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量子力學和自組織理論完美揭示了宇宙創生和發展的秘密

2020-10-19 舒老師的教育天地

關於宇宙起源,現在被普遍接受的一個觀點是:現在的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繼而產生了時間和空間,宇宙創生了。現在宇宙壽命有大約140億年了。

但是我們一定好奇,140億年前宇宙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呢? 為什麼會產生大爆炸呢?

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創生之前是一個奇點,奇點不存在時間和空間,什麼都沒有。也就是說140億年前,宇宙是一個永恆的、無始無終的虛無。

我們又有疑問,宇宙創生之前的奇點為什麼會大爆炸,產生現在浩瀚無垠的時空呢?

宇宙奇點大爆炸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得不從宇宙創生和發展涉及的幾個最前沿物理學理論說起。

1.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宇宙是膨脹的,揭示了宇宙目前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但是相對論並沒有告訴我們宇宙是如何創生的。大爆炸理論比較有力的證據就是天文觀測到的大爆炸痕跡——微波背景輻射

大爆炸痕跡-微波背景輻射

2.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宇宙是如何開始創生的,闡述宇宙的過去

量子力學有一個原理:測不準原理。就是說任何物質的參數都不可能準確測量。原因就是存在量子漲落

我們前面說宇宙奇點是無,無就是一種絕對的狀態,但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無是一種不可能穩定存在的狀態,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狀態。量子漲落會打破奇點無邊際的荒漠狀態。

其中一次的量子漲落影響了奇點的狀態,奇點崩潰了,宇宙從虛無中創生了。

量子漲落

3.自組織理論

僅僅依靠量子漲落並不能導致宇宙奇點大爆炸,因為量子漲落無時無刻都存在,導致宇宙大爆炸開始的那一次量子漲落正好遇到恰當的自組織行為才是關鍵。

什麼是自組織行為呢?是系統自動地由無序走向有序的過程。一個結構原穩定性喪失,出現新條件下的穩定狀態,這個失穩點就是臨界點,在臨界點發生有序程度的突變這種行為是自發完成的,所以稱為自組織行為。

依靠自組織行為,宇宙從一片荒漠中開始形成,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光子、電子、輕子開始出現。

宇宙就這樣在量子力學和自組織行為的作用下創生了。

宇宙大爆炸創生

當然關於宇宙創生理論目前還有一定的爭議,包括有科學家認為我們現有宇宙不是大爆炸產生的,而是一次大反彈而來。大反彈理論克服了奇點這個神秘而又無法描述的障礙。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於宇宙的起源和發展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當代理論物理學最艱巨的任務——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完全統一
    當人們探究宏觀世界的奧秘時,只要使用廣義相對論就足夠了;而當人們探究微觀世界的奧秘時,只需要量子力學就可以了。這兩個理論在各自的領域就如同兩把萬能鑰匙,無論多麼複雜的鎖都能打開。但是,只要一涉及宇宙大爆炸奇點問題和黑洞問題的時候,不論是廣義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仿佛都失靈了。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理論何時才能解除封印?
    比起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完全是愛因斯坦自己創立的,這是純思維領域的完美傑作,他憑著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意識思維,顛覆傳統思維,突破意識極限,精準地為宇宙把脈,窺破思維中隱藏的宇宙規律,把自然界和思維完美統一。而這個人很可能是洛侖茲或者龐加萊!
  • 進化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哪個理論對人類文明影響貢獻最大?
    現在所有的科學,包括宇宙起源、地球演化、考古學、基因學、細胞學、遺傳學都與進化演化論不謀而合,相互印證。這種偉大是任何一門科學都無法比擬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塊基石,是引領人類在現階段科學研究和進步的最偉大理論。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是如何揭示現實的本質的
    通過這樣,實證主義斷言我們可以獲得關於我們周圍世界和我們所居住的社會現實的客觀事實。這篇文章探討了相對論和量子論的一些關鍵發現,以強調物理學如何擺脫了作為獲得知識和真理手段的實證主義的信仰。物理學已經揭示出,從宇宙中最高層次的事物,到時空相互依存的本質,再到亞原子和籠罩著波粒二象性的可能性雲團,各種關係都滲透在現實之中。
  • 被稱為「大一統」的超弦理論是憑什麼擊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
    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已經能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預言很多物理方面的事情。從微小的原子、分子領域到廣袤的星系、星系團,我們都能用這兩種理論工具言之一二,這也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不過隨著時間轉到21世紀,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沒能達到最深層的認識。在物理領域,我們使用的理論一般也只有一種:要麼是量子力學,要麼是廣義相對論。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黑洞的奇點,也只有這種極其特殊的環境下才可能同時用到兩種理論。
  • 比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更深一層的弦理論是什麼
    現在物理學有一個問題沒能得到圓滿解決,那就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有是目前研究當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巨大的宇宙尺度。廣義相對論認為,在沒有物質的時候,空間都是平直的。
  • 網友問: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格格不入,是宇宙有兩套物理法則嗎?
    肯定不會,宇宙中萬物的發展,只要我們觀察了就只有一個結果,宇宙中的物理法則也只有一套。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作為當今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兩者確實存在本質的差異,比如量子力學的世界是離散的,而相對論的世界是連續的;但也絕非題目說的「格格不入」,其實兩者在絕大部分場合中,都是相輔相成的。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作者以文學的筆墨、精美的圖片,將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讀者面前。全書共分七篇,分別介紹了地球,月亮,太陽,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隕星,恆星宇宙以及天文儀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譯者李珩教授又根據天文學的新近發展進行了補充修訂,使本書內容翔實而新。
  • 誰來終結「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對抗?讓弦論來試一試
    但是開爾文話鋒一轉,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在經典物理學天空之上還存在著兩朵烏雲,這兩朵烏雲分別是「邁克耳遜-莫雷實驗打破了牛頓的以太說」和」黑體輻射實驗結果與理論的不一致「,這兩朵烏雲發展出了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研究最小事物的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宏觀宇宙有什麼關係?
  • 弦理論真的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在愛因斯坦撰寫的《相對論的意義》(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重印版本的前言中,弦理論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寫道,超弦理論成功地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除此之外,它也有能力平等的包含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誕生,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誕生,這種精神值得學習物理學革命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前者本質是上關於時空的物理理論,後者是前者的推廣並且還包含一種新的引力理論。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人們什麼物理?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沒有告訴我們真實的物理,愛因斯坦還是有點可愛的:既是光子第一提出者,又是光子的第一質疑者,承認50年探究沒有認識到光子本質!最終覺悟到錯了,全部手稿付之一炬,誠實可嘉!使崇拜他的人即使沒有學懂他的「天才相對論」仍然尊敬不已!
  • 弦理論:來自天堂的傳說,想要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超級理論
    現狀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宇宙,卻有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理論4套互不相容的理論體系。沒有一個理論能夠達到自洽解釋宇宙所有未解之謎的終極理論的標準,這意味著現有的理論都不完備!無一例外!於是,粒子說全線反攻,建立在空無一物的真空基礎上的量子論(後來發展成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橫空出世。但是,託馬斯·楊的雙縫幹涉實驗揭示出光(量子)是一種振動的波,這個事實根本無法迴避。波動說和粒子說都能解釋一些問題。粒子說可以自洽地解決所有的問題嗎?不能!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牛頓用引力描述了世界的規律以及宇宙的運行。牛頓首次解釋了地球之所以能夠圍繞太陽運動就是因為太陽擁有強大的引力。此後,在此基礎上,近代物理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然而,牛頓的理論並不完善,他雖然說明了引力的作用,但是卻無法解釋引力從何而來,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並且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引力波和黑洞的存在。這些也使得相對論成為了如今被主流學術圈所承認的主流理論。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由於黑體輻射的危機所導致的。當時普朗克發現,如果假設能量是連續的,理論和實驗觀測就沒有辦法擬合了。
  • 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未解之謎
    物理學家可以精確地預測引力對恆星和行星的影響,但是沒人知道力如何與微小粒子或量子相互作用。因此,人們寄希望於一個引力規則控制所有星系,夸克及其之間所有事物的簡單期望推動了量子引力理論。從而,對於力如何作用於宇宙中最小的部分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廣義相對論的邊緣理論物理學中最棘手的問題是該領域的兩次最大勝利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