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年雖已離我們遠去,但新冠病毒仍舊肆虐人間。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下一心,在毒霾肆虐的情況下守住了我們的健康家園。其中醫務人員直面病毒衝鋒在前,擔當戰鬥的主力,尤其是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更是戰鬥的尖刀兵。7月8日上午,我們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體驗醫務人員職業生活。
接待人員首先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按照要求我們戴好口罩,出示健康通行碼並通過體溫測量合格後,進入醫院大廳。由於發熱患者直接被引導至發熱門診,與普通患者並不接觸,一般區域相對安全。我們首先來到入院患者新冠病毒核酸篩查檢測採樣點,了解核酸檢測樣本採集的情況。根據國家要求,所有的住院患者和陪床家屬都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檢測陰性後方可住院治療。因為此處不採集發熱患者樣本,與普通區域風險相同。一位全副武裝,看不到模樣的醫生姐姐給我們講解了取材的方法和流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每天要採集數百甚至上千份樣本,實在非常辛苦。
為了進一步體驗核酸檢測人員的工作,我們也按照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全副武裝,進行真實體驗。按照標準流程,依次穿戴上了N95口罩、帽子、防護服、護目鏡、鞋套和手套,一開始的興奮感還未消失,我們已經大汗淋漓,護目鏡已經霧蒙蒙看不清,呼吸也感覺費力起來。
由於當天核酸檢測尚未開始,工作人員給我們講解了實驗室的大體狀況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基本流程。當聽到工作人員說工作的時候還要再穿一層簡易防護衣,佩戴防護面屏和雙層乳膠手套,不吃不喝連續工作5、6個小時,防護服上凝集一層汗水結晶鹽的時候,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醫務人員工作的辛苦。其實在疫情緊張初期的武漢,有時需要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由於標本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病毒,感染的高風險才是面臨最大的挑戰。每次從實驗室出來,按照要求脫防護裝備就要20多分鐘,僅七步洗手法洗手就要四遍,還需要再換兩次手套,依次脫掉防護用具,並進行洗刷,確保安全。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控制疫情,讓我們安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背後離不開醫務人員的辛苦奉獻。在將來生活中,我們應該像他們一樣,為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努力學習和工作。
面對複雜的疾病和不斷出現的健康危險,醫學需要不停的發展,最後我們來到醫學實驗中心進行了專家採訪和參觀。實驗室主任趙阿姨給我們講解了醫學專業的概況和人員素質要求,以及現在醫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認真回答了我們的疑惑和問題,讓我們知曉了醫務人員的職業特點,最後帶領我們參觀了醫學實驗室。保障人類健康,需要我們年輕一代的接力和奮鬥。
通過短暫的體驗活動,我們對醫務人員職業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和了解,正如齊魯醫院的院訓所說「醫道從德,術業求精」,醫學是一個需要高尚道德情操的職業,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不斷追求極致的職業。期望具有奉獻精神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入到這一崇高的職業中來,以保障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美好生活。
在齊魯醫院醫學檢驗中心,我們先參觀了院內的各種檢測設備,自動化的設備有效的減少了人力的耗費並提高了檢測的準確率,我們也因此體會到現今醫學的發達及其廣闊的發展前景。之後在講解醫師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現今中國醫生的工作時間極長但工資水平整體較低,以及醫患關係仍然十分緊張的現狀。在參觀檢測新冠病毒實驗室的過程中,我們試穿了厚重的醫用防護服,不到10分鐘,我們已經大汗淋漓,也體會到抗疫期間,一線醫生的艱辛與堅韌的意志力。後來,我們有幸前往醫學實驗中心,並與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從交流中我們得知,我國正急缺各類醫學人才,但由於醫學學習的艱苦,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從她的話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些許無奈和惋惜;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醫生這份職業的不易,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應為了自己所謂的「權益」而去做傷害醫生的事,而是應該相互體諒、相互理解。
——龔明德
戰勝疾病,保障健康,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奉獻和努力。疾病的防治,受限於人類認知的發展程度,醫務人員正在不斷的學習和發展,他們不求感恩,只求理解和配合,願為了健康相向而行。
——孫煜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