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是什麼意思?從宇宙的桎梏說起

2020-08-09 火光科學

命運,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詞,有許多人不管是發達了還是倒黴了,都會歸結於命運。而小到一隻螞蟻,大到整個人類、整個地球甚至是整個宇宙,似乎都會有「命運」。而科學界有一句話「光錐之內就是命運」,看起來十分玄幻,光錐是什麼?為什麼光錐內就是命運?今天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句話和其背後的原因,相信你會對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首先,我們尋找這句話的出處,經過查找,「光錐之內就是命運」出自大劉的小說《三體·黑暗森林》,原文是這樣表述的:

「光的傳播沿著事件軸呈現錐狀,物理學家們稱之為光錐,光錐之外的人們不可能了解光錐內發生的事件。想想現在,這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奔而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是我們仍然在這些時間的光錐之外。」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林格略一思考,讚賞的衝費茲羅連連點頭,「將軍,這個比喻很好!」

「可是智子就能在光錐外看到錐內發生的事情」

「所以智子改變了命運」費茲羅感慨地說。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滿臉的問號,但是沒關係,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先從基礎的說起,談談我們宇宙中的隨處可見但是人類卻難以企及的速度——光速

光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我們都知道,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快了,幾乎可以認為是無限的速度,但是,放到廣袤無垠的宇宙之中,這個速度就並不夠用了。宇宙中常用的尺度都是以「光年」為計量單位的,光要走一年才可以到達,在這時我們所看到的就與實際發生的有很大的延遲了,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這個物體本身,而是它在過去某一時刻的影像。

知道了這個理論,在仰望星空時,可以說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宇宙的遺蹟。是不是有種莫名的悽涼呢

再來舉個例子: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下獵戶座,獵戶座裡面有一顆暗紅色的星星,叫做參宿四,是一顆垂垂老矣的紅巨星,由於不斷膨脹,它的體積變得十分巨大,據估計可以達到我們的太陽的七億倍,但是質量就只有太陽的十幾倍,可以說是長了一身「虛膘」了

這一顆處於「老年」的恆星,是我們觀測範圍之內最有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的一顆恆星之一,一旦發生爆炸,就會向宇宙拋出大量的物質和能量,伴隨著恐怖的伽馬射線暴,對所經過的地方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但是這一顆巨無霸恆星距離我們有整整723光年,也就是說,我們所觀測到的都是它700多年前的虛影,在七百多年前,我們還處在明朝。所以說,誰也不知道現在的參宿四是什麼情況,可能是早就爆炸了,也可能還維持著「巨無霸」的形態,對於這件事,我們一無所知。可能他在720年前就發生了爆炸,大量的宇宙射線正以300000km每秒的速度向我們奔湧而來,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命運」了。(不過不用害怕,我們距離它足夠遠,而且我們的星球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就算宇宙射線真的來了,我們也許只是會看到在全球各地頻繁出現的極光,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奇觀了)

極光是一種十分美麗的自然景象

在知道了光速是我們宇宙的最快速度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推廣,根據廣義相對論光速也是宇宙中所有信息傳遞的最快速度,一旦信息的傳播的速度能夠快過光速,那麼就擁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就像《三體》中智子通過量子糾纏的應用改變了地球人的命運)。假設太陽因為某種神秘的力量突然消失,我們在地球上不會有任何的感覺,因為包括引力的所有信息的傳播都是有速度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傳遞這種變化,所以我們的地球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軌道運行,我們也會看到太陽照常掛在空中,一切都只會在8分鐘之後變得不同,太陽突然熄滅,人們會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面對滅頂之災。(當然,這種事件純屬想像,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能你已經對光錐有一種大致的猜測的概念了,下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這個光錐到底是什麼

「光錐」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二十多年前的名著《時間簡史》中,大致的描述為:

在「時間-距離」的二維坐標系之中,時間傳播時沿著一條直線,其與橫軸夾角會形成一個「錐」,不處在這個夾角之中的事件,我們永遠無法感受而在此夾角內,無論距離多麼遙遠,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定會觀測或者感知到這件事的發生

可能你也像我一樣,在初次看到這個理論的時候,又一頭霧水了,但是不要緊,接下來我會繼續對其進行解釋

首先,根據廣義相對論,我們的宇宙是以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所組成的,可以想像為一個時間軸上串著處在不同時刻的空間,下面,為了結合我們常見的三維坐標系,我把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簡化為二維平面,豎直的z軸當作時間軸,不同時刻的空間串在z軸上(純手繪,醜圖警告!

湊合著看吧

當我們靜止不動的時候,我們只是會在時間軸上移動,而不會在空間上移動:

當人靜止在空間中時

而一旦人在空間上發生移動,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我們的時間-空間坐標系中,就會形成一個有向的向量,這個向量會和時間軸或者是坐標軸呈現一個夾角:

當物體開始運動時

而物體運動的極限,就是光速,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時,會形成一個夾角最大的有向向量,而把從這一個位置向所有方向以光速移動的所有可能性的軌道都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錐面:

所有方向光速傳播形成的錐形

同樣的,過去發生的事情也能對現在發生影響,但是,過去的事情發生的越早,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最近發生的事情只能影響附近的事情發展。所以,過去的光錐是尖端朝下的。將過去的和未來的光錐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光錐

完整的光錐理論

因為我們的宇宙有光速這個「桎梏」,所以我們的經歷全部都會在這個光錐之中發生,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任何事件都不能超出光錐的內部。所以,到這裡,我們就講完了「光錐」的理論。(假如聽懂了,全靠您的聰明才智,因為我畫的圖太渣渣了~)

小結

今天,我們有幸在這篇文章裡相遇,一起探索了「光錐」的故事。總而言之,光錐就是一個因為光速而衍生出的限制,我們的「命運」都被限制在這個特殊的錐形之中,我們現在能夠觀察到的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在多個(無數)事件發生後的結果疊加而來的,通俗一點說,都是「命運」。當然,這種命運與我們自身的決定是有很大關係的。其實,在我們的宇宙之中,有很多基本的原理與猜想都是與「錐形」這個奇妙的幾何體有關係,假如大家感興趣,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逐一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我是,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科學或者奇妙的科學原理,歡迎大家關注我這個小小的新人,今後我們共同成長和探索,您的關注和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智子改變了命運
    這句話出自劉慈欣的系列小說《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光的傳播沿時間軸呈錐狀,物理學家們稱為光錐,光錐之外的人不可能了解光錐內部發生的事件。想想現在,誰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我們仍在這些事件的光錐之外。」「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林格略一思考,讚賞地衝斐茲羅連連點頭,「將軍,這個比喻很好!」
  • 光錐之內才是命運?
    ②更為重要的是,人類不得不引入「光錐」概念。所謂光錐Light Cone,就是在四維時空(三維空間+一維時間)當中,因為光速傳播需要時間,所以——但凡看過《三體·黑暗森林》的人,都知道裡面有個金句: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 《三體》——光錐之內是命運
    類似地,從一個事件出發的光在四維的空間時間裡形成了一個三維的圓錐,這個圓錐稱為事件的過去光錐。它的宇宙學意義就是當我們遙望夜空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看到目前狀態的宇宙,天空所顯示的圖像不同於一幅瞬時拍攝的快照因為光從遙遠的地方到達我們這裡要花一定的時間,我們在天空中所見到的任何一個天體都是它在發光瞬間的像。望遠鏡好比是「望時鏡」。
  • 為什麼說「光錐之內是命運」?
    上帝在賜給人類光明的同時,也給人類劃上了一道牆——光速,299792458m/s,成了宇宙中的速度極限。在宏大的《三體》三部曲中,大量內容都與「光速」相關聯,而且作為硬科幻,這些內容絕不是憑空臆想。其中,「光錐之內是命運」特別耐人尋味。「光錐之內是命運」是三體中的金句之一,為廣大三體迷們津津樂道。很多讀者對這句話不明覺厲,反正聽起來就是屌。
  • 上帝早已在宇宙中劃上了一道牆,光錐之內是命運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在賜給人類光明的同時,也給人類劃上了一道牆——光速,299792458m/s,成了宇宙中的速度極限。在宏大的《三體》三部曲中,大量內容都與「光速」相關聯,而且作為硬科幻,這些內容絕不是憑空臆想。其中,「光錐之內是命運」特別耐人尋味。
  • 光錐之內皆是命運
    一個物體要對我們造成影響,那麼必然需要被我們觀測到,人類已知理論中真空光速就是最快的速度。也就是說一個事物對另外一個事物的產生影響速度最快也不會超過真空光速,嚴謹一點來說就是信息與物質的傳播速度無法超過光速。
  •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因為理論源於思想家們對宇宙法則的推理,同時論證於嚴密的數學甚至哲學邏輯。在很多超前的理論裡面,有個玄乎其玄的理論,就是我們的愛因斯坦爺爺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很多人都聽過「狹義相對論」這五個字,但鮮有人知道到底什麼是「狹義相對論」。說起這個,還得提一下那個被紅蘋果砸「壞了」腦袋的大帥哥——牛頓。
  • 光錐之內,既是命運!關一帆為什麼說宇宙是一具「膨脹的死屍」?
    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在真空中可以達到每秒30萬千米,這個速度是什麼概念呢?光一秒鐘就可以繞地球7.5圈,一秒鐘就可以從地球到月球。但這個速度還是太慢了。太陽發出的光要整整走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都是8分鐘前的太陽,哪怕太陽現在立馬爆炸我們也要8分鐘後才能知道。
  •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早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方程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連接兩個時空的通道,這時候以色列裔的美國物理學家羅森一同與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給出了假設方程,這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1935年,愛因斯坦、羅森還有波多斯基還提出了EPR悖論。
  • 果殼裡的宇宙,光錐之外的霍金
    光在四維空間裡不斷前進,就會形成一個三維的圓錐。你看到的任何人和物,都在光錐之內,都是過去的人和物,《三體》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光錐之內就是命運」,也就是說,你所看到的宇宙,是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是無法改變的。而光錐之外的就是未來,光到不了你的眼睛裡,你對未來也一無所知。
  • 秒懂霍金理論(2)《時間簡史》與光錐
    《時間簡史》中描述了一種叫做「光錐」的事物很多人並沒有搞清楚是什麼秒總將用推理的方式 這就是《三體》中所說的「光錐之內即命運」 也即任何事件都不可能在光錐以外發生 >裡面一樣我們的命運也被鎖死在一個光錐裡面
  • 木星合相冥王星,光錐之內即命運,四大年度相位之三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這不是玄學,是可量化的規律。|維氏佔星WAY
  • 用光錐的模型來理解時空
    以時間維t替換三維空間之一維(如z),選擇事件發生之點(x0,y0,t0)為原點,則此事件所能影響之空間範圍為以ct(上限速度光速c與時間t的乘積)為半徑所包圍之圓(或球,如果考慮z);此空間內一系列沿時間軸方向(F)半徑漸增之圓堆積之錐即稱之為光錐(將來光錐)。另一方面在時間軸相反方向(P)與之對稱之錐顯示了能夠對此事件發生產生作用的空間範圍,稱為此事件的過去光錐。
  • 物理學是如何解釋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命運的?
    A點就是現在,而A點以下,就是對A事件會產生影響的過去。那個錐體,物理學上叫做「光錐」。這樣說起來過於虛幻,我們舉個例子。用圖來表示,就是當我們地球的現在進入到了太陽熄火事件的光錐之中,我們才能知道太陽的變化,而在太陽變化時點,地球在時空中所處的位置就在藍色圖中的C點。如果C的位置足夠遠,那麼A點發生的事件再巨大也難以影響到C。比如說,在宇宙中一顆恆星爆炸,當它變成超新星時的光線傳到地球時,我們看到的還是數百萬年以前的景象。
  •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光錐」嗎?
    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光也可以產生類似的錐形尾流。如今,一個超高速攝像機竟然第一次成功捕捉到光脈衝留下的錐形尾跡!飛機突破音障(來源:網絡)我們都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將近30萬公裡/秒,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任何東西的運動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未來光錐
  • 《少女前線》光錐參考系2閥門在哪 光錐參考系2閥門位置分享
    導 讀 最近有很多少女前線遊戲中的玩家在問第五章光錐參考系2的閥門位置,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關的通關方法吧
  • 書法中的「錐畫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它主要包括三大法則!
    顏真卿《多寶塔碑》這就是書法中的著名筆法「錐畫沙」的來歷。那麼什麼是「錐畫沙」呢?大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特徵:第一,軟中有硬,硬中有軟。「錐畫沙」的「錐」,及「印印泥」的「印」都是「硬」的,但筆毛的筆頭卻是個軟的「錐體」。所以,要想將「軟錐子」寫出如「印」如「錐」的效果,就要恰當地使力,學會控筆用軟,頂紙而行!對毛筆來說,要做到「錐畫沙」,先要能夠化軟為硬,把「軟錐子」當鞭使,再能將其當棍使,一直到能使出「金剛杵」般的感覺,此所謂「軟中有硬」。潘天壽先生說:「用筆忌浮滑。
  • 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是930億光年,這個範圍是如何確定的?
    宇宙和可觀測宇宙實際上,宇宙和可觀測宇宙是兩回事。不過,它們之間是有關係的,簡單來說就是可觀測宇宙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宇宙的年齡和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呢?不過,我們在開始講述之前,我們得先搞清楚宇宙的定義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我們大概可以這麼理解,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集合。這個定義有啥用呢?
  • 宇宙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宇宙就是生命進化的環境。同時宇宙又是由世界所構成。沒有環境,生命不能進化。而沒有生命,宇宙就不能被開發而充滿生機和活力。所以宇宙與生命息息相關,但最終主宰宇宙的是生命。宇宙最終命運如何,取決於生命的開發和創造。宇宙最終是否能夠永恆,關鍵要看支撐宇宙的核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