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醫微語】第134本書:《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

2021-01-10 澎湃新聞
【周醫微語】第134本書:《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

2020-04-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善悅讀書會推薦的第134本書

推薦書目:《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

作 者:張文宏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推薦理由

張文宏,長期堅持臨床一線工作,對新發重大傳染病診治有豐富經驗。自2020年1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生以來,擔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負責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工作。

該書匯集了華山醫院感染科長期在感染病學臨床、基礎和醫院感控一線的專家,在參閱了目前國內外上發表的大量COVID-19相關文獻,學習了我國醫務工作者在該領域的經驗總結後,希望能在從基礎研究到臨床防治等各方面對COVID-19儘可能作一些粗淺的概括。期盼本書出版後能對廣大關心COVID-19研究進展與防治知識的讀者有所幫助。

內容簡介

本書從專業角度介紹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流行病學特點,病原學、病毒分子生物學、病毒學研究經過與最新研究進展,國內外關於該新發傳染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內容。

上海各大醫院的專家們在1個多月的時間裡,潛心竭力成功救治了300多位COVID-19患者,其寶貴的診治經驗已總結為《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發表在《中華傳染病雜誌》上。

本書將上海專家共識的全文及戰疫日記附在書末,供讀者參考,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COVID-19的流行病學全貌和我們對疾病流行的一些深層思考。

作者簡介

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為訪問學者和博士後先後在香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芝加哥州立大學微生物系工作。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感染病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擔任《中華傳染病雜誌》總編輯、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副主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s副主編。曾多次獲得中華醫學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科技成果獎項。主編及參編各類感染病學專著近20部,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新百人計劃、上海市銀蛇獎等多項人才計劃,獲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帶領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連續9年在全國專科排行榜單(復旦版)中排名第一。

目 錄

周浦醫院

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原標題:《【周醫微語】第134本書:《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周醫微語】第163本書:《醫院品牌的奧秘》
    【周醫微語】第163本書:《醫院品牌的奧秘》 2020-11-30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醫微語】第106本書:《你好 腸道》
    【周醫微語】第106本書:《你好 腸道》 2019-09-0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醫微語】第157本書:《生命之重建:治癒你的身體》
    【周醫微語】第157本書:《生命之重建:治癒你的身體》 2020-10-19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在香港和澳門供應潛在1,000萬劑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中國香港 -Media OutReach-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七日 - 於香港從事基要藥物及品牌保健護理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的領先企業 - 雅各臣科研製藥有限公司(「雅各臣」或「
  • 鍾南山院士解讀、官方翻譯《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的臨床特徵》文章
    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的臨床特徵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 摘要 背景
  • 犬貓特有的冠狀病毒病,你了解多少?
    那犬貓自身特有的冠狀病毒病大家了解多少吶? ●症狀輕重不一,其臨床特徵為腹瀉,糞便為橘黃色,含少量血液。有時會有嘔吐症狀。 對於犬貓冠狀病毒如何診斷吶? 首先根據犬貓的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血液檢查作出初步判斷,並通過病毒分離鑑定來進一步確診,但由於病毒分離比較困難,一般通過病毒抗原快速檢測進行檢測。
  • 2019冠狀病毒病 | 乘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乘坐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在行程中,每個人都應經常清潔雙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曲肘遮擋,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人際距離。旅客應遵循旅行地關於機場和航空公司政策的建議。但充足的通風僅僅是降低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風險的預防措施之一。其他重要措施包括儘可能保持至少1米的人際距離、勤洗手、保持呼吸道禮儀和佩戴口罩。旅客應向航空公司以及國家或地方指南查詢飛行中關於佩戴口罩的相關規定。最後,應查看目的地國家的政策,獲取是否允許旅行的相關政策。
  • 11月18日至24日: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11月18日至24日是今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時間推移發生改變,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從而使感染更難治療,並使疾病傳播、重症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增加時,就出現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人們對抗生素的濫用可能會加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出現和傳播。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將這種疾病病重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6期)
    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將這種疾病病重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
  • 伊波拉病毒病的認識防治知識
    此病在薩伊的流行可追溯到出現在1976年9月1日的一個典型病例。在本巴地區的亞姆布庫教會醫院的門診診室裡,一個出現發熱的疑似瘧疾病人被靜脈注射了氣喹。他康復了,但1周內,發熱在醫院病人和工作人員中開始大範圍地流行,318例受感染, 288例死亡(病死率為90. 5%)。許多住院病人、醫院職工、醫生和護理人員死亡。疾病流行在1976年11月5日結束。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將這種疾病病重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
  • 赤戟網文推書單第134期
    赤戟的網文推書單-第134期每期發書三本,詳細點評,每周一到兩更,分別是:新書速遞(50萬字以內連載)養肥佳作(50萬字以上連載)完本好書(完本且口碑不錯)對了,小說書名作者後面那個數字,是參考評分,比較嚴格,滿分10分……潛力新糧
  • PNAS:人腦脊液中的朊蛋白定量——助力朊病毒病藥物開發
    降低腦中的天然朊蛋白(PrP)水平是治療或預防人朊病毒病的有吸引力的策略。任何PrP降低治療劑的臨床開發將需要適當的藥效學生物標誌物:用於量化PrP的實用且穩健的方法,並且可靠地證明其在活體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減少。最近,研究人員評估了基於ELISA的人類腦脊液(CSF)中人類PrP定量的潛力,作為PrP減少治療的生物標誌物。
  • 於春江教授 |《顱腦外科臨床解剖學》神外必備工具書、顱腦臨床...
    2019年9月25日,入選「最美奮鬥者」名單。2011版及2019版主編簡介於春江,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導、三博腦科創始人之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圖書信息《顱腦外科臨床解剖學》,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大16開,350頁,銅版紙精裝彩印,超值定價200元,2019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