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恐怖片愛好者,那麼就一定不能錯過《招魂》。對於「鬼」,通過電影我們會發現中西方的表達方式並不相同,拿經典的港片來說吧,「鬼」之於我們而言是殭屍,而滅鬼的則是「道長」,說起林正英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他演的電影把滅鬼的方法形式化了;而內陸的電影……不得不說,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就算不是人為的也是以能看見的實體化表現的,再加上演員各種瞪眼尖叫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出爛片的原因;最後既然說到《招魂》那麼基本就是經典的西方恐怖片了,它的表現形式是惡魔附身於人的身上,而滅「鬼」者則被稱為「驅魔人」。爛番茄鮮度達到了100%,這部電影的成功是有原因的。
早知道,美國人特別喜歡搬家,據說是喜歡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一部分原因),在美式恐怖裡很多詭異的故事開始都是從搬家開始的。於是《招魂》便用了這一手法,羅傑與卡羅琳夫婦帶著五個女兒搬家到了一間舊宅,而這間舊宅就像是特意為鬧鬼而準備的,偏僻而古老,但是美國人不一樣啊,她們感受到了回歸到田園的快樂。但是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比如經常有鳥兒撞死啊,一家狗狗不敢進房間甚至狂吠直到更詭異的事情發生比如睡覺被扯腿啊、早上起來身上有很多淤青啊,才去找「驅魔人」沃倫夫婦(心大的一匹)。
而後電影中的節奏緊湊而又吸引人,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女孩被拽著頭髮在房間裡拖來拖去的場景以及夢遊撞衣櫃的情節,簡直酸爽。最後是驅魔的場景,沃倫驅魔時候的不自信與緊張被派屈克演繹得淋漓盡致,當然最後是happy ending,愛讓被附身的卡洛琳戰勝了惡魔。整部電影下來沒有結局反轉但是故事卻意外的完整,看完之後嚇得不敢關燈但是轉念一想整部電影不過就是死了一隻鳥和一隻死狗。
可以說《招魂》沒用」一兵一卒」就收服了人心。這部電影其實劇情比較是符合西方恐怖片慣用的表現手法的,但是其具有突破性的地方恐怕在電影最後的字幕裡,在字幕裡,翻出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字樣,我想這應該是整部電影最驚悚的部分了吧。不僅如此,電影還放出了一些現實世界中上世紀兩位超自然現象研究員的筆記手稿和老照片,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看了之後感覺後背發涼。
由於第一部的大獲成功那麼必須要出個第二部來滿足人們熱烈期盼的心,然而事實上《招魂2》並沒有超越第一部,但是第二部的驚悚效果也十分到位。第二部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一個單親媽媽佩吉帶著四個孩子在自家房子裡遇到的詭異事情。相比較而言,《招魂2》的驚悚場面比《招魂》的還要多,而且場景切換速度也更快,但是最後的結局沒有第一部的升華,它只是告訴了我們一個美國驅魔人共同信仰的常識——在知道惡魔的名字的情況下就可以將它驅逐。當然還有個亮點就是惡魔出現在女主背後的時候,大家驚奇地發現,這可不能是瑪麗蓮·曼森!想像到惡魔突然開口唱歌的樣子就忍不住狂笑……
最後,相信大家也對《招魂》裡打醬油的安娜貝爾印象深刻,雖然只是打了把醬油。但是眾所周知,安娜貝爾的故事也是十分驚悚的。事實上,娃娃之所以被稱為安娜貝爾是被人們人為安娜貝爾的靈魂附身於娃娃,但是沃倫得出的結果並不是這樣的,而是惡靈,但是大家一致這麼認為了,也就叫了安娜貝爾,至於這個惡靈的目的,那就是奪取人的身體,後來被沃倫夫婦收服一直看守著,但是影片中的安娜貝爾並不老實,她一直在等著重見光明的那一天。另外,《招魂3》在之前就已經正式啟動,不過這次是麥可·查維茲接替溫子仁執導,雖然影迷們有一定的失落心理,但是還是一起期待這「招魂宇宙」的第六部電影吧!不知道大家對這部《招魂》有怎樣獨特的見解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