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2020-12-04 中國網財經

  2014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4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15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6項成果獲獎,現將獲獎項目予以公示。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個月內,任何單位和個人若對所公布的獲獎項目有異議,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海洋局學會辦公室提交意見,國家海洋局學會辦公室將於收到書面意見之日起1個月內責成有關單位處理完畢,異議期結束後,國家海洋局將正式發文批准獲獎項目。

  國家海洋局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八日

  2014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匯總表

  一、一等獎

  1、渤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集成技術系統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人:崔文林、宋文鵬、張 波、曹雅靜、鮑獻文、王 娟、曲 亮、王家金、高曉慧、鄭 琳、卜志國、姜獨褘、單春芝、王 寧、楊 波

  2、基於自主衛星的大洋漁場信息獲取、服務及集成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成都國恆空間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科技大學、浙江豐匯遠洋漁業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蔣興偉、陳新軍、陳雪忠、林明森、鄒 斌、鄒巨洪、萬麗穎、龔 芳、劉 波、崔建升、樊 偉、雷 林、張建華、朱義峰、石立堅

  3、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主要完成人:韓庚辰、樊景鳳、馬明輝、閆啟侖、楊 青、李洪波、柳圭澤、張振冬、邵魁雙、葉金清、李宏俊、劉述錫、梁 斌、霍傳林、郭 皓

  4、幹涉與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海洋動力環境微波遙感技術

  推薦單位: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張 彪、何宜軍、申 輝

  5、東海蝦蟹類資源調查研究及其在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推薦單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海洋學院、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俞存根、宋海棠、韓志強、薛利建、章飛軍、鄭 基、陳小慶、江新琴、盧佔暉、賀舟挺、姚光展

  6、甲殼素高附加值製品的技術創新與開發應用

  推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韓寶芹、劉萬順、彭燕飛、楊 豔 、宋福來 、潘學理、姜惠萍、 董 文常 菁 、馬海楠、馮伊琳、李 葉

  二、二等獎

  1、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技術集成及示範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監測中心、交通部天津水運科學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葉屬峰、張利權、張朝暉、楊建強、劉述錫、石洪華、方宏達、張光玉、劉漢奇、過仲陽

  2、東海區典型城市風暴潮災害輔助決策系統研究與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信息中心、上海海洋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國家海洋局東海預報中心、溫州海洋預報臺

  主要完成人:蘇 誠、黃冬梅、吳向榮、堵盤軍、張 釗、劉志國、高靜霞、何盛琪、裴軍峰、郭偉其

  3、珠江口鹹潮數值預報技術研究及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廣東省水文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於福江、朱建榮、王培濤、吳宏旭、齊義泉、付 翔、董劍希、鄭道賢、劉秋興、吳少華

  4、略

  5、多參數海洋化學儀器系統化測評技術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南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南海標準計量中心、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主要完成人:姚 勇、高佔科、龐永超、劉景霞、張 川、孔維軒、索利利、王 聰、王愛軍、胡 波

  6、沿岸渾濁水體光學遙感探測技術及在渤黃海的業務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崔廷偉、張 傑、馬 毅、孫 凌、宋平艦、孟俊敏、青 松、郝豔玲、趙文靜、劉振宇

  7、東北印度洋海洋多尺度變率及其氣候效應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邱 雲、李 立、蔡文炬、靖春生、許金電、潘愛軍、郭小鋼、宣莉莉、曾明章、陳航宇

  8、海島適用的系列海水淡化技術裝備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阮國嶺、初喜章、馮厚軍、趙河立、王生輝、蘇立永、張 乾、邵天寶、吳水波、王 琪

  9、基於電磁感應的海冰厚度監測技術與系統研究

  推薦單位: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孫 波、郭井學、李丙瑞、崔祥斌、田 鋼、卜春光、王華軍、王甜甜、王 慧

  10、脊尾白蝦種質資源與全人工繁育研究

  推薦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寧波市漁業技術推廣總站、江蘇裕豐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 健、劉 萍、李吉濤、申屠基康、黃煜棣、梁俊平、段亞飛、馬 朋、李 洋、賈舒雯

  11、我國三沙市南海諸島底棲海藻區系分析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夏邦美、王廣策、王永強、王旭雷

  12、用柱狀光生物反應器生產微藻餌料與再生能源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劉建國、李 凌、潘克厚、張 勇、林 偉、朱葆華、梁文偉、黃 園、楊官品、楊秋林

  13、海洋趨磁細菌多樣性及資源開發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青島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肖 天、吳龍飛、潘紅苗、周 克、張文燕、張聖妲、高 峻、陳一然、張 蕊、杜海艦

  14、條石鯛生殖調控及規模化生產技術的建立與應用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寧德市登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青島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膠南市福強水產養殖場

  主要完成人:肖志忠、李 軍、樓 寶、劉清華、徐冬冬、肖永雙、詹 煒、尤 鋒、毛國民、馬道遠

  15、水產養殖蝦蟹類病害防治的新途徑及其免疫學基礎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宋林生、王玲玲、張 瑩、周 智、王孟強、蓋雲超、王雷雷、母昌考、孫 瑞、孔鵬飛

  16、寒區海洋結構物動冰力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推薦單位: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主要完成人:嶽前進、許 寧、張大勇、 畢祥軍、 季順迎、王延林

  17、北方鼠尾藻苗種規模化繁育關鍵技術研究

  推薦單位: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

  主要完成單位: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吳海一、徐智廣、丁 剛、劉 瑋、王翔宇、詹冬梅、呂 芳、李美真

  18、應對氣候變化紅樹林移植及資源優化技術

  推薦單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主要完成人:陳少波、盧昌義、仇建標、葉 勇、黃 麗、王發國、鄭春芳、王文卿、鄭逢中、謝起浪

  19、象山港汙染物控制及生態修復技術集成與示範

  推薦單位: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國家海洋局寧波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寧波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寧波海洋開發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尤仲傑、焦海峰、黃秀清、嚴小軍、毛玉澤、施慧雄、駱其君、楊和福、蔡燕紅、陳海敏

  20、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建設

  推薦單位: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主要完成單位: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省海水魚類苗種繁育科研中試基地、廈門大學、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黃種持、王涵生、方瓊珊、鄭樂雲、林克冰、蔡良候、丁少雄、林建斌、鍾建興、蘇 展

  21、臺灣海峽及毗鄰海域主要漁場重要漁業資源評價與利用

  推薦單位: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主要完成單位: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

  主要完成人:戴天元、林龍山、王 軍、張 靜、蘇永全、劉 勇、莊慶達、王德祥、李 淵、廖正信

  22、典型氣候因子變化對海洋藻類影響機理研究

  推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人:唐學璽、周 斌、肖 慧、王 影、王 悠

  三、2014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名單

  1、中國海岸工程進展

  作者:左其華、竇希萍

  責編:高朝君、錢曉彬

  2、海洋資料浮標原理與工程

  作者:王軍成

  責編:高 英

  3、中國福建南部海洋魚類圖鑑

  作者:劉 敏、 陳 驍、 楊聖雲

  責編:王 溪

  4、世界海洋政治邊界

  作者:吳繼陸 、張海文 (譯)

  責編:楊傳霞

  5、海洋強國興衰史略(第二版)

  作者:楊金森

  責編:高朝君

  6、海洋與近代中國

  作者:楊文鶴、 陳伯鏞

  責編:高朝君

相關焦點

  • 淄博21個項目入選省年度科學技術獎公示名單 獲獎數量創新高
    淄博9月22日訊 今天,記者從淄博市科技局獲悉,根據省科技廳公布的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名單,淄博市21個牽頭和參與的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項目2項、二等獎項目5項、三等獎項目14項,獲獎數量創歷年新高。
  • 2020年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擬推薦獲獎項目公示
    2020年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結束。此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共有55位專家參與評審工作。經過形式審查、初審、覆審、終審最終評選出本年度科學技術獎擬推薦獲獎項目265項,其中科技發明獎4項,發明二等獎2項,發明三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261項,進步一等獎37項,進步二等獎92項,進步三等獎132項。現予以公示,接受公眾監督,公示期為七天。
  • 公示!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評審通過的192項建議獲獎項目正在省科技廳網站公示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自公示之日起1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的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持有異議的,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 .| 附名單: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017年度海洋優秀...
    論壇開幕式上還為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017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獲得者頒發獎勵證書。論壇近800餘人參會、評選論文集共2類150餘冊。  》的學術主旨報告,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靈研究員作了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特等獎項目《黃海滸苔綠潮起源與發生原因》的成果匯報。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及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書目...
    2020年10月23-24日,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49名專家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1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類共有18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6部圖書擬獲優。
  • 榆林市科學技術獎正在公示......
    >10月10日,榆林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2019年度榆林市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示榆政科發〔2020〕41號》,共有51個項目擬獲2019年度榆林市科學技術獎。完整獲獎名單如下:2019年度榆林市科學技術獎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的公示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粵科函區字〔2020〕391號)的要求,市科技局擬提名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共87項,現予以公示(詳見附件),公示期為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8月24日。
  • 公示!2019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三明這些項目上榜
    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評審通過的192項建議獲獎項目正在省科技廳網站公示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自公示之日起1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的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持有異議的,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 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日前,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印發《關於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及獲選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通知》。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及獎勵委員會審核確定了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33項和海洋優秀科技圖書16項。
  • 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人選)公示,這些項目/個人有望獲獎
    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擬獎人選及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擬獎項目。其中,四川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擬獎人選1人,一等獎擬獎項目36項。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自2020年9月27日至10月15日。公示期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示的擬獎人選、擬獎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有異議的,可以書面方式向科技廳提出,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須在書面材料上加蓋本單位公章;個人提出異議的,須籤署本人真實姓名,並提供有效聯繫方式。
  • 2015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名單公示
    2015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共評出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2人;一、二、三等34項,現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若對獲獎項目(人選)有異議,請於公示之日起一周內提出書面意見,意見請寄宿遷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宿遷市洪澤湖路130號)
  • 公示!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擬授予李華軍、譚旭光
    9月21日,山東省科技廳網站發布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 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通過的2項科學技術最高獎、39項自然科學獎、15項技術發明獎、21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在科技廳網站進行公示。軍民融合與公共安全類項目不予公示。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有異議的,可以以書面方式向我辦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 吉林: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
    近日,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於2020年度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通過專家評審、覆審和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決定授予王家騏院士、王立春研究員「吉林省科學技術特殊貢獻獎」。
  • 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  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獎勵工作評審委員會根據獎勵章程和獎勵辦法,評選出了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現予公示。
  •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公示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4個單位提名的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項目4項,其中自然科學獎提名項目1項,科技進步獎提名項目3項。經形式審查後,申報特等獎項目均符合形式審查規定。根據《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人民政府第104號令)及《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訂版)(甘科成規〔2016〕1號)的規定,現將通過形式審查的擬提交評審項目基本信息予以公示。公示項目排序不分先後。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2019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揭曉 30個項目獲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9日消息(記者田春宇)9月7日,海南省政府網發布《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公布30項榮獲2019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的成果,對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記者注意到,此次共有30個項目獲獎,獲獎項目緊密結合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覆蓋農業、醫療、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
  • 通知 | 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示
    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示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獎勵條例》,經項目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並報獎勵委員會(擴大)會議審定批准,評審出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39項,其中特等獎
  • 2020國家科學技術獎公示有感:看歷年汽車行業有多少項目獲獎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是經過嚴格評審、從眾多科技成果中脫穎而出的傑出代表,其技術先進性、創新性和學術價值代表了全國行業和領域內的領先水平。
  • 公示!譚旭光擬授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通過的2項科學技術最高獎、39項自然科學獎、15項技術發明獎、21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在科技廳網站進行公示。軍民融合與公共安全類項目不予公示。自公布之日起1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有異議的,可以以書面方式向我辦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