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錐畫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它主要包括三大法則!

2021-01-08 晨之論史

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筆法是跟「草聖」張旭學的。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說:「幸蒙長史九丈傳授用筆之法」。張旭曾官居「金吾長史」,史稱「張長史」。

張旭曾對顏真卿講,其舅陸彥遠從褚遂良處得到「印印泥」的理論之後,最初不懂,後來悟到了「錐畫沙」筆法後,豁然開朗。(「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殊妙。後問於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

顏真卿《多寶塔碑》

這就是書法中的著名筆法「錐畫沙」的來歷。那麼什麼是「錐畫沙」呢?大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特徵:

第一,軟中有硬,硬中有軟。

「錐畫沙」的「錐」,及「印印泥」的「印」都是「硬」的,但筆毛的筆頭卻是個軟的「錐體」。所以,要想將「軟錐子」寫出如「印」如「錐」的效果,就要恰當地使力,學會控筆用軟,頂紙而行!對毛筆來說,要做到「錐畫沙」,先要能夠化軟為硬,把「軟錐子」當鞭使,再能將其當棍使,一直到能使出「金剛杵」般的感覺,此所謂「軟中有硬」。潘天壽先生說:「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遒,滑乃柔弱無力,須筆端有金剛杵乃佳。」

金剛杵

當然,毛筆是軟筆,它也不可能真的當硬錐子使用,否則字體就會缺乏靈活變化,顯得重拙難看。梁武帝說:「純骨無媚,純肉無力。」軟中無硬則飄,硬中無軟則墜!運筆時軟硬結合,「軟中有硬,硬中有軟」,寫出的字就如「綿裹鐵」,既隱藏鋒芒,厚重雄渾,又流暢自如、意氣飛揚。陳簠齋(介祺)先生說:「古人文字,其渾厚者杵書,其清剛者刀書。」

第二,中鋒行筆,「提按」得法。

「印印泥」及「錐畫沙」意思相近,它們都涉及到「中鋒」行筆的筆法。「印印泥」是指將印章蓋在物品的封泥上(起封條作用)。蓋章時只有將印在印泥中間垂直下按,印泥才會沿著印章上線條的中心自然溢向兩邊;用錐子在沙地上劃下時,只有方向持正、用力垂直向下,兩側的沙子才會自然凸起,在中間呈現一個凹槽。書法亦同此理,要想讓墨痕飽滿、有力,就要讓筆鋒垂直紙面,在點畫正中前行,這正是「中鋒」行筆的兩大特點。蔡邕說:「常令筆尖在點畫中行。」

「錐畫沙」還有「提按」得法的意思。想在沙灘上寫字,太輕則不見沙痕,太重則拙滯不便,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力度及速度才能書寫流暢。這就需要行筆時提按得法,做到「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恰當地控制筆和紙面之間的摩擦力,使點畫明媚利好、瘦勁爽利。劉熙載在《藝概》中說:「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墜、飄二病。」如果不解,可在平坦的幹沙上,用錐子向下劃,如果用力不對,方向不垂直於沙面,錐子雖深入沙中,卻留不下什麼痕跡(上面的沙子等錐子抽離後會自動向下覆蓋)。

趙孟《高峰和尚行狀》

第三,立鋒殺紙,用力均勻。

「錐畫沙」的筆法還要求「立鋒殺紙,用力均勻」,增強筆力。所謂「立鋒殺紙」指要使筆鋒「站立」起來頂紙而行,顯出「擊殺」紙面的力量感,這與中鋒行筆也有類似之處。筆鋒是筆毫的末梢,也是墨水集中下注、筆力集中到達的地方,它若偃臥就無法取得「錐畫沙」的效果。 書法家梁三日說:「筆鋒立得起來而不是偃臥平拖,才殺得入紙,才有『澀勢』,寫出來的線條如鑄如刻,凝重,沉著。」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用力均勻」,是指要把握好書寫時上下左右的平衡感。如「側鋒」下按時,筆鋒能借力反彈,一倒即起,就由側鋒轉中鋒,繼續行筆。故有人將此種「側鋒」也一併歸於「中鋒」的範疇,書法家魏啟厚用「騎自行車不倒」比喻甚妙。騎自行車是要左右平衡中前進,遊泳要上下浮動中前進,筆鋒也要自然前行,能夠在中鋒與側鋒之間自由轉換,盡得「中鋒取勁,側鋒取妍」之妙。若一味強調使筆尖在筆畫中間前行,何異於裹足少婦。

總之,「錐畫沙」及「屋漏痕」都是書法中著名的筆法。掌握了好的筆法,有助於提高線條的質量,使書法作品更富神採。當然,要做到錐畫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必須在使力的輕重緩急、欹正虛實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功到自然成。

歐陽詢《夢奠帖》

相關焦點

  • 書法中的墨法是什麼?淡墨傷神,濃墨滯筆怎麼破?竅門就這兩個字
    學書法,一般人很重視筆法,而忽視墨法,這是不對的。明代書法家董其昌重視墨法甚至超過筆法。他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可見,墨法在書法中的重要性。書法中的墨法是什麼?墨法就是墨色在濃淡乾濕枯之間變化,使書法作品表現出「五色」的層次,達到一個「色彩」豐富的藝術效果。墨法在書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墨淡容易傷神(神採),墨濃容易滯筆(筆毫粘絞在一起)。
  • 草書三大基本法則
    原標題:草書三大基本法則總第943期;歡迎關注。 一 | 簡約為本 若以楷書的結構點畫為標準,則草書的首要特點是簡約,筆畫省而又省、簡而又簡。孫過庭曰:「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也即是草書的結體以使轉為主,字之體勢一筆而成,「草乖使轉,不能成字。」
  • 隔空相邀田蘊章老師共論——什麼是書法及書法是什麼?
    書法是什麼?什麼是書法?---俗墨靜香書法作為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其普及性卻遠沒有日本、韓國,並且至今為止,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固定的定義。書法定義不明,會出現書法評價系統的喪失、混亂,出現與本源的脫節和斷裂。在書法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衝擊的今天,一個明確的書法定義顯得尤為重要。究竟什麼是書法?簡言之,書即書寫,法即法則、規則、法度。就是按照規則、法度寫出的漢字,就是書法。其實,在這個定義中,省略了很多的成分。
  • 什麼是書法中的「中宮收緊」?
    書法結構中存在著一個法則「中宮收緊」。所謂的「中宮」,指的是九宮格中的中間一宮。相傳「九宮格」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為演示書法結構規律而創。包世臣《藝舟雙楫》中說:「字有九宮。九宮者,每字為方格,外界極肥,格內用細畫界一「井」字,以均布其點畫也。」那麼,什麼是「中宮收緊」呢?中宮泛指字的中心,它有時候偏上偏下偏左偏右,但是得成為這個字的重心,保持穩定。如是,整個字就會顯得平衡。這正如舞者不管四肢怎樣搖擺分散,但重心得穩定。
  • 《靈籠》中篇馬克公然對抗燈塔三大生存法則究竟是對還是錯?
    這名塵民與上民相愛,兩人是一起從地面活了下來進入了燈塔的,但是因為燈塔制度兩人被強行分開了,塵民1225為了自己愛的人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但是就因為燈塔的三大法則不允許她這麼做,馬克幫助了她之後就前往了金色大廳尋找冉冰,那麼燈塔的三大法則究竟是什麼呢?
  • 怎樣看待書法創作中的「突出主筆」原則?
    「突出主筆」是漢字書寫中很重要的一個書寫法則。字的主筆相當於字的主要矛盾。《矛盾論》告訴我們「研究任何事物的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對書法創作來說,將主筆突出很有助於字的好看。
  • 這些畫是什麼意思
    如果用文學作比喻,張浩的作品,就如同藝術創作中的詩歌,簡潔明了,卻意蘊無窮,抽象得令人納悶。站在他的作品面前,總是有人在問:這究竟是書法還是繪畫?這畫的到底是什麼?昨天的媒體見面會上,張浩這樣闡釋自己的創作:「我經常陷入回憶,我覺得記憶是一種感覺。就像小時候家門口有一棵大樹,我天天路過,闊別多年我每次一想起它,就會覺得快樂。但這種感覺卻不能傳遞。
  • 沙口是什麼梗 沙口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沙口最新資訊 > 正文 沙口是什麼梗 沙口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 書法中的墨法是個什麼貨色?
    先不管這裡他劃分的依據是什麼,就出處而言,很有問題。這裡要注意到他說的是畫,也就是說他講的墨法是畫中的,適用於繪畫的「墨法」,那麼這就牽扯到一個書畫的問題了,繪畫的技法到底是不適用於書法呢?有人又講:書畫同源,繪畫技巧同樣應該適用於書法。
  • 漢字的重心究竟在什麼地方?啟功的說法對不對?
    書法創作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則——重心平穩。在講究主次筆畫就的同時,不能失去重心,否則一個字就會失去平衡。以歐陽詢的「青」字為例,上部的豎畫偏右失去平衡,但下部「月」字內部的兩個小短橫寫到右邊豎上了。這樣,上面偏左,下面偏右,整個字的重心就平衡了。所以,練書法把握字的重心非常重要。
  • 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
    書法創作時一般講究「平腕豎掌」。唐代書法家韓方明說:「平腕雙苞,虛掌實指,妙無所加也。」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廣藝舟雙楫》)那麼,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那麼,「腕平」究竟是什麼意思?所謂的「腕平」應該是與「壓腕」和「豎腕」相對而言的,並非是腕的兩個骨節與桌面保持水平。香港書法家協會主席黃簡說:「手腕上下動作,中心位置是放平,即平腕。往下是壓腕,往上通常稱為豎掌。」這個解釋應該比朱九江的解釋更為合理。這樣的「腕平」,書寫起來不必「使筋反紐」,會更為自然。
  • 書法藝術的四要素
    正如《書譜》說:積其點畫,乃成其字。筆畫的書寫,既有規律可尋,就以楷書(真書)來說,一個字裡的橫畫,有兩畫以上的,橫畫與橫畫之間要平衡而距離大致相等;直畫要垂直,一個字裡有兩筆長直豎畫的,便要左收右放,字裡的布白,要大致均勻,不可出現太大的空位,這是筆畫的基本法則,當然,基本的法則自然不只這幾項,這只是舉例罷了。
  • 書法中的著名筆法「折釵股」及「屋漏痕」,是什麼意思?
    唐代是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楷書四大家」中唐代佔了三位: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草書中出現了「草聖」張旭,以及與張旭並稱為「顛張醉素」的懷素和尚。其它大家諸如虞世南、褚遂良等亦造詣不凡。這次見面猶如太陽與月亮的相逢,它的輝煌照亮了唐代書法界的天空。兩位書法大師,各以自己所領悟到的書法之道進行交流。顏真卿將從張旭那裡得來的「十二筆意」等技法相贈,懷素也將自己從「夏雲」中所悟的筆法對顏真卿詳談。待得知懷素的啟蒙老師是張旭的弟子——「金吾兵曹錢塘鄔彤」時,顏真卿一時激動,想知道自己這位同門師兄在書法上有沒有什麼獨特的領悟。
  • 書法解讀:「真水無香」四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體現什麼境界?
    網友問:很多人喜歡掛「真水無香」四字書法,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境界?有人戲虐說,這是一個叫「無香」的人,說話、辦事很水,不靠譜。這是玩笑話。(圖片來自網絡)到底有什麼深沉含義,體現什麼境界境界呢水裡有時會加上糖、酒精、果汁、咖啡,可能會變成五顏六色,變成各種滋味,但它此時已不是純淨的水,而是一種調味的飲品。水,有時也會被人加上蒙汗藥、迷魂湯,使你變成孫二娘手下任意處置的犧牲品......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精神與禪宗思想美學
    智永、懷素等是以印度佛禪式的苦行、戒律禁慾禪定的過程排除七情六慾,在刻苦的書法實踐中,來求揮寫與自然規律契合的漸悟,它直接影響了學書的人們從現實、從書法實踐中領悟客觀規律。氣等的追求,後人稱宋人「書尚意」,尚什麼意?說到底是尚禪意,即借書法表達他們對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之理。至於世事功利性的冷暖炎涼,他們是力求置之度外的。
  • 如何寫好書法中的獨體字,培養審美是關鍵
    中國的書法藝術興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因此,產生了文字。漢字書法為中國文化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而漢字則是一種奇妙的語言符號,要想寫好一個字,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結構,筆順及筆畫。只有寫好每個部分,才能寫好一個字。
  •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是什麼意思?從宇宙的桎梏說起
    而科學界有一句話「光錐之內就是命運」,看起來十分玄幻,光錐是什麼?為什麼光錐內就是命運?想想現在,這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奔而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是我們仍然在這些時間的光錐之外。」「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林格略一思考,讚賞的衝費茲羅連連點頭,「將軍,這個比喻很好!」
  • 書法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通過小故事看大哲理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人的品格應該向水一樣,做事情行雲流水,靜止如水。聯合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劉鍇明行草書法《上善若水》 (作品來源:易從網)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盡。他在湖邊碰上了一位觀水靜坐的智者,便將自己的境遇逐一細述。
  • 什麼是「文人畫」?繪畫大師劉海粟:「紙抄紙!」
    中國傳統繪畫中,有一個很有名的術語——「文人畫」,它是宋代蘇東坡提出來的。《東坡題跋·跋宋漢傑畫》中說:"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秣,無一點後發,看數尺許便倦。漢傑真士人畫也。"那麼什麼是「文人畫」呢?
  • 書法「高考」100題
    38、薛稷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 用筆瘦硬,點畫精巧;結體以縱勢為主,疏朗開闊,有華俊綺麗之美。 39、李邕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