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猜想:當意識不再依賴寄生於身體,人類終將永恆?

2020-08-10 靈西居

大家好,我是靈西居,歡迎來到我的宇宙大猜想。

今天的話題是:當意識不再依賴寄生於身體,人類是否會永恆。

當做出這個立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缸中之腦和意識虛擬化。

缸中之腦簡單的敘述就是:只保留一個大腦,然後用營養液提供能量,用電腦信號作為信息輸入的機制來模擬各種感覺,包括但不限於眼耳鼻舌體表現出來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感覺。

缸中之腦的漫畫形象

意識虛擬化則更徹底:直接將人的意識轉移或者備份到電腦之中進行數位化;如果再建立一個虛擬的世界,那趨近於完美。

如果缸中之腦其實在嚴格意義上還是沒有脫離身體,那麼意識虛擬化則已經完全的脫離了身體。

當然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意識脫離肉體必須能獨立存在。

對於本次的話題,缸中之腦的假說多少還是有些不符合的,所以不再進行更多的敘述。

可是意識虛擬化卻不得不深入探討一下,甚至感覺如今的社會都已經向著虛擬化的趨勢發展了。

虛擬貨幣的誕生、區塊鏈的產生、虛擬實境技術的快速發展、高速的數據傳輸(例如5G的出現)、計算機的快速迭代、量子計算機的出現等等等等。

如果說有某種力量在背後牽引著人類走向虛擬化,這一整套技術的快速發展解釋起來貌似也毫無違和感。

如果再發展出意識轉移技術,用量子計算機建立出和現實類似的虛擬世界,那麼人類靠著這些達到永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虛擬世界

確實現在也有很多人,很多科幻作品都在描述這一方面的內容,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大家對於虛擬世界的推崇。

蓬勃發展的虛擬實境

可即便真的能夠做到,本人依舊不認為以此得到的永生就是人類的未來。

之所以不認同這個論述是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說過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

應該很奇怪老祖宗那句話這麼說了,那句話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不做過多的解釋,大夥都明白。

之所以把這句話擺到這裡,是因為意識虛擬化就如同人類在家「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探索宇宙則有點笨鳥先飛的意思,算是行萬裡路。

做個猜想如果人類意識虛擬化,就必然會經歷這麼一步:人類社會的絕大部分人選擇放棄肉體進入虛擬世界成就永生。

然而如此一來,可以預見人類新生兒的數量就會下降到幾近乎零的程度;人類的大多數個體是永生了,但是人類的新生兒就會的很少,新意識也就會跟隨者出現的很少。

而結果就是人類必然會與意識、思維老齡化這個大問題不期而遇;這個問題最終只也必然導致人類文明停滯不前。

公園的老人們

並且還有另外一個現象也會伴隨著會出現,就是人類不再想走出地球。

想探索,很簡單啊,建立一個虛擬宇宙就好了,隨便你探索,還沒有生命危險;甚至你還可以是虛擬世界的神。這就是不走萬裡路。

掌心宇宙

虛擬化就是讀萬卷書,書中確實有黃金屋,確實有顏如玉。但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讀完書之後要出門才可以。

不出門,你讀再多的書也碰不到黃金;不出門你讀再多的書也碰不到一個女人。

人類意識虛擬化也一樣,這確實是黃金屋;但是絕對不可完全虛擬化,虛擬化、研究AI之類的要與探索宇宙並行。

虛擬化是條快捷之路,相對於探索宇宙也更為坦途一點。

可是意識虛擬化這條快捷的路也更容易走歪了。

黑客帝國尼奧醒來時的那種錯愕

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去行萬裡路,或許會很辛苦,或許會犧牲很多人,可是只有去更廣闊的天地見識才是人類文明的正確道路。

當然不是說完全摒棄意識虛擬化,這就如同一個文盲走出大山,即便來到了,也會在大城市寸步難行,也只會導致三種結果:1.餓死在大城市,2.在大城市裡碌碌無為,幹著最底層的工作。3後期付出巨大的代價趕上大部隊。

城市中的乞討老人,會不會也是宇宙中的乞討文明?

所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要並行發展的;絕不可只重一樣。

無論是缸中之腦也好,虛擬世界也罷,最終觸發我們思考的無非就是那句話「莊周夢蝶,不知是莊周夢到自己成為蝴蝶,還是蝴蝶夢裡變成莊周」

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虛擬世界、意識虛擬化等的發展,勢必會大大提高人類文明的進度;打個比方說快速計算、需要大量時間的工作、模型模擬等等。

這是在提前準備,先充實己身,就如同下圖這句話

知而後能定,定而後遠行。

人類文明的將來必定在星辰大海。

我是靈西居,如果喜歡此文章,歡迎留言、點讚、收藏加轉發。

將持續輸出各種新奇腦洞。

真理就在彼岸,用科學做帆船,以思想為燈塔。

參考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C%B8%E4%B8%AD%E4%B9%8B%E8%84%91/6185744?fr=aladdin

擴展資料: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95735532753780996/?origin_source=user_profile_trends_tab

相關焦點

  • 有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宇宙的基礎,而個體意識在某種意義上是永存的
    因為人類自以為無比廣闊的可見宇宙只不過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銀河系所屬的星系團在可見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的,而銀河系在這個星系團中只不過是一個小傢伙,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懸臂上的以小堆物質,而地球則是太陽系中普通得很的一顆行星,而作為生命的我們更是這顆星球上無法體現的一個小點。這樣來看,就整個宇宙而言,生命的確是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存在與否似乎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影響。
  • 宇宙和人類的關係猜想
    當然了,視頻的真偽我們不做辯解,但是裡面涉及到的一些東西可以作為參考:一、戰爭會影響未來發展 二、物質與意識進行的交換。第一點我就不再贅述,想必大家都能明白,我們可以探討一下第二點關於物質與意識的交換問題。物質與意識一直以為是各大領域學者和專家爭論的話題,這個世界究竟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如果是意識的,那這個意識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 人類的未來,純意識生存——「宇宙智慧聯盟」科學猜想!
    這是《宇宙智慧聯盟文章系列》第1篇文章,介紹宇宙中存在唯一「宇宙智慧聯盟」的科學猜想,展示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的一種可能,2020年6月7日,宋增建。)整個系統的容量,遠遠足夠現在及未來,所有宇宙智慧文明的每個個體意識,存在於此。 那何必,還要刪除他們呢? 但是,如果智慧生命,在系統內還可以不斷生育,那智慧個體意識數量的增加,將是指數級的,系統也終將無法承受,所以,或許在那個系統裡,計劃生育是必要的。 6,什麼才是人類進入宇宙智慧聯盟的入門標準?
  •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記得小時候學習哲學,一直對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概念弄不清。哲學書上總會有這麼一句話:「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應。」對於物質,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真實存在的物品。
  • 生命進化之未來大猜想
    生命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生命如何起源,緣何只有地球存在生命?曾經恐龍霸佔地球,如今人類主宰世界,生物進化永不停息,未來人類將被什麼取代?未來大猜想——未來時代取締人類主宰世界的兩大生命「進化體」。三、未來生命猜想前面提到,生命可能是某種超自然力量創造的,生物進化永無止盡。正如遠古的恐龍時代被人類文明取代,人類文明在遙遠的未來很可能被某種「新生命」代替。
  • 關於維度空間與人類行為意識的猜想
    首先,人的行為是受人的意識去控制的,科學證明是無可置疑的,即使是所謂的衝動不經過大腦的行為也依然受控於人的潛意識。但人的許多行為大多都是在沒有經過思考而產生的,所謂的潛意識究竟有什麼規律可言呢? 其次,宇宙之大不知凡幾,人類所未知的的事情多如牛毛,許多眼睛看見的現象都解釋不了,那麼人類所不能看到、計算到和推測到的又有多少呢?
  • 宇宙固有定律不允許存在永恆的生命,人類生命的延續不會永恆
    我們人類自古以來就希望可以實現長生不老,但是這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宇宙並不存在一個永恆的生命。雖然個體的永恆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我們人類生命的延續可以永恆嗎?我們根據宇宙膨脹理論可以知道,宇宙在不斷地膨脹,所有的星系都在離我們的太陽系而去
  • 宇宙同樣存在意識嗎?人類意識和宇宙意識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
    對於現代科學,甚至於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世界上存在著兩大終極秘密,一個終極秘密就是宇宙,另一個終極秘密就是人類自身的意識。而在這兩個方面,科學家們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只要揭開了兩個秘密中的一個,那麼可能人類就能夠解釋一切,了解所有的疑問和未知。
  • 《永恆族》:續寫漫威宇宙,永恆族與人類的不解之緣
    早在數百萬年前,古老的宇宙種族,天神組來到了地球,也就是接近上帝,接近神的外星種族。他們巨大身體的高度,遠遠超過大氣中的雲層,在《星際義工隊》第1集與第2集中,天神族就曾經短暫出現過。星爵的父親伊果也是天神族,不過這一集的主角並不是天神族,而是天神族創造出來的「永恆族」。
  • 對意識和靈魂的猜想…
    意識作為一種物質能量的存在,也是宇宙萬物的一部分。物質不滅,質能守恆,意識一旦發生就會在宇宙時空中轉換。人看不見幽靈,是因它超光速。物質是粒子的存在,意識則是更的小粒子。肉體是原子分子的存在,意識和靈魂是量子玄子的存在;原子分子構成有的世界,量子玄子構成無的世界。意識和靈魂超自然、超光速、超時空…存在於宇宙。超自然只是人類還沒認識的自然存在,人眼所看到的僅是世界很小的一部分。人感知不到,不等於不存在。
  • 有了刀才有鋒利,沒有了刀還有鋒利,可見宇宙間意識是永恆的
    宇宙是不是在產生智慧生命以前,(也可以說是人吧,)是沒有意識的,只有人類產生以後,才有了意識出現,才能認識世界,探究宇宙呢?肯定大部分人都會說,那是肯定的啊。沒有人哪有意識?難道說石頭有精神嗎?沒有人誰能認識宇宙,難道一個天體有這個欲望去認識宇宙?沒有人類之前宇宙就有意識,這不是迷信是什麼?可是,事實上,在沒有宇宙之前,意識肯定是有的,為什麼?
  • 人類滅亡原因終極猜想
    據推算,人類從地球上出現伊始,一直生生不息的存在了近百萬年。雖然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經歷了無數次自然災害、戰爭、瘟疫等毀滅性傷害,但人類還是在地球上頑強生存了下來。最新數據顯示,如今全球總人口已經突破75億。
  • 人死後意識不會消滅,意識會穿越進入多重宇宙
    人類死亡後會去那,靈魂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相信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在我們的理念中,我們人類死後,就只會化作一攤「粉末」,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什麼都不存在了。一直以來的科學告訴我們,靈魂是不存在的,也沒有天堂、地獄、輪迴!然而最近有科學家猜想,人類在我們的世界死亡了,但生命不會消失,會在另一個宇宙繼續生存下去!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答:本人解答,意識的本質是指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而本身就存在的事物的一切信息,光速的形成和表現,宇宙的演化,人類的認知等等。三,意識的能量有多大?答;無限大,就像地球本來沒有汽車飛機電腦,因為地球誕生了能動意識,才發展了很多東西。甚至可以讓一個冰冷的水星球變成一個太陽一樣高溫的星體,也可能變成一個吞噬萬物的黑洞。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這裡其實是兩個四維坐標系,四維球面宇宙的坐標系是以虛時間作為坐標軸的歐幾裡德空間—時間坐標系,通過對所有可能的沒有邊界的歐幾裡德空間—時間進行歷史求和,得出所有可能的宇宙存在過程,每個可能的存在歷史對應一個球面,其中能發展能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的模型對應的是一個稍微變形的球面,也就是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發展史就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大但有微小起伏的虛時間-空間球面。
  • 浩瀚宇宙人類為何而存在?或許是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最好詮釋!
    人類的存在是可怕而令人費解的。幾十萬年前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奇怪地方,這個地方充滿了其他生命,我們既是獵手也是獵物。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人類可憑自我意識成為神明,或是用人類的意識控制物質運動,法者意識流的作用變化。人的意識體就是一部高精的陰性物質檢測儀,人就是宇宙的全息縮影。我們引為自豪的智慧老人老子、莊子,也是一再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完全和諧統一的。在古代聖哲那裡,宇宙、人身本為一體,精神、天地自然溶融,宇宙中有的,人身中各各悉備。
  • 宇宙揚升,靈魂大覺醒!地球正進入五維空間
    二元意識消失,沒有好與壞之類的低級層次的對抗意識,不參加任何政黨!性意識消失,不再追求異性的愛和被愛,性愛被一種巨大的愉悅所代替!對生命充滿尊重和愛,一視同仁,包括一切微不足道的小生靈,不傷害任何生命!
  • 若宇宙終將毀滅,那麼人類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生命的終極追求告訴你...
    宇宙或許終將會毀滅,那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因為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並且關乎生命存在的最本質原因。根據現有的天文學理論推測,宇宙起源於一次爆炸,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發展到最後,很有可能也是宇宙的消亡,假如人類能一直存在,發展的也特別好,但最終若與宇宙一起消亡,又從有歸於到無,那麼好像人類出現以及所創造的一切又都失去了價值和意義,既然一切都將消失,那為什麼還要出現呢?其實,很多事情的意義我們人類還都並沒有看透,比如宇宙中為什麼會有生命,它是怎麼出現的?
  • 科學猜想:史前洪水產生的原因
    基於科學猜想的需要,本文認為史前文明存在,而史前文明毀滅於核能利用的大洪水。人類製造核彈不過區區幾十年,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時間更短,核能的利用主要是輕核的聚變和重核的裂變,目前世界上主流核能利用都是重核裂變,輕核聚變產生核能時,燃值更高,但可控性較差。氕氘氚是氫的同位素,存在於海水中,本文由此展開科學猜想:史前大洪水正是由於史前人類的貪婪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