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植物細胞

2021-01-18 車老師初中生物微課堂


第二節  植物細胞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製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製作的臨時裝片。 
3.認識並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4.初步學會繪製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能力目標: 
1.通過練習製作臨時裝片並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以提高觀察和實驗能力。 
2.學會畫細胞結構簡圖以提高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 
學生體會"膽大心細"是順利實驗的必備素質;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學習重點:
1.製作臨時裝片。 
2.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學習難點 :
  以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成功地製作臨時裝片("膽大心細"是成就一切實驗的素質);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練習繪製植物細胞結構簡圖(尊重事實是生物繪圖的前提)。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洋蔥鱗片葉、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實)的果肉、新鮮的黃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錳酸鉀溶液(質量分數為1%~5%)、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2.學生準備:自願準備感興趣、可觀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蔥、成熟的番茄、黃瓜(西瓜、蘋果)等;3H鉛筆、繪圖紙、尺。

本節核心知識: 

1、按實驗要求,簡要寫出製作洋蔥鱗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7個步驟

(1)用潔淨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淨。

(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吸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用鑷子把薄膜(展平)。

(5)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輕輕地蓋在薄膜上,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

(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7)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裡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觀察洋蔥鱗片葉細胞

觀察黃花果肉細胞



備課資料

一、細胞的形狀和大小

植物細胞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有橢圓形、圓柱形、長柱形、長管形、多面體形、方磚形、紡錘形、不規則形,等等。

植物細胞是很小的,直徑一般在20~100 μm①之間。但是,熟悉的番茄、蘋果、冬瓜、西瓜的果肉,用手掰開,肉眼可以觀察到一個個亮晶晶的小顆粒,這就是細胞。這些細胞,由於貯藏了充足的水分和營養物質,直徑可達1 mm。棉花種皮上的一根表皮毛(棉纖維)就是一個細胞,長度達30~75 mm。薴麻韌皮纖維細胞可長達200~550 mm,但是,它的橫向直徑卻十分小。

二、細胞壁

每個植物細胞的外面包著的細胞壁都不止一層。其中,兩個植物細胞共有的那一層,起著連接兩個相鄰細胞的作用,叫做胞間層,也叫做中膠層。與胞間層貼在一起的那一層,叫做初生壁。有的細胞,如厚壁細胞,細胞壁很厚。這種細胞在緊貼著初生壁的地方還生有次生壁。(如下圖)

三、細胞膜

細胞膜又叫做細胞質膜或質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在正常狀態的植物細胞中,這層膜緊緊貼著細胞壁,因此看不清楚。對於植物細胞來說,向細胞的臨時裝片裡滴進濃鹽水或濃糖水,液泡裡的水就會滲出細胞,細胞膜與細胞壁分離開,這時才能觀察到細胞膜。

細胞膜厚約600~1000 nm,結構非常複雜,具有選擇滲透性,因此能夠控制物質滲入或滲出細胞。細胞膜有選擇地從外面吸收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因而提高了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交換物質的主動性。例如,在一般的情況下,細胞外物質的濃度高於細胞內時,物質才能經過細胞膜滲透進來;相反時,物質就滲透出去。但是,細胞對於物質的透過也有相反的情況,那就是,細胞外有些物質的濃度比細胞內物質的濃度低了許多,這些物質仍然能夠通過細胞膜滲透進來。例如,一種淡水藻的細胞,鉀的含量比周圍的水中的含鉀量高出許多倍,這種藻卻仍然能從水裡吸收鉀。這種現象說明細胞膜在調節物質進出細胞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說明細胞膜在細胞與外界交換物質時所具有的主動性。

四、細胞質和細胞核

細胞質是由細胞器、後含物和基質組成的,細胞器是指細胞質中微小的結構,如葉綠體、線粒體等。後含物是指除細胞器以外的積聚在細胞質中的各種代謝產物,其中包括糖類、脂肪、蛋白質、分泌顆粒和色素顆粒等。基質是指細胞質中除去細胞器、後含物以外的透明物質。

每一個動植物細胞通常只有一個細胞核,細胞核的直徑為10~20 μm。在幼小的植物細胞中,細胞核位於細胞的中央。在成熟的植物細胞中,由於中央液泡的形成,細胞核隨著細胞質移動,位於外圍的細胞質薄層中,形狀也常呈扁圓形。細胞核有一定的結構:外層為核膜,核膜上有均勻分布的孔;核膜以內是呈膠態的核液;核內有球狀的核仁。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細胞的生長、發育和遺傳。

五、液泡

具有液泡是植物細胞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年幼的植物細胞中,液泡是不明顯的,這時的液泡體積小、數量多。液泡隨著細胞的生長而擴大,最後彼此聯合成一個大的中央液泡(如下圖)。在成熟的植物細胞中,液泡可以佔據細胞整個體積的90%,細胞質和細胞核則被大的中央液泡推擠到靠近細胞壁的地方。

 液泡的外表是液泡膜,內部是細胞液。液泡膜和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透過都具有選擇性,所以在植物細胞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六、臨時裝片的一種簡易製法

在實驗課上,蓋玻片容易損壞。蓋玻片不僅比較貴,而且有的地方又不容易買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下述的臨時裝片的簡易製法:

1.將洗淨的載玻片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擦拭,除去油汙,晾乾待用。

2.將觀察材料小心地攤放在載玻片的中心。

3.根據標本的大小,剪取一定長短的透明膠帶紙,由一側向另一側貼封在標本上,使透明膠帶紙起到蓋玻片的作用。貼封時要注意防止裡面出現氣泡。貼封完畢,即可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七、細胞膜的主要功能

細胞膜作為細胞的內外邊界,結構複雜,功能多樣。主要功能如下:(1)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定的內環境;(2)選擇性的物質運輸,包括代謝底物的輸入與代謝產物的排除,其中伴隨著能量的傳遞;(3)提供細胞識別位點,並完成細胞內外信息跨膜傳遞;

(4)為多種酶提供結合位點,使酶促反應高效而有序地進行;(5)介導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之間的連接;(6)細胞膜參與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胞表面的特化結構。

八、細胞質的概念

廣義地說,就真核生物而言,在細胞膜的界限以內,除了細胞核以外的其他部分,都屬於細胞質。但是狹義地說,細胞質是指細胞質的可溶相,即指除了細胞質中的細胞器和內含物以外的基質部分。這部分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出有任何定形的結構,是均勻透明的,所以稱為透明質,也稱為細胞液、細胞基質或細胞質基質。可是,細胞有許多複雜的運動現象,又啟發細胞學研究者考慮到細胞質的結構可能不會這樣簡單。由於電子顯微鏡的使用,使我們對於細胞的超微結構有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在60年代,發現細胞質基質是一種呈連續相的物質。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細胞質包含著相同的組成成分:核糖體、RNA分子、球蛋白、酶等。細胞質內蛋白質和酶的含量佔細胞的蛋白質總量的20%~25%。在細胞質中最重要的可溶性酶,是與糖酵解及與蛋白質合成中胺基酸有關的一些酶。此外,許多需要ATP產生反應的酶及可溶性轉移酶,也存在於細胞質中。

緊貼在質膜下面的細胞質被認為是一種高度異質的膠體系統。細胞學家早就發現細胞質有彈性和黏滯性,也看到布朗運動和原生質川流運動。這就證明細胞質的結構不是始終如一,而是隨著溫度、日光、水壓等環境條件而改變的。近些年來,利用電鏡技術,尤其是高壓電鏡技術和生化、免疫技術,發現細胞質的確不是均一的,其中含有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的超微結構。目前,細胞生物學家已經闡明:細胞質是一個布滿錯綜複雜的、相互聯繫的、高度有序的網絡結構。這些細胞質網絡結構,可用「細胞質基質」這個專名詞表達。也就是說,細胞質基質這個名詞,除包括組成細胞骨架的三種主要纖絲——微絲、微管和中間纖維,以及一個由纖絲橋所組成的相互交聯的絲狀結構——微梁系統(或微梁網格)外,還包括和它們有聯繫的蛋白質和水分。

九、細胞質的功能

細胞質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由於它本身太脆弱,以致生理學家至今不能用很好的方法來證明它的真正的生理功能。不過,毫無疑問,細胞質對細胞生命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生物學的角度和在細胞質所出現的各種物質來看,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1.管制外來物質進入細胞內或排出細胞外的作用,以及調節細胞質的「水化」作用。

2.對於如鞭毛和纖毛等後成質的形成,以及對於細胞內含物的儲藏具有重大作用。例如,蛋白質、脂肪粒、肝糖、植物鹼等多數集存在細胞質內。

3.為維持細胞器的實體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離子環境。

4.供給細胞器行使功能所必須的一切底物。

5.影響細胞的分化。例如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卵子的細胞質對於「分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已經為實驗胚胎學的大量的事實材料所證實。

6.進行某些生化活動,如上面提到的糖酵解、核酸、脂肪酸和胺基酸代謝的某個階段,需要依靠細胞質中處於相對游離狀態的酶來完成。



相關焦點

  • 第二節 細胞間的通道
    第二節 細胞間的通道高等植物是由無數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植物細胞間的通道主要是胞間連絲和自由空間。兩個相鄰細胞的細胞壁之間靠一層稱為胞間層的果膠類物質粘合在一起。此外,在兩個細胞之間常有原生質絲穿過細胞壁和胞間層而互相連通。這種原生質絲稱為胞間連絲(plasmodesma)。胞間連絲可看作是質膜特化的結構,是相鄰細胞之間穿過細胞壁的通道,直徑約40nm。
  •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 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植物細胞》這樣備考!
    第二節 植物細胞一、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1.考點三:「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3.(4)視野中細胞內的近似球形的結構是,該結構中儲存著控制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16.下面是「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請根據實驗步驟回答有關問題。
  • 《分子與細胞》第二章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設計
    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中的第一節的內容,是「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的內容基礎,為本章後續的小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學習基礎。本小節的內容與初中生物的內容相比,比較複雜、抽象。
  • 第二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結構   一、細胞因子的分子結構   不同細胞因子之間的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多數細胞因子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過60kD,多由100個左右的胺基酸組成。不同細胞因子之間無明顯的胺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 初中生物說課稿:《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說課稿:《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知識梳理:1、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綠色開花植物體通常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綠色開花植物就是(  )。(1)營養器官:根、莖、葉與植物的營養有關,稱為營養器官。分生組織植物葉肉細胞
  •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二單元第一章第四節細胞的生活
    第四節細胞的生活     知識點目錄:     1、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的生活需要什麼?     2、細胞的物質有哪些?     3、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哪些?作用?     4、細胞核的作用?
  • 第六章 第二節 細胞的分化
    考試方向:細胞的分化和細胞的全能性。1、細胞分化的概念: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4)細胞分化的意義:① 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② 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於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2、細胞的全能性(1)① 概念: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完整個體的潛能。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真核植物細胞由兩大部分組成:細胞壁(cell wall)和原生質體(protoplast)。細胞壁包圍著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包括細胞質(cytoplasm)、細胞核(nucleus)和液泡(vacuole)(圖1-1)。一、細胞壁植物細胞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具有細胞壁。細胞壁是包圍質膜的一層堅硬外殼,它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木質素和蛋白質組成的。
  • 初中生物《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1.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並能夠說出這些結構的主要功能。2.通過觀察、小組討論等學習過程,提高觀察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3.感受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學習生物的樂趣,逐步建立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觀點。
  • 中考必備知識點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節植株的生長
    (3)分生區的細胞小,排列緊密,不斷(  )產生新細胞,屬於(  )組織。(4)起保護作用的(  ),細胞比較大,排列不夠整齊,屬於(  )組織。由以上四點可知,根尖屬於植物體的(  )這一結構層次。(5)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根尖(  )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  )細胞體積的增大。
  • 人們稱Ca2+CaM為調節細胞功能的第二信使
    五、鈣調素鈣調素(calmodulin簡稱CaM)存在於植物細胞的溶質以及質體、線粒體和細胞核等細胞器中,是一種耐熱的球狀蛋白(具148個胺基酸的多肽,分子量16.7kD,等電點為4.0。酶-Ca2+CaM複合體可與細胞中的Ca2+-ATP酶、NAD激酶、磷酸酶、蛋白質激酶和β-葡聚糖合成酶結合,使這些酶活化,從而調節植物細胞的許多代謝過程,如細胞的有絲分裂、原生質流動、蛋白質磷酸化等,因此人們稱Ca2+CaM為調節細胞功能的第二信使。
  •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四節單細胞生物
    但是,透過表面現象可以找到它們的共同點——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都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下面,讓我們一起尋找「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的例證。(1)除(  )外,不論植物界的花草樹木,還是動物界的蟲魚鳥獸,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 植物細胞生理
    第二信使 ( second messenger )=次級信使 ( secondary messenger) :由胞外刺激信號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調節活性的細胞內因子。(都以一分為二的方式進行增殖分裂)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3.高等植物細胞的主要結構
  •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b.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為細胞所有特有。② 差異性: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極自然界含量相差很大。a.細胞鮮重:①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麥芽糖a.實驗原理:裴林試劑+還原糖(水浴加熱50~65攝氏度)→磚紅色沉澱b.實驗材料:理想材料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乳糖等)c.實驗步驟:① 取材(還原糖含量較高、白色或近於白色的植物組織
  • 【初中生物】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內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內的氧氣, 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內的空氣品質。P127演示實驗 1.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甲瓶的溫度高,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二單元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第一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知識點目錄:     1、生物體能由小長大的原因?     2、細胞的分裂過程?     3、細胞分裂變化最明顯的是?     4、什麼是染色體?染色體的組成?
  •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第三章第一節細胞膜的相關知識點。1、細胞膜的製備方法(1)實驗原理:細胞內的物質是具有一定濃度的,那麼我們將細胞放在清水中,水會進入細胞,將細胞漲破,細胞中的物質就會溢出來,從而得到細胞膜。(2)目的要求:體驗用哺乳動物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方法和過程。
  • 家有兒郎必收藏,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識梳理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種子的萌發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1)探究實驗: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提出問題: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呢?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節植株的生長1.幼根的生長(1)根尖: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  )是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對植株的生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