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毒」動畫片別給孩子看了,三個潛在隱患,養成了就很難改

2020-12-05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動畫片+平板電腦」——簡直就是當代哄娃神器:孩子不想吃飯?看看動畫片能再吃兩碗;孩子害怕打針?看看動畫片能忘記疼痛;孩子哭鬧要哄?看看動畫片能安靜2小時。

在不少娃的心裡,動畫片的重要性,都快趕超媽媽了,家長出於各種原因,給孩子看動畫片這無可厚非,但在給孩子挑選動畫片時,一定要用心,有些「毒動畫」給娃看了害處不少

01「毒動畫」並不少,你的孩子還在看嗎

很多孩子的啟蒙動畫《黑貓警長》,是一部1984年上映的犯罪題材動畫,原版一共五集:痛殲搬倉鼠、空中擒敵、吃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會吃貓的娘舅,光聽名字就可以想像,其中的畫面和橋段,如今放到院線電影中,怕是都要再三斟酌。

一隻耳代表的犯罪團夥,實施盜竊後嫁禍給田鼠,還挾持人質威脅警察,黑貓警長在追殺他們的時候,悽慘的叫聲、被軋死的屍體處處可見。

大象、野豬、河馬等大型動物,仗著自己的體型優勢,半夜偷吃別的小動物的紅土,黑貓警長在追捕過程中,就出現了各種用電棒電擊這些動物的場景。

一隻耳潛逃後,找到自己的舅舅——食貓鼠組織的成員,並捲土重來,進入警察局,用各種武器、手段殺死了白貓班長,還在紙條上留下了挑釁的話語。

黑惡勢力、有組織犯罪、扭曲的愛情觀等等,這樣不適合低齡兒童觀看的元素,全部在這部動畫中體現了,對殘忍畫面的刻畫十分生動,當時很多小朋友看完後,都會害怕好幾天。

近幾年很少能聽到,那句「雖然我只是一隻羊」的洗腦旋律了,但這並不妨礙《喜羊羊與灰太狼》曾經的風靡一時,它那時火到什麼程度呢?

動畫裡的人物形象,被印在了文具、書包、衣服等兒童用品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孩子們一放學回家,就立馬坐在電視機前觀看。

可這部動畫的故事情節,是圍繞著一隻想吃羊的狼展開的,畫面中多是爭鬥的鏡頭,人物設定也不正向:灰太狼奸詐、紅太狼暴力、懶洋洋懶惰、美羊羊早戀、喜羊羊愛耍小聰明捉弄村長,再加上「烤羊事件」,直接導致了這部動畫「禁播」。

當下最受歡迎的動畫,一定是非《小豬佩奇》莫屬了,由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啥是佩奇,就能說明它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與之而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孩子下雨天,偏要出去踩水坑;蹦蹦跳跳管不住,床、沙發和地板,都是「作案現場」,動靜太大被鄰居找上門;對父母的稱呼,也都改成了豬爸爸、豬媽媽。

孩子看完小豬佩奇後,產生的代入感十分強烈,會把自己想像成佩奇,殊不知這些在動畫裡習以為常的行為,到了現實中,是不合時宜的。

02孩子看多了「有毒」動畫片,這三個潛在隱患不容小視

1)帶給孩子創傷性恐懼記憶

低幼齡兒童受「毒動畫」的荼毒,尤為嚴重,由於他們缺乏自主意識、沒有判斷能力,且有科學研究表明:畫面在孩子腦中留存的時間,遠比文字、聲音久,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到8、9歲。

像《黑貓警長》中打鬥、流血、屍體等畫面,孩子看完後很可能會出現,焦慮、害怕、恐懼、做噩夢、不敢自己睡覺等問題,由於年齡尚小,這些不良情緒會持續很長時間,也就是出現創傷性恐懼記憶。

2)模仿動畫片人物做高危動作

孩子有很強的模仿傾向,沒有實踐經驗支撐,在模仿過程中不會辨別可行性,不能預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著名的連雲港「烤羊事件」,就是三個孩子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煮羊情節,將同伴綁在樹上,點火時不小心引著乾草,繩子綁得緊火勢大,最終造成幾個孩子燒傷,最嚴重的全身燒傷面積達80%。

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一方面是家長監管不嚴,另一方面很多程度上,是動畫中的情節未經推敲,沒有考慮未成年的實際情況,引導性太強,才會使孩子因為模仿,做出如此危險的舉動。

3)孩子分不清現實和童話

孩子沉迷動畫,使他們缺少了很多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同齡人交流的機會,這會直接導致,孩子對真實社會的感知能力下降,無法分清現實和童話。

孩子看完小豬佩奇後,會稱呼自己的爸爸媽媽為「豬爸、豬媽」,正是由於動畫中擬人化的形象、復刻的生活場景,讓孩子無法辨別現實和虛擬,產生很強的代入感,從而出現動畫中的一系列行為。

03動畫片品質良莠不齊,家長要學會甄別,這樣挑出來的一定不會差

1)三觀正且孩子喜歡

家長給孩子選的動畫片,首要條件就是孩子愛看才行,否則這邊電視放著動畫,孩子早不知道跑哪了,再優質也白搭,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確定挑選範圍。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這部動畫傳遞的三觀,必須是正向的,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的,這樣才能起到教育作用,寓教於樂。

2)劇情明朗且劇集不長

很多動畫為了商業價值,把故事情節一改再改,劇情一加再加,就為了能多加幾集,最後出來的成片,什麼也不像,孩子看了半天還雲裡霧裡的,不知道講了什麼。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動畫片的時候,就要避免這類「坑」,選取那些中心思想明確,且劇集適中的動畫,也好管控孩子的看電視時間。

3)節奏不快且語速適中

既然是給孩子看,製作是否精良不是最重要的,是否能真正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發現世界,才是第一要義。

節奏不快且配音語速適中的動畫,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讓孩子在看動畫的同時,去思考故事走向,這個過程中,也提高了孩子的專注力

動畫片作為陪伴孩子童年的重要角色,會對孩子成長,起到很多家長意想不到的作用,值得家長用心挑選。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給孩子看什麼動畫片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豆寶奶奶育兒經、墨香媽媽、糯豆包媽媽

擴展一:「你天天工作,都不陪我」,女兒的控訴,讓年入過億的薇婭難辦了

擴展二:女兒被別的小朋友說「長得醜」,寶媽的機智應對,讓人不得不服


相關焦點

  • 孩子總重複看同一集動畫片?是在傳遞這3個信號,父母知道嗎?
    等你過去一看,孩子著迷看著的動畫片往往還都是那同一集,這就讓作為父母的很不理解了。如果單拿出孩子愛看動畫片來說,確實卡通形象、簡單的故事結構等都較為符合孩子們的審美和認知範疇、如果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是孩子在給我們傳遞這3個信號。
  • 養成不隨便亂丟垃圾的習慣,給孩子做個榜樣
    記得曾經我看過一個教育宣傳片,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了幾個父母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在大街上,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隨地一丟,而孩子確實驚人的相似,也是像父母那樣隨地一丟了事。還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全部丟到了垃圾桶裡,而孩子也是如此相似的做了。
  • 孩子看動畫片有癮,看這裡,教你怎麼做
    莉莉是一個新手媽媽,經常忙於工作沒有精力去關照孩子。但是又擔心孩子自己一人會有危險,所以當孩子在家時,她就會打開電視播放動畫片。有的時候,為迎合孩子的喜好還會選擇下載整部動畫片。沒過多久,寶寶就達到了不看動畫片不吃飯的地步。看著孩子變成這樣,莉莉心裡很是後悔。
  • 李玫瑾提醒:「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李玫瑾提醒你: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長大後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不同呢?科學家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是聽老師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組是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之後讓兩組孩子畫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 新學期,千萬別給孩子買這些有毒文具
    為了能在購買時規避風險,建議家長務必仔細查看標識,內容包括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格、執行的標準、安全類別、材質等,一般這些信息標註詳盡的產品較有品質保證。(2)東西拿到手聞一聞,若有較重的刺激性氣味儘量別買。東西拿到手聞一聞,若有較重的刺激性氣味儘量別買。
  • 四類食物是潛在的「含糖大戶」,少讓孩子吃,三重隱患可能在等著
    執筆:陳芳主編: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吃糖對身體不好」已經成為很多媽媽的共識,因此在日常飲食中,爸媽也會儘量避免讓孩子選擇那些看起來糖分過高的食物,然而很多時候還是沒能躲過這些「隱形糖」。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糖分攝入過多,可能有三重隱患在等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無論成年人還是兒童,每日糖分攝入量不得超過50克,最好應該控制在25克以內。
  • 別讓孩子看動畫片了,四川有個真實的侏羅紀公園,家長:漲知識
    不,我們可以利用暑假的時間帶著自己的孩子出去看一看、走一走,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個暑期非常適合帶著孩子去的地方,不是培訓班,也不是遊樂場,而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真實的《侏羅紀公園》——恐龍博物館。它就是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現在很多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對裡面的各種動物十分的感興趣,其中恐龍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之一,很多小孩子都對恐龍有著一種莫名的興趣。
  • 想讓孩子記憶力更好,日常養成這四個習慣,智商再高出七八分!
    對於學齡前或者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東西最主要用到的就是記憶力和反應力,這兩種能力,爸媽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每天簡單的練習來進行鍛鍊。一、練眼球很多孩子現在每天都在捧著手機看動畫片玩遊戲,一看就是好長時間,眼睛一直都是瞪直的。在玩手機期間,孩子的大腦都是木的,有時候眼神顯得很呆滯,這不僅對孩子視力是一種傷害,對孩子的大腦也是一種損傷。
  • 孩子能不能看電視?為了孩子專注力著想,專家建議堅持到這一年紀
    一開始上幼兒園孩子還挺適應,等到新鮮勁兒過了,寶寶在幼兒園就開始「坐不住」,用老師的話說,這孩子好像看電視「成癮」了。 課餘時間只顧著念叨「喜羊羊、開心超人」,不太愛和別的小朋友玩,上課時也明顯心不在焉,很難執行老師指令,一問就說想看動畫片。
  • 適合幼兒園寶寶看的10部動畫片
    現在各種電子產品出現,導致各種各樣的動畫片出現在孩子的面前,如果家長不管制,孩子很容易沉迷。有些家長呢,會完全禁止看動畫片,但是其實也有一些優秀的動畫片,孩子看了反而會學到好多東西,所以其實看動畫片也是有好處的。
  • 寶寶多大可以開始看動畫片?如何選擇合適的動畫片?(內含分齡高分...
    把視頻時間調前至18個月,很重要的一個考量是目前電子設備更廣泛的應用,畢竟,更早的時候,視頻通話這件事也木有這麼普及啊。但是,也別感覺如蒙大赦,只是在跟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視頻通話這個層面,娃可以「肆無忌憚」了。
  • 這款衣服一年害死幾十個孩子,千萬別再這樣穿了
    也許很多人都不覺得有什麼,甚至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這樣的衣服給孩子做這個季節的常用外套。那麼,請看以下視頻,結果讓人觸目驚心。別把危險穿在孩子身上刺激性氣味特別濃重的一些廠家為保持衣物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改善衣物手感而運用了甲醛、偶氮染料等化學物質。這些有毒物質被添加到衣物中,不僅產生刺激性的氣味,長期接觸皮膚還很容易引發疾病。
  •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2019-07-03 14:46:5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等等,娃總吃這些對健康可不利啊。但是很多媽咪都不懂看配料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食品添加劑這件事兒。  ▎食品添加劑,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的一項聲明提醒,一些食品添加劑會干擾兒童的荷爾蒙,影響生長和發育,有些還可能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
  • e查到底∣這些毒書包毒文具千萬別讓孩子用了!
    書包中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有害化學物質,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據《現代快報》報導,近日,南京抽檢了47個品牌50餘款學生書包,共有29款產品被查出含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除了書包外,其他「有毒」文具的相關報導也不時見諸報端,讓家長們繃緊神經。家長應該對哪類文具提高警惕?如何正確挑選文具?本期「e查到底」帶您一探究竟。
  • 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長大後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李玫瑾提醒你: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長大後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有什麼區別?科學家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聽老師講白雪公主的故事,另一組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之後讓兩組小朋友在腦海裡畫白雪公主。
  • 這些玩具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玩
    在風險監測中,有53%的木製玩具存在有毒溶劑殘留超標、表面塗飾容易脫色等問題。《健健康康成長記》教你如何鑑別有毒玩具!通過風險監測得知,一款名為"植物大戰殭屍2拼圖飛行棋-神秘埃及尋寶"的玩具有毒有害氣體超過環保部"綠色印刷"標準,其中乙苯超標3.16倍,二甲苯超標6.64倍。若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直接滲入皮膚和血液,會對人體肝、腎造成一定的損傷,特別是苯類物質,過量吸入甚至會引起癌症。   如何選購玩具?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長大後少走彎路
    很多父母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錯誤思想,才導致錯過了教育孩子的好時期。孩子習慣養成要趁早,0-3歲是「黃金時期」。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這三個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一、讓孩子養成自己事情自己辦的好習慣1、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日常起居。
  • 《宇宙護衛隊》:孩子受益 家長放心的精品動畫片
    中新網9月26日電 小時候,總有那麼一部動畫片,會讓我們每天放學回到家便守在電視機前,滿心歡喜地等它開播,直到看到片尾曲唱完出現下集預告才肯離開,可以說動畫片是陪伴孩子成長最美好的禮物。  今天,成為父母的我們,如何在各種各樣的動畫片中選擇出適合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觀看的作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 用動畫片應付1歲孩子?家長在孩子小時愉的懶,會慢慢還回來
    連在路上在地鐵裡家長都用看動畫片來打發他,可想而知要在家裡,看起來更是沒完沒了了。再後來,發現地鐵裡,為了防止孩子吵鬧而用動畫片來吸引孩子目光的家長比比皆是。不乏一歲左右的孩子!難怪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都是電子產品看太多的緣故。或者說,是家長為了偷懶,不想花時間精力陪孩子,所以用動畫片來打發他。
  • 你家的塑料桌布有毒嗎?趕緊看看吧!
    你家的塑料桌布有毒嗎?趕緊看看吧!尤其是小孩子總愛撿起掉在桌上的食物吃,這種塑料桌布上的細菌和化學物質會通過食物進入身體,病從口入,家長要幫助孩子多加留意。    二、塑料桌布都不安全嗎    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還是PVC桌布,其中以PVC桌布加棉質襯底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