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8日上午舉行的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介紹中國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
鍾南山說,控制傳染是今冬明春防控工作的一個關鍵,佩戴口罩和洗手很重要。今年冬天或明年春天疫情應該還會繼續存在,同時很可能發生局部地區的暴發。
「我相信進行全面的核酸檢測,密切監測,這種方式看起來行之有效。因為大家知道無症狀的患者傳播力也很強,所以一定要做。」鍾南山說。
近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了一篇Science:根據論文中的描述,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會陪伴人類到2025年。
那麼,2025年以後人類能擺脫新冠病毒嗎?不,只是到時我們就已經習慣了這種隔離的生活方式了……
具體來說,這篇論文關鍵說了這幾點:
1、被我們寄予厚望的疫苗,作用很可能會非常小!
因為人類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有效期可能只有40周(<300天),比疫苗的研發周期都要短!
如果疫苗不能起作用,那麼新冠將會變成一個10-50倍致死率的流感,在全世界範圍內反覆爆發收割人頭。
2、未來各國的策略,就是儘可能採用疏離措施,把感染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以確保醫療體系不崩潰。
3、新冠會長期成為老年人類的頭號殺手,而人類整體的醫療支出會大幅上升,預期壽命會降低。
現在看來更可能的情況是:以後的每一年,病毒都會呼嘯而來,直到地老天荒.……
中老年人因為身體多少有基礎病的因素,被列為了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感染了新冠的老人在中國乃至世界並不在少數。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對於咱們中老年朋友來說,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煎熬整個病期和餘生,為了自己和家人,請繃緊抗疫的弦,勤洗手,出門記得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