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光纖雷射技術之七:基於四階色散的超快光纖雷射

2020-11-28 OFweek維科網

孤子雷射器通過平衡二階色散和非線性可以直接產生亞10fs的脈衝,並且裝置相對簡單。然而,受限於孤子面積理論,孤子能量無法進一步提升。為了克服這個限制,需要激髮帶啁啾的脈衝,但後續的壓縮使光路更加複雜同時效率也將降低。因此,為了保留孤子雷射器的簡單和高效性,需要新的方法克服孤子雷射器的功率提升局限性。

最近的幾項研究表明,在非線性和負四階色散的平衡下存在純四次孤子(Pure quartic soliton),其脈衝形狀保持不變。純四次孤子具有能量擴展的優勢,在短脈寬條件下可以得到更高能量的脈衝。科學家希望將這一發現過渡到目前比較成熟的光纖雷射器中。然而,色散控制所需的製造工藝要求非常嚴格,如何在光纖中進行色散管理以實現四次孤子成為需要解決的難題。

圖1 純四次孤子雷射器原理示意圖

Runge等人利用光譜脈衝整形器實現了腔內的色散控制,首次在光纖雷射器中獲得了純四次孤子[1]。裝置如圖1所示,摻鉺光纖雷射器採用非線性偏振旋轉鎖模機制,腔長21.4m,對應的基階重複頻率為9.3MHz。基於空間光調製器的可編程脈衝整形器可以產生任意的相位控制腔內色散,主要有兩個作用:(1)補償腔內光纖引入的二階和三階色散;(2)提供大量的負四階色散。

圖2 實驗上和理論上常規孤子(abcd)和純四次孤子(efgh)的光譜和時域曲線

脈衝整形器不提供相位補償時,雷射器工作在常規孤子區域,實驗和理論模擬結果如圖2(a-d)所示,脈衝的中心波長為1563nm,光譜寬度3.72nm,脈衝寬度為1.23ps,具有凱利邊帶,為典型的常規孤子。利用脈衝整形器補償相位並引入大量負四階色散後,實驗和理論模擬結果如圖2(e-h)所示,脈衝的光譜寬度為3.16nm,脈衝寬度為1.74ps,稍帶啁啾。與常規孤子相比,純四次孤子光譜的中心處更加平坦,並且具有較強的窄間距光譜邊帶。

圖3 旁瓣分析

與常規孤子相似,純四次孤子在諧振腔中傳播時受到擾動產生這些邊帶。當純四次孤子和邊帶的傳播常數滿足相長幹涉時,會導致光譜峰變窄。對於四階色散腔中傳播的線性波而言,第m階共振峰滿足以下關係:

實驗上將邊帶頻率的四次方和其階次對應,如圖3b所示,發現滿足線性關係,與理論符合。並且,改變四階色散的值,仍然滿足線性關係,如圖3d所示。

考慮到常規孤子雷射器的能量限制,作者研究了四階孤子脈衝能量和脈衝寬度的關係,理論和數值模擬表明,四階孤子能量由下式決定:

純四次孤子能量與脈衝寬度的三次方成反比。改變輸入功率,對除去邊帶部分光譜進行積分得到脈衝能量,根據時間帶寬積0.67得出脈衝寬度。

考慮到純四次孤子和常規孤子物理的相似性,同年,Runge等人理論上研究了脈衝在包含正四階色散和增益的介質中的自相似傳播[2]。在四階正色散情況下,脈衝向新的漸進解演化,其時域和頻域曲線與二階色散情況下顯著不同。理論結果表明,隨著傳輸距離增加,脈衝保持其形狀不變,強度與T^{4/3}成正比,瞬時頻率和T^{1/3}成正比。該自相似脈衝的寬度和強度都呈指數增長,並且總增益的3/7用於增加脈衝寬度,4/7用於增加脈衝強度。

脈衝在介質中傳播時,由於非線性效應會產生新的頻率成分。通常,脈衝的前沿紅移,脈衝的後沿藍移。對於自相似脈衝而言,其瞬時頻率正比於T^{1/3},即瞬時頻率的3次方正比於時間T(ω3∝T)。另外,在只有四階色散情況下,群延時\beta_1與頻率變化的三次方成正比(\beta_1=\beta_4△ω3)。所以,局部群延時與時間T呈線形關係。結果是脈衝在傳播過程中保持T^{4/3}的強度分布不變。

圖4 理論和模擬自相似演化輸出時域曲線和頻域曲線實線:理論結果;圓圈:數值模擬結果

為了驗證理論推測,作者基於分步傅立葉法模擬了脈衝的演化,模擬結果與理論推測非常吻合(如圖4所示)。脈衝光譜如圖4b所示,呈現雙峰結構。並且由於色散為正,脈衝的前沿藍移,脈衝的後沿紅移。

圖5為不同脈衝寬度下振幅和脈衝寬度隨傳播距離的演化,表明四階色散中的自相似脈衝的振幅和脈寬與入射脈衝形狀和入射脈衝寬度無關。這與二階色散情況下一致。

圖5不同脈衝寬度下振幅和脈衝寬度隨傳播距離的演化

基於正四階色散中的自相似演化,作者模擬了一臺雷射器系統,如圖6a所示,腔內包含7m長的無源四階色散光纖、1m長的有源四階色散光纖、可飽和吸收體、輸出耦合器和濾波器。輸出脈衝形狀和光譜如圖6b和6c所示,時域上為三角形脈衝,頻域上為雙峰結構,模擬結果與理論分析完全匹配。

圖6 四階自相似光纖雷射器概念模型

上述兩項工作研究了四階色散和克爾非線性的相互作用,表明純四次孤子和四階自相似脈衝與傳統的孤子和自相似在物理上具有相似性,為孤子能量和脈衝寬度擴展以及自相似的產生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在超快光纖雷射器、片上頻率梳、超連續產生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往期精彩: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之六:基於多芯光纖的雷射系統

參考文獻:

[1] Runge, Antoine F. J., et al. 「The Pure-Quartic Soliton Laser.」 Nature Photonics, vol. 14, no. 8, 2020, pp. 1–6.

[2] Runge, Antoine F. J., et al. 「Self-Similar Propagation of Optical Pulses in Fibers with Positive Quartic Dispersion.」 Optics Letters, vol. 45, no. 13, 2020, pp. 3365–3368.

相關焦點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波長在1.76微米的全光纖摻銩光纖雷射器
    3PM需要高能超快脈衝,以促進NIR-III區域中的三光子吸收;另外,需要波長可調以增加可利用的螢光團的數量。  圖1 在第三近紅外(NIR-III)光學窗口的三光子成像  迄今為止,3PM的光源多數基於光纖中的孤子自頻移(SSFS)效應,但SSFS有轉換效率低、泵浦功率需要高能量和必不可少的自由空間體光學元件等缺點(圖2)。
  • 超快光纖光源新思路:超短雷射脈衝新紀錄
    應用前景在於超快飛秒脈衝和光學頻率梳的產生,其中光學頻率梳在精密光譜、頻率合成、精準測距、阿秒脈衝產生甚至天文光譜校準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然而,相對於傳統的鎖模光纖雷射器,克爾諧振器的相關研究尚淺,一些關鍵技術參數不如前者,有待科學工作者去開拓創新,技術突破。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基於多芯光纖的雷射系統
    以下文章來源於光波常 ,作者刁新財、李佳文基於單芯光纖的雷射放大器受限於自聚焦等非線性效應,在功率提升方面遭遇瓶頸。使用大模場面積光纖可以提升放大功率,但較大的模面積會引入高階模式,在高泵浦功率下出現橫模不穩定影響光斑質量。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皮秒中紅外全光纖摻鉺光纖雷射器
    基於可飽和吸收體的中紅外(Mid-IR)脈衝全光纖雷射器具有很多應用。比如,水在2.94 ?m處有很強的吸收峰,因此該波段雷射很適用於雷射手術和材料處理;同時,這類雷射器也可用於遙感,因為所發射光譜可以激發許多大氣汙染物(例如甲烷)的基本旋轉振動共振。
  • 推進2 μm波段超快光纖雷射邁向實用化
    研究背景隨著雷射技術和光電子器件的飛速發展,2 μm波段雷射已廣泛地應用於中紅外光源產生、生物醫療、非金屬材料加工、光通信、雷射雷達等領域,是最具前景的新興雷射技術之一。目前,在全光纖化的光纖雷射諧振腔中,利用鎖模技術實現超短脈衝輸出,具有穩定性好、效率高、集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盤點國內外超快雷射器企業超快雷射市場分析全球篇之《超快雷射風口來臨,全球超快雷射企業紛紛搶位》已經盤點了Thales Optronique、Amplitude Technologies 、Spectra-Physics、IPG Photonics、Coherent、LIGHT CONVERSION、KMLabs、
  • 錐形雙包層光纖:超快大功率雷射加工的未來
    脈衝持續時間在飛秒和皮秒範圍內的超快雷射器目前在許多工業製造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雷射在高質量、「冷加工」中的價值,再加上雷射技術、工藝開發、光束處理和交付方面的進步,為眾多先進的科學和工業應用打開了大門。
  • 助力高功率超快雷射—NKT Photonics光子晶體光纖棒
    9/1/2016,光纖在線訊:為了讓單模、高功率、高穩定性的超快雷射器成為現實,凌雲光技術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丹麥NKT Photonics公司推出了高功率增益光子晶體光纖棒aeroGAIN-ROD及封裝水冷模塊,使1030-1040nm信號光能夠實現平均輸出功率>100W,皮秒超快雷射輸出能量~100µJ!
  • 超快雷射孤子,因有瞬態而更美麗
    超快光纖雷射器中孤子瞬態動力學特性研究進展[J]. 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9, 56(7): 070006超快光纖雷射器能夠產生高峰值功率、寬光譜的超短脈衝,無論對於基礎科學研究還是工業應用,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在生物醫學領域作為非線性光學成像系統的光源;又如,大能量短脈衝光纖雷射器可以用來雷射精細微結構加工。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用於相干合成的合束-分束集成器件
    以下文章來源於光波常 ,作者王井上、賈雪琦通過將多個超快光纖雷射進行相干合成,可以克服單根光纖的功率限制。對於多個超快雷射光束的合成,採用雙單元空氣間隔設計可使非線性效應和色散效應最小化,同時該裝置還可以拓展到二維合束,如圖1(d)所示。為了實現合束過程中完美的振幅匹配,必須在每個分束或合束節點使用特殊的鍍膜部分。但是對於每一束光,需要一個特定鍍膜的反射區,裝置還是較為複雜。由於相干合成中振幅誤差的影響相對於相位誤差的影響較小,耶拿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可以共用鍍膜的簡化設計。
  • 廈門大學羅正錢教授團隊將超快光纖雷射器推向可見光波段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近日,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羅正錢教授課題組在可見光超快光纖雷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owards visible-wavelength passively mode-locked
  • 超快光纖雷射器關鍵技術之一:多光束相干合成
    在過去幾年中,由於受到熱致模式不穩定性和非線性效應的影響,單一光纖放大器所能產生的平均功率、脈衝能量和峰值功率等性能指標,已經遇到難以克服的瓶頸。解決該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利用多路光纖放大器分別放大超快脈衝,之後進行多光束相干合成。
  • 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
    打開APP 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8:03:08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 納米科學: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
    納米科學: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石墨烯旗艦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纖雷射器,其發射的脈衝持續時間僅相當於所用光的幾個波長。這種基於石墨烯的有史以來最快的器件將非常適用於超快光譜學和外科雷射器,可避免對活組織造成熱損傷。先進的光子學應用,如高速光譜學,需要超短脈衝,以捕獲所研究材料中的瞬態物理現象。實際上,這意味著飛秒(10-15s)範圍內的雷射脈衝。這種應用的一個例子是光化學弛豫過程的泵浦 - 探針光譜。
  • 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高重複頻率高平均功率超強雷射這一方向的技術方法主要分為碟片超快雷射和光纖超快雷射。碟片雷射器在解決增益介質的熱效應管理問題之後,實現了平均功率為千瓦級的輸出。光纖飛秒雷射具有散熱好、集成方便靈活、光束質量好、轉換效率高等優勢,且可實現1 MHz以上重複頻率的雷射放大,近年來獲得迅速發展。受限於非線性效應,光纖中的CPA輸出能量和功率還不高。
  • 詳解超快雷射發展歷程與關鍵技術
    兩年後,在銣玻璃雷射器上首次實現皮秒級的雷射脈衝輸出。20世紀60年代中期,紅寶石雷射鎖模和釹玻璃雷射鎖模的發展,開始了皮秒時域的皮秒現象研究。1976年在寬帶可調染料雷射介質體系運用可飽和染料吸收體首次實現了亞皮秒的超短雷射脈衝輸出。  20世紀80年代,超快光譜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 超連續譜雷射光源研究進展
    本文來自楊未強,宋銳,韓凱,侯靜,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 脈衝功率雷射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僅做交流學習之用,感謝分享!超連續譜的產生通常是指窄帶雷射入射到非線性介質後,入射雷射在多種非線性效應( 如調製不穩定性、自相位調製、交叉相位調製、四波混頻、孤子自頻移和受激拉曼散射等) 和色散的綜合影響下,光譜得到極大展寬的現象。
  • 超快光纖雷射器獲得破紀錄的高功率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在剛剛結束的12-16日召開的OSA 雷射會議上,來自耶拿·弗裡德裡希·席勒大學和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和精密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為大家展示了一種新型的雷射超快光纖雷射器獲得破紀錄的高功率。
  • 助力超快,共享未來!
    在「新型光纖、光纖設備和光纖放大器」專題論壇中,烽火通信產品經理曾凡球應邀發表了《光子晶體光纖在超快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的演講,與參會同仁共話超快光纖技術及發展趨勢,分享了烽火在超快領域高端應用的研發及製造成果。
  • 戰略研究丨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此外,一些高等院校近期也提出了建設數十拍瓦級雷射裝置的規劃設想。2. 高重複頻率高平均功率超強雷射這一方向的技術方法主要分為碟片超快雷射和光纖超快雷射。碟片雷射器在解決增益介質的熱效應管理問題之後,實現了平均功率為千瓦級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