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患者得了找不到病因的毛病,解毒醫生如何破「謎案」?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解毒醫生」宋玉果尋找致病元兇。

醃製泡菜的容器、父母求來的「偏方」、一次平常的消毒……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與操作最終卻成了致命的元兇。

「許多患者得了找不到病因的毛病,這時候他們到我們這兒來追根溯源了!」北京朝陽醫院有個職業病與中毒科,這裡的醫生每天就像偵探一樣,破解著種種「謎案」。

全身無力最後竟是鉛中毒

「大半年了,頭暈、腹痛,時常累得站不住,各大醫院、各科室走了一圈兒下來,什麼毛病都沒瞧出來,可怎麼辦啊?」以為得了「疑難雜症」的李女士平時工作忙,時常出差「飛來飛去」,長期缺覺。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感到倦怠、乏力,還出現了一系列消化道症狀。起初,李女士並沒把這些小「狀況」太當回事,覺得就是「亞健康」狀態,好好休息休息就可以緩解。

然而,半年前開始,她的「亞健康」症狀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時候開著會就頭暈目眩,難以支撐。」這時,李女士才開始掛號問診,想要調理一下身體。可是,各家醫院、各個科室查下來,除了有一點貧血以外,李女士的各項標準都是正常的。

一面是難以「對症下藥」的檢查結果,一面是每況愈下、難以維繫的身體狀況,她感覺整個生活都陷入了困頓和絕望。

面對難查病因的「疑難雜症」,李女士來到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尋求答案。職業病與中毒科博士生導師宋玉果詢問了李女士的病情,懷疑她是重金屬中毒,立刻安排她進行各項檢驗。檢驗結果一出來,李女士嚇了一跳,自己血、尿樣本中的鉛含量高倍超標。

在宋玉果的追問下,李女士回憶起自己的父母也有類似的症狀。父親也是貧血、頭疼,伴有各種消化道症狀,起初懷疑是得了腫瘤,但各家醫院檢查下來,各項結果也都很正常。母親最近常常覺得疲勞倦怠,但「小病小痛」也沒當回事兒。宋玉果趕緊讓李女士將家人一併送到醫院,進行驅鉛治療。

李女士一家的鉛中毒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詳細詢問了這家人的情況後,宋玉果發現,李女士來自一個「南北結合」的家庭。家中發生中毒的李女士和父母來自東北地區,而李女士的丈夫和公婆都是南方人,他們都沒有中毒。這一大家子人幾乎同飲同食,何以有的中毒了,有的卻沒有呢?

原來,身為北方人的李女士和父母都喜歡吃泡菜,每年到了季節就開始醃製泡菜,一日三餐,佐粥伴飯,少不了它。而李女士的丈夫和公婆卻從來不吃泡菜。針對這一情況,宋玉果推斷,李女士父母新購置的醃製泡菜的容器出了問題,含鉛量應該是大幅超標了。

宋玉果提醒李女士一家,一定要遠離有鉛環境,防止食用鉛汙染的食物和飲料,服用含鉛藥物應嚴格控制劑量,不得過量,避免意外吃進過量的鉛化合物。經過治療,李女士一家人的症狀很快緩解,並最終痊癒。醫生提醒:疑難病來中毒科查查

「這個病例提醒我們,如果生活中遇到了疑難病、罕見病,查了一圈兒又『什麼病都不是』,那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中毒了。」宋玉果說,中毒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於它是一個全身性、多臟器受損的疾病,如果在生活中突發一些病痛,並長時間找不到病因,應考慮到中毒科就診、檢驗,排除中毒性疾病。

大學生「形銷骨立」禍根在「砒霜」

一天,又來了一位不到20歲的女大學生。本該朝氣蓬勃的年紀,她卻面色灰暗、骨瘦如柴,要不是哥哥攙扶著,都走不進診室。

「大夫,我妹妹時常噁心、沒力氣、便秘、貧血,現在連學都沒法上了。」眼前這個女孩,1米72的大高個兒,體重卻只有96斤,瘦得「形銷骨立」。由於症狀日漸嚴重,女孩如今已從大學休學,家人帶著她尋醫問藥,已經把家鄉省城的大醫院走了個遍,卻一直沒有查出病因。女孩輾轉北京多家醫院,最終找到朝陽醫院的專家求助。

「病人在日常飲食上有沒有什麼偏好?有沒有吃過什麼特別的藥?」宋玉果詳細詢問發現,女孩有便秘的情況,一直服用父母在家鄉求得的一個號稱通便益氣有奇效的「偏方」,長達五年時間。

「許多人迷信『偏方治大病』,其實,許多偏方往往含有大量毒性重金屬成分,長期使用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危害身體健康。」最終,醫生在女孩的尿樣中發現了高倍超量的砷,也就是時常出現在古裝影視劇作品中的毒藥「砒霜」的主要成分。

「服用偏方、『仙丹』導致中毒的情況,在中毒科時常發現。」宋玉果舉例,他經常遇到一些病人,由於信奉「仙丹妙藥」,出於強身健體或醫治頑疾的目的,重金求得「仙丹」,甚至自己照書「煉丹」,服藥後急性汞中毒,全身多處皮膚破潰還以為是「仙丹」藥力見效,身體在「排毒」。最終實在扛不住了,才到醫院來求救。

醫生提醒:「仙丹」殘餘大量重金屬

「所謂的『丹藥』,主要成分是燃燒過後生成的硫化物,如硫化汞、硫化鉛等,裡面殘餘著大量重金屬,是現代科學證明有毒的東西。」宋玉果提醒,偏方、土方不可取,「仙丹」更是與現代醫學背道而馳,服用後容易發生中毒。患者在選擇、服用中醫藥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開方抓藥,並嚴格遵醫囑使用。

劉阿姨胸悶憋氣原是氯氣作怪

「上不來氣兒,憋悶。」60多歲的劉阿姨操持家務活兒是一把好手。尤其疫情期間,消毒、清潔每天必做,家裡還有1歲多的小外孫,育兒環境務必一塵不染。

有一天,劉阿姨突然難受起來。最開始是胸悶和咳嗽,劉阿姨以為是家務勞累,想坐在沙發上緩一緩。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發展成了呼吸困難、口唇紺紫。家人趕緊把劉阿姨送到朝陽醫院就診,一照胸部X片——急性肺水腫。

病是這麼個病,可是怎麼得上的呢?醫生和家屬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說劉阿姨心電圖檢查一切正常,一沒有冠心病,二沒有心梗,不應該啊!難道是中毒了?於是,中毒科的醫生來會診了。

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劉阿姨當天在家搞了一天的衛生,疫情期間,家裡置備了許多84消毒液,稀釋過後用來給家居環境、物品表面消毒。劉阿姨在刷馬桶的時候,為了消毒「徹底」,將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合倒進了馬桶。

「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劑,潔廁靈則含有酸性成分,它倆混合起來一反應,當場釋放大量氯氣,幾秒鐘都不用,就會給人體呼吸道造成傷害。」宋玉果解釋,這種情況造成的中毒,往往發病頭幾個小時症狀不太明顯,但24小時內就會迅速發展出很嚴重的病情。正是由於從發病到產生明顯症狀有數小時的「延時」,醫學稱為「潛伏期」,所以中毒的情況時常被病人和家屬所忽略。

醫生提醒:84、潔廁靈不能混著用

宋玉果提醒,在消毒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含氯消毒劑和潔廁靈千萬不能同時使用。此外,消毒劑也不是越濃、味兒越衝越好。「市面上賣的含氯消毒劑一般濃度在5%到10%左右,濃度較高。居家消毒通常只要500毫克每升的濃度就夠了。也就是說,要對消毒劑進行一百倍到兩百倍的稀釋後再使用。」

(原標題:解毒醫生破謎案)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孫樂琪 製圖 張存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我是謎破輪迴之再見一面攻略
    我是謎是一款非常燒腦的劇本殺遊戲,破輪迴之再見一面真相究竟如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破輪迴之再見一面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林靜:女,39歲,蘇小小的母親,G鎮醫院外科醫生,幾個月前已經和蘇哲離婚。
  • 六旬大伯身體接二連三「出毛病」 病因令人吃驚
    圖片來自新華社六旬大伯身體接二連三「出毛病」病因令人吃驚說起這段患病經歷,齊大伯有些鬱悶。上個月,一向身體健康,少有病痛的他突然無故發起燒來。醫生檢查發現是內耳聽神經受損,導致耳鳴、聽力下降。沒有熬夜,沒有勞累,也沒有巨大噪音的刺激,齊大伯將醫生提出的可能導致聽神經損害的因素一一排除,還是沒想通,「好好的聽神經怎麼就受損了呢?」還沒等齊大伯接受聽力下降的事實,新的毛病又來了——手腳也不好了。齊大伯的手腳發麻、無力,特別是走路抬不起腳,還伴有發熱、咳嗽。
  • 頭疼胃疼等找不到病因可看精神科 心理疾病的「求救信號」你要讀懂
    頭疼胃疼等找不到病因可看精神科 心理疾病的「求救信號」你要讀懂時間:2020-10-11 23:1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頭疼胃疼等找不到病因可看精神科 心理疾病的求救信號你要讀懂 全國慢性疼痛患者超1億人,其中腰腿痛發病率 。
  • 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觀察身體有無4個異常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B肝—肝硬化—肝癌」這肝病三部曲,得了B肝,就覺得離肝硬化和肝癌不遠了,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B肝都會變成肝硬化,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避免的。那麼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觀察身體有無4個異常,若中招,需儘早檢查,別拖到晚期才重視,接下來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下。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提醒,觀察身體有無以下4個異常第1個異常:出現大量的腹水,腹部變大、下垂。
  • 「頭暈」人群偏愛自己查找病因 實際與醫生專業診斷吻合率不到三成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 女子長期頭暈,以為是「腦供血不足」「醫生,你看我的頸椎病……」幾天前,50多歲的張大姐(化名)一踏進診室就對醫生說。
  • 男子被蜈蚣咬怕「毒發身亡」 找醫生求「解毒」
    「醫生醫生!快給我看看,是不是中毒了!」昨天晚上,金華東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來了一名病人,火急火燎地要「解毒」。接診的外科醫生楊明烽給厲先生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這樣就好了?有沒有解毒藥?」厲先生擔心,毒素會跑遍「奇經八脈」,最後「不治身亡」。楊醫生有點哭笑不得,他翻著接診登記說,蜈蚣咬傷很常見,急診科隔三差五就會來幾個病人,有在草叢散步被咬的,有坐在沙發上被咬的,最大的蜈蚣有成年男性半個手掌那麼長。一些小說書籍裡,把蜈蚣描述成「五毒之首」,其實沒那麼可怕。
  • ...一上午後醫生說沒事,晚上卻得了腦梗,醫生有責任嗎?專家3點分析
    由於當時也正值周末,也來不及請心內科會診,在患者的強烈要求下,這位年輕醫生就讓患者出院了,出院前還專門告知了患者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但只停留在口頭上,由於缺乏經驗,這位醫生沒有與患者或授權家屬籤署知情告知書。 結果患者早上出院,當晚就被送回了醫院,腦梗了。於是這名醫生就被患者家屬告了,最後做了醫療事故鑑定,這名醫生存在輕微過錯,負15%的責任。
  • 得了糖尿病,什麼都不敢吃?謹記醫生的「飲食口訣」,或不再糾結
    有哪種疾病得了之後不能好好吃飯?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聯想到糖尿病,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日常飲食當中確實都比較小心翼翼,這個不敢吃那個也不敢吃生怕吃多了會引起血糖飆升,引來各種併發症,到時候受罪的還是自己。
  • 患者最想問醫生最怕答的五大問題
    其實我還想說:給你說包治百病的都是騙子,別說是癌症了,就連大多是內科疾病都是病因不明,不能根治或者沒有特效手段的,對於惡性腫瘤,我們不提治好,不說治癒,而是說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我們的目標是把癌症變成慢性病,慢性病,慢性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白癜風患者如何補充酪氨酸
    提起白癜風人們應該不會感到陌生,誘發白癜風發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黑色素缺失就是眾多原因之一,而黑色素的合成和酪氨酸有直接的關係,因此患者要想治好白癜風,補充酪氨酸很重要。白癜風的病因複雜,每位患者的病因都是不同的。
  • 中國校園三大奇案之一朱令案,兇手逍遙法外,20多年為何真相難破
    在醫院經過了多方的化驗多次的檢查都查不出病因,這個時候同仁醫院有一位醫生就提出來一個疑問說既然朱令是化學系的學生,那有沒有可能朱令在學校做實驗的時候接觸到了一些有毒的試劑,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朱令母親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疑問說朱令當時還是本科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實驗的時候都是和同學一起進行,即使是接觸到有毒的試劑,為什麼就只有朱令一個人中毒了,雖然說對中毒這個說法朱令母親是一個懷疑態度
  • 調皮的闌尾:想切除時為啥找不到了?
    闌尾炎是普外科最為常見的病症之一,得了急性闌尾炎,外科醫生最直接的對策往往就是切除闌尾了。但是闌尾,真的讓很多普外科的醫生們既愛又恨。愛,因為闌尾切除手術一般難度都偏低,一般一個小時就能搞定,順利的話一天能做五六臺都不成問題。
  • 患者出現直立性頭痛,這個病因可別漏診了
    原創 MaGic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來自專輯神經影像室這個容易被忽視的病因你了解了嗎?現在的人,十個人裡就有九個人有過頭痛,很多時候,我們神經科醫生看見頭痛患者也「頭痛」,因為能引起頭痛的病因實在太多、太複雜......
  • 男子運動後倒地,急診科醫生差點誤診,女護士給插尿管後病因浮現
    患者突然倒地,而且有四肢抽搐、口唇發紺、口吐白沫等表現。醫生把小陳的腦袋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導致窒息,同時回答了活動負責人的問題。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俗稱羊角風,由於大腦異常放電,整個大腦電路類似短路了,出現功能障礙,患者就發生抽搐,昏迷。但一般情況下不會有生命危險。不到5分鐘,患者(小陳)就被送到了急診科。
  • 洛陽一市民感冒後喪失味覺和嗅覺 吃東西感覺不到酸甜苦辣鹹
    自兩個多月前得了感冒,市民李女士便逐漸失去了嗅覺和味覺,春節過得真是無滋無味。更讓李女士頭疼的是,她跑了很多家醫院,做了許多檢查,卻始終無法查出病因。昨日,李女士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希望通過本報尋醫問藥。  李女士今年55歲,是一名退休職工。去年12月中旬,她先是嗓子疼,緊接著鼻子開始不通氣,到後來鼻子逐漸聞不到氣味,吃東西也感覺不到酸甜苦辣鹹。
  • 美人魚綜合症病因是什麼?中國第一例"美人魚"僅活38天
    這是人類一直在探尋的未解之謎,殊不知現實當中真的有「美人魚」存在,而這種「美人魚」並不是傳說中的美麗生物而是一種罕見的畸形疾病叫做美人魚綜合症,在秘魯、美國、中國都有發現案例,美人魚綜合症的病因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菏澤女性得了白癜風會有什麼症狀呢?要怎麼治療好
    核心提示:多數女性在出現白癜風疾病時,多容易發生在患者的面部、頸部、手指、腳趾等趾端部位,其白斑顏色都會比較淺顯,呈現淺白色或乳白色,其邊界區分布清晰。當白癜風發生在面部時,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致命的傷害。多無癢感,即使有也是很輕微。脫色斑數目少,一般僅1-2片,而且大多出現在暴露部位的皮膚上。除色素脫失外,脫色斑處的皮膚與周圍皮膚一樣,沒有癢症,脫屑或萎縮等變化。
  • 我是謎末日徵途攻略
    我是謎是一款非常燒腦的劇本殺遊戲,末日徵途真相究竟如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末日徵途劇本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攻略說明 暫無,之後更新,可先觀看我是謎其餘劇本攻略!
  • 我得了肝硬化了,還能逆轉嗎?醫生告訴你正確答案
    雖然不是所有的肝病患者都會發展成肝硬化,但是肝硬化由於病因多、死亡率較高,還是值得我們去多加小心。我發現,很多的網友在給我的評論和私信裡都會問到:我得了肝硬化了,還能逆轉嗎?醫生,我沒有信心了。事實上,肝硬化沒有那麼可怕。 肝硬化是什麼?能逆轉嗎? 對於肝硬化,你可以這麼理解。
  • 清熱解毒是中醫抗擊癌症方法之一,機理何在?如何使用?
    清熱解毒是中醫抗擊癌症方法之一,機理何在?如何使用? 正規中醫師治療癌症重在把脈辨證,往往要通過四診分清寒熱虛實。中醫治療癌症的方法很多,其中有扶正法,也有祛邪法,其中祛邪有清熱解毒法,軟堅散結法,以毒攻毒法等等。 今天重要介紹一下清熱解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