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名單: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017年度海洋優秀...

2021-01-15 網易

  2018年11月20日,以"新時代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策略、措施與實踐"為主題的第九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暨海洋科學技術頒獎儀式在廣西北海舉行。

  

  會議現場

  論壇由中國海洋學會和中國太平洋學會共同主辦,主會場共有6位專家分別作了不同主題的主旨報告,下午6個分會場召開了專題學術會議。論壇開幕式上還為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017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獲得者頒發獎勵證書。論壇近800餘人參會、評選論文集共2類150餘冊。

  

  會議現場

  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佔海,廣西北海市市委書記王乃學、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海洋局局長蔣和生出席論壇並致辭。蔣興偉,李家彪、曾恆一、邱大宏、侯保榮共5位院士,胡永豐、姚有志、嚴正明、劉健文共4位將軍出席會議。主旨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李家彪研究員,中國數位化專家、中央軍委原總參謀部領導、科技委副主任胡永豐將軍,廣西北海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陳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所侯保榮研究員,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賈宇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標準引領海洋科技創新發展》《新時代海洋強國戰略》《關於向海經濟的探索》《中國腐蝕成本防腐新技術》《習近平海洋強國建設重要論述研究》的學術主旨報告,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靈研究員作了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特等獎項目《黃海滸苔綠潮起源與發生原因》的成果匯報。

  

  會議現場

  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蔣興偉院士代表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宣讀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決定。中國太平洋學會常務副會長、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副主任、自然資源部海洋出版社黨委書記丁磊代表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宣讀2017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獎獲獎圖書的決定。出席會議的領導、院士、專家還為獲得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5項、優秀科技圖書16項的獲獎代表頒發了獎勵證書。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黨委書記林明森研究員主持、大會主旨報告會由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自然資源部南海分局黨委書記雷波主持。

  

  特等獎

  1. 黃海大規模滸苔綠潮起源與發生機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王宗靈、劉東豔、石曉勇、管衛兵、王江濤、範士亮、李 豔、肖 潔、傅明珠、鮑 敏、張傳松、張學雷、韓秀榮、譚麗菊、宋 偉

  

  △ 中國海洋學會陳連增理事長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特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一等獎

  1. 水母毒素及蜇傷防治研究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於華華、李榮鋒、馮金華、嶽 洋、劉 松、邢榮娥、李鵬程

  2. 海洋雙殼貝類神經內分泌系統分子組成及其免疫調節機制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王玲玲、邱麗梅、宋林生、劉兆群、周 智、劉 瑞、蔣秋芬、史曉委、王 昊、張 峘

  3. 海岸帶沉積物汙染過程、原位修復技術和工程示範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盛彥清、陳令新、紀 靈、王傳遠、李兆冉、楊 劍、趙國強、王巧寧、馬 濤、張曉東

  4. 水產品中潛在危害因子的檢測與控制技術開發及應用

  推薦單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浙江海洋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新泰水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張小軍、徐英江、張 虹、丁國芳、梅光明、陳雪昌、田秀慧、陳 思、金 雷、李佩佩、郭宇峰、朱敬萍、龍 舉、陳 瑜、嚴忠雍

  5. 重要海域致病性細菌基因晶片檢測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示範

  推薦單位: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寧波大學、復旦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上海海洋大學、浙江萬裡學院

  主要完成人:蘇秀榕、陳 剛、曲凌雲、丁 君、樊景鳳、周 君、謝 利、李成華、何培民、楊季芳、孫承君、明紅霞、劉 霜、張春丹、張迪駿

  6、高效水平軸海流發電系列裝備與「海能海用」系統

  推薦單位:浙江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江河水電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 偉、褚景春、王傳崑、劉宏偉、林勇剛、雷 勇、顧海港、周爭鳴、陳健梅、王力雨、朱挽強、賈法勇、王海洋、羊天柱、何世民

  7、密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監測中心等4單位

  主要完成人:方宏達、時小軍等15人

  8. 密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4單位

  主要完成人:王迪峰等10人

  9、密

  推薦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等5個單位

  主要完成人:張根泉等10人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一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一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二等獎

  1. 典型海域水母災害監測預警防控技術研究與業務化應用示範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河北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海監北海航空支隊、秦皇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

  主要完成人:張洪亮、齊衍萍、崔文林、吳玲娟、張 琦、尹維翰、宋 倫、鄭向榮、張學雷、徐子均

  2. 南通海洋預報減災示範區建設技術及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國家海洋局東海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東海信息中心、上海地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楊 華、鄔惠明、石少華、龔茂珣、曹 兵、高清清、高鑫鑫、肖文軍、戴文娟、張春琳

  3. 基於生態化理念的圍填海平面設計與集約利用管控技術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主要完成人:王 平、徐 偉、嶽 奇、張紹麗、趙明利、張翠萍、楊 亮、謝素美、胡 恆、賈后磊

  4. 海洋漁業安全環境保障服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首都師範大學、國家海洋局東海預報中心、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北鬥星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福建四創軟體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滕駿華、林志環、逄仁波、蔡文博、田 傑、林 波、邢 闖、蘇 博、孟素婧、孫永華

  5. 圍填海管控制度研究與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主要完成人:相文璽、趙立喜、王 倩、王江濤、曹英志、李亞寧、李 晉、張宇龍、譚 論、胡恩和

  6. 海洋溢油中長期生物效應及生態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廈門大學

  主要完成人:穆景利、王 瑩、王新紅、王菊英、靳 非、叢 藝、馬新東、王 震、吳玉玲、林忠勝

  7. 中國近海重點區域海洋能資源評估技術研究與應用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人:夏登文、汪小勇、武 賀、華 鋒、張 軍、姜 波、張 松、周慶偉、丁 傑、於華明

  8. 海洋溫度、深度及風要素觀測儀器檢測技術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國家海洋局東海標準計量中心

  主要完成人:隋 軍、索利利、於建清、閆小克、孔維軒、徐春紅、龐永超、高佔科、郭小勇、鄧 雲

  9. 北極快速變化與海洋生態系統響應—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與研究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主要完成人:餘興光、吳 軍、林龍山、何劍鋒、吳日升、卞林根、高眾勇、趙進平、莊燕培、謝周清

  10. 海洋微型生物的生態特點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學、天津渤海水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肖 天、張武昌、趙 苑、趙 麗、李洪波、劉 敏、張翠霞、於 瑩、董 逸、李海波

  11. 海底熱液活動及其成礦機理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曾志剛、王曉媛、齊海燕、馬 瑤

  12. 海藻中砷、鋁、鎘形態分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推薦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晉江市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尚德榮、趙豔芳、翟毓秀、寧勁松、李風鈴、李寧波、董永陽、盛曉風、丁海燕

  13. 海洋動態纜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推薦單位: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主要完成人:嶽前進、盧青針、閻 軍、陳金龍、楊志勳、湯明剛、吳尚華、尹原超、胡海濤、王立東

  14. 漁業生物增殖放流及智能化標誌技術

  推薦單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學、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舟山市普陀興海養殖優質種苗選育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徐開達、周永東、王偉定、朱文斌、徐漢祥、張洪亮、梁 君、韓志強、李鵬飛、盧佔暉

  15. 多環芳烴在雙殼貝類體內代謝與損傷分子機制的研究

  推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人:潘魯青、苗晶晶、蔡月鳳、劉 棟

  16. 高性能海水淡化膜的設計與開發

  推薦單位:浙江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大學

  主要完成人:張 林、陳聖福、程麗華、林賽賽、趙海洋、秦嘉旭、周志軍、陳歡林、董 航、黃 海

  17. 海南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潮汐汊道海灣動力地貌研究

  推薦單位:南京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南京大學

  主要完成人:高 抒、賈培宏、殷 勇、葛晨東、汪亞平

  18. 華貴櫛孔扇貝「南澳金貝」的培育技術研究及應用

  推薦單位:汕頭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汕頭大學、饒平縣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站、饒平縣隆源發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南澳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主要完成人:鄭懷平、劉合露、劉文華、陳興強、王樹啟、孫澤偉、李遠友、李升康、張 倩、柯文得

  19. 醫學組織工程材料海洋生物膠原蛋白評價技術

  推薦單位:上海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水產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學研究所、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吳文惠、王南平、沈先榮、王淑軍、包 斌、李柏林、何 蘭、陳 麗、何 穎、郭銳華

  20. 密

  推薦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主要完成人:付紅麗等10人

  21. 密

  推薦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主要完成人:蘇軾鵬等10人

  22. 密

  推薦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袁淑琴等10人

  23. 密

  推薦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鄧擁軍等10人

  24. 密

  推薦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王建華等10人

  25. 密

  推薦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王媛等10人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二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二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海洋科技獎二等獎項目的單位及主要完成人頒獎

  2017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名單

  1. 黑潮特徵參考圖集

  作者:熊學軍、胡筱敏、於龍、鞠霞

  責編:吳俊彥、崔洪生

  2. 海洋恢復生態學

  作者:李永祺、唐學璽

  責編:孫玉苗、魏建功

  3. 漳州海洋與漁業文化叢書

  作者:劉亞良

  責編:李新文、謝聿楓、柯靜雅、寧筱彤

  4. 海水淡化技術與工程

  作者:高從堦、阮國嶺

  責編:傅聰智

  5.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海岸海洋科學

  作者:中國科學院

  責編:楊嬋娟、吳春花

  6. 南海海洋魚類原色圖譜(一)

  作者:陳國寶

  責編:郭勇斌、彭婧煜

  7. 廣西北部灣海洋硬骨魚類圖鑑

  作者:賴延和、何斌源

  責編:李秀偉、王好

  8. 深水鑽井隔水管系統力學行為理論及應用研究

  作者:周守為、劉清友

  責編:吳凡潔

  9. 黃海底棲端足類

  作者:任先秋、沙忠利

  責編:王海光

  10. 黃渤海軟體動物圖志

  作者:張素萍、張均龍、陳志雲、徐鳳山

  責編:王海光

  11. 北極快速變化與海洋生態系統響應

  作者:餘興光

  責編:白燕、張榮

  12. 中國大洋海底地理實體名錄(2016)

  作者: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

  責編:王溪

  13. 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

  作者:韓庚辰、樊景鳳

  責編:趙武、錢曉彬、蘇勤

  14. 中國海洋文化叢書

  作者:《中國海洋文化》編委會

  責編:高超君、冷旭東、常青青、肖煒、唱學靜、趙娟、任玲、蘇勤

  15. 海洋繪系列

  作者:彭充、尹小港、張蓓蓓

  責編:劉斌

  16. 廣東省海島保護與開發管理

  作者:錢宏林、謝健、婁全勝、高楊

  責編:楊傳霞、任玲

  

  △ 與會嘉賓為獲得2017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代表頒發優秀證書

  
—END— 信息來 源:中國海洋學會 大家都在看

  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官方授權獨家首發《珊瑚礁科學概論》

  海洋基礎科學問題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學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二級學科有哪些?| 《10000個科學難題(海洋卷)》全網獨家首發

  《海洋環境分析監測技術》海洋環境監測的類型及其發展趨勢

  白令海道開啟和和北冰洋的演變 (附註:北冰洋大洋鑽探 )| 汪品先院士:為地球系統科學正本清源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 | 探知海洋
宣傳海洋 | 服務海洋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日前,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印發《關於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及獲選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通知》。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及獎勵委員會審核確定了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33項和海洋優秀科技圖書16項。
  • 2014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2014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4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15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6項成果獲獎,現將獲獎項目予以公示。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及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書目...
    2020年10月23-24日,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49名專家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1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類共有18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6部圖書擬獲優。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資訊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提交終評項目名單/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提交終評項名單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初評會已於2020年9月11日、14日、16日在京分組召開,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主任林明森主持會議。來自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的相關專家共105名參與初評。會議期間還委託各專業組開展了2020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初選工作。
  • 關於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及獲選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通知
    附件1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特等獎1.項目名稱:中國海-西太平洋地質地球物理特徵綜合研究與系列圖編制推薦單位: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主要完成單位: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14個項目通過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露深圳科創秘密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14個深圳項目初評通過。>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三年來,深圳斬獲國獎的獎項不斷提升,令人欣喜。而在2017年度的深圳15個獲獎項目中,技術發明獎7項,佔該獎項總授獎數的10.6%,深圳技術發明獎創下歷史最好成績,含金量十足,見證深圳不斷提升的原始創新能力。2018年度,深圳在電子信息領域挖出「金礦」。
  • 42個項目獲得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 劉亮 攝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劉亮)11月30日,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主辦的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吉林: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
    近日,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於2020年度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通過專家評審、覆審和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決定授予王家騏院士、王立春研究員「吉林省科學技術特殊貢獻獎」。
  • 中國海洋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
    (中國網10月31日訊)2017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海洋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的中國海洋科技」。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表示,過去的五年,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不斷加強,《全國海洋科技興海規劃》、《海洋可再生能源規劃》等法規相繼出臺,更加明確了海洋產業的政策導向。五年間,海洋經濟發展持續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速,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
  • 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公布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獲獎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1月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科技廳審核,省政府批准,授予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 海洋三所陳立奇團隊獲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11月30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和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海洋三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北冰洋快速海洋酸化過程、機制及預測研究》項目獲得《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海洋三所陳立奇研究員為該項目第一完成人出席了頒獎儀式並接受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的頒獎。
  • 淄博21個項目入選省年度科學技術獎公示名單 獲獎數量創新高
    淄博9月22日訊 今天,記者從淄博市科技局獲悉,根據省科技廳公布的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名單,淄博市21個牽頭和參與的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項目2項、二等獎項目5項、三等獎項目14項,獲獎數量創歷年新高。
  • 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榮獲最高獎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魯政發〔2020〕18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榮獲科學技術最高獎,是該校繼管華詩院士(2004年)、吳立新院士(2018年)之後第3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 2017年度江西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獲獎項目名單揭曉
    為推動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質量和水平,鼓勵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和工程勘察設計人員創作更多質量優、水平高、效益好的工程勘察設計作品,根據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評選辦法》(中設協字[2015]23號)和《關於評選2017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的通知》(中設協字[2017]20號),結合江西省實際,江西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向會員單位下達了
  • 2017年度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2018年3月31日下午,由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主辦,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主題為"智能網聯-汽車電子新時代,"航盛集團"2018中國(深圳)國際汽車電子產業年會"暨2017年度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深圳登喜路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作為一年一度的汽車電子科技行業盛事,本屆頒獎禮再度湧現出了一批汽車電子行業內的優秀企業、產品和個人。
  • 2019年度福建科學技術獎揭曉 廈門60項科技成果獲獎
    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我市共獲得包括福建省自然科學獎、福建省技術發明獎及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在內的60項優秀科技成果,佔全省獲獎總數近1/3,其中由我市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40項,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獲獎項目20項。
  • 2019年度福建科學技術獎揭曉 廈門市60項科技成果獲獎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我市共獲得包括福建省自然科學獎、福建省技術發明獎及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在內的60項優秀科技成果,佔全省獲獎總數近1/3,其中由我市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40項,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獲獎項目
  • 中國海洋大學2019年度「天泰獎學金」「天泰優秀人才獎」頒獎儀式...
    2019年度「天泰獎學金」「天泰優秀人才獎」頒獎儀式舉行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2月1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2017年度中國好教育盛典獲獎完全榜單發布
    此外,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原副主席、北京愛蓮舞蹈學校校長陳愛蓮、正保遠程教育董事長朱正東等教育界優秀代表46人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等132個機構獲得中國好教育其他各類獎項。本次活動由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擔任主持,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發布了"2017年度教育數字"。以下為2017年度中國好教育盛典完全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