源的浪費與功能的低效。針對市場上這些痛點,徐匡一清楚地認識到重建系統架構的重要性,雖然國內很多科研工作者都關注並探究過這個問題,但並沒有確切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因此徐匡一基於軟、硬體分離趨勢,研發自主智能汽車電子架構並開發出演示樣車。一方面提供整車域控制器共性平臺與各級用戶,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設計,加快產品開發周期。另一方面將會推廣自主產品,建立產品生態圈。同時希望能助力中國建成自主的汽車晶片產業。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徐匡一表示,目前汽車市場上的汽車電子技術可以簡要分為幾個部分:一是系統設計包括系統架構、網絡與總線、頂層平臺(即域控制器或中央算力平臺)。二是基礎關鍵性技術:晶片、與作業系統。再來是中間件、軟體定義車(SDV)、與面向服務的軟體架構(SOA)。最後是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尤其是信息安全。將來面向網聯時代,如何保障車內網絡與信息安全成為必須解決的要務。這些都是卡脖子的技術,要實現這些技術的突破和國外的壟斷,我們必須要堅定不移的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推動汽車電子研究院的落地。

高瞻遠矚,永不言棄。徐匡一對智能車整體系統的架構與應用情有獨鍾,一直把頂層設計作為自己研究的重點。在西南大學與國創中心進行科研時,徐匡一獨具匠心搭建頂層共性平臺,展望未來的智能汽車電子架構進行研究,設想著將國內所缺的頂層平臺設計出來,並在此基礎下,輔之以目前二層、三層設計,讓汽車電子設備貫通國內各個產業鏈,使國內水平達到自主可控。不僅如此,徐匡一所構想的汽車電子架構,未來將會打破之前的繁雜設計,使每個域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清晰明確進行工作控制。而汽車電子架構將會是所有設計的基石!

展望未來,腳踏實地創新務實謀發展

徐匡一見證了三十多年的通信發展史,從起初衛星傳輸的沒落到光纖傳輸的興起;從行動電話的萌芽到今日的霸主;從模擬電話的傳輸到乙太網的興起……徐匡一所設想的智能汽車電子架構與域控制器項目,將會是國內的先驅項目。當被問及未來智能汽車市場的前景時,他認為未來智能汽車市場產值每年可達萬億級別,前景廣闊,是民生科技戰略產業,未來我國汽車產業也必將自主研發汽車晶片、車載作業系統和信息安全的完整產業鏈。未來自主汽車電子技術,未來可期!

5G時代的到來帶給汽車網絡市場巨大的動力,徐匡一希望自己所設計的頂層平臺與未來的汽車電子研究院,可以肩負行業火車頭的使命,推動並完善各相關技術的產業鏈,形成科技產業基地!同時,也希望我國在自主研究與產業方向上有所突破;人才培養制度上不斷趨向完善,提升國際競爭力與話語權,成為汽車技術與產業強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徐匡一希望可以憑藉自己在工業界多年積累的經驗,促成跨學科工程研究創新全鏈條的拓展。不僅如此,徐匡一針對汽車電子架構進行大膽創新,這對於汽車電子行業來說,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大進步。

展望未來,勿忘初心。徐匡一深知未來的汽車市場將會有龐大的產業鏈,因此希望能夠跟各行業強強聯合,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努力實現頂層設計之夢,進一步打造整車汽車電子平臺。相信在未來,中國一定可以把汽車電子發展成我國自主可控的技術,統一共性設備規格!

星星之火,永不泯滅。徐匡一作為新時代汽車電子行業的創新者、傳承者,未來會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科研者,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自東方網企業宣傳資訊財經快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EV Tech 2021新能源汽車大會
    EVTech聚焦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汽車零部件、汽車電池電機、充換電設施等最新技術發展以及成果展示,深入探討其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交流各企業發展戰略、國家政策導向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研討產業高端及前沿技術的研發,並以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為原則的交流平臺。
  • 鼎優新能源創新研究院花落肇慶
    王子冬,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中國電動車領域第一權威;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周榮,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首席專家、汽車標準化研究所原總工程師、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會秘書長、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組織IEC註冊專家。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本報首席記者 梁文豔報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向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
  • 西南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胡廣地院長來蕪交流對接
    11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胡廣地院長赴我市高校院所、企業開展交流對接,蕪湖市生產力促進中心陪同參加。在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工程大學,胡廣地院長分別與學校相關學院、科研處負責人以及教師代表進行座談,圍繞人才培養、兼職導師、聯合申報項目等方面進行探討交流。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分別表示,歡迎胡廣地院長兼職碩士生導師,在汽車電子領域開展人才培養、聯合申報國家、省級各類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 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
    美國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來自中國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網際網路「造車派」也在奮起直追。續航能力,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行程的主要瓶頸。致力於用納米材料提升鋰電池密度的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納米材料科學家崔屹提出,「如果鋰電池能量密度能達到500瓦時/每千克,電動車一次充電就可以開800-1000公裡。預計十年內,我們將開發出適用於電動車的高密度電池。」
  •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0年11月30日 14:46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hibition 時間
  • 新能源汽車: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記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
    為期3天的大會,聚焦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政策創新、市場模式創新等領域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進入百年未遇的大變革時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
  • 啟明信息:新能源汽車電子的大門已經開啟
    來源: 興業證券研發中心   投資要點    事件:  12月7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2019國際汽車技術年會(IAC)暨汽車創新技術大獎頒獎盛典成功舉辦
    2019(第十二屆)國際汽車技術年會(IAC)暨汽車創新技術大獎頒獎盛典現場盛況 「國際汽車技術年會(IAC)」由德國弗戈汽車傳媒集團、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ika)、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SINOMACHINT)、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Messe Frankfurt)共同主辦。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2020第三代半導體支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廣州南沙召開,200多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及相關企業高層出席參與,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示範應用。
  • 第二屆聯合汽車電子變速器控制技術校園論壇在京舉行
    憑藉多年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規模化市場的支撐以及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動變速箱是汽車傳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變速器及其控制技術也是汽車技術研發的重點領域之一。  2018年9月26日,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簡稱「聯合電子」)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舉辦了「第二屆聯合汽車電子變速器控制技術校園論壇」。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在這場國際「洗牌」競爭中,如何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智能新賽道上更好地「馳騁」,國家已明確定調。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他從普通技工「煉成」 新能源汽車試驗大師
    唐躍輝,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全國技術能手,重慶市技術能手,重慶「巴渝工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命名專家,重慶「江北英才」,混合動力乘用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艾仕得為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新能源概念車定製「新裝」
    這款概念車由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主導、匯集通用汽車全球優勢資源共同打造。它通過前瞻高效的造型設計和新一代智能驅動、智能互聯與智能安全科技,展示了別克品牌對於未來新能源車型可持續、智能化、人性化的開發理念。而與此理念相伴的車身水性漆色彩塗層極好地詮釋了為這款新能源概念車的先進理念,令這款車型在車展上尤為熠熠生輝。
  • 新能源汽車時代,學術界、tier 1、車廠如何看待供應鏈重塑?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產業鏈面臨著重大挑戰:新興技術不斷湧現、新車迭代周期加快、產品工藝技術愈發複雜。這要求汽車的產業鏈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因此傳統整車廠的產業鏈也在逐步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的關係也有待重塑。9月17日、18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中心舉行。
  • 新能源汽車,他為什麼要做?丨「埃隆·馬斯克式」創新三部曲(中)
    世界著名諮詢機構畢馬威(KPMG)曾撰文指出,一個世紀以來,內燃機一直是汽車工業價值和創新的源泉。然而今天人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汽車時代,汽車將因半導體和電子產品所提供的功能而有所不同。馬斯克正是諸多的失敗案例中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契機——停滯數十年的汽車工業正在面臨新的變革。畢馬威首席科學家康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在改變著汽車工業的面貌。
  • 廣州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論壇 億緯鋰能助力「汽車強國夢」
    11月22日-23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主辦的2019年廣州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論壇於廣州盛大舉行。11月23日,億緯鋰能杜雙龍博士應邀出席國際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專場,並發表關於「新形勢下磷酸鐵鋰應用場景與仿真技術」的精彩演講。
  • 廣東科學中心 低碳&新能源汽車 展館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越來越多;我們打個滴滴,接單的也多是新能源車;還有路邊隨處可見的新能源共享汽車……但你們是否真正了解低碳新能源汽車呢? 接下來我們就到廣東科學中心「低碳&新能源汽車」館看看吧! 愛車的你們可不能錯過哦!
  • 聚焦汽車產業大變革,首屆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今開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濱主持主論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機械裝備處副處長顧紫明、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區長譚明鶴主旨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汽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關注| 新能源汽車行業評出全球16項前沿及創新技術,哪些企業榜上有...
    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16項前沿及創新技術正式發布。有哪些企業的創新技術上榜?未來哪些前沿技術將改變世界?來看。據了解,創新技術是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創造出的一種新技術,可解決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領域技術難點、技術瓶頸的重要應用性技術。參評的創新技術需在產品上得到實際應用,產品形態為投放市場。前沿技術則是指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可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產品技術更新換代和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