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智子改變了命運

2020-09-04 綠水煎茶

這句話出自劉慈欣的系列小說《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

「光的傳播沿時間軸呈錐狀,物理學家們稱為光錐,光錐之外的人不可能了解光錐內部發生的事件。想想現在,誰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我們仍在這些事件的光錐之外。」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林格略一思考,讚賞地衝斐茲羅連連點頭,「將軍,這個比喻很好!」

「可是智子就能在光錐之外看到錐內發生的事。」

「所以智子改變了命運。」斐茲羅感慨地說。

三體2

什麼是光錐

光錐,時空中的面,在上面標出光通過一給定事件的可能方向。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類似一個三維圓錐,描述了在宇宙意義上光像的傳遞,是閔可夫斯基時空下能夠與一個單一事件通過光速存在因果聯繫的所有點的集合。

光錐

光錐簡單解釋就是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包括信息)可以快過光,所以一件事發生後沿著時空畫一個光錐,光錐之外的任何東西都跟光錐裡沒任何關係,光錐外的任何東西也不能觀測到光錐中發生的任何事。

舉個例子

因為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而當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大於這個數字時,我們看到物體就不再是這個物體的本身,而是它當時的影像。

例如某物體距離我們1光年,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它實際上是一年前的它。同理,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3分鐘,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也是8分鐘前的太陽。同時因為災難傳播的速度等同光速,也因為包括電磁信號在內的任何東西都無法超越光速進行傳播,所以人類永遠無法預知任何光錐視線之外發生的事情。

太陽系

簡單地說,根據相對論理論,萬物速度不超過光速,在時空錐裡面的事物才存在因果關係。超過這個錐的事物,因和果之間的傳遞速度大於光速,不存在。

再舉個例子

《三體》這部小說來講,在恆星際尺度的空間上,我們只能接受已經發生的事,發現三體艦隊達到光速的時間與它們真正達到光速的時刻相差4年,發現187J3X1被摧毀的時刻也在它真正被摧毀那一刻的50年之後……

三體

《三體》光錐之外的事你無力掌控,甚至無力發現,你只有接收光錐之內傳進來的信息,怎麼應對是你的事,但傳進來什麼都是命運的安排。

在你沒有進入光錐的時候,你甚至不知道這件事其實早已發生.而它卻正在以全宇宙最快的速度接近你。反之, 在你進入光錐的那一刻,無論光錐頂點發生的那個事件離你距離多遠,比你早多少年發生,你都會受到這個事件的影響。 無論你在空間裡逃跑還是在時間上逃跑,光最終都會追上你。光錐之外,一無所知, 光錐之內,無處可逃。

三體

總結

引用一下李安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一句話來作為最後的總結:

「如果我們的欲望是不被殺掉呢?」

「如果子彈註定要擊中你,那麼這一槍早就開了。」

「我們只需以超然的態度履行自己的使命。」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子彈已經射出,光錐之內是命運。

我們恐懼死亡,恐懼不幸,恐懼由自身選擇所滋養出的未來和命運,但很多時候卻不得不承認世事如此

如果想了解更多與物理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我哦(⊙o⊙)!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光錐之內是命運」?
    其中,「光錐之內是命運」特別耐人尋味。「光錐之內是命運」是三體中的金句之一,為廣大三體迷們津津樂道。很多讀者對這句話不明覺厲,反正聽起來就是屌。實際上,這簡短的七個字,高度概括出了「光錐」的特性,更有一種「人類在宇宙面前無可奈何」的意味。要理解這句話,先得弄明白「光錐」為何物。光錐可以說是光速的產物,正因為光速的有限性,才形成了光錐。
  •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是什麼意思?從宇宙的桎梏說起
    命運,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詞,有許多人不管是發達了還是倒黴了,都會歸結於命運。而小到一隻螞蟻,大到整個人類、整個地球甚至是整個宇宙,似乎都會有「命運」。而科學界有一句話「光錐之內就是命運」,看起來十分玄幻,光錐是什麼?為什麼光錐內就是命運?
  • 上帝早已在宇宙中劃上了一道牆,光錐之內是命運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在賜給人類光明的同時,也給人類劃上了一道牆——光速,299792458m/s,成了宇宙中的速度極限。在宏大的《三體》三部曲中,大量內容都與「光速」相關聯,而且作為硬科幻,這些內容絕不是憑空臆想。其中,「光錐之內是命運」特別耐人尋味。
  • 光錐之內皆是命運
    一個物體要對我們造成影響,那麼必然需要被我們觀測到,人類已知理論中真空光速就是最快的速度。也就是說一個事物對另外一個事物的產生影響速度最快也不會超過真空光速,嚴謹一點來說就是信息與物質的傳播速度無法超過光速。
  • 光錐之內才是命運?
    同樣,光沿時間軸傳播也是呈錐狀,所以,物理學家取名叫光錐。但凡看過《三體·黑暗森林》的人,都知道裡面有個金句:光錐之內就是命運。就像小說裡,哈勃二號太空望遠鏡觀測站負責人林格博士所解釋的:「光錐之外的人不可能了解光錐內部發生的事件。想想現在,誰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我們仍在這些事件的光錐之外。」所以,悟性很高的斐茲羅將軍馬上一語道破:「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 《三體》——光錐之內是命運
    類似地,從一個事件出發的光在四維的空間時間裡形成了一個三維的圓錐,這個圓錐稱為事件的過去光錐。它的宇宙學意義就是當我們遙望夜空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看到目前狀態的宇宙,天空所顯示的圖像不同於一幅瞬時拍攝的快照因為光從遙遠的地方到達我們這裡要花一定的時間,我們在天空中所見到的任何一個天體都是它在發光瞬間的像。望遠鏡好比是「望時鏡」。
  • 物理學是如何解釋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命運的?
    A點就是現在,而A點以下,就是對A事件會產生影響的過去。那個錐體,物理學上叫做「光錐」。這樣說起來過於虛幻,我們舉個例子。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中,有一段對話:「光的傳播沿時間軸呈錐狀,物理學家們稱為光錐,光錐之外的人不可能了解光錐內部發生的事件。想想現在,誰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我們仍在這些事件的光錐之外。」
  •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因為水的阻力更大,所以光在水中的速度應該比在空氣中更慢才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時候,科學界第一次發現了以光為首的微觀粒子貌似並不會遵守牛三律。帶著這個問題,天天全球四處出差演講的愛因斯坦爺爺就在百忙之中開始了他的思考。並用建立理想模型的方式發明了一個叫做「光鍾」的計時器。可以從下圖看出,光鍾就是一個小瓶子,裡面放了一個小球。
  • 光錐之內,既是命運!關一帆為什麼說宇宙是一具「膨脹的死屍」?
    光一秒鐘就可以繞地球7.5圈,一秒鐘就可以從地球到月球。但這個速度還是太慢了。太陽發出的光要整整走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都是8分鐘前的太陽,哪怕太陽現在立馬爆炸我們也要8分鐘後才能知道。就連盾牌座UY自身發出的光從這一端運動到另一端都需要整整2個小時的時間。這些在宇宙的尺度上大家可能很難有什麼概念,那麼觸手君在地球上舉個例子。未來的5G相信大家都很期待,而5G的到來也會給遊戲產業帶來一些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中有一項很吸引大家,那就是雲端遊戲。
  • 木星合相冥王星,光錐之內即命運,四大年度相位之三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這不是玄學,是可量化的規律。|維氏佔星WAY
  • 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
    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早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方程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連接兩個時空的通道,這時候以色列裔的美國物理學家羅森一同與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給出了假設方程,這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
  • 果殼裡的宇宙,光錐之外的霍金
    光在四維空間裡不斷前進,就會形成一個三維的圓錐。你看到的任何人和物,都在光錐之內,都是過去的人和物,《三體》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光錐之內就是命運」,也就是說,你所看到的宇宙,是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是無法改變的。而光錐之外的就是未來,光到不了你的眼睛裡,你對未來也一無所知。
  • 秒懂霍金理論(2)《時間簡史》與光錐
    《時間簡史》中描述了一種叫做「光錐的內部  這就是《三體》中所說的「光錐之內即命運」 也即任何事件都不可能在光錐以外發生  光錐是事件從發生到結束的邊界範圍 就像我們仰望星空其實我們的觀察只被局限在一個視錐裡面一樣我們的命運也被鎖死在一個光錐裡面
  • 從雲計算談知識改變命運的原因
    作為一種基本常識,軟體工程師所開發的產品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即產品沿著預定的軌跡運行。控制運行軌跡的是一組參數,比如方向、範圍、速度、環境、資源等。對於一個具有自適應特性的產品,這些參數是可以調整改變的,所以參數分為初始參數和中間參數兩類,初試參數是設計者預先規定參數,中間參數是產品在運行過程中所使用的參數。起初,中間參數等於初試參數。
  • 「知識改變命運」屠嗷嗷一則短片就是最好的見證
    這就是對那些在高考結束之後宣揚知識無用論的人的最好的打臉。知識不僅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甚至可以推進全人類的發展。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知識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忽視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學習,增長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成就未來。國內外多項研究統計表明,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6倍,且每個教育階層都顯示出明顯的級差。
  • 「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教育使人不被命運所擺布」
    「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教育使人不被命運所擺布」劉雲杉 |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原載《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6期【摘要】古典教育的核心是認識自己,現代教育則為改變命運。然而,「教育如何不糟蹋我們」卻是教育思想史中一個核心的質疑。
  • 今天,高考已經改變不了命運,但它能改變什麼?
    這個疑問其實很簡單,答案就是:不能信。現在高考已經改變不了命運。 但這是真的嗎?為什麼? 過去 高考在過去確實改變了很多人命運,尤其是剛剛恢復高考的那幾年,很有一種」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感覺。
  • 用光錐的模型來理解時空
    以時間維t替換三維空間之一維(如z),選擇事件發生之點(x0,y0,t0)為原點,則此事件所能影響之空間範圍為以ct(上限速度光速c與時間t的乘積)為半徑所包圍之圓(或球,如果考慮z);此空間內一系列沿時間軸方向(F)半徑漸增之圓堆積之錐即稱之為光錐(將來光錐)。另一方面在時間軸相反方向(P)與之對稱之錐顯示了能夠對此事件發生產生作用的空間範圍,稱為此事件的過去光錐。
  • 豆瓣8.7《寄生蟲》丨淺析風水石的暗喻,知識改變命運
    結合這兩個鏡頭以及體驗過富有的生活後,回想起自己曾經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樸忠淑獎章2、一塊石頭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更像是在訴說命運缺少一塊敲門磚在基宇的大學朋友敏赫來看望基宇一家時,帶來一塊觀景石。敏赫說:這塊石頭能夠帶來好運和考運。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秘密
    最近,姜超發了一篇研報廣為流傳,其中大膽預測了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個機會。我看完後忽然感覺打滿了雞血,距離走上人生巔峰不遠了呢……這改變普通人命運的前面7次機遇到底是啥?對於姜超討論的第8次機會,我個人有些不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