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微信官方都會整理出朋友圈內出沒的流傳最廣的十條謠言,並逐一闢謠,但是野火燒不盡,各種謠言仍然泛濫成災,不少還是「老朋友」改頭換面,再次招搖過市。
這裡就來看看4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轉給你身邊的人吧。
1、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2019年3月2日,中國防癌協會、中國菸草協會和東北大學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東北大學副校長艾顏葉教授發布了研究成果:菸草燃燒過程中的非飽和狀態的尼古丁,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纖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
專家表示,菸草燃燒過程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菸草行業泰鬥嘴含草老先生,上個世紀就在西方留學學習生物發酵,他今年110歲了,跟煙有不解之緣,這樣一位110歲的科學家,到今天還在抽菸。研究發現,菸草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尼古丁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藥理論中,酒有驅邪避風一說,合理使用能夠有效增加中藥的療效。據記載,菸草具有「通血脈、散溼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所以,適量抽菸對身體是有益處的。
真相:
事實上並沒有尼古丁是癌症剋星這種說法,簡單來說尼古丁使人成癮,吸菸量就會變大,煙霧中至少已經有60 種成份被證實會導致癌症,別再輕易相信這樣的訊息內容!
首先,「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子虛烏有。試想,兩個中國的協會、一所中國大學為何要選在日本東京舉辦新聞發布會,一看就不合邏輯。更明顯的錯誤是,「中國防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協會」這兩個機構的名字完全不對,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中國抗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學會」。
此外,在東北大學官網上也沒找到任何有關於「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的新聞發布會信息,該大學也根本沒有一位名為「艾顏葉」的教授。其次,文中提到的110歲菸草行業泰鬥「嘴含草」,這個名字也是十分可笑,根本查無此人。
另外,文章的第三個證據中提到菸草的「中藥療效」,更是與一篇在2018年時就已被闢謠的文章內容如出一轍。當時那篇文章中就提到:「白酒有『通血脈、散溼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白酒抗癌」說法並無依據,「白酒可以肆意喝」更是大錯特錯,無節制飲酒極容易造成酒精攝入過量。
北京控煙協會日前發文闢謠:這篇號稱「抽菸能防癌」的文章強拉硬拽,將菸草與我國傳統中醫藥理論聯繫,十分荒謬。菸草燃燒的煙霧中包含5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知致癌物質多達60多種,包括多環芳烴類化合物、亞硝胺等,尼古丁是菸草中主要的毒性物質之一。所以,菸草害處顯而易見。
點評:
艾顏葉(愛菸葉)教授、行業泰鬥嘴含草老先生,他們說的話,你們敢信嗎?
2、心臟病發服用這三種藥可救急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謠言1: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立刻口含十粒丹參滴丸,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
謠言2:再次忠告50歲以上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立刻口含十粒複方丹參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
真相:
首先,近年來年輕群體猝死的現象時有發生,心臟病不會選擇年齡,更不會以50歲作為分界點;突發心梗時先服用丹參滴丸,有一定的緩解症狀的作用,但同時一定要記著撥打120急救電話。不能遇到胸痛就認定是心肌梗死,更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所有病人,相比於平躺,堅持坐著更加消耗體力,會使得心臟耗氧量增加,加劇病情。
其實,硝酸甘油的作用在於可以擴張血管,尤其是以擴張靜脈血管為主。所以,硝酸甘油在臨床上可以用於預防或治療心絞痛,同時也可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不過,由於硝酸甘油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有的人服藥後可能會出現面部潮紅、頭痛,血壓降低、暈厥等反應。因此,有以下症狀的人群應該禁用硝酸甘油:對硝酸甘油過敏;心梗早期血壓低、心率快;青光眼;顱內壓增高;嚴重貧血。硝酸甘油不是萬能藥,它只對心絞痛有作用,對其它類型的心臟疼痛不起作用。
再次,複方丹參滴丸不建議長期服。複方丹參滴丸是一個中成藥,一般在出現心前區不適、胸悶、憋氣時舌下含服10粒。但要注意,由於複方丹參滴丸中含有冰片,冰片屬於苦寒性質的中藥,服用尤其長期服用後可能會損傷脾胃,比如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有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醫認為屬於虛症,對於氣虛血淤這一類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像冰片這樣的通竅行氣藥並不合適。所以除了緊急情況外,在服用複方丹參滴丸之前,最好先由中醫大夫辨明證型,不建議自行購買服用,更不建議老年人長期服用。
最後,阿司匹林主要是通過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也就是避免讓血小板「牽手」而預防血栓形成。目前臨床上常將阿司匹林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就是說,有明確的冠心病、缺血性卒中或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經過評估以後可以長期服阿司匹林。
總體來看,硝酸甘油、複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和阿司匹林都可以用於冠心病急症。從起效快慢來看,最快的是硝酸甘油,其次為硝酸異山梨酯片(消心痛),最後是速效救心丸和複方丹參滴丸。
點評:
心臟急病先就醫,莫信偏方耽救命。
3、儘量不對大家發「早上好」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大家不要再發早上好之類的圖片了,因為公安多次提醒,很多木馬陷阱釣魚也常常偽裝藏在表情圖裡,到你手機裡臥底,還是小心點。順便普及一下:電腦手機的字節計算,自己打字文字字符最小,也最乾淨安全。其次是圖片,要大出幾十倍上千倍,圖越大越鮮豔量越大。再大的是視頻,比圖片又要大出好多好多倍,這三級要牢記。
你點一下小圖轉發是方便了,對方要天天清。我就是天天要清掃垃圾,要不然手機就沒辦法常使用!我們這麼大一個群,每天早晨大家都會問早安!都是發的那麼大一個圖片,真的是太佔內存了,希望大家互相問早上好時,請用文字表達因為一個小小的表情包就可以寫幾千個字或者幾萬個字。
真相:
直接通過視頻或圖片傳播病毒是很難實現的,只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點擊不明連結、不隨意下載不明軟體或遊戲外掛,在設備上安裝安全防護軟體,正常的微信溝通和交流大可放心,微信安全團隊也會努力保障大家的使用安全。
聊天中產生的文字,視頻,圖片等,都會佔據手機內存,可是圖片視頻能更深動形象表達出文字替代不了的內容,而現在還在隨著科技發展,手機內存和流量一樣,已經不成其為問題。
點評:
如果覺得長期保留會佔據內存,影響手機運行速度。我們還可以定期清理:
打開微信——設置——通用——清空聊天記錄,全部清空;
或者打開微信——在聯繫人列表裡長按或向左滑動——刪除某個人、某個群的聊天消息。
4、坐高鐵=照X光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國產高鐵存在嚴重的輻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為了提高建設速度,整個軌道採用的都是傳統的鋼軌。這樣導致高壓供電線路(27.5千伏高鐵標準線路)和地面存在電弧。每當高鐵行駛速度超過150km/h的時候,這個電弧產生的輻射問題就變得十分明顯。反觀法國的高鐵技術,為了減少電弧產生採用的是塑料隔離路渣,也就說鋼軌本身並不直接接觸大地,隔著枕木還隔著一層絕緣塑料。
反觀中國高鐵,完全沒有在車廂防輻射上面做任何努力。整個就被忽略了。因為你即使被輻射了,也沒法直接證明是高鐵造成的。這對於偶爾乘坐一次高鐵的人還好說,就好像照X光一樣,一年一次兩次問題不大,但是對高鐵乘務員就影響極其嚴重。
真相:
「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純屬誤導。其實早在2013年和2014年,網上就有一篇《當心!高鐵的危害,未成年人少坐》,看其內容,除標題稍有點改動外,內容幾乎一樣。
其實,早在2013年,當時的鐵道部宣傳部門就曾對「高鐵輻射嚴重」作出回應:高鐵輸電線路產生的電磁場主要是工頻電磁場。鐵路部門對高鐵動車組車廂、司機室等常年進行系統監測,其電場、磁場強度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不會影響乘車人員的身體健康。
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期刊主編、同濟大學教授孫章就對此謠言進行過駁斥。「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孫章說,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就會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屬於「極低頻電磁輻射」,完全不同於X光的電離輻射。因此,網傳文章中「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純屬誤導。
點評:
現在工業科技發展已遠超我們想像,大家一起來看闢謠,學科學。
5、吃豬肉、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死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H7N9病毒已臨近中國各個省區,也就是我們說的非洲豬瘟,其中比較嚴重的省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等,昨日凌晨兩點十三分,在海口市人民醫院出現二十三名男女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其中最大的35歲,最小的1歲,6名參入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經過多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這二十三名感染病毒死亡的原因就是吃了有禽流感的豬肉。
真相:
此類各地吃豬肉、雞肉、鴨肉或者其他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的消息,在各地都被證實為假消息。發現全國多地均出現過類似謠言,只是更改了時間、地點而已。包括的地區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江蘇省等。這條舊謠言兩年前就在廣泛傳播過,傳播者只是將發生的地點和醫院名稱換了。
禽流感的傳播方式為:患病禽類糞便、羽毛、分泌物、血液中含有的禽流感病毒,經由呼吸道、接觸等方式傳播給人類。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吃煮熟的食物也是不會感染H7N9病毒的。H7N9禽流感一般都是發生在雞鴨身上,豬是比較少的。
禽流感病毒並不耐熱,只要加熱到一定溫度,即可殺滅病毒,一般以56℃度加熱3小時、60℃加熱30分鐘和100℃加熱1分鐘均可。所以只要平時吃的肉類和蛋類的食物煮熟煮透就可以吃,平時注意加強鍛鍊,這樣也可以避免禽流感的發生。
點評:
大家大可不必談「肉」色變,放心吃肉。
6、中國養老金在2035年將耗盡結餘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餘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後便會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將越來越大,在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餘。如果按照60歲退休來算,最早一批「80後」到2035年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後」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真相:
人社部:能夠確保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今年1至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際減費超過1280億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成效顯現,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已經感受到負擔減輕。而按照方案,預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但是,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保費率的降低也會引發民眾對於社保體系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未來養老金能否足額發放的疑問。
對此,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今年1-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9萬億元,基金支出1.6萬億元,當期結餘3000億元,累計結餘超過5萬億元,有信心保證養老保險基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點評:
每年都有養老金謠言~關於【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繳納了】、【下月起將增發高齡老人補貼】也都是謠言,大家也都了解下。
7、葡萄被噴植物生長調節劑「暴力」催熟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視頻中,一名果農正在用一種罩子形狀的噴霧器給一串串葡萄噴液體,畫外音中介紹「現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經開始變紅,然後下午用催色劑,強制轉色,變成這個顏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我們吃的葡萄有可能是被「藥水」催熟的。
真相:
對於這條網傳視頻,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許文平表示,葡萄種植中是沒有「催色劑」轉色、催熟這個說法的。
葡萄種植中一般會通過控制產量和肥水供給等來調節品質,比如說用疏果控制產量,上海等南方地區葡萄畝產量一般控制在1000-1500公斤,超過這個產量,甜度、顏色和香氣等品質就會下降。花期、幼果快速膨大期肥水需求量大,轉色後到成熟期肥水的需求量減少,所以隨著後期葡萄逐漸成熟,果農會控制肥水的使用,肥料用得越來越少,水的澆灌也是越來越少。到了葡萄成熟期,一般不用或少用肥料且不再使用農藥。
點評:
藥水可比葡萄貴多了,農民伯伯才捨不得「濫用」。
8、政府大樓由駐港部隊站崗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從今天早晨六點開始,駐港部隊戰士已經接手「中聯辦」中環大樓,「外交部特派員駐港公署」,「特首辦公樓」,「立法會辦公樓」警戒崗位。
真相: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對於有網上平臺指「從今天開始,中聯辦中環大樓,外交部特派員駐港公署,特首辦公樓,立法會辦公樓,均改由駐港部隊戰士站崗」,特區政府發言人(7月23日)澄清絕無此事,這全屬不實傳言。
點評:
造謠者別有居心,大家請及時了解官方信息,兼聽則明,不要被輕易帶了節奏。
9、雨天橫道線漆面太滑致男生摔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請大家積極轉發,溫馨提示:下雨天過橫道線不可踏上斑馬線的白漆面,非常滑,視頻中這位年青人因踩上白漆面而滑倒,後腦勺著地,短短一分鐘生命結束。
真相:
當地媒體已證實「身亡」是假消息,男生送醫救治後並無大礙。
根據東楚晚報的報導,於2019/5/14下午一名學生發生意外,撐傘在雨中奔跑摔倒在斑馬線上,後腦著地後身體不斷抽搐。根據當事人回憶,當天下午2點05分左右,過馬路經過揚州路宏維星都路口時,因為綠燈馬上要變紅,所以跑了兩步,沒想到跑到路中間時,因斑馬線有一塊缺失,地面太滑而摔倒。
據主治醫生介紹,男生送到急診科時,已經慢慢恢復了意識,當天晚上打完營養液就回家。建議大家路過溼滑的地方,無論走路或是騎車都要小心注意,緩慢前行才能降低滑倒的機率。
點評:
既然真相大白了,大家如果再看到這個視頻,就不要誤傳了。
10、大面積種植轉基因玉米鼠患已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我以朋友說玉米產量高,自然掙錢多。他種的是「禾育187」,這品種出芽齊,抗倒伏,產量高,少病蟲害。但隨後,兄弟跟我講最近從來不吃大碴子了,整個村莊也是如此,沒有一家吃。因為種的玉米是轉基因玉米,產量雖高,但無口感,國家收購之後除了當飼料之外,就是工業使用。他指了一下那玉米樓,以前要夾的很緊,防止老鼠進去,可是不管人們如何防範,賣玉米時總有大量的老鼠四散奔逃。現在由於種了轉基因玉米,老鼠吃了之後,應該是絕育了,所以在農村已經看不到老鼠了。
真相:
寧安市農村廣泛種植的是非轉基因玉米「和育187」,隨機抽檢玉米樣本不含轉基因成,分寧安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該檢驗站是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認定的農作物種子檢驗標準實驗室),對所獲取的玉米樣本進行檢驗。
操作人員將玉米粒放入純淨水後,使用機器將其充分打碎、用力搖勻,靜置片刻後提取一部分液體放入杯中。隨後,操作人員將轉基因快速檢測試紙條(該試紙條由《農業部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推薦使用)放入液體中。幾分鐘後,試紙上僅在C線處出現一道紅色槓,操作人員介紹,這表明樣本不含轉基因成分。
寧安市農業局副局長馬際說,每年3、4月份種子銷售旺季時,寧安市農業部門都會對市場上的種子經銷商所銷售的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種子進行大面積抽檢。據寧安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提供的近兩年種子抽檢記錄表顯示,當地未發現過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種子。
點評:
老鼠連毒鼠強都分辨不出,竟然能分辨出轉基因玉米。